他是織田信長麾下重臣,本能寺之變後卻行動遲緩,到底發生了什麼

2020-12-16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他是織田信長麾下重臣,本能寺之變後卻行動遲緩,到底發生了什麼

日本戰國時代即將被織田信長結束的時候,也許是歷史也不願意讓戰國這麼快結束,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信長橫死,他生前建立的霸業就此結束。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織田信長麾下的一位重臣離的最近,卻沒有立即揮兵替主君復仇,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他行動遲緩,最終錯了替信長復仇的最佳時機呢?

今天要說的就是丹羽長秀,丹羽家並非織田家的傳統臣子,丹羽家歷代都是尾張守護斯波家的家臣,到了丹羽長秀才出仕織田信長,成為信長臣子中的早期成員。長秀「米五郎左」的稱呼深入人心,意指他像白米一般重要,給人一種文官的形象。事實上,在戰場上他同樣勇猛,一度被人稱為「鬼五郎左」。他在織田家一系列的主要戰鬥中,均有參加並立下戰功。

左一位丹羽長秀

織田信長對於丹羽長秀非常信任,修建安土城時,任命長秀擔任普請奉行,讓長秀在內政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施展。事實上,在織田家的軍團中,長秀更像一位技術型武將,而非在戰場上勇猛衝鋒的武將。無論信長下達了什麼命令,長秀都能完成。信長也給予了長秀賞賜——佐和山城,讓長秀管理北近江到若狹國的領地。在本能寺之變前的京都閱兵,長秀也是率先出場,足以見在信長心中長秀的地位。

但這位受到織田信長信賴的重臣,卻在本能寺之變爆發時行動遲緩,最終與豐臣秀吉合兵一處,擊敗明智光秀,才替主君信長復仇。按照地理因素來說,長秀離得最近,能夠最快替主君復仇的是他,為何長秀卻等到秀吉率軍前來,才開始行動呢?

豐臣秀吉

天正10年,按照織田信長的命令,以織田信孝為軍團長,丹羽長秀為副將的四國徵討軍正在緊張準備著,他們兩人按照信長的軍令準備徵討長宗我部家。就在這個當下,德川家康聽了信長的話來到堺,長秀和津田信澄負責接待工作。在事變發生後,丹羽長秀立即殺了津田信澄,因為他是明智光秀的女婿,在這個緊要關頭,根本沒有時間分辨,只能採取最穩妥的方式,先處理和明智光秀有關的人員。

另外,丹羽長秀的運氣極差,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無論是長秀還是織田信孝都不在軍營,他們剛好在岸和田接受招待,主人則是同為織田信長家臣的蜂屋賴隆,他同樣也是四國討伐軍的一員。這是一次並不在計劃內的招待,屬於軍團成員間的私人行動。

換句話說,本能寺之變發生時,四國討伐軍的軍營內並沒有高級將領坐鎮。當本能寺之變發生,信長身死的消息傳來,軍營中沒有高級將領彈壓,士氣浮動最終造成大量人員逃亡,四國徵伐軍還未開拔戰鬥就崩潰。等主將織田信孝和副將丹羽長秀趕回時,曾經龐大的軍營內只剩下信孝的4000人和長秀的3000人,兩人合兵一處也不過7000人。

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變中並未損失過多兵力,此時仍有1萬多人的軍隊,從兵力角度而言,丹羽長秀根本不佔優勢,反而處於絕對弱勢中。此外,主君死亡的消息仍對僅剩7000人的軍隊造成影響,根本不具備一戰的能力,只能勉強自保。

而且織田信長死後,京畿一帶陷入混亂,到處都是織田家的潰兵,局勢非常緊張。兵力不足的丹羽長秀只能固守待援。原本離本能寺最近的丹羽長秀,最有希望替信長報仇,結果卻因為私下參加討伐軍成員的宴會,造成軍中士兵潰散,運氣非常不好地錯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最終,丹羽長秀只能屈居於豐臣秀吉之下,最終在51歲的時候過世。雖然在人生五十年的戰國時代,51歲過世並不算短命,但在人生的最後幾年,在豐臣秀吉手下的事實可謂是重大打擊。不但沒能替主君復仇,還在比自己地位低的秀吉麾下,實在是憋屈。

