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心印妙經》十六講: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2020-12-12 道教文摘

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為尚德Shand ,版權歸其所有,圖文無關,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無上玉皇心印妙經》十六講,我們學習「誦持萬遍,妙理自明」,此句詳論得丹之理,義理至明。《心印經》理玄詞妙,可得其意於言外。若粗率讀過,其理難明。故而說「誦持萬遍,其理自明」。

本講是《心印經》最後一講,主要闡述誦持經典對修道的重要性。這句話經文,不僅適合於《心印經》,其他經典也是同樣的原理。

《三官經》指出:

若有善男信女,皈依三元齋戒三年圓滿。命道轉誦此經,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踴躍懺悔,悔過愆尤。道君曰,即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玉樞經》指出:

上清乃有天延禁鬼錄奸之庭,帝由束妖考邪之房。能誦此經,其應如響。

《救苦經》指出:

若有眾生,受諸疾病,連年不療,可至淨室,獨自焚香,每於夜半子時正陽東向趺坐,叩齒漱液,灌注重樓,候以心火下降,腎水上升,隨以默誦此經 及悟經義,更以默念太乙救苦天尊名號,吾即尋聲赴感,命降天醫,以療病苦 即伏諸魔,自然返老還童,壽延百歲。

可見,人的元神,本極靈明,因物慾所蔽,而失其正覺。倘專心一志,深思熟慮,至誠感應,真理自通。道教經文教人誦持,意均在此。故而,玄門日誦早課有「經功誥力不思議」的說法。

大眾,若能在誦持經典時深明經意,行胎息之道,日行八百,即可以升天,功行感應,自然升舉。功圓行滿升為金闕之臣,獨步玉京之上道。若能專守三宮,朝拜真元,百節闕府,自然通泰,萬神和暢。

