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描寫春風的絕句,樸實無華,卻形象傳神,更充滿哲理

2020-12-09 品詩賞詞

初春時節、春風徐徐,冰融水清、楊柳輕拂。春風就像一位腳步輕靈的小姑娘,她飄過阡陌,留下一片綠茵;她爬上青山,竹林颯颯、松濤陣陣。

春風又像一位調皮的小男孩,掃過荒原、掠過村莊,卻帶來了新生的希望。李白曾熱情歌詠,「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王安石更抒寫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同樣面對春風,卻有人歡喜有人愁。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崔護卻深感遺憾,桃花依舊笑春風。下面介紹兩首描寫春風的絕句,樸實無華,卻形象傳神,更充滿哲理。

春風(其一)

唐代:白居易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

白居易的詩風一向比較樸實,很少用典故和深奧的詞句,還特別喜歡提煉民間口語、俗語入詩。大家十分熟悉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還有「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 珠月似弓」,等等,都是淺顯易懂,卻引人深思。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象,不僅抒發了詩人舒暢的心情,而且也表達了很深刻的道理。前兩句先描繪欣欣向榮的春景,「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樂天欣喜地看到,春風就像一位信使,又如一位傳令官,她走到哪裡,哪裡的花兒就爭相迎接。梅花先展現嬌豔,櫻杏桃梨又一個個次第開放。簡單的14個字,就將絢爛的春景,描寫得精彩紛呈。

讀者正沉浸於這份愉悅感,後兩句卻忽然一轉,「薺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薺花榆莢雖然生長在深村之中,春風沒有忘記它們的存在,絲毫也不厚此薄彼。

在詩人的筆下,村花村樹都是有感情的生命,作者通過將薺菜和梅花、桃花等相提並論,說明了春天的無私,春風過處,到處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春風(其二)

清代:袁枚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詩的大意是;春風就像一位貴客,所到之處,萬物復甦,熱鬧繁華。春風來的時候,積雪融化;春風離開後,留下無數璀璨開放的鮮花。

袁枚的作品一般都飽含深意,這首詩只有短短20個字,卻如一個抒情的短劇。「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主人公喜歡交朋友,更願意四處拜訪遊玩。他意氣風發,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去暖意和溫馨。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這兩句展現了春風巨大的影響力,所到之處,不僅冰雪融化,而且樹樹繁花,多麼浪漫而美好的春景圖。春風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又給無數人帶去了快樂和希望。

縱覽這兩首描寫春風的古詩,白居易的作品看似描寫春景,其實寓意深遠。尤其是後兩句,「薺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薺花榆莢,這些幾乎無人關心的植物,春風卻沒有嫌棄。

詩人一方面希望朝廷可以多關心普通百姓,另一方面也啟示大家,不要因為身處逆境,就輕易放棄。只要努力,希望就像春風一樣,在你不經意的時刻,悄悄地來到身邊。

而袁枚的作品也是在敘述中深蘊哲理,無論冬天的堅冰多麼堅硬,也不管樹上的枯葉凋零了多久,只要春風來到,就立刻改變了情況。

春風就像一位高人,他只要登高振臂一呼,到處都積極響應,馬上就會出現萬物生機的景象。春風不僅如剪刀,裁出綠葉;而且還像一位將軍,一聲令下,五彩繽紛的花朵就像一面面彩旗,插滿了山崗。

