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丨納雍縣陽長鎮小壩子社區...

2021-01-08 天眼新聞

我叫袁太付,是畢節市納雍縣陽長鎮小壩子社區居民。

2006年3月15日,這一天深深地刻在我的心裡。那天下午,我的妻子李向英在街上賣完豌豆後,乘坐三輪車回家。哪裡料到,三輪車剛一起步就轟然翻倒,妻子被車子砸倒在地,昏迷不醒。經過醫院全力搶救,妻子雖然甦醒了,但全身癱瘓。醫生直言,她活不過3天,建議家人辦理出院,回家準備後事。我不願意放棄,把妻子接回了家。奇蹟總會光顧不輕言放棄者,妻子竟然活了過來。   眼看妻子身體逐漸好轉,為改善生活條件,兒子兒媳雙雙外出打工,留下了年幼的孫子在家由我看護。從此,背上的孫子、床上的病妻、地裡的莊稼,充斥著我的生活。

袁太付照顧癱瘓的妻子

我關懷備至地照顧妻子,多年來的辛苦也贏得了村民及鄉村幹部的一致認可和好評。近年來,我被村裡選任為小組幹、防疫員和護林員。

作為一名小組幹,我是組員們的「大管家」。小組幹每月有100元的補貼,我把這100元的作用發揮最大化。大到鎮村工作,小到雞毛蒜皮、家長裡短,我都要操心,我一有時間就走家串戶,了解情況。寨裡哪家環境衛生差、哪家新添了人口、哪家生活發生了困難等,只要知道了我都會主動「管事」。2019年冬天,有戶人家常年外出,但門口屋後雜物垃圾堆積如山,影響村莊環境,我隨即邀約10餘名村民不畏嚴寒進行清理。  作為護林員,我總是隨身攜帶一本筆記本,隨時記錄工作日誌和森林防火知識,不管多忙,都堅持每天巡山,防火、防濫伐,一樣都不誤。2020年4月27日,這是我任護林員的第一個清明,往年的這天,都是家族裡集中掃墓祭祖的日子,但這一次,我缺席了。作為家裡的大哥,這是我第一次沒有參加集中祭祖,家裡親戚不理解,紛紛向我投來各種埋怨的話語。儘管如此,我仍然堅持不去,我知道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在這個節日裡,我要24小時做好巡山防火,守護森林的安全,守護群眾的安全。  作為村裡「10+N」公益性崗位人員,在做好護林工作的同時,我也包保本村公共路段環境衛生。我帶頭把自己家的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每天到路上去巡邏,帶領大家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好習慣。村裡組織環境衛生評比,我們村民組,次次都是第一。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談及過往,我滿懷感恩,在我的觀念裡,人要知好歹,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以,我努力做好每一樣工作,為村裡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恩宇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楊儀楊韜

