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放書法是書壇一股「清流」,楷書意氣駿爽,行書剛健婀娜,羨慕

2020-12-11 騰訊網

在當今書壇,雖然活躍著不少的女性書法家,她們很多都已經是書壇裡的佼佼者,但是,能夠寫出自我特點,寫出自我風格的女性書法家還真不是太多,而她說是一種例外,不如說是一種必然,她擅長書法諸體,尤其是楷書和行書最為精到,最讓人羨慕,其筆下的楷書端莊中不失靈動,灑脫中又透著細膩,而她筆下的行書卻非常瀟灑,行雲流水一般,她就是方放,其書法是書壇裡的一股「清流」,方放,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婦女工作委員會委員,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方放的書法吧。

方放書法之所以是書壇裡的一股「清流」,這與她受到的傳統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她家學淵源,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她的成名並非偶然,而是必然,她從小就對書法有著一種摯愛之情,加之後天的努力,在書法也形成了自家之面貌,從她的書法中,全面展示了一種成熟與穩重,也可以感受到一種自修自悟,也透出一種本真和修持,是一種自信,更是一種沉澱,這種氣息很是強烈,不是嗎?

從她的楷書上看,給人一種守正而富有變化的感覺,同時還有一種自然天成的感覺,用筆上十分精到,點畫出入皆法,而且法度嚴謹,每一點,每一划,在起筆上都非常有特色,尤其是橫筆上,切面直入,形成一個斜切面,點畫上也非常富有特色,變化多端,而且彈性十足,有的線條很厚重,而又的線條又非常纖細,雖然纖細,但是力量感十足,而在字形上,幾乎每一個字都有一種斜勢,讓人有一種生動活潑的感覺,這就是她楷書最別具一格的地方之一。

而方放筆下的行書,更是有滋味,不僅有古香古韻,而且還非常有自我,自我特點還非常濃厚,尤其是方放老師在一些公開場合所講述的書法理論,讓人醍醐灌頂,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走出了一條自我之路,對此,談談你的看法和見解。