相關焦點

  • 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
    摘要: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這對日本戰國時代的最佳盟友,在同盟的時間內大家相安無事,家康更是緊緊跟隨信長,從未背叛過信長,堪稱戰國時代的奇蹟。但在本能寺之變後,這對奇蹟組合陰陽相隔,從此家康踏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德川家康按照織田信長的建議前往堺遊覽,得知本能寺之變發生後,德川家康極為驚慌,他預感明智光秀會追殺而來,還有專門狩獵武士的落武者也有可能對他發起襲擊。按照記載,家康身邊的護衛人數極少,想要穿越混亂的京畿地區,一路逃回德川家難度可想而知。
  • 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
    摘要: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人生走到盡頭,無論是織田家還是其他勢力,都頗有鬆了口氣的感覺。作為即將終結戰國亂世的日本霸主,信長捉摸不透的個性讓人心悸。
  • 如果沒有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能否一統日本?
    日本戰國時代算是比較亂的時期之一,其中湧現出許多大人物,織田信長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歷史偶然因素太多,假設當時織田信長的家臣沒有叛變,織田信長到底能走到哪一步?歷史上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狡兔死,走狗烹」的戲碼,比如劉邦殺韓信,武則天屠戮忠臣,朱元璋殺故友等等,他們的手中或多或少沾滿了自己人的鮮血,然而,織田信長的運氣比較差,被手下的家臣反客為主,導致家主喪命。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本能寺之變對於日本的影響極為深遠,即將成為天下人的織田信長提前退場,讓日本的走向轉了一個方向。信長眼睛一閉,什麼事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但他的兒子和兄弟們仍然需要在亂世中生存,那麼信長的兒子和兄弟們又有什麼遭遇呢?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後續如何,有何境遇?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後續如何,有何境遇?本能寺之變後,並非單純是織田信長和織田信忠橫死,織田家被瓜分這麼簡單,織田家的女性們同樣在這場動亂後,迎來屬於自己的命運。特別是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同樣受到影響,在戰國亂世中隨波逐流。
  • 本能寺之變前,織田信長統一天下的大業進行到什麼程度了?
    摘要:本能寺之變前,織田信長統一天下的大業進行到什麼程度了?本能寺之變爆發後,織田信長統一天下的願意就此終結,那麼在本能寺之變發生前,信長統一天下的大業進行到什麼程度了?是否處於只差一步就能成為天下人,從而開創全新的歷史呢?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一敗塗地!
    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一敗塗地! 他做過統帥,做過城主,內政傑出,教養修為也高,入得了朝廷,去得了幕府,下得了大名,經略西國大名,有膽有謀,總而言之絕非等閒人物。儘管本能寺之變發生的原因至今未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發動叛變是光秀臨時起意,所以他在叛變之後只能放手去賭。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兄弟」池田恆興及其家族,日後有何發展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兄弟」池田恆興及其家族,日後有何發展日本戰國時代的本能寺之變,徹底改變了整個日本的走向,原本即將成為天下人的織田信長連同繼承人織田信忠,都在這次事變中身亡。失去強力人物的織田家,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徹底失去了問鼎日本的可能,信長和信忠遺留的領地也遭到分配,而參與分配的人中,有一人地位特殊,在日後也正因為他的身亡,讓家業更上一層樓。在織田家中,池田恆興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論權力和地位,他只能排在中間。但由於母親是織田信長的乳母,與信長是乳兄弟關係,也不至於有人會無視他。
  • 本能寺之變,信長身死,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謂「本能寺之變」,是指織田信長重臣明智光秀1582年6月2日,率領一萬三千兵力襲擊住宿在京都本能寺的主君信長,日本戰國英雄織田信長就此斃命,歷史由此改寫。明智光秀而從明智光秀後面的行動來看,他似乎也沒渴望篡奪天下。當時,信長嫡子信忠帶著三千軍隊在附近的妙覺寺,而明智光秀手下一萬多軍隊,竟然沒有派兵包圍妙覺寺。換句話說,倘若信忠接到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後馬上撤離京都,那麼,天下大餅說不定就不會被豐臣秀吉奪走,這可以說是信忠最大的失誤。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於天正十六年六月二日,公元1582年6月21日,發生在今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本能寺的一場叛亂。織田信長的家臣,戰國時期名將明智光秀在京都附近引兵叛變,討伐了正位於本能寺之內的織田信長,並逼迫其長子織田信忠自殺。本能寺之變時發生火災,信長命喪火海屍骨難尋。
