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裡,如果傻傻把同事當朋友,大多數情況下,受傷的人將會是你

2020-12-13 奈奈姐姐

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問「在職場中,你會將同事當朋友,毫無保留嗎?」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職場將同事當朋友,並且毫無保留的人。30%將遭受陰謀背叛;68%將被因此利用;2%將會遇到知心朋友。」

我不知道這個數據是依據什麼統計出來的,又或者只是個人的憑空想像,但也可以看出在很多人眼裡,職場同事往往無法與朋友劃上等號。

我們一生會認識很多朋友和同事,朋友大多是因為彼此有相同的生活經歷、感悟、相同的三觀、興趣愛好而走在了一起,而同事則是因為一份工作才聚到一個公司,認識了彼此,兩者區別就在於「競爭、利益」四字。

有些時候同事與我們相處的時間遠多於家人,良好的同事關係確實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偶爾閒暇時相約三五同事小聚一下,也增加了生活樂趣。所以很多人就把同事當成了知心朋友,然而卻忘了「同事」兩字背後蘊含的競爭及利益。

我好友張萍就曾吃過這樣的虧,最後選擇離開公司。剛進公司的時候,同部門就她和另外一個同事是女性,彼此年齡又相仿,常常我幫你帶點早餐,你給我捎點零食,周末還相約逛街買衣服 ,相處得特別好,兩人可謂是無話不談。

張萍認定了她這個同事是自己的好友,還覺得就算之後兩人不在這個公司了,也要把這份友情延續下去。然而後面發生的事,讓她被傷透了心,才明白職場永遠是利益優先。

有次張萍周末和男友出去逛街,偶然看到公司某副總和一女子狀似親密地走進一家酒店。張萍偷偷把這事告訴了好友同事,也讓她一定要保密,別亂說出去。

而此時部門經理被調走了,公司要從部門內部提拔一個新經理,張萍和這個好友同事成了熱門人物,大家都說一定是她們兩個之一。

這天張萍被她曾經撞見和女子去酒店的副總叫到了辦公室,副總暗示地警告張萍,人有些時候要學會裝瞎,話多不是好事,並且說有個分公司最近人手急缺,要派張萍去頂崗一段時間,什麼時候能回來,還要看分公司的情況。

這個分公司是屬於公司最為偏遠的公司,這明顯就是副總把張萍下放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副總知道張萍看到了一些事情,而全公司張萍就只和一個人說過,明顯就是這個同事把她賣了。

現在非旦提拔沒希望,張萍也不可能去離家那麼遠的城市工作,只能提出了辭職,而後她知道那個同事被提拔成了經理。

從此以後她也明白,職場就是職場,別把職場當成交朋友的感情場所。雖然並不是所有同事都一定不能成為朋友,但這種概率卻是真的很小,所以在職場中,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要懂得學會與同事保持好距離,分清同事與朋友的區別。

一、分清同事與朋友的界限

職場從來都是一個利益場,陌生人成為同事,只是因為需要一份工作獲得收入,升職加薪就能讓我們獲得更多的收入,從而改善生活。然而在職場裡,不可能人人升職,總是有限額,有限額的東西就會面臨著競爭,所以我們與同事之間就存在著天然的競爭關係。

有競爭就會有利益衝突,當人性在面臨利益衝突的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是我們無法預料的。

所以對於同事之間首先應該是將其視為工作中的合作夥伴,而非朋友。有些朋友是會陪伴我們一生,而同事大多數情況下,離開共同工作的公司後,從此形同陌路,沒有特殊情況,可能一輩子都不再會聯繫了,又或者偶爾給你發條信息讓幫忙投個票之類的。

一個成熟的職場人會先把同事與朋友的界限分清,不會一廂情願將同事當作朋友來看待,也就不會存在受傷之說,畢竟競爭之下,各使手段有時候真的無可厚非。

二、管住自己的嘴,別過多和同事談論自己的私事

我們職場和同事交往,總會聊到各種與工作、生活相關的話題,甚至是一些明星八卦之類的。但無論聊啥話題,我們一定要記住,儘量別過多談及自己的私事,因為有時往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吃虧的還是自己。

王玲最近家裡婆婆病了,老公出差,孩子又要上學,此時公司又有一個重大項目要選定一個負責人,誰接了這個項目就有可能獲得升職的機會。工作和家庭雙重壓力下,她忍不住和一個關係要好的同事吐槽最近的辛苦。

但她萬萬沒想到,同事在聽她的訴苦後,口頭上安慰了她,轉身就去對領導說王玲最近家裡事情太多了,應該體諒一下員工,公司就別給她加壓力了,不然容易工作、家庭兩頭忙不好,最終害得王玲錯失了負責這個項目的機會。

