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網際網路「加法」:數位化「底板」厚勢可期

2020-12-21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新華網杭州11月24日電 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世界網絡空間安全帶來重要影響,其變數之大、變量之多、變化之密集頗受業內關注,亦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熱議的話題。一方面,新技術新應用大規模發展,網絡空間與現實世界進一步融合,網絡安全風險多元疊加並快速演變;另一方面,世界網絡安全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市場需求規模不斷擴大,助力數位化革命的價值加速釋放。

  身處於這個加快變化的行業,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網絡安全是未來數位化的底版,須注意加固,使其牢不可破,為數位化保駕護航。如果網絡安全技術不能領先,就會影響整個數位化的進程。

  變數疊加:「數字大廈」林立 受攻擊頻次增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舉行期間,由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編著的《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於23日在浙江烏鎮發布。報告認為,線上服務陡增,加劇了網絡安全威脅態勢。疫情客觀上加速了傳統線下業務向線上轉變的進程,促使雲辦公、雲醫療、雲教育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不過,雲端業務相關網絡安全防護措施如果未及時跟進和完善,遠程在線服務管理機制和遠程環境下的網絡安全防禦體系較為薄弱,就會給網絡黑客以可乘之機。

  「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國遭到的網絡攻擊的頻次在增大,烈度也在加強。」齊向東說,百年不遇的疫情和百年一遇的新一輪技術革命交叉進行,網絡空間日益成為現實空間博弈的映射和延伸,在未來數位化社會的利益拉扯中,網絡的主導權就站在了最前線。

  卡巴斯基實驗室執行長尤金·卡巴斯基也在論壇指出,新冠疫情改變了整個世界,同時也改變了網絡犯罪、網絡安全及整個網絡空間。「在新冠疫情之前,我們平均每天收集到大約35萬個新的惡意文件。現在,我們每天收集到的惡意文件數量超過40萬。疫情期間,網絡犯罪活動增長了20%-25%。」

  齊向東認為,今後這或將成為一個常態化的問題,要下決心抓住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機會,快速開發出更先進的網絡安全技術與體系。「我們如果不加大力氣發展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網絡安全技術,未來搭建的『數字大廈』有可能會因遭受攻擊,受到巨大損失。」

  

  體系優化:制度+技術加持 縱深動態攻防

  關於網絡空間與數據安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已提出多項部署,包括「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範」。

  對此,齊向東表示,這些表述體現出中央近年來關於網絡安全工作一以貫之的指示要求,凸顯出注重以體系化和制度化方式呵護、支撐產業健康發展的思路。持續完善制度體系的重要性,在於從國家安全的高度,通過立法立規,全面推進網絡安全防護和保障工作。比如在《貫徹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指導意見》等文件中,就進一步強化了安全責任的落實。

  「就好像發展汽車工業時,不能僅靠投入建廠造車,還要修好高速路、停車場,完善一系列制度規則,配好安保力量,從而更長遠促進產業發展。」齊向東說,這就要求我們靈活應對變化,實現體系化的成長和全局化的建設。抗疫中的數位化應用場景,為網絡安全技術和專家提供了用武之地,推動了網絡安全技術新體系的形成。

  他強調,從技術角度看,網絡安全如同動態攻防戰,需要運用網絡行為大數據的方法,解決網絡存儲大數據的安全問題,在網絡結構裡縱深防禦,釐清攻擊行為並加以應對。「網絡安全是伴生性技術,是場景化解決方案,要把被動應變轉換成主動行動,去主動研究信息化、數位化發展方向,快速把各種應用新場景研究透,再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有效性的一套體系。」

  在齊向東眼中,以前的靜態邊界防護思路,不再適應新時代的需求,數字時代打造網絡安全「底板」要靠數據驅動的內生安全。」內生安全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下,內置並不斷自我生長的安全能力。通過「一個中心、五張濾網」,從網絡、數據、應用、行為、身份五個層面,建立無處不在的網絡安全「免疫力」,從而極大降低網絡攻擊風險,真正保證業務安全。

  規模遞增:6年翻兩番 資本追捧勢頭高漲

  近年來,在政策、技術、資本的疊加驅動下,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迎來了更加快速穩定的發展,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前述《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在500-600億元。齊向東認為,以產業增速20%-30%預估,未來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可視之為萬億規模的「藍海」。

  《報告》稱,目前,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約佔GDP總量的0.575%,與經濟總量、數字經濟規模嚴重不匹配,據工信部2019年數據,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支出佔信息化支出的比例約為1.8%,不僅低於美國,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齊向東說,經過6年多時間的發展,我國網絡安全的產業規模增長了近4倍,網絡安全行業變成了風口行業。上市的網絡安全公司第三季度的財報披露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網絡安全公司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增幅在35%以上。奇安信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了89.9%。