  • 埋藏了無數信息的本能寺之變:決定織田信長勝負的一戰
    引言:1582年(天正10年)6月2日,日本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大事件發生了。這就是「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率領13,000人,突襲了正在京都本能寺投宿的織田信長。意識到無法與明智光秀對抗的織田信長,在寺院中放火自盡。
  • 本能寺之變中,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織田信長在全日本建立霸權本來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他和他的繼承人信忠一同死於非命,日本的歷史就此改變。如果沒有本能寺之變,那麼我們就看不到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江戶幕府也就不會出現了。因此可以說,本能寺之變是日本史最大的陰謀之一。明智光秀為什麼要這麼幹?他為織田信長效力後不久就深受信任,急速升遷,最後成了領有丹波一國的大名。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嫡系血脈有何遭遇,是否遺留至今?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嫡系血脈有何遭遇,是否遺留至今?本能寺之變爆發後,織田信長及其繼承人織田信忠相繼身亡,織田家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由於信長生前並未培養本族人才,造成清州會議上沒有織田家的人員參與,最終織田領地被重臣分配一空,織田家遭到大幅削弱。對於織田家而言,會議上確定了信長繼承人信忠之子成為織田家督,這是信長嫡系血脈,他日後的決定將左右織田家命運。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不死,明智光秀、豐臣秀吉等人命運會如何?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之變徹底改變了日本歷史的走向,但是如果本能寺的火焰沒有吞沒織田信長可以肯定是,如果織田信長逃過了本能寺這一劫,叛亂的明智光秀基本上不會有活路的。織田信長對麾下軍團的掌控還是比較牢靠的,他能夠輕騎快馬入京都也是出於這個原因。所以,一旦織田信長從逃出去了,明智光秀就完蛋了,因為信長只要隨便對外揮一揮手,四方勤王部隊就會火速趕到,明智光秀還不得直接被包餃子。說白了,明智光秀最好的結局是割據一方。
  • 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天正十年六月一日的黃昏,率領一萬三千名大軍,從居城丹波國龜山城出發的明智光秀並沒有前往中國地方支援羽柴秀吉,而是朝著京都本能寺前進。「往中國方向出徵的大軍已經準備就緒,遵從主上的指示,現在立刻上洛讓主上檢閱軍容。」
  • 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摘要: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遭叛將明智光秀突襲,身邊沒有足夠護衛的情況下,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人生五十年的戰國時代,身為風雲兒的織田信長,一生可謂波瀾壯闊,那麼身亡於本能寺的信長,他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 「本能寺之變」爆發時,織田信長為什麼先懷疑是兒子造反?
    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家臣明智光秀偷襲並逼死了下榻在本能寺的主公織田信長,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本能寺之變」。一代霸主織田信長倒在在日本即將統一的前夕,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有意思的是,當明智光秀發起突襲時,織田信長問道:「是秋田城介(織田信忠)有異心嗎?」,而沒有懷疑明智光秀謀反。那麼在「本能寺之變」爆發的時候,織田信長為什麼先懷疑是兒子織田信忠造反呢?織田信忠是織田信長的長子,也是織田信長重點培養的繼承人,在統一日本的過程中積攢了很多資本。
  • 「本能寺之變」,魔王織田信長自殺,明朝少一大患
    武田信玄死後,武田家強悍的騎兵部隊在長篠之戰中被殲滅,之後由瀧川一益攻滅了武田氏;上杉謙信死後,發生了「御館之亂」,上杉家勢力大大削弱,受到猛將柴田勝家的不斷蠶食;中國地區的毛利家也被羽才秀吉攻下了鳥羽城,逼的毛利氏割地求和。關東的北條氏、東北的伊達氏、九州地區的大友氏都因自身實力不足而對織田氏採取了恭順的態度。信長的敵人僅僅剩下幾個實力偏弱的大名。
  • 明智光秀為何發動本能寺之變?當真是被織田信長逼得走投無路?
    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殺死其主公織田信長,是影響了日本歷史一件大事。
  • 桶狹間之戰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崛起與死亡之謎
    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今川義元本來都被認為是能結束日本戰國混亂局面而一統天下的人物,但他們都沒有成功,只有一個人快要成功了,那就是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的崛起 織田信長原本是不被看好的,但桶狹間之戰使得他崛起了,因為他擊敗了今川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