相關焦點

  • 書壇風雲人物牧原,傑出行書作品欣賞,行雲流水疏密得體,真書法
    行書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行書的特點我們一般用「行雲流水」、「舒展有型」、「疏密得體」、「濃淡相融」等四字成語來形容。行書是介於楷、草間的一種書體。寫得比較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得比較端正平穩,近於楷書的稱行楷。
  • 他多次擔任全國硬筆書法大賽「評委」,多次獲國展書法大賽特等獎
    對於80後一代來說,最熟悉的硬筆書法家就是龐中華老師,他的硬筆書法曾經開啟了一代人的書法夢想,而對於90後一代來說,他們最為熟悉的硬筆書法家大家就是田英章老師和盧中南老師,他們倆的硬筆書法堪稱書壇清流,而對於00後們來說,他就走進了我們的視野,他多次擔任全國硬筆書法大賽評委,並多次斬獲國內國際硬筆書法大賽特等獎或金獎
  • 90後美女丁亞琳寫得一手精美的行書,書作寧靜細膩
    在當今書壇,或者一大批美女書法家,諸如崔磊,寫得一手精湛的篆書,其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還有我們熟悉的方放,一手別致的小行書,更加精湛,別具一格,別出心裁,自成一體,中書協理事胡秋萍,一手大氣磅礴的草書,跌宕起伏,讓人佩服,而今天要走進我們視野的也是一位美女書法大咖,雖然是90
  • 書法女神——方放老師:絕妙行書欣賞!
    方放,1990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設計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婦女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政協藝術顧問,中國楹聯學會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九三學社社員,北京九三書畫院理事,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特約書畫家。
  • 初學書法,楷書寫到什麼水平才可以練習行書?
    今年的一月份,我開始接觸了書法,雖然很喜歡,可是一直都沒有找對路子,終於在網上看到了您的一篇文章,總算是有些方法和路子了。然後現在我就根據您的介紹結合自己的興趣開始練習歐體字,每天進步雖然很少但是也足夠開心了。但是最近我聽別人說,學習書法不能只寫楷書,要學一些行書。但是又有人給我將學習行書不好,容易養成浮躁、油畫滑的毛病。總之我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寫到哪一種水平算是可以接觸行書了?
  • 中書協副主席張改琴被譽為「當代衛夫人」,楷書碑帖結合方勁端莊
    在中國書法家協會這個大家庭中,女性書法家已經是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以一種異軍突起之勢,勢不可擋,不少女性書法家在中書協已經成為了領頭羊,諸如我們熟悉的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中書協理事胡秋萍,而且今天走進我們視野的也是這樣一位大咖,她擅長書法諸體,而且諸體皆精,被譽為「當代衛夫人」,其楷書最具特色
  • 田蘊章楷書行書草書欣賞,1個字3種寫法的好字帖,寫好字請收藏
    在當代歪風邪氣、怪誕不經、急功近利、浮躁自大充斥的書壇,田氏對於匡扶正統多少有點貢獻,歷史不會記住田氏書法的高低,但現代書壇慘不忍睹,歪門邪道,拿了幾天筆言必稱大師者多矣,田氏亦算一股清流吧!田蘊章楷書行書草書欣賞:書者介紹:田蘊章,田蔭亭之長子,字存文,蟠逸齋主人。原籍河北省河間縣臥佛堂鄉河西村。1945年生於天津。現執教於南開大學,為東方藝術系副教授、中國書法協會會員、天津書法家協會理事、南開區政協學委、市公安局特邀監督員。
  • 清朝書法天才梁詩正,寫出「清代最美行書」,書法門外漢也能欣賞
    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行書,是為了彌補楷書書寫速度太慢,草書又難以辨認,從而產生的。東晉時期的書法家王羲之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坐穩了行書魁首之位,其後歷朝歷代的書法家也爭相在行書上下功夫,比如顏真卿、蘇軾等人,都是巔峰的行書大家。
  • 「男神」濮存昕秀書法,行書妍美灑脫隸書規整嚴謹,專家:沒價值
    在娛樂圈中擅長書法,或者說練習書法的明星大咖不少,但是能夠將書法寫得一定水平,甚至是寫出自我特點的不多,我們熟悉的有「皇阿瑪」張鐵林,寫出了自我風採,還當上的國際書協的副主席,除此之外,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唐國強老師,他的書法也是個性鮮明,憑此也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書法家,而今天走進我們視野的也是這樣一位大咖,他曾經是萬千女性朋友心目中的
  • 張萬忠書法行書作品欣賞
    行書是繼草書、楷書之後,出現的一種書體。相傳是後漢桓、靈帝時一位書法家劉德升所創,西晉時期的衛恆的《四體書勢》裡講:「魏初有鍾(繇)、胡(昭)兩家,為行書法,具學於劉德升。」可惜劉德升沒有留下墨跡。什麼叫行書呢?簡言之是在楷書的基礎加以小的變化,書寫起來很簡便的書體,故而與楷書相間流行開來。