相關焦點

  • 無上玉皇心印妙經,頌持萬遍,妙理自明
    《無上玉皇心印妙經》,簡稱《玉皇心印經》或《心印經》。《玉皇心印經》是道士每日功課必誦經典,是修道之徑路,是"命功"修煉功法。
  • 懺悔文不能隨便念 玉皇心印妙經注附回向懺悔文
    懺悔文不能隨便念 玉皇心印妙經注附回向懺悔文時間:2018-02-25 00:13   來源:今日頭條 谷晟陽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懺悔文不能隨便念 玉皇心印妙經注附回向懺悔文 玉皇心印妙經注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迴風混合,百日功靈。
  •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 原文註解.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迴風混合,百日功靈。
  • 玉皇心印妙經與道門修煉心法
    《玉皇心印經》分為三段,分別敘述三階修煉法門。首段認為最上等的藥,分為三個品級:就是人身中的神、氣、精三者。此三者若有若無,深隱難測。平時的修煉功夫,須要凝神虛靜 (存無), 存無的狀態,配合功法,不加神識,其實「有」已經在作用。此即為存無守有之妙旨。
  •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 原文註解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迴風混合,百日功靈。默朝上帝,一紀飛升,智者易悟,昧者難行。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註解.閔智亭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也稱《無上玉皇心印妙經》,簡稱《玉皇心印經》或《心印經》。 《玉皇心印經》是我們每日功課必誦經典,是修道之徑路,是「命功」修煉功法。按照經中所講悉心做去,小則有益身心,大則證道登真。
  •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含註解
    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志心稱念  昊天金闋玄穹無上至尊妙有彌羅至真至聖高上玉皇大帝。。。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註解 按:《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又稱《心印經》。此經闡明中華道家修煉學的理法,為中華道家丹法「修命」的代表作。
  • 《玉皇心印妙經》含注釋
    誦持萬遍,妙理自明。志心稱念  昊天金闋玄穹無上至尊妙有彌羅至真至聖高上玉皇大帝《高上玉皇心印妙經》註解 按:《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又稱《心印經》。此經闡明中華道家修煉學的理法,為中華道家丹法「修命」的代表作。
  • 無上玉皇心印妙經
    無上玉皇心印妙經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迴風混合,百日功靈。
  • 《玉皇心印妙經》含注釋,道家修煉重要經典!
    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志心稱念昊天金闋玄穹無上至尊妙有彌羅至真至聖高上玉皇大帝按:《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又稱《心印經》。此經闡明中華道家修煉學的理法,為中華道家丹法「修命」的代表作。此經與《太上老君常清靜經》珠連壁合,為中華道家修煉學「性命雙修」的重要經典。
  • 《玉皇心印妙經》含注釋,道家修煉最重要的經典之一
    《玉皇心印妙經》含注釋,道家修煉最重要的經典之一
  • 「誦持萬遍,妙理自明」是一種找到本體的修行法門
    道教《早課經》上有一句話:持誦萬遍,妙理自明。那個讀經的人不是本體,而是在旁邊的那個、曉得他在讀經又不曉得他在讀經的那個人,他才是本體。就是那個旁觀者、第三者!八、那個讀經的人不是本體,而是在旁邊的那個、曉得他在讀經又不曉得他在讀經的那個人才是本體。
  • 《在家出家·自修·早晚課誦》~妙印法師匯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妙印法師恭誦  聞佛滅罪增福慧頌八十八佛    四、拜完之後,或側立佛堂一邊,或坐一蒲團(側對佛像),或坐清淨禪室(或清淨臥室),開始合掌誦持——:  香 贊  攝心為戒 戒定真香  (一)  戒定真香 焚起沖天上
  • 楞嚴經·卷八|畫龍要點睛,文殊菩薩請教經名(13)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是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這時候,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從座而起,頂禮佛足而對佛陀說:「應當如何稱名這部經?我以及眾生應當如何奉持這部經典?」該講的都已經講了。正所謂畫龍要點睛,龍的身形已經形成,可以點睛了。
  • 道教修煉入門:背誦八大神咒、清靜經、高上玉皇心印妙經、三清寶誥及祖天師寶誥、雷霆總誥、陰符經、道德經有以上基本功後再去讀各類丹經
    八脈、九竅、十二經、十五絡,輻輳虛間一穴。皆在心內運天經。——《黃庭經》天經即身中黃道,呼吸往來之路。所以先練好呼吸就好了。凡人不知收藏呼吸之地,強閉出入,元炁反為天地所奪。又或任其出入,則元炁隨呼吸而出,與死靜者無異。所以有添抽之說。炁是添年藥,心是使氣神。
  • 《淺談道教如何講經》——樓嘉詠道長
    三清道祖為什麼要演說經法,是因為眾生對參玄悟道還有疑惑,不能真正明了大道真諦。所以天尊慈悲,廣說經法,俾使一切眾生聞經悟道,不入輪迴,逍遙永生。道教真經,不可思議,本雲篆天書,結炁成文。以不同的方式流演於人間。然經文妙義,人多不能正確理解經義。所以歷代祖師仙真注釋經文,闡發妙義。或登壇講經,指點未悟,啟迪群萌,自度度他,功德不可思議!
  • 道經道書之高上玉皇本行集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一般簡稱為《皇經》,它是現在道教中主要的一部經,每逢較大的道教節日,他們一定要念誦此經。《玉皇經》早見於道藏,它出世時間不詳,作者亦無考。經卷前有託名天樞上相張良的序,後面還有他的奏陳表文。據近 代學者考證,有人認為是隋唐道流所作。
  • 師兄怒叱他二十年只誦持一卷《三官經》,但他卻因此得道
    作者:妙離,況且之前我們下山的時候,發誓要洞徹大道,難道二十年間你就只誦這僅僅一千三百六十五字的《三官經》一卷?你這不是愚鈍,你這是懶惰,是自甘墮落,是浪費你自己的大好年華而已,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不再交往,也希望師兄你快點離開,不要再住在這座山了,以免侮辱師門傳授。」袁了緣說:「卷經雖然短小,學道之人也應當持有敬畏心,如果心中對其怠慢,這罪名可不小。
  • 佛教:誦持咒語的功德原來那麼殊勝,我們一直都忽略了這一點!
    宏海法師《楞嚴經·卷七》講解38各位楞嚴道友,今天是我們《楞嚴經》講解的第三十八講。上一講我們講解了誦咒持咒,乃至書寫、佩戴、掛系的功德。為什麼楞嚴經這部經典裡面要如此大講特講的去讚美的說到持誦楞嚴咒和我們跟楞嚴咒有緣的這個功德呢?
  • 禪宗的心印
    亦名如來藏,亦名實相般若,亦名正因佛性,亦名中道一乘,亦名淨性涅槃,亦名一念真如……此一念本來識性亙今亙古,本源真性自遍周法界。」為了教化弟子,方便依言說示,禪宗的心印則如六祖大悟時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