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爾尼卡(畢卡索最著名的一幅畫):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2022-01-01 送你一座博物館

畢卡索,《格爾尼卡》,1937,西班牙馬德裡索菲亞皇后美術館

如果論起在中國最具人氣的西方畫家,達·文西、凡·高和畢卡索這三位應該穩居榜首,而他們三位的代表作,大概依次是《蒙娜麗莎》《向日葵》和《格爾尼卡》。

我早已不記得我第一次看到《格爾尼卡》是在何時,只記得當時年紀還小,一見印刷品上那個小小的色調灰暗的作品便產生了巨大的好奇。

我仔細辨認著畫面上那些支離破碎的怪異形象,覺得它們那樣可怕,我根本無法理解這樣醜陋詭異的畫面竟然是世界名畫,而這位畫家,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畫家。

後來,我又無數次地在各種書刊上見到它,於是記住了畫家的名字畢卡索,記住了畫的名字《格爾尼卡》。

再後來,我還知道了它的故事。

格爾尼卡是一座西班牙小鎮的名字。這件作品本是西班牙政府委託畫家為1937年的巴黎國際博覽會所作,正在創作期間,德國對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進行了狂轟濫炸,把小鎮夷為平地,屍橫遍野、一片焦土,如同人間地獄。

德軍飛機轟炸格爾尼卡,小鎮一片廢墟

畫家用最激憤的筆觸,畫出了對德國法西斯的憤恨和怒火。

畫面並不是寫實性的記錄,所以乍一看,沒有飛機轟炸,也看不出格爾尼卡小鎮的滿目創痍,只是人體都被切割成一塊一塊,扭曲、變形,還有動物,也顯得瘋狂怪異,這確實是死亡的氣息。

畫面像是一個行進的隊伍,右方行左行進。

最左邊的是一對母子,也就是這個隊伍的最前方,母親抱著孩子抬頭望天,孩子的身體已經在母親的懷抱中垂下去,他已經死了,母親哭天喊地也喚不回他了。

其實母親抱著孩子的原型,正是西方藝術中傳統的「聖殤」圖像。

從中世紀開始,聖母懷中抱著死去的基督就成了藝術家們表現最多的形象之一,有繪畫,有雕塑,這是西方觀眾最熟悉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米開朗基羅的雕塑。

畢卡索在這裡故意讓觀眾很快聯想起聖殤的圖像,也正是要把格爾尼卡平民的死亡進行升華。

他們上方是一個巨大的牛頭。

對於具有鬥牛傳統的西班牙觀眾而言,沒有什麼比公牛更熟悉的形象了,公牛一直是野蠻的象徵,在這裡便象徵著法西斯的暴行,這頭牛穩穩地「壓」住了這位母親的頭,仿佛一團巨大的陰雲,壓在格爾尼卡小鎮平民的頭頂。