相關焦點

  • 中國向83個國家提供援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用英語怎麼說?
    當前,中國也在向遭受疫情的國家伸出援助之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中國古語用英文如何說?然而這樣卻丟了點兒修辭意象:滴水 。湧泉。動態結合、有聲有形,通俗說來就是這樣翻譯。雖然在意思對了,但缺少點「畫面和意境感」.......那麼,「滴水」和「湧泉」該如何翻譯呢?
  •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我的二哥是個頑皮的傢伙,他不知哪來的鬼主意竟然擰著我的胳膊玩兒,我的胳膊一下子就脫臼了,我是又氣又疼,當時我感覺疼得都虛脫得沒有力氣了,父親見了急忙帶我到斜對面的老梁家去。到了他家,老太太正蜷腿兒坐在炕上打牌,只見父親走上前去,有禮貌地說:「二媽,我家丫頭胳膊掉了......」,還沒等父親把話說完,老太太就趕緊放下手中的牌轉身從炕上翻下來,三下兩下就給弄好了。
  • 《陳情令》鬼將軍溫寧:只有他真正做到何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保護公子,我最棒——溫寧。所以,在全劇之中,溫寧這個配角真的塑造得非常豐滿,前期與後期,雖然實力增長不少,但是心中的善良從來沒有失去。只有他真正做到何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整個仙門百家都不及溫寧一人。但是他知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哪怕他知道救人的下場是非常慘重的,他也無怨無悔。事後還一直追問魏無羨是否安好,沒有了金丹還好嗎……沒想到因為射日之徵,溫家倒臺被連累。在窮奇道被虐待致死,死後被魏無羨煉成兇屍——鬼將軍。接著窮奇道被有心之人利用,誤殺金子軒。
  • 「我的脫貧故事」勤勞才能致富丨納雍縣沙包鎮青槓社區居民朱君
    我叫朱君,是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沙包鎮青槓社區第三居民組居民。我和妻子結婚後,三個兒子相繼出生,一直居住在兩間開了大裂的石房子裡。  因為愚鈍,不大開竅,未學到任何手藝,只會種莊稼。但收成不是很好,我家全部土地,種得最好、不欠收的年份也只能打2000斤玉米。
  • 《慶餘年》陳萍萍,一個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人
    慶國上到帝王,下到小吏都在他的監督之下,雖不能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陳萍萍的威勢相比宰相林若甫有過之而無不及。陳萍萍不同於林若甫是一個有心機之人,低調隱忍,厚積薄發。陳萍萍是一個太監,是一個不完整的人,這對他來說,是一生的痛。範閒之母葉輕眉尚未離開之時,對陳萍萍多有照顧,一直把陳萍萍當朋友對待,從不因為陳萍萍是太監之身而嫌棄他,或對他冷眼相向,這讓陳萍萍覺得自己雖然是個太監,但還能感覺活的像個男人一樣受到了真正的尊重。
  • 湧泉相報!傑出校友華生捐建東南大學鐘山書院!
    湧泉相報!傑出校友華生捐建東南大學鐘山書院!你快講給我聽聽!華生校友表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母校求學的經歷使他開啟了新的人生軌跡。在全球科技化進程下,人文精神的缺失問題日益突出,希望鐘山書院既具有文化傳承又包含未來創新,成為東南大學乃至南京市的文化新地標。
  •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星座,重情重義,有大福氣
    人與人的相處,都是相互的,你幫我,我也幫你,如果誰都不願意先付出,那還怎麼互相幫助,更談不上讓社會變溫暖了。那麼在十二星座中的這幾個星座,他們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而且重情重義,有大福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我的扶貧故事」改糧為茶助脫貧丨納雍縣騌嶺鎮祠堂邊村黨支部...
    我叫李隆全,家住納雍縣騌嶺鎮祠堂邊村,也是該村的黨支部書記。任職以來,我心繫群眾,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祠堂邊村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從我上任黨支部書記開始,我就著力思考祠堂邊村的發展大計。
  •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現實版
    「他來時是六月十幾號左右,因為我們這邊剛好有楊梅,見他的時候他也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就是他車子停在那一塊,我打著電話,他在接電話,那就知道了嘛,瞬間他就這樣說,我就很激動,怎麼說我也表達不出來那種語言。」戴大姐口中的他,就是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21年前被戴大姐熱飯熱菜收留了一晚的流浪漢,如今已經事業有成的大老闆何榮鋒。那時,他們一行三人,全是潦倒落魄的大小夥子。
  • 「我的扶貧故事」71個紅手印的「請願書」|納雍縣曙光鎮河溪社區...
    我叫陳紹穎,現任納雍縣曙光鎮箐腳社區駐社區工作組組長。我的扶貧故事要從2017年11月說起,當時我受組織委派,到曙光鎮河溪社區擔任第一書記。  初到河溪社區,到處是垃圾,衛生環境極差。我認為,社區環境的好壞,是決定社區精氣神的重要因素。於是,到河溪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村幹部召開環境整治會,鼓勵幹部將紅白喜事場所、田間地頭變成臨時講習所,宣傳環境衛生政策、社會文明風尚。並鼓勵他們進組入戶,帶著群眾幹,做給群眾看。陳紹穎走訪貧困戶幾個月後,河溪的環境衛生得到了明顯改善。
  • 「我的扶貧故事」大方縣達溪鎮壩子社區第一書記李輝:牢記使命擔...