因為春風,野火燒不盡;因為春風,萬緒千條拂落暉。

相關焦點

  • 朱淑真水平高超的一首絕句,意象孤寂,細節描寫更是傳神
    意象不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物及作者的情思。意境的營造,是心與物的融合,解讀意境,就能解讀抒情主人公的藝術形象。例如,梅花象徵不屈和高潔,鴻雁象徵相思和信使,梧桐象徵悽涼和悲傷,菊花象徵清高和堅強,等等。如果懂得意象的象徵意義,就有助於理解詩歌。下面介紹朱淑真水平高超的一首絕句,意象孤寂,細節描寫更是傳神。
  • 兩首描寫鄉村的絕句,千古流傳,驚豔了整個四月
    迷人的四月,令人心曠神怡;明媚的春光,更讓詩人動情。下面一起欣賞兩首描寫鄉村的絕句,千古流傳,驚豔了整個四月。雨過山村唐代:王建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詩人雨中過山村,目有所見、耳有所聞,便寫了這首詩。「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尚未進入村莊,先聞雞鳴,待在細雨濛濛中走入村莊,才發現這裡只有一兩戶人家,路上翠竹夾溪、板橋橫斜,景色清新,令人忘記煩悶。緊接著就聽見姑嫂倆親切地招呼:「走哇,選蠶種去喲!」
  • 朱熹的一首絕句,樸實無華,情真意切,最後7字深蘊哲理
    下面介紹朱熹的一首絕句,樸實無華,情真意切,最後7字深蘊哲理。家題宋代:朱熹蔥湯麥飯兩相宜,蔥暖丹田麥療飢。莫道儒家風味薄,隔鄰猶有未炊時。這首絕句先讚揚蔥湯麥飯的藥用價值,然後勉勵大家要體恤時艱。整首詩樸實易懂,情真意切,體現了作者安貧樂道、憂世恤民的民本思想。詩的大意是:蔥花湯與麥屑飯搭配起來,味道適宜,滋補身體,麥飯還可以充飢。不要說飯菜滋味不好,要知道前村人家有時還揭不開鍋。朱熹是宋代著名學者,黃榦是他的學生,又是他的二女婿,關係十分親密。他追隨朱熹多年,是朱熹在學術研究和書院教學中的得力助手。
  • 詩人是歸有光的曾孫,這首絕句毫無雕琢,卻寓意深遠
    詩眼,指的是作品中點睛傳神之筆,它或者是非常精煉的某個字,或者是全篇中關鍵的句子。詩眼描寫生動,可以使被描寫對象神情飛動,意味深長。蘇軾就非常注意鍊字,他還曾說,「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比如他的《贈劉景文》裡的「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個「擎」字,真是拿捏得當,曲盡其意。
  • 兩首有關垂柳的絕句,韋莊與劉禹錫的爭鋒,語意相反,而技法相同
    後來描寫垂柳的作品更是層出不窮,下面介紹兩首有關垂柳的絕句,韋莊與劉禹錫的爭鋒,語意相反,而技法相同。 臺城唐代: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唐代中和三年,韋莊客遊江南,於金陵憑弔六朝遺蹟,感嘆歷史興亡,於是寫成這首弔古傷今之作。首句寫景,長江之上、細雨霏霏,長江之濱、芳草萋萋,自古以來,從來如此。江山如畫、萬古常新,然而人事滄桑、變幻莫測。
  • 蘇軾的一首五言詩,描寫形象,最後兩句充滿哲理
    蘇軾聽完大師的這首詩,百思不得其解。三個月之後,東坡在京城見到了朋友柳子玉收藏的一幅畫,就又想起仲殊的那首詩,還突發靈感。先生於是求得其畫,並作詩其上。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五言詩,描寫形象,最後兩句充滿哲理。
  • 蘇軾最有哲理的一首七言絕句,看似在描寫梨花,其實通篇另有深意
    蘇軾的詩往往看似很普通,可是只要細細品讀,深入了解了其中的意思,那就會被他的作品所感動;作為北宋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他的詩寫得很有韻味,也很是深刻,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他作品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所以他的作品那都是值得我們一讀。
  • 兩首描寫葡萄的絕句,比喻貼切,讀完差點笑出聲來
    下面介紹兩首描寫葡萄的絕句,比喻貼切,讀完差點笑出聲來。葡萄唐代:唐彥謙金谷風露涼,綠珠醉初醒。珠帳夜不收,月明墮清影。綠珠是西晉時貴族石崇的愛妾,長得很豔麗。這首詩是說,金谷園在風涼露冷的時候,美女綠珠剛從醉夢中醒了過來。唐代詩人杜牧曾有一首《金谷園》提到綠珠:「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詩中也刻畫了金谷園的繁華、以及石崇的豪富,還有綠珠亦如香塵飄去、雲煙過眼,不過一時而已,令人慨嘆時光荏苒、人生無常。作者拿綠珠的豔麗,來比綠色的葡萄。
  • 岑參很孤獨的兩首七言絕句,一首比一首更孤獨,讀來讓人肝腸寸斷
    盛唐詩壇百花齊放,這一時期誕生了無數了不起的大詩人,像李白、杜甫、王昌齡、王維等等,那都是當時的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而岑參的才華,也是可以與這些詩人相媲美,他的詩同樣清新脫俗,除了邊塞之外,他還寫過很多的思鄉之作,以及詠物詩,所以他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是很多,而且每一首都別具一格,以這兩首《山房春事二首》來說,那就是難得的佳作。
  • 杜牧的兩首絕句,婉轉曲隱,字裡行間充滿了思鄉之情
