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母公司披露財報 臺灣香港「被分裂」出中國

2021-01-08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4月15日訊(記者 段思琦)日本服飾品牌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劃」近日發布2018財年業績報告,在從中國市場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良品計劃卻在其財報中「分裂中國」——把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分別稱為「臺灣」、「香港」,並與「中國」並列表述。

  良品計劃20118財年引領土爭端

  財報顯示,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底,無印良品銷售額同比增長8%至4096億日元,淨利潤同比大漲12%至338.45億日元,集團方面表示,淨利潤連續四年維持雙位數增長主要得益於以中國為核心的海外業務收入增長推動。

  中國網財經記者就上述「分裂中國」的表述問題向無印良品發送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值得關注的是,同為日本服飾品牌的優衣庫母公司「迅銷有限公司」在其財報中將業務地區劃分為「大中華地區」,其中包括:中國大陸、香港、臺灣。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有限公司2018/19年中期報告

  而日本化妝品品牌資生堂在其財報中將香港業務劃歸「中國地區(China Region)」,臺灣則劃歸「亞太業務」,資生堂相關人士同時表示這種劃分「純屬業務分類,和政治沒有關係」。

 

 資生堂2018會計年度合併決算速報

  據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發展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的《網絡法治藍皮書—中國網絡法治發展報告(2018)》統計,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外企共有385家,其中有83家外企的母語官方網站涉及我國領土標識問題,僅有少部分外企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這83家公司中,有66家公司網站錯誤標識中國臺灣,有53家公司網站錯誤標識中國香港,有45家公司同時錯誤標識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對此,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網絡法治藍皮書》主編支振鋒認為:「我們應該利用現行法律法規,堅決處置相關違法違規行為。」

  2018年1月,萬豪酒店在發給中國會員的信件中,對中國臺灣等地區進行了錯誤標識。萬豪酒店中國會員隨後將此事曝光。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管局隨即進行立案調查,萬豪酒店中文網站、中文版和手機應用程式被勒令關閉一周。

  此前,達美航空、服裝集團Inditex也曾因類似違規行為遭點名,如達美航空曾把西藏、臺灣列為「國家」,隨後公司進行了道歉,稱「這是一次無心的錯誤,並無商業或政治意圖」。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2018年1月1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萬豪酒店事件等應詢表示:香港、澳門、臺灣、西藏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客觀事實,也是國際社會的共識。我們歡迎外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同時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也應當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遵守中國法律,尊重中國人民民族感情。這也是任何企業到其他國家投資興業、開展合作最起碼的遵循。