    出生於1987年的李輝,在2018年到達溪鎮壩子社區駐村時,剛過而立之年。3年來,李輝在脫貧攻堅一線真抓實幹、主動擔當,帶領壩子社區村民建基礎、興產業,摘下貧困帽,奔向致富路。如今,壩子社區63戶226人貧困戶,全部脫貧;2019年7月,在國家貧困縣退出第三方評估抽查時,壩子社區以0漏評、0錯退、群眾認可度100%的傲然成績通過評估檢查。從縣委機關工作人員,到群眾親熱呼喚的「天麻書記」,李輝說,讓黨放心、讓群眾放,是以他為「班長」的駐村幹部及村「兩委」幹部的應盡職責。
  • 「我的脫貧故事」滴水之恩 當湧泉回報社會|餘慶縣龍溪鎮何家灣...
    高中數學老師這句話,影響了我的整個高中。那個時候,勵志走出農村,想去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現在,我選擇回到家鄉,為家鄉人民服務。我叫陳宇,來自餘慶縣龍溪鎮何家灣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父親於2008年外出務工,不幸遇到工地事故,造成下肢完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聽到這個消息的那天,如同晴天霹靂,我和母親接到電話抱著哭得停不下來。
  • 「我的扶貧故事」一段扶貧路 一生火把情丨納雍縣姑開鄉火把村扶貧...
    一段扶貧路,一生火把情……我叫楊勇,是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姑開鄉火把村的扶貧特崗和村支部書記。2016年春天,我懷揣著夢想,來到火把村,開始了我的扶貧之路。楊勇和貧困戶合影火把村平均海拔1750米,曾是姑開鄉的深度貧困村,典型的少數名族聚居村落,苗族彝族人口佔了70%以上,2014年貧困發生率44%,脫貧攻堅任務重。
  • 納雍縣珙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室有了高標準 「6S」管理保障...
    走路五分鐘就能到醫院,看病實時報銷醫保,定期有醫生上門做體檢排查,針對得了大病的人,還能申請專項補助……這些以前做夢都沒想到的好福利,現在正真真切切地發生在納雍縣易地扶貧搬遷點的搬遷戶們身上。納雍縣白水河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戶楊春最近過上了健康的養生生活,除了平常的頭疼腦熱,楊春有空就到家附近的納雍縣珙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中藥泡腳。「這裡的醫生經常給我們發放健康手冊,上門給我們講解養生知識,每天還可以過來免費中藥泡腳,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楊春學笑著說:「以前我住得很偏僻,車都過不來。
  • 滴水之恩
    當別人對你不敬的時候,你總是記住別人的好處,哪怕別人點點滴滴對你的好處,你都默默記在心中。專挑別人缺點、不能容人的人,必然自我感覺良好,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從而喪失改進提高的機會;記住別人「滴水之恩」的人,則往往能見賢思齊,虛心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因此自己身上的「好處」也會越來越多,人際吸引力就會越來越強,無形中就擁有了更多的精神財富。
  • 豆盟科技短視頻小程序弘揚「攻堅脫貧」故事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對於我國來說,正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驗收之年、攻堅脫貧的關鍵之年,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脫貧攻堅工作阻礙重重。雖然在此時,這場疫情中國已然取得了勝利,但為了攻堅脫貧,付出了艱苦卓越的努力。
  • ...盛開在鍋圈巖上的索瑪花丨納雍縣鍋圈巖鄉扶貧特崗人大代表張迪
    4年來,我駐了4個村,工作調整了5次,同事們經常開玩笑說: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我叫張迪,是納雍縣鍋圈巖鄉的扶貧特崗,也是該鄉人大代表。張迪走訪貧困戶鍋圈巖苗族彝族鄉位於納雍縣西部,是納雍縣7個極貧鄉鎮之一。全鄉17個村,其中深度貧困村8個,總人口6788戶31133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有2627戶13567人。
  • 省紅十字會、省社科聯攜手愛心企業深入納雍縣開展博愛助困暖冬行動
    領到紅會暖冬禮包的納雍縣豬場鄉大多拱村村民林生蘭感動地說道。趕在天氣大降溫前,11月19日,省紅十字會、省社科聯攜手浙江三歐服飾有限公司赴納雍縣豬場鄉開展「紅十字助力脫貧攻堅——博愛助困暖冬行動」捐贈活動,為該縣送去價值100萬元愛心「大禮包」,幫助2000多戶困難家庭溫暖過冬。
  • 納雍縣國家儲備林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
    納雍縣國家儲備林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 發布時間:2020-12-06 22:11:26   作者:尚瓊   來源:納雍縣信息中心
  • 湖大工商管理學院"滴水恩"項目:滴水之恩 大海相報
    中新網湖南新聞12月17日電 題:湖大工商管理學院「滴水恩」項目:滴水之恩 大海相報  作者 郭探微 解景  「這不只是一個項目,而是一代代師生17年來執著公益創業的小結。」「『滴水恩』在我心中種下了公益可以改變世界的種子,這也是推動我去完成『壹桌計劃』的動力之一。」劉逸涵說。  一開始,劉逸涵和高中好友們組建了一個7人小團隊。「一開始預計能招募200至300名志願者參與活動,結果公告發出去當晚就突破了1000人。」劉逸涵說,「隨之而來的是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那麼多人信任我,我怎麼才能把這件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