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受江湖人物崇拜,一生忠孝仁義,俠肝義膽

2020-12-13 名羊讀史

近期熱播的《新三國演義》,又讓我重溫了一把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群雄逐鹿的年代。眾所周知《三國演義》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機智多謀的諸葛亮、常山趙子龍、燕人張飛等等,不勝枚舉。令小編印象深刻的當屬「萬人敵」關羽。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裡面的人物形象一直是羅貫中描寫的對象。關羽作為重要的人物之一,描繪得淋漓盡致。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等。以至於後來世人對其神話,稱之為「武聖」。

所描繪的關羽真正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呢?

關羽劇照

三國中的關羽,是劉備的義弟,對其忠心耿耿,跟隨劉備南徵北伐,可謂是九死一生。汜水關一戰,華雄佔據上風,無一人應戰。關羽請求出戰華雄,曹操持溫酒為關羽壯行。

關羽說道:等我取華雄首級後再來飲酒不遲。片刻華雄被關羽斬於馬下,這溫酒還是熱的,這也是關羽一戰成名,溫酒斬華雄的典故。

關羽為人忠義,俠肝義膽。曾為保護嫂嫂(劉備老婆)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隻身一站。作為劉備的義弟,看到哥哥劉備被曹操大軍包圍,怎肯坐以待斃。

關羽劇照

汜水關一戰,關羽給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所謂三英是指(劉備、關羽、張飛)。

曹操非常欣賞關羽膽識才華,想將關羽說服為自己效力。曹操派其張遼和張文遠二人說服關羽。「桃園三結義」劉備作為關羽的大哥,關羽出於對嫂嫂的保護以及二張的情誼,暫且同意歸降曹操。

也許很多人會問關羽這樣的大將怎麼會歸降曹操?

原因很簡單,上面我們說到關羽為人忠義,自己的性命自然是置身事外,也會護得嫂嫂的周全。出於對嫂嫂的安全考慮不得已才歸降曹操,只能說是身在江湖不由己。

關羽劇照

雖說關羽暫且歸降於曹操,也提出三個條件:首先,嫂嫂的安全是第一位,其次,降漢不降曹,再三,兄長劉備有消息,曹操不能阻止。

曹操也是愛惜英才,只能勉強答應。關羽此三個條件我們可以看出對其忠義俠膽。曹操這邊呢?勉為其難答應也是為了能感化關羽,能真正歸降於自己。

曹操也是對關羽殷勤有加,美酒佳餚,美色贈之,封官加爵,但是這些關羽都不以為然。關羽也為曹操立下大功,曾斬獲顏良以及誅文丑,關羽在曹操心裡無非又增添了一些喜愛。

關羽劇照

時間不久,關羽收到兄長劉備的書信。曹操得此消息,不想失去關羽這位大將,故意避而不見。關羽也是將其留下曹操贈與的所有東西,留下一封書信,隻身一人護送嫂嫂尋劉備而去。

很多人也許有此疑問不解,為何曹操對其關羽這麼好,關羽還是要離曹操而去呢?

這也許是關羽的性格珍貴的地方吧,要說真正的原因還有以下幾點:首先,《桃園三結義》劉備、張飛、關羽是兄弟,那時候的講究的是忠義仁孝。

關於後來被世人稱其「武聖」,關羽本身為人正義。他不屑於曹操的金銀財富,更看重的還是兄弟之間的情義。這也是後人佩服關羽的原因吧。

關羽劇照

其次,關羽在暫且歸降曹操的期間,曹操對其於厚待。關羽也是為其立下軍功,在收到兄長劉備的書信,覺得無愧於曹操,加上兄弟之間的情義,依然決然離開曹操尋找他的兄長劉備。

顏良文丑一直時候是曹操的一大心患,關羽將其斬出,也是增添了曹操的實力。關羽留給曹操書信離開的時候,他自己心裡感覺也是無愧於心。

其三,劉備在戰敗的情況下要求關羽護嫂嫂周全,在那樣的情況下,關羽不得已暫且歸降於曹操。不忘初心,不違心兄弟之間的諾言。保護好嫂嫂的安全,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將來和兄長見面也能有所交代。

正史中的關羽是怎樣的呢?