  • 她是一位將書法寫到極致幼兒教師,書作樸實自然,見情見性,佩服
    或許在我們生活周圍有不少書法家,都是由老師轉型而來的,諸如我們熟悉的楊華,原本就是一位中學老師,酷愛書法,寫得一手精妙的楷書,成為一名知名書法家,還有陸啟成,他是一位大學裡的老師,也走向了書法的道路,可是作為幼兒園的老師,能夠成為書法家的,她還是筆者見過的第一位,她是一位將書法寫到極致的幼兒教師,她擅長楷書、行書和小楷,其書法得到了專家的認可
  •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的書法不錯,楷書渾厚大氣,行書飄逸瀟灑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書法上,而且還體現在書法的影響力上,在中華文化的輻射下,很多外國友人也喜歡上了中國的書法文化,很多外國人都練上了書法,而且書法寫得還相當不錯,我們熟悉的有戰鬥民族的俄羅斯姑娘金嵐,寫得一手精湛的歐楷,斬獲了書法比賽特等獎,還有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的弟弟馬克,寫得一手跌宕起伏的草書
  • 一代書法奇才,寫出書法史上最美行楷,這字影響後世1000年
    趙子昂《陋室銘》趙子昂,宋末元初人,可以說是書法史上少有的「全才」式的人物,他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被譽為「楷書四大家」,其行書、草書、小楷更是廣為流傳,潤澤無數人。是書壇一代「奇才」;除了書法,趙氏的繪畫也十分了得,他開闢出元朝獨特的繪畫風格,堪稱一代宗師!趙子昂還有著元朝「翰墨之冠」一稱,讚揚他詩詞精湛、文採斐然。並且趙氏在為官期間,也是造福一方。
  • 啟功的鋼筆行書字帖《赤壁賦》欣賞,墨韻淋漓層色明透,真書法也
    當今書壇影響比較深遠的書法家,啟功先生一定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大書法家,今天我們帶給大家的是啟功先生在1989年用鋼筆書寫的《赤壁賦》,這是非常罕見的。關於啟功先生的介紹我們放在了文末,這裡我們先說一下鋼筆書法學習的方法:練習鋼筆書法這個最重要的是興趣,要想用速成法也不是太好的方法,因從開頭打好基礎持之以恆練字才會紮實。
  • 楷書、行書……到底要選哪種字體練?
    如今,練書法的群體越來越多,喜愛書法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書法字體也是豐富多彩各有千秋,楷書、行楷、行書等傳統字體,再加上近年來網絡上出現的各類網紅字體,看的人既心動,又不知從何下手,這麼多的字體到底要選哪種練呢?即便是如此變化多樣的字體,怎麼選也會有一個大致的方向。
  • 當代書壇十惡!
    偽書與二惡拘泥書法正好相反,根本就是書法之外瞽矇者的遊樂場。不懂筆墨,不知提按,不見使轉,不名點畫,對擒縱更是如見梵文。將墨隨意塗到紙上,以為那就是書法,洋洋得意於尖細柔媚之筆,甚或醜怪難狀。偽書者靠高官和名人的腰牌混在書壇內外,更有聾瞎者的追捧臭腳,高價求索推波助瀾。雖然當今書壇沒有書聖,沒有宗師,也沒有盟主,但是,行家、法家、方家並不缺乏。
  • 近現代著名書法家沈尹默,行書《詩論》行書,行雲流水,自然飄逸
    隨著書法藝術的大力傳播,很多熱愛書法的小夥伴也熱情奔放加入到書法的行列當中,這是書法發展的好兆頭。但是如今的書法藝術的傳播並非都是具備正能量的,而是混沌不開的時代。正書在傳播,醜書怪書也在肆意衍生。可以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邪交錯,態勢渾濁,導致很多初學書法的夥伴誤入歧途。對此致力於傳播好書法,已經是刻不容緩的時刻。
  • 書法史最囂張的書法,這字霸氣側漏,縱橫書壇800多年!
    但是從書法的本體來講,還是需要深入且廣泛地去學習古人的經典的。古人的經典也有很多的分類,有娟秀的,有粗獷的,有個性極強的,有平和中正的,如何從中選出適合自己的法帖,是太容易的,白蕉在《書法十講》當中說過:
  • 他臨寫百家名帖,書法瀟灑飄逸,譽為「最美行書」,比王羲之如何
    喜歡書法的朋友,會發現今人與古人書法,無論風格、形式都有很大不同,古人書法以秀美、飄逸為榮,今人書法以狂野、奔放為耀,尤其是行書、草書等方面,更是如此!為啥書風差別如此之大?梁詩正書法梁詩正,被譽為「最美行書」之一,也是乾隆最欣賞的書法家,他主持了《三希堂法帖》書法巨著中,臨寫百家名帖,書法瀟灑飄逸,博彩眾長,自成一家。
  • 行書是如何產生的呢?怎樣的書法叫做行書呢?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楷書的快寫形式。唐代張懷譌」是差別、變化的意思。「務從簡易,相間流行」,則是說行書的字形結構、點畫用筆都要比楷書簡省、便捷,而且還會表現出一種流動的形態。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端莊秀美,但書寫速度相對較慢;草書結構簡省、筆畫連綿, 書寫速度較快,但因有草化符號,比較難以辨識 ;行書介於兩者之間,彌補了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張懷瓘在《六體書論》中說 :「真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這非常形象地說明楷書、行書和草書這三種字體的不同。行書在結體和用筆上都具有很大的變化自由,可以接近於楷書,也可以相近於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