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D-4T 1.2T渦輪增壓發動機技術解析

2021-01-15 愛卡汽車網
 

技術解析1

  [XCAR 技術解析 原創]

  在小排量渦輪增壓日益普及的今天,豐田這款D-4T 1.2T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似乎有點姍姍來遲,但正所謂好飯不怕晚,豐田深知對於一款應用於卡羅拉(參數|詢價)、雷凌(參數|詢價)這兩款銷量擔當車型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比起亮眼的數據,用各項科技武裝出來的可靠品質保住自家金字招牌才是重中之重。下面,就請隨我一起對豐田這款D-4T家族中排量最小,也是首次應用於國內市場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所搭載的各項技術進行解析。

  這臺擁有85kW(116Ps)/5200-5600rpm的最大功率,和185Nm/1500-4000rpm最大扭矩的D-4T 1.2T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搭載了集成排氣歧管、水冷式中冷器、VVT-iW可變氣門正時等多項技術,使之不但達到了36.2%的熱效率,還可以正常使用92號汽油,而在耐用性與後期養護成本上,也佔有先天優勢。

  VVT-iW可變氣門正時技術

  豐田通過對凸輪軸結構的調整,實現了超廣角可變氣門正時系統,使得這款發動機可以在奧託循環與阿特金森循環之間無縫切換。在需要動力性或加速時,發動機以奧託循環模式運轉,以實現更好的動力性。而當發動機處於低負荷運轉時則切換至阿特金森循環模式,以實現良好的燃油經濟性。

豐田1.2T沒有採用電磁閥作為正時調節器,而是採用了電機控制液壓油路,從而實現更快的調節速度以及更廣的調節範圍。

  低慣性渦輪增壓器

  豐田的1.2T發動機採用單渦管低慣量渦輪增壓器,工程師通過計算機輔助優化了渦輪葉片以及殼體形狀。直徑為72mm的輕量化渦輪葉片可以讓渦輪以更低的發動機轉速介入工作,保證了中低速情況下的扭矩儲備,也減輕了渦輪遲滯現象,提高了發動機響應速度。

體積與質量較小的渦輪葉片可以在低轉速時介入,在城市低速通勤行駛時帶來更好的扭矩表現。

  排氣旁通閥按需打開

不同於大馬力渦輪增壓發動機廢氣旁通閥的常閉狀態,豐田1.2T發動機廢氣旁通閥屬常開狀態,僅在需要輸出較大動力時才會關閉,以達到較高的燃油經濟性。

  滾流渦流進氣口

豐田1.2T發動機通過調整進氣口以及活塞頂的形狀,讓氣缸內的氣流更為理想的流動,增強了滾流比。更為充分快速的燃燒過程進一步提高了熱效率,減輕了氮氧化物排放。

  智能活塞降溫技術

通過冷車時停止噴向活塞的機油,讓發動機儘快進入工作溫度。在熱車後開始噴油,控制氣缸溫度,提高發動機耐用度及燃油經濟性。

 

技術解析2

  水冷式中冷器

  與風冷式中冷器不同,豐田1.2T發動機採用了冷卻效率更高的冷卻液水冷式中冷器,除了更低的進氣溫度具有更高進氣氧含量所帶來的動力增益效果外,更短的進氣管路也帶來了更好的油門響應速度。在機艙內的結構布局上也有著更為靈活多變的優勢。

冷卻效率更高的冷卻液水冷式中冷器,除了更低的進氣溫度具有更高進氣氧含量所帶來的動力增益效果外,更短的進氣管路也帶來了更好的油門響應速度。

  氣缸蓋一體式排氣歧管

  氣缸蓋一體式的排氣歧管集成了水冷式廢氣冷卻系統,這項技術在今天已經有不少品牌紛紛加以應用。除了可以再冷啟動時利用排氣的溫度幫助氣缸快速升溫,完成暖機工作外,內置的廢氣冷卻系統也可以降低流向渦輪的廢氣溫度,從而實現更高的燃燒效率,也可以進一步保證渦輪葉片,三元催化器等排氣系統的耐用性。同時,這種設計也讓發動機體積變得更為緊湊。

