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單車的坐墊大概可分為兩種:1. 窄而長的硬座墊這種窄型的硬坐墊,常見於運動型單車,多用於比賽,許多賽事的車手,屁股常離開坐墊或是只接觸到小面積穩住車身,以發揮最大輸出功率。而且坐墊太寬的話大腿內側很容易擦傷,所以將坐墊設計的長而窄2. 寬而短的軟坐墊這種舒適型座墊,常見於通勤車或休閒取向的騎行單車,因為騎行速度較慢,屁股不會為了發力而離開坐墊,所以坐墊設計較寬,使坐墊與屁股之間有較大的支撐面積,材質軟以提供更佳的舒適度。
首先,你需要給自行車進行定位,根據其功能性來選擇坐墊。運動型單車選擇配置高速型的硬坐墊,騎行單車則選擇讓屁屁舒適的寬軟坐墊。硬坐墊固然看起來很高級、有型,顯得很專業,帶出去很有面子,但是屁屁是自己的,不能委屈,所以還是要根據自身騎行習慣,注重實用大過美觀,慎重挑選一款讓屁屁最舒適的坐墊呀。
如何精準選擇一款舒適的自行車坐墊?
姿勢很重要
坐墊的選擇因人而異,不同的人的座墊需求會與屁股的形狀、身高體重、騎車姿勢、等都有密切的關係。
所謂實際騎行時的坐姿,即騎行時你的骨盆前傾角度,騎行時骨盆前傾角度越大,骨盆與坐墊接觸的實際寬度也就越小,反之亦然。騎車的姿勢體重會落在手、腳跟屁股三個支撐點,屁股跟腳負擔大部分體重。當你用力向下踩踏板的時候,就是利用身體的重量將踏板往下壓。這時腳承擔了比較多的體重,屁股所負擔的體重是比較輕的。那如果當你的腳悠哉悠哉地划動著踏板時呢?這時幾乎全部的體重都落在你的屁股上了,你的腳在偷懶沒幫你分擔體重。因為屁股負擔過多的體重,硬的坐墊支撐面積太小反而會讓屁股痛。這時軟而寬的坐墊比硬而小的坐墊更能撐住你的屁股,讓它減少痛苦。
表面材料
表面材料和臀部接觸,不同的材質透氣性及光滑性都會影響騎行體驗。市場上目前主要的表面材質是皮革,其價格較低,表面光滑,非常方便維護,但是透氣性較差。當然對應也有真皮材質的座墊,其透氣性很好,也很有質感逼格,價格也不菲,日常維護也很麻煩。還有一種碳纖維材質表面的座墊,其易於維護,輕量化,舒適度很好,但是價格略高。
填充材料
填充材料是為了擴大臀部與座墊的接觸面,並承載部分震動,帶來舒適性。太硬的材質會讓人體受到的壓力全部集中在臀部,造成血液不流通。太軟則在騎行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形變,缺少支撐性,使人在騎行中更加費力、疲倦。同時在長時間騎行中會大量排汗,所以材質需要具備良好的透氣性。
說到這裡小編不得不推薦瓦坎達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Wakanda科技」)研發的一種自行車坐墊,該坐墊採用超細纖維材質的表面,同時巧妙地運用了boost科技,發泡熱塑性聚氨酯(eTPU)製成的彈性墊為臀部提供完美的舒適感。都說坐墊越軟越不穩,所以Wakanda科技結合人體工程學,在坐墊中配置了獨家研發的LSS側向穩定系統(Lateral stabilization system)也能解決材料堆疊高度較高,在運動中很難給出足夠的側向支撐力的問題。
當然最不可或缺的還是自身感受,一定要親身感受體驗,認真去評估自己的騎車習慣,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坐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