(責任編輯:王擎宇)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餅乾陷致癌門背後:良品不易 下沉很難
    每經記者 張瀟尹 每經編輯 魏官紅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1月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檢測報告稱,其於2018年8月至10月從香港多地購買了58款餅乾類食品,部分檢測樣品中發現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其中無印良品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在檢測的非預先包裝或豁免營養標籤的預先包裝樣品中,其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含量均為最高。
  • 夾縫中的無印良品:自家「良品」屢現不良 對手迎頭趕上
    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  1月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檢測報告稱,其於2018年8月至10月從香港多地購買了58款餅乾類食品,部分檢測樣品中發現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其中無印良品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在檢測的非預先包裝或豁免營養標籤的預先包裝樣品中,其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含量均為最高。
  • 無印良品困局
    良品「不良」,無印良品又出品質事故了。近日,微博話題「無印良品瓶裝水致癌物超標」被頂上熱搜,無印良品的品牌名譽再受衝擊。據日媒報導,因部分商品被驗出含超標的致癌物質溴酸,無印良品計劃將主動下架瓶裝的「天然水」與「礦泉氣泡水」共約59萬瓶,並在全球範圍內開啟召回。據悉,涉事商品在日本、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均有銷售。
  • 無印良品母公司被控向中國分部轉移利潤 逃稅75億日元
    (原標題:無印良品母公司被控向中國分部轉移利潤,逃稅75億日元)
  • 時隔兩月無印良品再次召回 這次是筆記本和不鏽鋼尺
    因紙張白度過高、尺子邊角銳利   4月2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掛出最新公告稱,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日前向該局提交了召回計劃,召回部分進口MUJI(無印良品)品牌繪畫用筆記本(M)和不鏽鋼尺,這是繼今年2月無印良品召回溴酸鹽含量超標礦泉水後再次召回
  • 無印良品母公司被控向中國分部轉移利潤,逃稅75億日元
    記者 | 樓婍沁編輯 | 周卓然1近日,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下稱良品計畫)被指在日本遺漏報稅75億日元。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近日受到了東京國稅局的調查。後者稱,在進行稅務調查後判定,在截至2017年2月的3年中,良品計畫在與中國子公司的交易中,未繳納約75億日元(約合4.85億元人民幣)的稅款。相關報導提及,東京國稅局的上述判斷基於涉及跨國企業「轉讓定價」的合規性要求做出。
  • 無印良品的中國實驗
    在17日的媒體導覽環節,良品計劃(無印良品母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松崎曉出現在 MUJI HOTEL 的三層大廳,他用三個「第一」形容這次開業:無印良品在全球的第一座酒店;全球的第一個「店鋪+酒店+餐堂」的三合一項目;以及在深圳的第一個 MUJI Diner。
  • 無印良品的中國困局
    根據其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今年1月發布的2019財年(2018年3月-2019年3月)財報,無印良品前三財季(2018年3月至11月)在中國市場銷售額比上年同期下降9%。從早先進入中國市場時火爆的「中產標配」,到如今頻頻降價仍無法挽回頹勢,無印良品究竟發生了什麼?01 由盛轉衰對無印良品而言,最好的時光停留在2015年。
  • 無印良品瓶裝水事件追蹤:碳酸水曾在中國大陸售賣?
    2月26日晚間,微博話題#無印良品瓶裝水致癌物超標#被頂上熱搜,引發大眾關注。事件起因為,日本日用品百貨店「無印良品」的運營公司良品計畫近日宣布,將召回約58.8萬瓶瓶裝飲用水,召回理由是瓶裝飲用水「天然水」被檢測出疑似致癌物溴酸鹽。
  • ...無印良品母公司Ryohin Keikaku良品計畫中國一季度收入大漲29%
    Muji 無印良品母公司Ryohin Keikaku Co. Ltd. (7453.T)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今日發布2017財年一季度業績,截止2016年5月31日一季度,該公司一季度收入錄得13.0%的增幅至875.36億日元;淨利潤同比增長27.2%至76.71億日元。中國大陸市場仍然是Ryohin Keikaku Co. Ltd.
  • 被檢出致癌物,無印良品這樣說
    記者調查:無印良品餅乾緊急下架據北京青年報報導,15 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檢測報告稱,其於 2018 年 8 月至 10 月從香港多地購買了 58 款餅乾類食品,部分檢測樣品中發現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其中無印良品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在檢測的非預先包裝或豁免營養標籤的預先包裝樣品中,其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含量均為最高。
  • 無印良品成「無良品」?深陷質量門的無印良品究竟怎麼了
    但也有一些消費者表示,服裝掉色屬於正常現象,還會繼續購買無印良品的產品,但沒想到三年之後無印良品卻上了3.15名單。2017年的3·15晚會上,無印良品被曝出銷售日本核輻射地區食品。無印良品雞蛋圓鬆餅、無印良品無咖啡因香茅薏仁茶這兩款產品的包裝上標示「販殼者株式會社良品計畫RD01東京都豐島區東池袋4-26-3」。
  • 無印良品再爆質量問題 是水土不服還是跌下神壇?
    然而,2018年財報顯示,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可比同店銷售出現負增長。此外,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無印良品已經多次被爆出質量問題。在中國,本土品牌名創優品、網易嚴選、小米優品等一眾「跟隨者」已經風生水起。面對風雲漸起的中國學徒們,無印良品還有未來嗎?
  • 無印良品回應中國市場 銷售下跌「不實」
    首度被傳中國市場銷售下跌、屢被曝光存產品質量問題……自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並掀起一番「無印風格」浪潮以來,近年的無印良品已然進入了「多事之秋」。   日前,一篇關於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的報導傳播開來,再次引發外界對其業績的關注。
  • 無印良品回應中國市場銷售下跌「不實」
    近年的無印良品已然進入了「多事之秋」。MUJI中國總部進一步補充道,新聞報導所說的「近日,良品計劃(無印良品母公司)公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等內容存在明顯錯誤;並表示公司的《2020年2月期第1季度結算快報》是發布於2019年7月份,而相關數據是母公司良品計劃的當期淨利潤數據,並非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淨利潤。
  • 日本核災區食品流入臺灣!香港無印良品停售回收如下產品
    同時,香港無印良品亦宣布停售及回收產品,消費者可將產品帶回各分店退貨。(無印良品)臺北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向日本母公司確認後,證實該等產品來自栃木縣。無印良品進口到臺灣的這兩款產品合共約1,000件,公司將其中638件下架。之後它們會送往有關單位接受測試,而公司則自周三(14日)起進行回收。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是為何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致癌門」持續發酵:問題餅乾全面下架 監管部門介入調查
    無印良品「致癌門」事件持續發酵。日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檢測報告稱,無印良品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被檢測出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無印良品已涉及多次產品質量風波。早在2014年9月,原國家質檢總局便發布報告稱,無印良品多批次進口食品出現不合格的問題;2017年,無印良品因產品質量、誇張宣傳等問題被行政處罰多次;2018年4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抽查出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軟殼行李箱振蕩衝擊性能不合格等。
  • 「水土不服」無印良品,難過中國市場生死劫
    無印良品以追求極簡主義及優質產品著稱,也因此捕獲了大批追隨者,然而近年來在中國的銷售額持續下滑且質量問題頻發,昔日的日本零售「神話」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似乎有些「水土不服」。無印良品還是「無良印品」?2019年1月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檢測報告稱無印良品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裡含有具有較高含量的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該餅乾後被下架。
  • 無印良品母公司否認遺漏報稅,但仍補繳21億日元稅款
    新京報訊(記者 張潔)MUJI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在日本「遺漏報稅」相關問題,MUJI中國總部3月23日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日本東京國稅局確實指出了其「遺漏申報」,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認為其歷來遵從日本的繳稅制度,與東京國稅局所持意見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