一匹巨大的馬佔據著畫面的中心,它的頭同樣望向左方,但身體的方向卻顯得混亂,這是畫家在表現西班牙的平民在突如其來的戰爭中充滿著驚惶和不安,他們不知要逃向哪裡。

斷成兩截的身體,和手中開出的那一朵小小的花

馬頭上,一頂巨大的燈光焰慘白刺目,四射的光也像是炮火爆炸的烈焰。它邪惡的光芒終讓法西斯的罪惡昭彰於天下。

牛和馬的身體下方,躺著一個身體截為數段的人,他的右臂已經斷了下來,但右手裡還握著一柄折斷的匕首,手中開出了一朵柔弱卻充滿希望的鮮花。

這是西班牙不屈的英魂。

再向畫面左方看,馬頭旁邊是一隻持著油燈的手,她的身體還在門外,頭和手已經先探入了畫面,眼神中充滿了哀傷。

她手持火炬的姿勢像自由女神一般,要將愛與自由照亮大地。

女神下方是一個拖著腿向前的人,仰望著女神手中的火炬,跟著自由女神前行。

隊尾的那個人雙手高舉望天,他位於畫面最右側,與最左側的那位抱著兒子屍體的母親形成了呼應。

他的身體大部分隱沒在一片黑色當中,這是包圍他的火焰和濃煙,但他還在做最後的呼叫和掙扎。

你看,他高舉的右手,形狀多像一架飛機。或許他是在這裡暗示,這一切,都是飛機轟炸的結果。

整個作品只有黑白灰的色塊,讓畫面越發顯得恐怖,這是戰爭之下世界的一片死灰,而這種深沉的色調同時升華出史詩一般的悲壯與雄渾。

所有形象看起來都像是被撕扯得一片破碎,然後又被重新拼起來的,這是畢卡索立體主義的特殊風格,倒更好地反映出戰爭將世界撕裂的殘酷。

1937年7月,《格爾尼卡》在巴黎國際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如期展出,後來便進行了歐洲巡迴展,1939年來到美國,在此一停留便是40餘年。

據說後來納粹佔領法國後,某些德軍高級將領偷偷拜訪畢卡索時,畢卡索總是送他們一張《格爾尼卡》的明信片。畫家用這樣的方式控訴著納粹的暴行。

二戰結束後,西班牙本想迎回作品,但畢卡索本人聲明除非西班牙實現了真正的民主,才讓《格爾尼卡》回到祖國。

所以,直到1975年西班牙的獨裁者佛朗哥離世,胡安·卡洛斯登上王位實行民主改革,1981年《格爾尼卡》才重返故鄉,作為慶祝畢卡索誕辰一百周年展覽的重頭戲,當年,便有將近一百萬人前來參觀。

這是有人把當年的廢墟間的格爾尼卡和現在的進行對比,你看那棵小樹已經長得這麼大了

這個小鎮還建起了和平博物館,提醒世人避免人間慘劇再次發生

比起戰爭,畫家或許更願意圖繪和平。

1949年,西班牙詩人拜訪畢卡索的畫室,想要選擇一幅圖像為世界和平大會作為海報,畢卡索便畫了一幅簡筆畫般口銜橄欖枝的鴿子,這隻鴿子從此成為世界和平的著名標誌。

其實我們細看《格爾尼卡》,畫面的牛頭和馬頭之間的暗處,便有一隻鴿子的形象,它被畫在灰暗的牆面上,細細的黑線勾勒出一個相當簡略的輪廓,幾乎完全隱沒在黑暗中。

不過,它身上的那一道耀眼的白色,卻真像是一道光,為這地獄一般的場景帶來生命的希望。

看,畫面中還是有和平的希望,雖然被藏得那麼深

關於《格爾尼卡》,關於畢卡索,我後來了解得越來越多,最終,我對它的尺寸都已瞭然於心。

高349.3釐米,寬776.6釐米。

當我終於從迷宮一般的博物館展廳裡找到它的安身之地,奔向它的時候,像是去和一個久別的朋友會面。

但是,當我真正站在它面前時,一時卻怔在那裡,說不出什麼話來。

巨大的畫面讓我產生了一種奇異的感覺,沒有想到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畫面,在這一刻顯得如此陌生。原來我已經習慣了它在印刷品中小小的樣子,而原作的驚人尺寸超出了我的想像。

這便是原作的力量。

感受藝術一定要看原作,便是這個意思。

大概經歷過戰爭,因此覺得和平格外可貴。畢卡索後來還畫過各種各樣的和平鴿。

還有陶瓷的

羅米,北京大學文學碩士、藝術學博士,希望與你一起走到博物館裡,走進藝術史裡,體味藝術的妙處!