集成了水冷式廢氣冷卻系統的氣缸蓋一體式的排氣歧管除了可以幫助冷卻重新推動渦輪的廢氣溫度外,也具有體積緊湊、暖機快速等優點。

  竄氣強制換氣

  竄氣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導致機油過早劣化與機油異常消耗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渦輪增壓發動機進氣道具有內壓,曲軸箱內的機油蒸汽無法順暢排出,油氣分離器分離不夠徹底,導致機油進入燃燒室燃燒。豐田的解決方案是在曲軸箱與進氣道之間加入了一個油氣噴射泵,將機油蒸汽強制打入進氣道進行二次燃燒,從而降低了曲軸箱機油蒸汽壓力,延緩了機油劣化,更有利於避免燒機油的情況發生。

油氣噴射泵將機油蒸汽強制打入進氣道進行二次燃燒,從而降低了曲軸箱機油蒸汽壓力,延緩了機油劣化,延長了機油的更換周期,從而進一步降低後期保養成本。

  機油迴路冷卻系統

豐田1.2T發動機在機油迴路階段設置了與水箱冷卻液分離的獨立水冷式機油冷卻系統,為發動機的耐用性與穩定性提供進一步保障。

  控制冷卻液流動的新型隔塊

  豐田1.2T發動機在氣缸水套內部採用了由發泡橡膠和不鏽鋼薄板製成的新型隔塊,這種隔塊會通過自身熱脹冷縮的特性控制發動機內不同區域的溫度,從而實現降低摩擦,減少爆震機率的作用。

  編輯點評:

  在與競爭對手相比並不佔優勢的性能指標面前,豐田發揚質量穩定耐用的品牌優勢,通過各項的技術力求將一臺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可靠性、耐用性做到不亞於自家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水平,並努力將後期維護保養費用也降至與自然吸氣發動機相同水平。並在燃油經濟性方面也做出了多項努力。在小型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用戶面前,質量穩定、平順省油比起動力指標顯然重要的多,豐田也準確抓住了目標消費者的心,力圖在已經晚人一步的市場競爭中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370 條評論,一鍵看完