關羽劇照

直到今天,關羽都是江湖人物所崇拜的對象。根據史書上的記載,追隨劉備、斬殺顏良、追隨劉備、辭曹操尋劉備等等。綜合歷史這些事件,關羽作為「武聖」在歷史上的確是一個仁義忠孝,武藝超群的名將之人。

儘管如此,書籍還是影視劇有些無從考證,有些虛構的部分。但正史的關羽,斬過敵方大將,決定整個戰役的勝負,「萬人敵」這個稱位關羽自然受起。

結語

關羽:忠孝仁義、俠肝義膽、所向披靡。

相關焦點

  • 一邊忠孝仁義,一邊導演狼人殺:《巡迴檢察組》最悲情男人米振東
    以上情節來自於熱播劇《巡迴檢察組》,而米振東是劇中最為神秘複雜的人物。在他身上,有兩條矛盾的主線:一面是「忠孝仁義」,一面則導演著「狼人殺」。02米振東的「忠孝仁義」米振東的人物特徵,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甚至好人壞人,都感覺有些模糊。在法律層面,他是個濫殺無辜的殺人犯;在黑惡勢力面前,他是個難啃的硬骨頭;而在孤兒院的小夥伴和愛人眼中,他是個真漢子。
  • 施耐庵送宋江三個外號,體現「忠孝仁義」中的三個,卻獨缺這一個
    其實作者施耐庵給宋江的這三個外號別有用心,這三個外號正對應著中國人最講的「忠孝仁義」中的三個字,而「忠孝仁義」四個字中的另外一個,宋江卻永遠也沒有。首先我們先看一下宋江的第一個外號「呼保義」。呼保義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
  • 當代青年自省錄:忠孝仁義 莫掛嘴邊
    前言關於忠孝仁義,老子曾說過一句讓很多人費解的觀點:「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本文著重來探討下忠孝仁義為何伴生邪惡,以及幾個大義滅親的跌宕小故事。(翻譯過來就是: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就盛行了;家族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有忠臣產生)很多人讀這節會覺得莫名其妙。忠孝仁義難道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嗎?
  • 你知道「忠孝仁義禮智信」指的什麼嗎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底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優良的中國傳統美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從孔子時就提出來了,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兩字,支撐著國家、民族以至於整個家庭;「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常……「 仁」不僅是最基本的
  • 宋元時期常將忠孝聯繫在一起,從家庭的「孝」走向社會的「仁義」
    宋元時期常常將忠孝二者聯繫在一起,並將其延伸為包含忠孝仁義在內的一種儒家倫理道德。換言之,無論是宋代還是元代,「孝」是包含「忠孝仁義」在內的廣義的孝,是從家庭或家族的「孝」走向社會的「仁」、「義」。而一些儒士出身的地方官員往往以忠孝仁義的倫理思想教化地方百姓,宋仁宗朝,王結在出任順德路總管期間,「教民務農興學、孝親弟長、戢奸禁暴,悉登於書,俾朝夕閱習之」。元代儒士認為,要實現元朝社會的長治久安,必須要推行以忠孝仁義為核心的倫理思想,這是鞏固人倫、維繫人心的關鍵,他們認為,「儒者之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國家鹹治。」
  • 元代社會的「孝」被賦予更深的涵義,是忠孝仁義為一體的孝道觀
    元朝建立之後,主張以孝治國,並大力宣揚忠孝仁義一體思想;此時,理學宣揚的孝道觀對人民思想控制加深,「愚孝」行為屢禁不止。種種原因致使元代盛行孝親敬老之風,孝子人數增多,《元史·孝友傳》中有言:「元以孝義聞者,蓋不乏焉。」
  • 當今時代的忠孝仁義?
    古人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養你這麼大,還沒有享受到你的孝順,你都能賣腎去「孝敬」手機了,孝順女朋友了,孝順老婆,孩子了?當你們大把花錢,充場面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家裡的老父老母?辛苦一輩子把我們養大,供我們讀書,指望著我們能出人頭地,他們呢,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到死都沒出過遠門,連火車都沒見過,甚至根本不知道「蘋果」根本不是蘋果!
  • 隸書新作忠孝傳家仁義處事對聯(每日一品第989期)
    「忠孝傳家德為本,仁義處事信當先」是一副人們喜聞樂見的修身聯,廣泛流行於民間。「忠孝仁義禮智信」從我國春秋孔子時代就提出的修身要義,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它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忠孝仁義禮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