    下面介紹杜牧的兩首絕句,婉轉曲隱,字裡行間充滿了思鄉之情。朱坡絕句二首(其一)故國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詔換魚書。賈生辭賦恨流落,只向長沙住歲餘。詩人的家鄉在長安郊外,雖然長期在外,卻眷戀著自己的故園,當時他身在睦州,卻時常回憶家鄉。
  • 文章的生動傳神源於細節
    王安石為了寫活春風,曾反覆試過「吹」、「到」、「過」等詞,最後煉出「綠」字,也便有了「春風又綠江南岸」 這樣的千古絕句。今天,我們的學生在寫作上,往往寫不出活的文章,寫不活的原因就是在細節的描寫中出了問題,出了哪些問題呢?1.缺少用細節點綴文章的意識,沒有細節描寫。
  • 介紹幾首關於描寫春遊的古詩 讓我們在詩情畫意中共賞燦爛春光
    三月來了,正是出門踏青、春遊,盡情享受和煦的春風的好時節。 這個春日,可能很多人都無法出門擁抱春天,擁抱自然,但是,沒關係啊,給大家介紹幾首關於描寫春遊的古詩,讓我們一起在古詩中,擁抱自然,享受和煦的春風吧!
  • 李白獨步千古的五言絕句,你讀過幾首
    以下六首,可一斑而窺全貌。一、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全詩就兩個物象,一個敬亭山,一個隱藏了的我。採蓮詩詞何其多,太白這首絕對是一堆同類中的佼佼者。詩人借古題古意,寫出了不同於眾人的採蓮詩歌。尤以第三句驚豔全篇。「荷花嬌欲語」一句,狀荷花之美,勝過千言萬語。沒有一個字是寫荷花形、色與香粉氣味的,然而荷花的嬌豔可人躍然眼前。不僅如此,詩人動態化的擬人中,更賦予了荷花無限生機。一派秋水秋月中,荷花還能如此活色生香,也是難得。
  • 萊蒙託夫的一首詩,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下面介紹萊蒙託夫的一首詩, 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帆》作者:萊蒙託夫 在那大海上淡藍色的雲霧裡,有一片孤帆,在閃耀著白光!它尋求什麼,在遙遠的異地?這首詩創作於1832年,當屬萊蒙託夫最著名的詩篇之一。當時菜蒙託夫住在彼得堡,詩中反映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俄國進步知識分子的思想、心情和處境。帆是詩人的化身,在大海的狂風巨浪中,一片孤帆頑強地與之抗爭,詩人藉此表達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勝利的渴望。
  • 賈平凹靜觀落葉,這篇散文描寫生動細膩,更充滿哲理
    暮秋時草木凋零,人們悲嘆時光荏苒,令人傷懷;寒冬時枯枝敗葉,卻在腐朽中卻寄寓著新生,也令人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一片枯葉,就代表著一次生命歷程;就如人的一生,沉澱了過去,卻依然憧憬著未來。其中有悲有喜、有苦有樂,既有收穫、也有坎坷。人們從幼稚衝動到沉著穩重,處事不驚,最後也如這歸根的落葉,終歸恬淡和安然。作家賈平凹有一次閒來無事,就在窗前眺望。
  • 徐元傑的一首絕句,從開篇美到結尾,更驚豔了後世將近八百年
    從藝術表現手法來看,唐詩注重形象生動,常用具體的意象展現內心情感,不僅語言凝練,而且很耐人咀嚼。而宋詩多議論,常用典故和傳說,北宋的江西詩派還追求無一字無來處,南宋楊萬裡的誠齋體詩風更極具理趣。比如,同樣是描寫廬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展現出瀑布的具體情形,透露出詩人對其喜愛之情。
  • 李白和王昌齡絕句齊名,這兩首詩都寫採蓮女,您喜歡哪首?
    李白和王昌齡的絕句齊名,代表了唐詩絕句的登峰水平。 那麼,他們倆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正好,他們各有一首名篇,都是寫的採蓮女,我們不妨來讀一讀。
  • 戴叔倫很美的一首詩,把江南溫婉秀麗的晚春美景,描寫得美豔動人
    那麼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戴叔倫的《蘇溪亭》,詩人儘管無法與前面那些一流的大詩人相媲美,可是這首詩卻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卻是把江南美景描繪的如詩如畫,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樣的作品,那自然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一讀。
  • 王維的詩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無一字不唯美
    說起王維你最先想到哪首詩呢?是那首膾炙人口的《相思》,還是充滿哲理的《終南別業》?那麼我個人是會想到他的這首六言絕句《田園樂七首.其六》,這首詩同樣很經典,寫得也很唯美。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尋常之物,以及尋常之景,短短的24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 秦觀,這個精緻的男人,寫詩卻唯美悲涼,經典絕句,你讀過幾首?
    這首詩是秦觀最著名的絕句,寫得纖弱精緻,細膩多情。因此這首詩多被人稱為「詩似小詞」,更有人譏諷他的詩是「婦人語」,「女郎詩」。這首詩點染暮春之景,用字「勻淨細密」,寫情也溫柔傷感,讀來別有趣味。「一夕」,即一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