  從橫向看,全球網絡安全產業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資本對該領域的追捧勢頭高漲。《報告》顯示,世界網絡安全行業分布的格局是北美地區、西歐地區、亞太地區三足鼎立,合計市場份額超過90%。2019年世界網絡安全產業為1217億美元;2019年1-11月,世界網絡安全行業融資額同比上漲了18.1%。

  展望未來,齊向東認為,框架融合是網絡安全發展的更優路徑,動態攻防需要網絡安全框架融合內置到數位化體系之中。「框架對框架融合起來就更容易。目前網絡安全產業還處於爆炸式增長的前期,在未來幾年,網絡安全產業仍處在加大投入、去滿足信息化發展需求的階段。而產業規模前景,保守估計是萬億級的。」(何凡)

相關焦點

  • 餐飲領域數位化技術亮相2020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陳小明)日前,以「食品還原保鮮控制技術」為核心的中餐數位化生產技術,亮相烏鎮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據了解,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聚焦網際網路發展新趨勢和新前沿動態,設置發展理念區、主題展區,重點展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等數字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成果。
  • DEC2020數位化生態大會:助力數位化轉型與數字經濟發展
    中國網12月1日訊 由數位化觀察網、中國雲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共同主辦的「DEC2020數位化生態大會」於11月28-29日舉辦。希望數位化觀察網繼續積極發揮好平臺作用,深化政企合作,建立數位化創新發展聯盟,加強數字經濟研究,開展以數字產業化為基礎、產業數位化為主題的經濟活動,共同激發數字創新動能,共同促進數字經濟繁榮發展,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貢獻。數位化轉型作為現代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正迎來落地實踐的加速期。
  • 以工業網際網路驅動農業產業數位化發展,易見紋語科技用技術打造可信...
    因此,當我們推進農業數位化建設時,是否可以借用工業網際網路的理念、要素和功能體系?答案是肯定的。8月27日,易見供應鏈管理股份公司CTO、易見紋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詠華受邀參加「第三屆中國產業區塊鏈峰會」,現場與參會嘉賓分享了易見紋語科技以「工業網際網路驅動農業產業數位化」發展,促進茶葉產業鏈創新升級的經驗和成果。
  • 探路工業網際網路 大信家居的數位化轉型更進一步
    這樣的服務背後是10萬個家庭數據積累,6000多套範圖「雲端」隨時調用,2800多個標準化模塊隨意組合,最終實現全屋定製4天可生產完成。在人們印象中,家居行業是在中國有幾千年歷史,時刻在「敲敲打打」的行業,實際上,這個行業正在不斷向數位化、智能化邁進。
  • 中國移動河南公司胡波:工業網際網路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
    來源:新浪財經9月27日,2020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智慧企業建設」平行論壇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胡波表示,工業網際網路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是綜合高智能內外網、智能終端、工業APP生態的能力體系,是為企業打造智能化工廠,實現企業數位化升級、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工業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發展將加速工業經濟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為我們產生了深度影響。
  • 36氪報告:產業網際網路發展將取決於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
    同時,本土創業投資行業也在快速發展,中國股權投資市場資本管理規模從2010年的2.7萬億元增長到了2020年上半年的12萬億元。」36氪創始人劉成城在近日舉辦的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上說。  會上,36氪正式發布了《2011-2020年中國新經濟十年回顧研究報告》(下稱《報告》)。
  • 「網際網路+」加速融入能源業 能源網際網路爆發可期(附股)
    "網際網路+"加速融入能源業 能源網際網路爆發可期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國內首座數位化熱電廠北京朝陽區東北熱電廠今年夏天將投入運營,該電廠首創將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傳統電力行業,運用大數據進行生產管理。   當前「網際網路+」時代風起,新一輪電改啟航,市場紛紛預期「能源網際網路」概念正加速在中國落地。
  • 網際網路電視新「三國殺」:一場「加法」與「減法」的戰爭
    2016年底樂視危機後樂視電視的份額基本上被小米、酷開等品牌蠶食,而其他入局者或水土不服,或實力不足,最終網際網路電視行業成為了小米和酷開的雙雄爭霸,他們一方面一起擴大了網際網路電視的版圖,蠶食了傳統電視那塊看似固若金湯的市場,一方面又展開了激烈競爭。
  • 2020,開啟數位化浪潮的下一個黃金十年_中國工信產業網
    其次,產業數位化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預計2025年,我國產業數位化增加值佔GDP比重比2020年提升10%。最後,支撐未來行業轉型的數字孿生、數位化平臺、差異化網絡等關鍵要素將初步形成。趨勢五:5G應用持續釋放,驅動社會生產生活新變革首先,網絡遵循傳統規律發展。