同事聊天說點自己的私事,有助於拉近彼此關係,但也要注意度,別說太多,說些無傷大雅的即可,防止被有心之人利用。

三、別在同事面前說別人壞話及八卦,尤其是領導的

不僅僅是在職場,哪怕是在我們生活當中,也別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以為說出去的話很安全,卻不想馬上弄得人盡皆知,甚至可能事主來找你頭上算帳,把自己弄得一地雞毛。

在職場裡更是如此,說同事壞話,被同事知曉來找你理論,結局就是你可能被人罵得灰頭土臉,還影響了自己的信譽。如果說領導的壞話,被領導知道,可能領導不會來找你說什麼,但是各種穿小鞋,甚至是被逼辭職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每個人都有不希望別人知道的隱私,尤其是領導,如果你無意中得知一些領導的隱私,就請閉緊嘴巴,假裝不知道,別傻傻地到處宣揚,雖然美名其曰我只和好友說,而且叮囑其保密了,但這個世界上說出去的話永遠沒人能替你保密。最後只能像張萍一樣,把同事當好友,自己承擔管不住嘴的惡果。

職場請學會分清同事與朋友,明白彼此的界限,反而能越走越順。

相關焦點

  • 把同事當朋友,吃虧的可能是你,4類同事儘量遠離
    雖然有點氣人,但有時候職場就是如此的現實,傻傻地隨便把同事當朋友,最後受傷的只能是自己。 遇事從來不敢承認錯誤,只知道甩鍋的同事是一定不能做朋友的,否則哪天這個鍋就甩到你的身上,那時再來生氣就來不及了。如果大家都是同事,遇事公事公辦,保留好相關證據,也別輕易幫別人忙,這樣想甩鍋給你也甩不了。
  • 職場上,為什麼不能和同事做朋友?
    我跟她是同一批進來公司的,前陣子領導安排了一個項目讓我倆共同負責,如果完成得好就會升職加薪,但令我沒想到的是,她為了貪全部功勞,竟然把我以往跟她抱怨領導的話全捅到了領導那,我被領導狠狠批了一頓。我是把她當朋友,才會偶爾跟她吐槽幾句。我把這件事跟我閨蜜說了,閨蜜說我活該,職場上就不該把同事當朋友,不能什麼話都跟同事說。
  • 職場禁忌:不能把同事當朋友,否則受傷害的是自己
    工作場所就像一個大熔爐,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每個人的性格也不一樣,所以在和同事相處時,一定要克制,不要冒犯。但是又不能因為害怕接觸就把自己封閉起來,那樣也不利於自己在職場上的發展。在工作場所,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是否可以把同事當成朋友?我覺得值得做朋友。
  • 如果想將職場同事變成生活中的真正朋友,煩請注意以下七點
    同事,個人以為就是共同做事的同仁,因在一個單位、做一項任務、為一份工作而聚集在一起的人們。實際上,同事與朋友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現實中確實存在界線分明的鴻溝。朋友可以轉變成同事,但同事很難成為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因為同事多存在於工作方面的關聯,生活裡聯繫並不緊密。
  • 在職場中,把領導、同事當成朋友,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為什麼
    把領導和同事當成朋友,這本身不會讓領導覺得你不成熟,而是你在相處過程中的尺度。我們可能通常會認為、或者是聽說這樣一種說法:不要把同事當成朋友,職場中沒有真心的朋友。這種說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畢竟我們遇到的領導、同事性格不一樣,以及工作的相關程度是不一樣的。
  • 千萬不要把同事當朋友,不改變你錯誤的認知,混不好職場
    很多職場人士在進行人脈積累時,總是抱著多交朋友,因為朋友多了路好走。於是乎,他們就把同事也當成朋友來進行相處,親密無間,沒有距離。
  • 人在職場,怎麼和配合度很低的同事打交道
    這樣的同事,讓人一想起要和他們打交道,就不寒而慄,一股冷氣從腳心抽起,直衝出頭頂。..有小夥伴會說,這種不就是情商低嘛!這個認識有點誤解,他們並不是情商低,而是「看人下菜」而已。「看人下菜」,即區別對待——根據人生經驗及職場勢力對別人加以區分——有些人對己有利,有些人拖拖無所謂,有些人則要笑容以對。.
  • 為什麼我建議你不要和同事做朋友
    上周,我的一位朋友,去了一家自己嚮往已久的公司面試。在面試接近尾聲的時候,面試官突然向他提問:「你願意和同事做朋友嗎?」我的朋友只回答了一句話,被當場錄用:職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你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交朋友的。」
  • 交朋友千萬別選同事,除非你們再也不做同事
