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方劑】薏苡附子敗醬散
【方劑名】薏苡附子敗醬散,出自漢·《金匱要略》。本方又名「附子湯」「敗醬散」「薏苡附子散」。 【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敗醬(15克)。 1.慢性前列腺炎:以薏苡附子敗醬散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治療120例,與翁瀝通膠囊治療60例對照,療程為8周。以治療前後症狀積分為評價指標。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88.34%,對照組70.00%。
-
加減龍膽瀉肝湯《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清利肝經溼熱法。 【方義】肝經溼熱為患,治宜清利,因其熱盛溼微,應以清熱為主,才合病情。 【應用】《中醫眼科學》謂龍膽瀉湯是「清瀉肝膽實(溼)熱之著名方劑,可治肝膽實(溼)熱之內外障眼病。臨證可用於感染性角膜炎,色素層炎,閉角型青光眼發作期,急性視神經炎及視網膜炎等屬於肝膽實(溼)熱者」。此方是治感染性角膜炎之變化方,清熱解毒藥物甚多,用此以治感染性眼病,可謂合拍。
-
《溫病條辨》——薏苡仁竹葉散各種病毒皰疹專方
方劑來源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某 汗多身痛。自利。小溲全無。胸腹白疹。此風溼傷於氣分。醫用血分涼藥。希冀熱緩。殊不知 溼鬱在脈為痛。溼家本有汗不解。苡仁 竹葉 白蔻仁 滑石 茯苓 川通草【驗案精選】1.發熱(1)潮熱李某,男,3歲。
-
藿樸夏苓湯(《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燥溼芳化,上宣下滲法。【方義】溼濁滯於中焦,非芳香化濁和燥溼醒脾之品,不能振奮已困脾陽,祛除黏膩溼濁。故方用香豉、藿香、白豆蔻芳化,宣通肺衛以疏表溼,使陽不內鬱,則身熱自解;藿香、白豆蔻、厚樸芳香化溼;厚樸、半夏燥溼運脾,使脾能運化水溼,不為溼邪所困,則胸悶、肢倦、苔滑、白膩等證即愈。
-
貝母瓜蔞散(《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潤肺化痰法。【方義】此方專為燥痰而設。肺燥而見咳痰不利,故用貝母、瓜蔞清熱化痰,天花粉生津潤燥,憑藉三藥清燥熱而化痰濁之功,使熱去痰消,肺氣宣肅有權,其咳自然向愈。欲治痰者當先杜其生痰之源,欲絕生痰之源當使水液運行無阻,欲使水液運行無阻當調脾肺功能。
-
丁香柿蒂湯《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溫中降逆法。 【方義】病由中焦虛寒引起,法當溫中益氣;證見膈膜攣急而呃,故宜降逆止呃。方中丁香溫中、止呃,兼而有之,柿蒂澀平,專止呃逆,兩藥同用,即《簡要濟眾方》的順氣湯,謂治「呃逆神驗。」由此可見,本方是用二藥溫通氣機以達止呃目的。生薑溫胃散塞,能夠增強散寒效力;人參益氣扶正,又能兼顧其虛,四藥同用,能呈溫中補虛,降逆止呃功效。
-
白虎承氣湯《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清下積熱法。 【方義】此方是由白虎湯與調胃承氣湯兩方相合而成。石膏、知母是白虎湯主藥,善清氣分邪熱;大黃、芒硝是調胃承氣湯主藥,長於瀉下通腑。一清肌腠無形熱邪,一瀉腸道有形積滯,使熱邪一去,火不上炎,神志自然可以清醒。玄明粉、大黃除具瀉積作用以外,也有釜底抽薪,導熱下行之意。佐以甘草、梗米,不過和中而已。
-
附子八物湯《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溫陽益氣,除溼活血法。 【方義】寒溼滯留,法當溫陽除溼。方用附子、桂枝溫下焦陽氣,助其氣化;生薑、白朮健運中陽,助其輸津;茯苓淡滲利溼,通調水道;白芍、甘草柔和筋脈,緩急止痛。用人參之意有二,一與附子合用,補陽氣以實衛,治療多汗惡風;一與桂附合用,振心陽以暢血運,治療疼痛。八藥合用,能呈溫陽除溼功效。
-
玉真散《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祛風解痙法。 【方義】因風致痙,法當祛風與解痙並舉。祛風目的是通過發汗作用使致痙因素從汗而去;解痙目的是治療主要證象。方用白附子祛風解痙,再配天麻、南星、羌活、防風加強解痙作用。羌活、防風、白芷又是祛風散寒之品,使其致痙毒素從汗外洩。兩組藥物相互配合,共成祛風解痙之效。原著謂:「破傷風………傷口反為平陷如故,其毒內攻矣!
