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問「在職場中,你會將同事當朋友,毫無保留嗎?」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職場將同事當朋友,並且毫無保留的人。30%將遭受陰謀背叛;68%將被因此利用;2%將會遇到知心朋友。」
我不知道這個數據是依據什麼統計出來的,又或者只是個人的憑空想像,但也可以看出在很多人眼裡,職場同事往往無法與朋友劃上等號。
我們一生會認識很多朋友和同事,朋友大多是因為彼此有相同的生活經歷、感悟、相同的三觀、興趣愛好而走在了一起,而同事則是因為一份工作才聚到一個公司,認識了彼此,兩者區別就在於「競爭、利益」四字。
有些時候同事與我們相處的時間遠多於家人,良好的同事關係確實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偶爾閒暇時相約三五同事小聚一下,也增加了生活樂趣。所以很多人就把同事當成了知心朋友,然而卻忘了「同事」兩字背後蘊含的競爭及利益。
我好友張萍就曾吃過這樣的虧,最後選擇離開公司。剛進公司的時候,同部門就她和另外一個同事是女性,彼此年齡又相仿,常常我幫你帶點早餐,你給我捎點零食,周末還相約逛街買衣服 ,相處得特別好,兩人可謂是無話不談。
張萍認定了她這個同事是自己的好友,還覺得就算之後兩人不在這個公司了,也要把這份友情延續下去。然而後面發生的事,讓她被傷透了心,才明白職場永遠是利益優先。
有次張萍周末和男友出去逛街,偶然看到公司某副總和一女子狀似親密地走進一家酒店。張萍偷偷把這事告訴了好友同事,也讓她一定要保密,別亂說出去。
而此時部門經理被調走了,公司要從部門內部提拔一個新經理,張萍和這個好友同事成了熱門人物,大家都說一定是她們兩個之一。
這天張萍被她曾經撞見和女子去酒店的副總叫到了辦公室,副總暗示地警告張萍,人有些時候要學會裝瞎,話多不是好事,並且說有個分公司最近人手急缺,要派張萍去頂崗一段時間,什麼時候能回來,還要看分公司的情況。
這個分公司是屬於公司最為偏遠的公司,這明顯就是副總把張萍下放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副總知道張萍看到了一些事情,而全公司張萍就只和一個人說過,明顯就是這個同事把她賣了。
現在非旦提拔沒希望,張萍也不可能去離家那麼遠的城市工作,只能提出了辭職,而後她知道那個同事被提拔成了經理。
從此以後她也明白,職場就是職場,別把職場當成交朋友的感情場所。雖然並不是所有同事都一定不能成為朋友,但這種概率卻是真的很小,所以在職場中,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要懂得學會與同事保持好距離,分清同事與朋友的區別。
一、分清同事與朋友的界限
職場從來都是一個利益場,陌生人成為同事,只是因為需要一份工作獲得收入,升職加薪就能讓我們獲得更多的收入,從而改善生活。然而在職場裡,不可能人人升職,總是有限額,有限額的東西就會面臨著競爭,所以我們與同事之間就存在著天然的競爭關係。
有競爭就會有利益衝突,當人性在面臨利益衝突的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是我們無法預料的。
所以對於同事之間首先應該是將其視為工作中的合作夥伴,而非朋友。有些朋友是會陪伴我們一生,而同事大多數情況下,離開共同工作的公司後,從此形同陌路,沒有特殊情況,可能一輩子都不再會聯繫了,又或者偶爾給你發條信息讓幫忙投個票之類的。
一個成熟的職場人會先把同事與朋友的界限分清,不會一廂情願將同事當作朋友來看待,也就不會存在受傷之說,畢竟競爭之下,各使手段有時候真的無可厚非。
二、管住自己的嘴,別過多和同事談論自己的私事
我們職場和同事交往,總會聊到各種與工作、生活相關的話題,甚至是一些明星八卦之類的。但無論聊啥話題,我們一定要記住,儘量別過多談及自己的私事,因為有時往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吃虧的還是自己。
王玲最近家裡婆婆病了,老公出差,孩子又要上學,此時公司又有一個重大項目要選定一個負責人,誰接了這個項目就有可能獲得升職的機會。工作和家庭雙重壓力下,她忍不住和一個關係要好的同事吐槽最近的辛苦。
但她萬萬沒想到,同事在聽她的訴苦後,口頭上安慰了她,轉身就去對領導說王玲最近家裡事情太多了,應該體諒一下員工,公司就別給她加壓力了,不然容易工作、家庭兩頭忙不好,最終害得王玲錯失了負責這個項目的機會。
同事聊天說點自己的私事,有助於拉近彼此關係,但也要注意度,別說太多,說些無傷大雅的即可,防止被有心之人利用。
三、別在同事面前說別人壞話及八卦,尤其是領導的
不僅僅是在職場,哪怕是在我們生活當中,也別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以為說出去的話很安全,卻不想馬上弄得人盡皆知,甚至可能事主來找你頭上算帳,把自己弄得一地雞毛。
在職場裡更是如此,說同事壞話,被同事知曉來找你理論,結局就是你可能被人罵得灰頭土臉,還影響了自己的信譽。如果說領導的壞話,被領導知道,可能領導不會來找你說什麼,但是各種穿小鞋,甚至是被逼辭職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每個人都有不希望別人知道的隱私,尤其是領導,如果你無意中得知一些領導的隱私,就請閉緊嘴巴,假裝不知道,別傻傻地到處宣揚,雖然美名其曰我只和好友說,而且叮囑其保密了,但這個世界上說出去的話永遠沒人能替你保密。最後只能像張萍一樣,把同事當好友,自己承擔管不住嘴的惡果。
職場請學會分清同事與朋友,明白彼此的界限,反而能越走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