點閱讀原文,看更多相關文章

↓   ↓ ↓

相關焦點

  • 星夜(梵谷內心的燦爛星光)——孩子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梵谷(Vincent Van Gogh),《星夜》,1889,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要說梵谷最著名的作品,如果不算「以數量取勝
  • 《格爾尼卡》,一幅畫就是一堆故事
  • 聖女貞德: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法國北部的土地被英格蘭軍隊佔領,中部的大公國勃艮第又與英格蘭結盟,內憂外患的法國到了史上最弱的時刻。更慘的是1429年英格蘭佔據了巴黎,並聯合了勃艮第對奧爾良展開攻勢。奧爾良雄踞羅亞爾河,守護著法國腹地的門戶,奧爾良如果失陷,長驅直入的英國將會侵吞整個法國的領土。
  • 世界10大名畫?盤點搜索次數最多的10幅畫作
    ,畢卡索描繪了西班牙內戰期間德國對巴斯克地區格爾尼卡鎮的空襲。這幅畫具有獨特的畢卡索風格,它對戰爭恐怖的堅定審視使其成為20世紀文化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描述殺害無辜的事件創作的一幅畫,採用了象徵性手法和單純的黑、白、灰三色營造出低沉悲涼的氛圍,渲染了悲劇性色彩,表現了法西斯戰爭給人類的災難。畢卡索對戰爭的反對和平的思想,正來自於他曾經參加過國際縱隊。
  • 但丁之夢(只能在夢裡看戀人最後一眼):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畫面兩側是通向外面的通道,畫面最頂端是一方小小的「窗口」,露出一角天空,這便是在提示故事發生的場景,其實是在地底。是的,此時貝雅特麗齊已經離世,但丁此刻正進入她的墓穴裡,來與她最後作別。再看畫面一左一右兩位綠裙的女子,她們拉開的那一面鋪滿鮮花的巨大幔布,其實是屍布,下方的床榻上的那位金髮白裙的女子便是女主角貝雅特麗齊。
  • 藝術史上最著名的100幅名畫與它們的故事(上)
    下面給大家分享藝術史上著名的50幅世界名畫,讓我們一起「跟從」大師,期待有機會能夠「突破」大師。(想看另50幅著名名畫,敬請關注我們哦)01路易斯.利奧波德.布瓦伊——桌球《桌球》是一幅大場面的風俗畫,可謂法國一個階層生活的縮影,畫中人物神態自如且真實,富有生活情趣,人物個性鮮明且生動,連小動物都可愛如真
  • 世界上最貴的5幅畫,齊白石的這幅畫上榜,賣了4.25億!
    5幅畫,其中齊白石的一幅畫也上榜,拍了4.25億,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知道這世界上最貴的5幅畫是哪5幅呢?第一幅:《你何時結婚》,拍出3億美元上面的這幅畫是世界上最貴的一幅畫,作者是保羅-高更,這幅作品的成交價賣出了3億美元,看到這裡以後各位網友也是不是非常的驚訝呢?那折合人民幣至少在20億元,看到這裡以後各位網友是不是也想知道是被哪位收藏家所收藏呢?
  • 【賞析】畢卡索 《格爾尼卡》
    西班牙  畢卡索   1937年 縱349.3×橫776.6釐米  馬德裡國家索菲亞王妃美術館藏《格爾尼卡》這幅畫是畢卡索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畢卡索義憤填膺,決定就以這一事件作為壁畫創作的題材,以表達自己對戰爭罪犯的抗議和對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於是這幅被載入繪畫史冊的傑作《格爾尼卡》就此誕生了。
  • 世界名畫100幅
  • 西方最昂貴的100幅世界名畫
    8、柯羅——珍珠女郎  有人知道這幅畫的玄妙之處嗎?該畫在世界十大名畫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虛名哦……  有位評論家認為這幅畫是布歇「最藝術性的裸體畫」。  18、列賓--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兒子  伊凡雷帝在一次與他兒子爭執時,用笏杖猛擲過去,不幸擊中兒子頭部。這一偶然的暴烈衝動致使兒子送命,伊凡頓悟這絕後的可怕舉動,立刻上前摟抱垂死的兒子,睜大恐怖、悔恨交加的雙眼。  他想求兒子饒恕,獸性和人性同時顯在他身上。
  • 史上最著名的十幅名畫!
