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職場新人來說,應付工作還好,可人際關係實在是太討厭了,最不喜歡那些「蠅營狗苟」和「圓滑世故」了。我相信這是很多年輕人的真實想法,有些人甚至就是因為不愛看別人的「臉色」、受不了那些「貓膩」而選擇了離職。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哪些人際關係問題最容易困擾職場新人吧。
1、領導怎麼好像不喜歡我?
2、為什麼領導總是把髒活累活安排給我?
3、同事是不是對我有看法?
4、就是不愛跟人說話,怎麼辦?
5、異性同事總是單獨讓我幫忙,怎麼處理?
6、同事會不會在領導面前打我的小報告?
7、我剛才是不是說錯話了?
8、我就是不喜歡那種人!為什麼還要和他(她)共事?
這些疑問,相信你也遇到過吧?怎麼面對和解決呢?
其實,職場上的人際關係也並非都那麼「暗黑」,有些必要的技巧和經驗是要知道的,而且也不難掌握。
1、適當地打扮自己。職業形象是別人認知你的的第一步,也是最直觀、最容易記憶的地方。即使你的形象不能讓所有人喜歡,也要讓自己自信一些。說真的,良好、適當的穿著真的會增加吸引力和好感。
2、避免「自我投射」效應。不要把自己的性格、觀念、喜好、情緒等帶到別人身上,這樣容易形成「偏見」。更不必把別人的意見過多地投射給自己,想得太多是煩惱的最大來源。
3、溝通是減少誤會的最有效手段。同事之間的誤會和誤解有一定的延續性,容易帶到工作中來,甚至還會形成「積怨」。所以一旦發生不愉快或矛盾,最好立即解釋清楚,千萬別「打冷戰」。
4、說話的分寸很重要。分寸雖然不好拿捏,但是有個基本的原則:只要把問題討論的範圍控制在工作之內,就不越界,其他關於私人生活、個人習慣、個性、作風的問題,不問、不說、不打聽、不傳播。
5、和領導統一思想、站成一線。要知道關於領導的「三個what」:想什麼(Thought what)、要什麼(Want what)、做什麼(Do what);和領導多溝通、多匯報,既是工作需要,也是在拉近距離。你的眼睛能看到位置多高的人,你的心智能理解本事多大的人,你的目標就會放在哪裡。
6、小事要扛得住,別過多糾結。我可以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我的第一任領導也不怎麼喜歡我,還經常在公開場合批評我,但是我每次都報以微笑(其實當時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另外一個領導把我調去了他的部門,他說的一句話我現在還記得:小梁,你的抗壓能力和承受能力不錯嘛。
7、執行到位。說漂亮話只是形式尊重、表面客氣,幹好領導布置的工作才能贏得真正的信任。
8、拋棄你的「free style」,樹立規範、嚴肅、專業的職業精神。不管你喜歡玩搖滾還是跳街舞、喜歡泡酒吧還是逛商場,都不要把這些標籤貼在職場上。自由、散漫、無拘無束是個人生活態度,替代不了職場上的制度、規矩和要求。如果實在做不到,就要裝一下,「人生如戲,全靠演技」,裝著裝著就成真的了。這不是騙人,這在心理學上叫「自我認同」。
9、不管你是真傻還是假傻,都不要去參與職場的八卦、緋聞、野史、流言。
10、熱情、開朗、陽光、健康永遠是討喜的表現。
11、不要和異性同事超出範圍、走得太近。職場不像家庭,同事也不一定都是哥們和閨蜜,不是什麼話都能說的。男女同事更是如此,職場曖昧有時會毀了一切努力,不信你看看新聞裡那些職場上的「出軌門」事件,誰最後有好結果了?
12、不要迷信「關係」。職場沒有永遠的關係網,建立和維繫自己的「社交網絡」,一靠實力,二靠勤織網。
13、不強勢,更不軟弱。誰都喜歡撿著軟柿子捏,這是人性。但是適度強勢才能讓別人不敢隨便欺負你。講講我的經歷。有一次我陪幾個老領導一起吃飯。其中一個領導平時就不怎麼喜歡我,酒桌上,他說:「小梁,你敬杯酒吧,在座的都是你爺爺奶奶輩的了。」這話讓我不怎麼爽,但是翻臉就太低級了,況且我也沒有翻臉的資本。當時我端起酒杯,不知道從哪冒出來一句話:」你們哪有那麼老啊,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嘛!我敬幾位領導,先幹為敬哈!」接下來的飯局,沒有一個老領導再稱自己是我「爺爺奶奶輩」的了。
14、不傷自尊的玩笑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如果不會、也不知道怎麼給別人開玩笑,就不必勉強,慢慢來。如果別人拿你開玩笑,那是好事,因為只有受歡迎的人,別人才願意提起他。玩笑的原則只有一個:不傷害個人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