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傳來消息:該院通過建立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成功救治一位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屬於湖北省首例。患者預計近期可以康復出院。
圖片來源:武大中南醫院公眾號截圖
消息公布後,在為患者感到欣慰的同時,有一些問題也躍入我們心頭,目前有多少患者使用了這一設備?ECMO在湖北省各大醫院有效應用率如何?
ECMO技術成功救治一位重症患者
據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官方微博1月22日消息,53歲的胡先生今年1月初連續3天發燒39度,並出現咳嗽,在當地醫院就診治療並無明顯好轉。1月17日轉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就診,多學科會診後以「重症肺炎」收治。
圖片來源: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官方微博
住院後,胡先生體溫升高,血氧飽和度不斷下降,經過氣管插管等搶救並無明顯好轉,呼吸逐漸困難。多科室專門經過緊急討論,制定了治療方案。醫護人員為胡先生建立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先幫助他恢復正常血壓和心跳,隨後又維持他的呼吸功能,讓肺部得到充分休息。為幫助胡先生早日脫離生命危險,急救中心醫護人員密切監護病情。
資料顯示,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種用於協助重症心肺衰竭患者進行體外呼吸循環的急救設備,因此也常常被稱之為人工肺或膜肺。其運作原理是將血液從靜脈中抽出,流經膜肺氧合血紅蛋白並清除二氧化碳,再將經過氣體交換的血輸回患者體內。ECMO可以作為人工肺將氧合的血液送回靜脈,再由心臟泵至全身;ECMO也可充當人工心,將氧合的血液直接推到動脈體循環。
ECMO是一門可代表一個醫院、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技術。
湖北省武漢市聯合醫療救治專家組專家、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劍介紹,目前胡先生脫離生命危險,雙肺功能明顯好轉,身體正在迅速康復。預計近期可以康復出院。胡先生也成為湖北省首例用ECMO技術成功救治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
圖片來源: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官方微博
夏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當時這位患者是「病毒肺」。其特點是進展快,肺會快速喪失功能。如果一個人沒有肺的話,就(等於)沒有換氧的功能,會造成缺氧,這種情況下必須要馬上上人工肺。
所謂「病毒肺」,是指還沒有查核酸的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稱之為『病毒性肺』,當查了核酸確診後,會診斷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
目前有多少患者需要使用ECMO設備?夏劍表示,就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來說),自己已經經手了八九例。
實際運用尚存在技術門檻
ECMO設備在各大醫院的普及率如何?夏劍介紹,目前湖北省大部分三甲醫院都有這種機器,但是真正能用到急診的相對比較少,(這裡面)包括中南醫院、金銀潭醫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還有地、市、州的部分醫院。
相對而言,比較好的醫院能運用這個技術,相對偏遠地區就可能差一點。因為這個技術相對來說難度稍微大一些,管理起來也複雜一點。
目前,在湖北省衛健委領導下,湖北省急危重症移動ECMO中心已成立,對全省需要技術支持的醫療單位進行支持——包括對金銀潭醫院的技術支持。
另據南國早報報導,1月22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ECMO團隊向上級請戰,團隊成員申請春節期間留守南寧,隨時聽候命令,加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救治工作。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ECMO團隊由最早在廣西開展ECMO技術的團隊。
對於武漢暫停公共運輸,是否會給醫務人員帶來影響,夏劍表示,醫院給一線看診的醫護人員提供了住宿便利,很多醫生不回家,就住在醫院對面的酒店裡,部分醫護人員吃住都在裡面。現在也不知道這種狀態會持續多久,有可能是持久戰。
記者|鄭潔編輯|文多 盧祥勇 肖勇
疫情實時追蹤
截至1月23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830例,死亡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