-
七仙丸《中醫治法與方劑》
【病機】肝腎不足,精血虧損 【治法】精血雙補法。 【方義】此證雖是肝腎兩虛,但肝臟所藏之血亦由腎系精髓生化而成,只需填精補髓,精髓得充則血也得補。
-
蠲飲六神湯《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滌痰開竅法。 【方義】痰濁為患,治宜祛痰。然痰之生由液之結,液之結由脾不運,故治痰當先燥溼,燥溼當先運脾。半夏、膽南星擅長燥溼祛痰,既祛已結之痰,又杜生痰之源;復用陳皮芳香醒脾,增強脾運,茯神淡滲溼濁,導溼下行,令脾運健則水津布,水津布則痰不生,此為燥溼祛痰而設。痰隨氣升→治宜降氣→故用旋覆花降肺胃之氣,氣機下行,則痰隨氣降。
-
五味消毒飲《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清熱解毒法。 【方義】此證初起,屬於局部病變,臟腑功能以及氣血津液均未受損,毋庸他顧;只須使用清熱解毒之品及時消除病因,即能控制病變。本方集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五種解毒力量頗強藥於一方,力能阻止病情惡化,是針對病因施治之典範。加酒煎煮,意在暢旺血行,行散藥力;並藉此促其出汗,祛邪外出。
-
方劑選萃:薏苡附子敗醬散
薏苡附子敗醬散 組成用法薏苡仁30~100g、附子10~15g、敗醬草30~60g(鮮者連根用
-
大定風珠《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滋陰息風法。 【方義】溫熱久羈,真陰欲竭,虛風內動,宜補耗損之陰,柔和痙攣之脈,潛鎮浮亢之陽,從而體現滋陰息風,育陰潛陽法則。 ②治法特點。此方以滋陰藥為基礎,佐以解痙、潛陽藥,既可滋陰息風,又可育陰潛陽,再加益氣救脫之品以滋陰救脫,能夠兼顧上述三種病理轉歸。 ③選藥特點。此證「邪氣已去八九,真陰僅存一二,故以大隊濃濁填陰塞隙,介屬潛陽鎮定。」唯諸藥過於濃濁,用於重危病人難於下咽,王孟英等指摘過於濃濁,有其一定道理。 ④謹防虛脫。
-
加減歸芍紅花散《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疏風清熱,涼血化瘀法。 【方義】本方體現疏風清熱,涼血化瘀之法。方中當歸、赤芍、紅花、大黃活血化瘀,治療主證;生地黃涼血;梔子、黃芩、大黃瀉火解毒,此組藥物配伍則清熱解毒、涼血化瘀之法備矣!配以防風、白芷、連翹、甘草疏散風熱,則疏風散熱之法又備矣!若赤脈粗大,赤絲盡頭有星翳者,加龍膽草以清肝熱。
-
薏苡,才是真正的菩提子!
到底是誰開始就揭謎底,是的,咱們說說吧,佛經中所說的菩提子並非菩提樹所結的果實,而是名字叫薏苡的草本植物薏苡是什麼?其實薏苡,發音yi第四聲,yi第三聲,其實就是我們說的草菩提,前些日子文玩迷微信分享過,您還記得小時候的草珠帘子嗎?就是他。
-
薏米,薏苡屬植物用途
文中的薏米是在昆明植物園遇見的,之前一直以為叫做薏苡。後面發現薏苡屬叫做薏苡的那位,不能吃,而且是做珠子用的。能吃的是這位叫做薏米的,我想文獻中所說的薏苡仁應該是她。我們來看文獻中薏苡仁的用途吧。頑固性無排卵症患者服用薏苡仁為主藥的方劑後,可顯著改善身體機能。薏苡仁的提取物可誘發金色倉鼠排卵,阿魏醯豆甾醇和阿魏醯菜子甾醇是促進排卵的活性物質。
-
清營湯《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清營解毒,洩熱救陰法。 【方義】熱入營分,出現神、心、血、脈、舌五個方面的病理改變,當務之急,急需清營解毒而兼洩熱救陰,庶可轉危為安。故方以青黛清營涼血,生地黃、玄參、麥冬涼血滋陰。青黛、生地黃、玄參之涼血在於挫其熱勢,使熱去而陰不繼續受傷;生地黃、玄參、麥冬之增液在於補充受損之陰,使陰液得以恢復。
-
洗心湯《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清心瀉火,祛風活絡法。 【方義】方用黃連、梔子清心經氣分之熱,生地黃涼心經血分之熱,當歸通血絡之滯,菊花宣風熱之鬱,木通導心熱下行,復用甘草緩心脈之急以利血行,合而成方,能奏清心瀉火祛風活絡之效,用治此證,可謂甚宜。 【應用】1.四眥赤澀,胬肉突起,是用本方指徵。
-
豬苓散《中醫治法與方劑》
【治法】清熱利溼法。 【方義】此方體現清熱利溼法則。方中豬苓是滲溼利水之良藥,藥理實驗證明豬苓煎劑有利尿作用,本方選其為首藥而以木通、萹蓄、滑石、車前輔之,通利三焦水道之功可謂強矣!諸藥雖然性涼而清熱力量微嫌不足,故用苦寒之梔子、大黃引導溼熱下行,共奏清熱利溼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