  • 中國「智能製造」未來可期
    無人駕駛計程車、無軌智能列車、綠燈優先通行的智慧公交,這些以往只在科幻片裡出現的「黑科技」,正嵌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11月28日,2020湖南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在長沙開幕。
  • 「大象」轉身 房企數位化越關山背後的網際網路巨頭博弈
    一家是網際網路巨頭,一家是基於房地產數據的房地產交易服務商,二者共謀的是房地產行業數位化的紅利。天貓、淘寶總裁蔣凡在發布會上表示:「技術創新、商業鏈路的數位化會為房產行業帶來新的紅利。未來的房產銷售裡,線上會是重要場景,而線下場景也會更加智能化。」
  • 海爾卡奧斯牽頭「聯合體」,用工業網際網路助服裝產業數位化轉型
    4月19日,在卡奧斯COSMOPlat、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新塘服裝商貿城聯合主辦的「2020廣東服裝大會雲上系列」直播活動中,卡奧斯COSMOPlat推出「產業互聯時代紡織服裝企業的新打法」,不僅與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州紡織工程學會等4家生態資源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還牽頭成立「服裝產業集群工業互聯數位化轉型試點聯合體
  • 耐克數位化轉型之道淺析,附2020最新數位化營銷專題報告PDF
    復盤耐克的數位化策略,耐克已經完成從傳統企業向數位化企業的轉型。展望未來,耐克依託數字基礎建設,仍然會持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重新出發的耐克步入正軌了,前路無坦途,有的只可能是正確的方向。 傳統企業數位化,勢在必行。為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數位化營銷,推廣怎麼做整理了2020年最新的數位化營銷報告,向你全面的解晰數位化營銷的一切。
  • 2020回顧洞見網際網路趨勢
    首先回顧一下2019年末至2020年時間線,疫情發展就不必多少,感謝鍾南山院士的認真負責,親赴武漢調研,確認不明疾病具有傳染性。所以在未來,網際網路數據就是財富,得數據者得天下,而財富天然具有不開放、排外、封閉的性質,這種性質最終會傳導到網際網路的業務上,最終會帶來孤島般的超級App,比如微信、美團、天貓、京東、百度等超級App。與2003年相比,在這次疫情中網際網路科技強有力的助力了政府和民眾,應對公共生物安全危機。
  • 2020工業網際網路(深圳)高峰論壇落幕
    近日,2020工業網際網路(深圳)高峰論壇在深圳科興科學園圓滿舉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陳雷,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數位化轉型資深研究員張明鍾,北京國信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狄前防等領導出席會議。
  • 汪同茂:當陶瓷文化插上數位化翅膀 未來可期
    2020網易未來大會》專題報導杭州網訊12月18日-20日,2020網易未來大會在杭州盛大舉行。大會以「洞覺未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大會上,景德鎮市文旅局黨組成員、景德鎮御窯博物院書記汪同茂做了《景德鎮陶瓷文化數位化的未來》主題演講。汪同茂先生以自身工作經驗,解答了陶瓷文化如何插上數位化翅膀的問題。
  • TD年終盤點丨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10大融資事件
    2020年4月,宣布完成9.5億元A輪融資,7月完成2億元A+輪融資籤約,總計11.5億。創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A輪融資規模之最。投資方有國調基金,誠鼎基金、招商致遠資本、國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公司基於雲原生網際網路框架,綜合5G、IoT、大數據、AI、雲計算等新技術,形成可高度擴展的商業智能和產業智能的平臺產品,為組織提供全場景數據智能服務。截至目前,服務了50+大中型行業頭部客戶數位化業務轉型,覆蓋了零售、快消、汽車、3C、美妝、地產、工業、園區等領域。
  • 乾貨來襲:網際網路數位化技術在醫療產業中的發展前景分析
    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不論4G還是5G,不管網際網路還是物聯網都對各行各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特別是新冠疫情下,網際網路醫療大健康產業開始進入了風口,那麼網際網路技術在醫療產業中的發展前景是怎麼樣的呢?
  • 騰訊高級顧問、青騰教務長楊國安:數位化將滲透到各行各業
    「企業的全面數位化轉型,目前才剛剛開始。未來,數位化對各行各業的滲透程度會越來越大,速度將越來越快。」20日上午,在2020中國企業數位化高峰論壇上,騰訊公司高級管理顧問楊國安在主旨演講中表示,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進程,越來越多的企業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擁抱,未來一定是數位化的世界。
  • 2020年中國醫藥產業網際網路白皮書
    亟需醫藥產業網際網路協同創新,優化信息流。市場估算:2019年我國醫藥產業網際網路產業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146億元,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期。預期未來三年保持29.2%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在2022年市場規模預期會達到2,4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