相關焦點

  • 日系渦輪增壓技術不行?日系:我們玩增壓逼得他們改比賽規則
    渦輪增壓技術基本上是從德國發揚光大的,國內的德國車大部分都是增壓發動機,日本一直自給很多,但並不是沒有技術就不行。上面的圖是80年代豐田的CORONA,那個搭載了渦輪增壓引擎。CORONA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是1982年YAMAHA基於豐田3T發動機開發的1.8升發動機,串聯的4個汽缸,2個閥門是火花塞,160頭馬力,最大扭矩206米。
  • 1.5T渦輪增壓和2.0L發動機相比,誰的動力更強?
    許多人可能會問:1.5T渦輪增壓和2.0L發動機相比,誰的動力更強?本人特意查看了許多車型進行對比,發現1.5 T的渦輪增壓車,動力稍強一些。以2018雅閣舒適版與2018凱美瑞2.0 E精英版為例來對比。
  • 渦輪增壓&自然吸氣發動機到底哪個好?
    環保條例越來越嚴厲,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高,汽車的排量越來越小,各大車企都越來越靠渦輪增壓來實現低排量大輸出,但是還有執念堅持自吸的車企比如馬自達、蘭博基尼。這時很多消費者在選車時不知道選擇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那麼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區別在哪呢?哪個好呢?以下小編幫你整理分析。
  • 一文科普 發動機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的工作原理
    由於對於汽車排放的標準逐步加強,大排量車型在這幾年中逐步被大勢所淘汰,各大車廠已經紛紛停止大排量發動機的搭載,小排量渦輪發動機已經成為目前的主流,相信很多玩車的車友們對於所謂的渦輪增壓或者機械增壓都不是很明白到底怎麼回事,那麼今天我們就有這樣的一個機會來給各位車友做一個科普,看完本文相信車友們就應該明白為什麼增壓發動機能夠在小排量的基礎上達到大馬力輸出,而且改裝潛力比自然吸氣發動機大的原因了
  • 自吸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有什麼優缺點?
    現在的汽車市場主要有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兩種發動機,很多消費者在買車的過程中無法準確區分兩者的區別,有的迷惑,有的買不適合自己的車,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有什麼區別?我們應該怎麼選擇?今天一起看吧。首先需要了解發動機的動作原理。
  • 或換奔馳1.3T發動機?第4代奇駿終於要上渦輪增壓了!
    引言 | 變數仍然不少雖然渦輪增壓發動機已經越來越普及,但在15-25萬元的合資品牌SUV市場區間,還是有不少堅守自然吸氣的主流車型,如豐田RAV4榮放、本田CR-V和日產奇駿等。不過,即將推出的下一代奇駿似乎有希望改變這一局面,因為日產的渦輪發動機要來了。一、低配1.3T/1.5T?高配2.5L/2.0T?
  • 渦輪增壓發動機用什麼機油好
    渦輪增壓發動機用什麼機油好?渦輪增壓發動機用半合成機油或者全合成機油為佳,儘可能的用更高的機油等級,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詳細的內容吧。級,當然也可以使用ACEA的A4、A5,目前ACEA A4、A5的標準已經全面超越了API的SN,當然最適合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機油還是ACEA的C3,因為它的灰分更低,更容易讓渦輪增壓發動機活的久一些。
  • 都2020年了,為什麼豐田還是玩不轉大排量和小渦輪?
    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法規讓豐田油耗頗高的大排量發動機無法繼續生存,不過傳說中"發動機技術領先"的豐田,為什麼沒有相應的技術讓大排量技術生存?渦輪當道的今天,豐田的渦輪表現如何?向穩定性妥協的大排量提起豐田的大排量發動機,最著名的無疑是1GR系列了。
  • 尷尬的排量:1.6/1.8T渦輪增壓發動機為何越來越少?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問題:在各大品牌的量產汽車中,最常見的排量標準是「1.5·2.0T」,自然吸氣發動機還有些2.5L-直列四缸發動機可選。而裝備1.6-1.8L/T的車輛越來越少,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冷門車,這是什麼原因呢?
  • 渦輪增壓使用壽命問題分析:抹黑增壓技術實在沒有意義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問題: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是否很短,真的是十萬公裡就要更換嗎?關於增壓機與自然吸氣發動機哪種更省心且省錢的話題已經討論太久,然而不論爭論的結果如何,這種機器都已經成為了主流的機型;貌似除了日系汽車主力品牌以外,其他車系均以這種機器為主。
  • 渦輪增壓發動機壽命比不上自然吸氣?渦輪增壓器壽命可超30萬公裡
