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老師早就和大家說過,廣大P2P出借人是看見那些網際網路金融(P2P)平臺合法經營多年、有國資入股、銀行存管、擔保企業和保險公司的合作,還有官宣承諾聲明的「保本保息」。只是不知道為何出事後,他們就紛紛撇清責任,為什麼出事了就沒關係了?
網際網路金融欺詐案件的特點是:第一次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偽高度技術性。二是法律的強大隱蔽性.網絡的虛擬性使犯罪分子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能夠在不與被害人發生背靠背鬥爭的情況下進行欺騙和行為。並在實施過程中往往使用欺騙的身份和其他相關信息的虛假證明的元素之間的犯罪,很難追蹤定位。 三是犯法取證難。
因為你的計算機上的數據可以很容易被篡改和刪除,不保留任何陳跡,在服務的提供給用戶時的安全防範配置不強加上了大量的信息系統,不具備刪除後的數據維護功能。不法分子破壞、竊取數據後,系統沒有主動守住法律「陳跡條」,案發後難以取證、調查。而且犯罪的成本太低,收益卻很高。
引申熱文——網際網路金融詐騙案件,P2P出借人「聘請律師」面對?
不法分子不必鎖定特定的工具,點擊在線計算機上的滑鼠修覆信息可能會宣布欺騙的信息,在短時間內,好處往往會更大或更大。五是違法違規範圍廣.網絡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此這種違法場所不僅在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受害者可能分布在許多省市和許多國家和地區,間接導致許多法律結構在海洋或許多國家和地區對這種違法行為有管轄權。
除了網際網路上詐騙技巧和手段多之外,網際網路金融詐騙更是有恃無恐。我個人認為,網際網路金融有六個主要特點。
1、成本低。在網際網路金融模式,資金供需雙方可以通過信息網絡平臺,為自己的身份,李來房,定價和業務操作來實現,而無需傳統的中介,沒有生意就是生意資,控股沒有利潤。要麼金融機構就是避免開了設太多店麵店址的金錢與成本;要麼就是利用出借人能在網絡平臺上快速找到合適的借款標的用於快速出借自己的存款。看起來就像降低信息不對等、省時省力似的。
2、效率高。電腦來處理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可以讓出借存款、借款的流程更加標準化,免除客戶排隊確實讓人體感更好、速度也更快。很多貸款平臺還綁定電商平臺累積的信用資料庫,然後經過大數據的挖掘與分析、引入資信調查模型與風險分析。於是個人從貸款的申請到借到款僅僅花了幾秒,每日幾乎平均能貸款數萬筆,可美其名曰「信貸工廠」。
3、很大的掩護。在網際網路金融模式下,客戶可能打破時間和地域的束縛,在網際網路上追求需求的金融資本、財務更間接、客戶根源更普遍。網際網路金融的客戶應該是以小微企業為主,互金能將很多傳統金融行業的服務盲區重新進行資源配置,以便讓實體經濟更好的發展。
引申熱文——非法集資被立案,但P2P出借人沒錯!不該讓受害者承擔太大損失!
4、發展快。有電子商務行業的繁榮和大數據的更新,互金行業自然更加效率興起。就拿餘額寶來說,當時只是上線了十八天而已,用戶量就高達二百五十多萬、資金交易量居然叨叨了六十六億元之多。如今餘額寶的規模近乎萬億元,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的公募基金,也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展最好企業中的驕子。
5、風控不足,造成管理弱。網際網路金融還沒有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機制,不具備類似銀行的風控、合規和清收機制,容易發生各類風險問題,已有眾貸網、網贏天下等P2P網貸平臺宣布破產或停止服務。保管系統薄弱。網上銀行在中國處於起步階段,沒有保管的約束制度和法律,缺乏準入門檻和行業標準,各行業面臨著許多政策和法律的危險。
6、危險大。誠信、信用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我國當下的信用體系並不算完善,網際網路金融違約的成本也很低,也有騙取貸款跑路的。互金領域迫切需要法律對失信的制約和管束,進入門檻低的特定P2P網貸平臺更是缺乏羈繫,非法集資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詐騙行為經常出現在P2P網貸平臺。
2018年以來,一堆P2P網貸平臺跑路倒閉、立案,其中還有聲明不跑路不失聯的。以深圳小豬罐子,杭州泰然金融,泰金服,東莞團貸網,北京海象,人人聚財,網信普惠,鄭州恆利郵幣,愛錢進,寶象金融,麥子金服,牛板金,網利寶,拓道,金聯儲平臺,先鋒集團網信普惠,溫商貸,金融博士,昱民金融等等平臺。不管大小都應該被重視,請有關部門積極介入調查,請嚴查隱匿轉移資金?
引申熱文——P2P平臺老闆非法集資十億,老闆才輕判三年是怎麼回事?
利用國家推進網際網路金融的機會,偽P2P非法集資導致了對出借人的欺詐、詐騙了出借人的存款。偽P2P根本沒有把出借人的存款借給出借合同上的借款人,而是用於自融。而偽P2P自融的行為,只有立案後才急忙承認、爭取減刑。只是他們早已把資金轉移到海外帳號,他們勇於承認錯誤,就是不還出借人資金。他們寧願坐幾年牢獄,也仍然要侵吞佔用出借人數億資金,就是不做好事。
祝廣大網友、出借人好運連連、繞開黴運!歡迎廣大網友敞開心扉,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遭遇,祝大家早日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