    小編整理了藝術史上最著名的十幅畫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蒙娜麗莎》《蒙娜麗莎》由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三傑之一的李奧納多達文西創作,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畫,自1797年以來一直是法國羅浮宮的一大亮點。《最後的晚餐》1495年米蘭公爵委託達文西在多米尼加修道院創作《最後的晚餐》。
  • 畢卡索上億名畫被撕,他的畫為什麼這麼值錢?
    被毀的畫作名為《女子半身像》,是畢卡索在1944年創作的,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撕畫之人可稱為「狼人」。「當今世界十大最貴名畫」獨佔三幅,但是畢卡索的畫為什麼這麼值錢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卡索也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畫 20000 幅,平版畫 6121幅。一生為畫痴狂。他的一生可分為七個時期。
  • 讀一幅畫 | 宮娥
    《宮娥》(另外兩幅名畫是達文西的「蒙娜麗薩」以及倫勃朗的「夜巡」),肯定得有些說道。。。以至於後來的達利和畢卡索等數位大師為啥都想破解和重構,還進行過無數次的再創造?《宮娥》創作於十七世紀的西班牙黃金時代,之所以被譽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不只是因為技巧與色彩,更是作為突破性的畫作存在,繼而從視角感官上衝出了畫內的維度,指向了畫外,呈現出「空間謎團」,由此產生主體性的直接參與,即發現它能延及的範圍遠遠超出了它所呈現的空間。
  • 畢卡索的反戰巨作《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Guernica)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油畫1937年349.3cm x776.6cm西班牙索菲亞王后國家美術館畢卡索,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幾乎人人皆知。
  • 解讀畢卡索《格爾尼卡》
    比如說今天的這期節目,我就來為您解讀畢卡索最怪異的名畫之一《格爾尼卡》。說解讀有點大言不慚了,下面我就給你編出來。《格爾尼卡》1937年,畢卡索接個大活兒,當年的世博會於法國巴黎舉辦,西班牙自然也是想搞點拿得出手的東西來鎮館,於是他們靈光一現想到了畢卡索,他們邀請畢卡索為祖國的展館臨時創作一幅壁畫出來。
  • 一生必看的80幅世界名畫
    一生要懂的80幅世界名畫
  • 一定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之五)
    一定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之一)一定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之二)《包廂》等你一定要知道的世界名畫《沉睡的維納斯》等一定要知道的百幅世界名畫梵谷《第一步》,這作品是梵谷臨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畫面是一個農村的耕地,背面是農民的房屋。畫的右方一位農婦扶著小女兒幫助她學步。左方女嬰的農民父親蹲在地上張開雙手鼓勵她向前走。
  • 知識 | 西方最昂貴的100幅世界名畫
    8、柯羅——珍珠女郎有人知道這幅畫的玄妙之處嗎?該畫在世界十大名畫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虛名哦……在這一時期,他為法國皇后完成了以《瑪麗·美第奇生平》為總標題的幅歷史畫巨作。這套歷史畫也是畫家藝術生涯中最能顯示其藝術影響的偉大巨構。
  • 簡要分析世界名畫100幅
    8、柯羅——珍珠女郎有人知道這幅畫的玄妙之處嗎?該畫在世界十大名畫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虛名哦……在這一時期,他為法國皇后完成了以《瑪麗·美第奇生平》為總標題的幅歷史畫巨作。這套歷史畫也是畫家藝術生涯中最能顯示其藝術影響的偉大巨構。
  • 《哭泣的女人》:畢卡索風流一生,她也只是其中一個
    世界級畫家畢卡索是代表20世紀的現代美術風向標。他在90餘年的人生中創作了3萬多幅作品,14歲時的繪畫實力就已經能與拉斐爾相媲美了。這個天才畫家的愛情故事也被人津津樂道,他一生共與7個女人同居,並與其中2個女人結婚。除了這7個女人,當然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