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極。」
這說的是大閘蟹的鮮美,無與倫比。
從古至今,食客們就不斷探索這「至鮮之物」的吃法,蒸著吃、煮著吃……
還有一種「過癮」的吃法,只一口就能讓你嘗盡大閘蟹的鮮,並深深沉淪其中無法自拔!
這種吃法「奢侈至極」:
大閘蟹蒸熟後,只取蟹黃、蟹膏進行熬製,不摻雜一絲蟹肉,做出來的蟹醬芳香馥鬱。
這珍貴的蟹醬,就是被譽為「江南一絕」的禿黃油,至鮮滋味自在其中。
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就曾介紹過這誘惑至極的吃法,引得無數吃貨「舔屏」,更讓它人氣爆棚。
美食大師蔡瀾也曾在「人生必食」清單中,列入了禿黃油拌飯。註:「禿黃油」是江浙一帶有百年歷史的美食。禿是江南方言,音近似(tei),意為「純粹」。
禿黃油中略硬的雌蟹黃、和綿潤的雄蟹膏雙劍合璧,那鮮美簡直驚為天人!
幾乎任何菜式,在它旁邊都會黯然失色。
更要命的是,將它淋在熱氣騰騰的白米飯上!
金光閃閃的禿黃油滲入米粒中,一碗「黯然銷魂飯」活色生香,不配菜都能吃上好幾碗啊。
不用費勁兒地洗、蒸、剝,就能嘗到大閘蟹的精華,這麼大快朵頤的吃法你能抗得住?
市面上的禿黃油眾多,品質卻良莠不齊,這讓很多人挑花了眼,到底哪款好?
給大家推薦這款吳老師古法手作禿黃油,真材實料徵服了無數吃貨。
創始人吳老師是土生土長的江蘇人,他說:「很小的時候,奶奶就用大閘蟹給我做醬吃,那鮮美一輩子都忘不了。」
奶奶離開後,吳老師一直找尋這口鮮美,但都無果。
後來才知道,當年吃的就是禿黃油。
於是他決定自己做:
以肥美的陽澄湖大閘蟹為原料,純手工拆出蟹黃、蟹膏,再用江浙一帶傳統古法手工熬製,竟完美還原了記憶中的美味!
你看這金燦燦的蟹黃、盈潤如脂的蟹膏,裹著蟹油,看著就讓人慾罷不能。
每瓶「吳老師禿黃油」125g,卻含整整6隻大閘蟹的蟹黃、蟹膏,實在得很!
吃過它的人都紛紛好評:「味道很正」、「太過驚豔」、「下飯神器」、「無限回購」、「鮮美又不腥」……
而它能夠脫穎而出,得益於其上等的原料、傳統的純手工製作方法,兩者結合激發出了大閘蟹本真的鮮。
禿黃油要美味,原料是根本。
吳老師做禿黃油,每次都會前往陽澄湖,甄選新鮮肥美的公蟹與母蟹,親自捕捉這口「鮮」。養成的螃蟹殼薄肉厚,蟹黃厚實、蟹膏肥糯,蟹肉細膩清甜,被譽為「蟹之上品」。這款禿黃油所用的大閘蟹,每隻都由人工經過層層篩選,保證蟹黃晶紅油潤、蟹膏豐腴肥美。
用這樣的「蟹中之王」熬製禿黃油,自然能成就醇正風味。02
純手工古法製作
有了上好的原料還不夠,遵循古法的純手工熬製,是這款禿黃油好吃到爆的另一關鍵原因。
製作時要歷經蒸煮、拆蟹、熬製等工序,每一步都需要手藝人的經驗和耐心。先將大閘蟹清洗之後,進行簡單的蒸煮,不添加其它輔料,只是激活它原始的鮮。去臍開蓋,將寒涼的蟹心剔除,再一點不落地拆出蟹黃、蟹膏……整個過程如庖丁解牛般一氣呵成。吳老師說:「拆蟹是個辛苦活,每天拆蟹就要花15個小時左右,而這拆蟹的功夫則是成就禿黃油的真正原因。」
拆好的蟹黃、蟹膏會用豬油進行熬製。
兩種絕妙的動物脂肪碰撞後,激發出了對方的美味潛能,而這點遵循了禿黃油原始的做法。
畢竟連美食家蔡瀾先生都說:「大閘蟹做的禿黃油,非豬油不可。」
炒制時,還會加入陳年黃酒去腥、提鮮、驅寒,最後再加少許鹽、胡椒粉調味。
這樣才能更好地保留大閘蟹的原味原香。
03
拌飯、拌麵、做菜,好吃到爆
這奢侈美味的禿黃油,吃法也是千變萬化。
每種吃法都好吃到讓你「嗷嗷叫」!不信來試試?
經典吃法自然是禿黃油拌飯!
舀一勺禿黃油攪入滾燙的白米飯中,蟹膏、蟹黃包裹在飯粒中。
拌勻之後鮮香交織著米香撲面而來,人間極致風味非它莫屬啊~
用禿黃油拌麵,就做成了被譽為「黃金萬兩」的蟹粉面。
吃起來鮮香爽滑,「呲溜」一口「嗦」進去,整個味蕾都被驚豔了!
不能錯過的還有蟹黃豆腐羹,禿黃油的鮮香能與嫩滑的豆腐完美相融。
烹製時不加其它調料,就這一份禿黃油就能撐起整道菜的色、香、味~
你還可以用禿黃油炒蝦仁,蝦的鮮碰上蟹的鮮,一口就讓你「醉生夢死」!
有了這禿黃油,就算你是廚房小白,也能瞬間變大廚。
忙碌的工作之後,用禿黃油拌上一飯、一面……鮮香美味,所有煩惱都能趕走。
如今秋風起、蟹腳肥,製作禿黃油的大好時節就要到了。
而這鮮美一年也就一期,錯過又要等明年,怎麼能放過!
大家收到禿黃油後,要記得放入冰箱冷凍保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