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的戲,沒有之一。
上一次是《琅琊榜》,果然我還是最愛這種權謀大戲。
上一篇文章寫了我最不舍的人物——滕梓荊。
這一次想聊聊範閒的母親——葉輕眉,那一番「人人生而平等」的盛世願景。
人人生而平等初入京都的範閒,被莫名捲入內庫財權之爭,引來各方勢力的明槍暗箭。
好兄弟滕梓荊為了救他,死在了北齊高手程巨樹的手下。
範閒難掩心中憤怒,誓要揪出背後主謀,還兄弟一個公理。
可是他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告訴他:
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侍衛而已?
鑑查院成立之初,母親葉輕眉明明立下石碑:
生而平等,人人如龍!
可如今,碑文形同虛設,鋪滿灰塵。
在那個尊卑懸殊、等級分明、三綱五常的舊時社會,此番願景如同笑話!
在那個年代弘揚人人生而平等,這樣的烏託邦,到底是遙遠的!
畢竟一人之力,難敵大勢所趨。
但是站出來的人,依舊勇氣可嘉。
因為有人超越了階級、超越了已存在的人事物,才能推動著歷史的年輪往前走!
單單只說那個年代,這樣高級的思想還是太遙不可及了,太痴心妄想了!
古往今來,烏託邦的願景從未間斷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裡,便描述了一個漁夫誤闖桃花源的奇妙故事: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屋舍,田間小道交錯縱橫,雞鳴狗叫聲悅耳動聽。人們在田間耕種勞作,男女老少怡然自得。
多麼美好的一副畫面啊!
桃花源的人們因為躲避秦時的戰亂,在這裡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美好生活。
在這裡的人們,都安居樂業,人人生而平等。
可是這樣的烏託邦可遇不可求,最後漁夫再回去尋覓時,已不見蹤跡。
宮崎駿的《天空之城》,則將這樣美好的國度搬到了天空,
一座以反引力裝置的飛行石為懸浮動力的空中城市——拉普達。
飛越濃重的黑暗,穿過閃電的迴廊,抵達龍捲風的中心,天空之城浮現!
這兒是寂靜的天堂,只有機器人值守的空中都市,植物和遠古生物的家園。
蘊藏著無盡的寶藏與原始資源,是人類開墾文化中所觸及不到的聖地!
可是影片的最後,宮崎駿還是將其破壞掉,重新植入了大自然的懷抱中。
空想社會主義創始人託馬斯·莫爾在他的《烏託邦》一書中,就虛構出了一個完美國度,
在那裡財產是共有的,人民之間不存在階級,按需分配!
烏託邦的幻想固然美好,可是脫離了現實,終究是遙不可及的!
同樣把「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安放在那個等級分明的古代社會,也是不具有條件的。
21世紀的生而平等歷史的年輪走到21世紀,那些破落腐敗的舊思想早就被摒棄。
人人生而平等這番理論,也早就是家喻戶曉且認同的事實。
帕斯卡說過: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
正因為人人接受教育,人人學會思考,人類的文明才朝前邁進了一大步。
比爾蓋茨推薦的書籍《事實》,就以一連串有趣的數據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一直都在變好。
接受問卷調查的人數中以固有的思維,認為全世界有59%的人生活在低收入國家。
而事實上,這一數據只有9%!
請記住,事情可以是不好的但同時是在變好的。
我們的文明始終是在往前跨步的,「人人生而平等」早已不是幻想。
當然我們存在的21世紀,也還是會存在著小部分破壞這一和諧的思想與行為。
譬如對待女性存在的偏見。
《82年生的金智英》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成長的一生,卻經歷了各種的坎坷。
這些坎坷雖不足以致命,確是一步步把她推向了憂鬱的深淵。
小時候好東西要給弟弟;初中上補習班被男同學跟蹤要怪自己裙子太短;大學被學長偷偷吐槽是「嚼過的口香糖」;工作時能力再好,公司也會更看中男性職員;結婚後要侍奉婆婆老公孩子;當了家庭主婦後喝杯咖啡都會被人說成是「媽蟲」......
如果說金智英的遭遇太過於獨特,那就說說25歲以後的女孩子面試的經歷。
幾乎無可避免地會被問到同樣的問題:戀愛了嗎?結婚了嗎?生娃了嗎?
而這些問題的背後,無非就是儘量「規避」公司損失!
可對於人類而言,生娃養娃應該是美妙而偉大的事情,是需要共同承擔的社會責任啊。
為什麼只有女性要在這些問題上受到束縛?
在男女平等的社會,這些不正確的觀念還存在著,也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
譬如對於工作之間,不應該有高低貴賤之分。
工作是可以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也是人類文明的推力。
但工作不分高低。
曾經有位同事推薦了一篇「你現在一無所有,都是因為你過去不努力」的文章給我。
咋一看,沒啥毛病,雞湯文,主題思想也正確。
可是文章的開頭引用的例子,是一位爸爸載著兒子行駛轎車,在紅燈路口停了下來。
路邊一個大爺穿著環衛衣在烈日炎炎下清掃路面。
爸爸指著那個大爺對孩子說:「你要好好努力,不然就會像他一樣。他年輕的時候肯定不努力,今天才會一無所有!」
看完這個開頭,我憤怒許久。
想起了《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一句話: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時,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你擁有的優勢!
也許那位大爺不是不努力,而是他很努力,努力地賺錢養家,努力地賺錢送孩子上大學,努力地活著。
為什麼要用這樣的事例來告訴孩子努力的重要性呢?
這可能在孩子的幼小的心靈中埋下高低貴賤的種子,但凡以後見到這樣的人,總會嗤之以鼻!
《少年說》裡有一位孩子就大方承認自己的媽媽是一名外賣配送員。
每天起早貪黑地穿梭於城市的大街小巷,還是會莫名收到差評,遇見無理取鬧的客人。
他希望這個世界能給像媽媽一樣的人釋放多一些善意,他也願意以自己的善意作為回報。
陳銘說:
做哪一個職業,從來都不是大家要高看或者低看你的源泉,做成什麼樣才是!
工作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一個在自己崗位上默默努力的人,都值得敬重。
......
烏託邦的國度雖不切實際,也遙不可及;
但是人人平等尊重和諧的社會,卻近在眼前。
維護這個美麗星球,守護人類文明,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
歡迎關注我@一隻戴著假髮的豬
文/一隻戴著假髮的豬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