    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作為目前汽車市場主流的兩種動力系統,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壽命誰更長,一直都是討論的焦點。在這裡可以說的是,兩款發動機的壽命不會有太大區別,理論上講自然吸氣發動機因為沒有採用強制外力增加進氣量,壽命會更平穩。
  • 外觀奇特,麥拿輪720S Spa 68解析,搭載4.0L雙渦輪增壓發動機
    外觀奇特,麥拿輪720S Spa 68解析,搭載4.0L雙渦輪增壓發動機1968年在比利時大獎賽上首次獲得F1冠軍的麥可車輪的特別部門MSO發布了特別版的720sSpa68,麥克拉倫在SE比賽中確實賺了很多錢,他們20年或30年之後成為多麼昂貴
  • 買車應該選一臺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車型呢
    近些年隨著消費者對於車輛動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技術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了加入「渦輪增壓」陣營,就連在這一塊最為保守的日系廠商也禁受不住渦輪增壓的誘惑而改弦更張。在這其中,本田要數步子最快的「急先鋒」,如今的本田車型例如雅閣以及CRV等車型,除了搭載了一套混動系統之外,主力動力總成都變成了一套1.5T+CVT組合。相比之下,豐田在這方面似乎就沒有太多興趣,例如豐田的凱美瑞現在的入門車型依舊採用的是2.0L+CVT的動力總成,那麼對消費者來說,1.5T和2.0L發動機誰的動力更強一點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 這幾種發動機進氣增壓技術你看好哪個呢?
    隨著國家排放標準的提升,車企為了能響應國家的政策也紛紛玩起了渦輪增壓,而且技術花樣繁多,我們可以理解為通過增大發動機的進氣量或者說進氣壓力,使發動機燃料充分燃燒,發揮出強勁的動力,從而使排放達到標準的一個操作。
  • 渦輪增壓發動機更容易壞嗎?以下幾種行為,最傷增壓器
    跟朋友聊天時,很多朋友依然對渦輪增壓發動機有成見,覺得渦輪增壓容易壞。渦輪增壓自1961年開始,在小轎車試探性的安裝,1977年問世的薩博99汽車,渦輪增壓技術走向成熟,已經有40年的時間了,經過40年的改進和發展,渦輪增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只要按時保養,正確駕駛,渦輪增壓器可以和發動機做到同壽命,那渦輪增壓器如何正確保養才能做到和發動機同壽命呢?
  • 關於渦輪增壓的小知識
    關於渦輪增壓的小知識經常在汽車上看到有1.5T、1.8T或者是2.0T等內容,還有2.0L、1.6L等等。一些對汽車參數不太了解的人都不清楚這些表示什麼,比如1.5t是什麼意思?1.5T和1.5L有什麼區別等等。1.5t是指汽車排氣量是1.5升,指汽車發動機是渦輪增壓。1.5T中的T是Turbo的縮寫,是渦輪增壓的意思。
  • 渦輪增壓發動機更容易壞嗎?以下幾種行為,最傷增壓器_易車網
    渦輪增壓發動機更容易壞嗎?以下幾種行為,最傷增壓器汽車江湖分析我要分享跟朋友聊天時,很多朋友依然對渦輪增壓發動機有成見,覺得渦輪增壓容易壞。渦輪增壓自1961年開始,在小轎車試探性的安裝,1977年問世的薩博99汽車,渦輪增壓技術走向成熟,已經有40年的時間了,經過40年的改進和發展,渦輪增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只要按時保養,正確駕駛,渦輪增壓器可以和發動機做到同壽命,那渦輪增壓器如何正確保養才能做到和發動機同壽命呢?
  • 常見的機械增壓與渦輪增壓如何選擇?如何改裝?
    對於很多資深的汽車改裝迷來說,給汽車發動機「增壓」這個項目就如同給自己打了一針興奮劑一樣,隨時能讓人熱血沸騰。那麼常見的發動機增壓器如何正確改裝呢?發動機增壓器最早應用於航空業,它可以在不增加發動機排氣量的前提下,通過自身的力量來驅動一個增壓器,將密度更高的空氣輸送到氣缸內,從而大幅提升輸出的功率,這項技術使發動機不僅變得輕量化,同時又保持了相對低的油耗。隨著增壓技術的不斷成熟,現在有機械、渦輪、複合式、慣性增壓等多種增壓器,不過機械增壓與渦輪增壓是最常見的。
  • 「渦輪不買豐田,自吸不選大眾」是什麼意思?聽內行人細細道來!
    購買私家車的時候也需要選擇合適的發動機,就好比現在主流的就是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自然吸氣發動機,大多數人在購買的時候還是會選擇渦輪增壓發動機,因為動力可能會更強一些。但其實在汽車界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叫做:「渦輪不買豐田,自吸不買大眾」,那麼豐田和大眾的兩種發動機到底有什麼問題呢?
  • 2022年創世紀GV70搭載一對渦輪增壓發動機
    2022年創世紀GV70即將帶來一對渦輪增壓電機,它們是從其較大的GV80穩定器中提起的。全新的Genesis GV70將配備標準的2.5升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產生300馬力的動力和311磅-英尺的扭矩,輸出功率與2022 GV80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