    當然會覺得心裡委屈難受想不通,因為犯了職場裡的忌諱,對你的了解足以成為傷害你的利器。2記得那會單位上新來了一個二胎寶媽,為人處世隨和,並且自願經常加班,也帶零食和大家分享,在領導面前也說著舒心的話。朋友之間出現很大程度的矛盾惡化就不會再做朋友,但是同事之間鬧了矛盾我們依然還是要做同事,因為我們還要依靠著單位生存下去,即使有矛盾還是要相處要學會諒解,學會緩和關係。能真正成為朋友的,一定是和你沒有利益衝突的人。
  • 職場裡,喜歡你的同事往往有這4種表現,別不信
    職場裡,喜歡你的同事往往有這4種表現,別不信在職場,我們都有和同事溝通的時候。如果同事喜歡你,你們溝通的自然就順暢無比。如果同事不喜歡你,你們的溝通自然就不太順暢。因此,我們需要在職場找那些喜歡自己的同事去溝通,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職場生活得更加快樂。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找那些喜歡我們的同事呢?
  • 職場潛規則:怎樣避免自己被同事欺負?精明的人,都懂得這些
    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敢冒犯同事,被人欺負時也不敢說出來。他們的第一反應總是忍受和讓步,並選擇和平作為最有價值的選擇。這樣做的次數越多,就越容易被同事貼上「容易欺負」和「好人」的標籤。第二,在工作中經常犯錯的人如果你經常做錯事,你肯定會被同事欺負。
  • 如果修煉職場友誼
    然而職場是講究利益和競爭的地方,人們之間的友誼並不容易維持比如有些人表面上好像與你特別親近,但背地裡不知道抱著什麼樣的目的接近你,有些人可能跟你十分要好, 但沒過多久呢他又跳槽離職了,你們從此分道揚鑣成為陌路人。凡此種種讓你不得不感慨要想在職場上結交好友,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 人在職場,如果出現這4種徵兆,說明你被同事排擠了,別掉坑裡
    在職場上,最怕的事不是自己的工作幹不好,也不是自己得罪人,而是怕別人盯著自己,怕自己得罪人之後,遭到別人的嫌棄,從而引起關鍵人物的排擠。尤其是出現下面這幾個信號的時候,也就是在你身邊出現了一些異常的情況,大家心裏面必須要提高警惕。
  • 職場上最容易得罪人的4件事,情商低的同事經常幹,混得越來越差
    ,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性格的同事和領導,可是在和大家一起相處的時候,其實情商的高低也能決定你和同事能否有更好的關係。其實在公司裡,年輕人如果有以下這4種得罪人的表現,只會被領導抱怨情商低,大家都不願意和這些年輕人在一起共事。
  • 對待朋友和同事,有什麼區別嗎?
    職場上的你和私底下朋友之間的你,有什麼不同嗎?就是說對待朋友和同事,有什麼區別嗎?其實,一個人的本質、性格方面在朋友和同事之間其實是很難有什麼差別的。但是作為職場人士,對朋友和對同事,還是要注意不同的分寸。(一)朋友間貴在坦誠相待。
  • 我晉升,但我和同事吵了一架,工作場所知道如何區分同事和朋友
    許多同事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時關係很好,但是,如果他們離開公司,他們會逐漸分開,彼此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少,最後,他們甚至成了陌生人,他們中很少有人能真正成為同事的朋友。我們能和同事交朋友嗎?我們先看一個案子。
  • 職場中,如果同事經常都用命令的口氣和你說話,你會怎麼處理?
    對於新員工,入職以後,上級可能會安排一些比較資深的同事進行工作帶教。 這種情況下,同事是平級的,但也是「老師」,在工作的一些安排上,用命令的口氣也是有緣由的。 即使不是「帶教人」,有些老員工也會讓新員工幫他做一些事,這可能和單位的文化有關,就覺得「使喚」新人就是理所應當的。
  • 如何在職場裡自保
    說到職場那麼就能牽扯出來很多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有人的地方就肯定會有爭鬥,職場裡這個爭鬥將會更加的明顯。今天衢州人才網就來說是這個事情。職場裡最麻煩的是什麼不是什麼都不懂的上司也不是做不完的任務,而是利益糾葛的人際關係。
  • 職場新人在不識人的情況下,應該遠離哪類人呢?
    作為一個剛入職場的小白,我們對職場裡面的世界還是不夠了解,在和同事的相處時間遠遠大於你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同事的一些做事風格和價值觀會對你產生影響,那麼在剛入職場,和同事的相處時間不長的情況,如何避免受到不好的影響呢?我們做好遠離下面的三類人群,就可以避免在職場掉坑。
  • 關係很好的同事突然反目,職場中能交到真朋友嗎?網友:太天真!
    進入職場後,跟我們接觸最多、相處時間最久的人是同事。相對於可能分散於各地,聯繫都不多的同學關係來說,同事之間朝夕相處,一起解決工作上的難題,一起享受工作勝利後的愉悅,每天在相同的空間做著目標一致的事,按道理講,同事間的關係應該是非常緊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