  • 【山歌唱文明第十一彈】忠孝仁義禮智信,光宗耀祖家門興
    【山歌唱文明第十一彈】忠孝仁義禮智信,光宗耀祖家門興 2020-07-15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此人是誰?竟讓拿破崙與希特勒都如此崇拜?
    拿破崙對此人的崇拜可謂溢於言表,拿破崙是何等心高氣傲,何等意氣風發,能讓拿破崙如此高度讚譽的人物,絕對不是等閒之輩,而且不會比拿破崙弱。此人是誰?能讓拿破崙如此崇拜?答案是巴巴羅薩。為什麼希特勒將這次行動稱為「巴巴羅薩計劃」,是因為對巴巴羅薩的崇拜。巴巴羅薩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一世曾經與英格蘭王國國王「獅心王」、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一起組成聯軍進行東徵,便是著名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徵,腓特烈一世在擊敗突厥人之後,在小亞細亞身亡,腓特烈雄心勃勃,但到死都沒能徵服聖地耶路撒冷。
  • 「傻白甜」李逵是梁山好漢中為數不多的忠孝仁義的漢子?
    李逵生得粗壯健壯、身上的肌肉疙瘩一塊一塊的,遠遠望去就是一個標準的肌肉猛男、再加上李逵行動靈活有力道,江湖朋友人送綽號「黑旋風」。李逵是山東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人氏。(二)傻白甜李逵的入夥水泊梁山的軌跡李逵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家中有老母及一兄長名為李達。李逵因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在江州大牢裡當一個小牢子(相當於看守所獄警),與江州兩院押牢節級院長「神行太保」戴宗相熟。
  • 《白鹿原》:忠孝仁義或是奸詐狡猾,看白孝文的兩面人生
    《白鹿原》:忠孝仁義或是奸詐狡猾,看白孝文的兩面人生在作家陳忠實的經典作品《白鹿原》這部小說中,要說前後轉變最大的,最讓人討厭的人物之一就要屬白嘉軒家裡的大兒子白孝文了。白孝文一開始的形象絕對是屬於整個小說中比較正直,正派的,但是後來田小娥和其他的一些因素的出現,讓他逐漸放棄了之前的一切拘束,仁義、面子、形象什麼的全都不顧了。那麼白孝文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變得陰險狡詐的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白孝文的轉變。
  • 中國現代社會缺失的「忠孝仁義」,到底要從哪裡找回來呢?
    嶽飛曾說:"忠孝仁義",缺一不可。現在的人卻在違背這句名言,為什麼現在的人都要爭著做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呢?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現在社會的倫理學, 筆者嘗試從忠孝仁義四個角度去解析當下的四個問題,好協助有關的社會學家設計一些讓社會更加和諧的制度。
  • 不愧是禮儀之邦用「忠孝仁義禮智信」冠名的城鎮一樣不少!
    忠縣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地。
  • 金庸武俠世界之中的「仁義禮智信」,都有何具體表現?
    董仲舒:「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紅塵闖江湖》系列第12篇武俠小說,是我國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多以身懷絕技的豪俠義士為主人公,講的是「江湖」之中的快意恩仇,因此對於民眾有極大的吸引力。而我國武俠小說中的兩位扛鼎人物非金庸和古龍兩位先生莫屬,兩人的風格迥異,但又各富特色和魅力。
  • 淮安首家主題文化村「忠孝金牛」在金牛村誕生
    金牛村在建設「忠孝金牛」主題文化村項目中探索出一條「以黨建為引領、以鄉愁凝聚民心,實現基層社會治理跨越式提升新路徑」。鄭旺盛在致詞時說,我這次專程來淮安調研採風主題文化村社的,從「恩來社區」到「仁義下關」,今天又來到金牛再次看到「黨建引領傳統文化賦能村社新模式」一旦落地,村社空間能被發現與激活,就能為新時期村社黨群賦能。這種模式在國內是一種創新。
  • 【方志四川•人物】冉進財 ‖ 忠孝御史趙成慶
    忠孝御史趙成慶冉進財趙成慶(1284—?),元朝潼川府郪縣(今三臺縣)人,字伯寧,官至御史中丞(正二品)兼兵部尚書。乾隆年間出版的《中江縣誌》卷四《人物誌·孝友》記載:「元,趙垠,孝友性成,母袁氏病,垠割兩股以進,獲愈。元季奉父炎避兵於渝,居四年,渝被圍,負販以為養。及炎卒,垠負遺骸歸葬先壟。」趙垠割股療母的故事,「驚天地、泣鬼神」,為其後代子孫樹立了一個至親至孝的榜樣,也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據《四川通志》記載,僅明朝時期,四川境內像趙垠那樣割股(肉)療母(父)的孝子孝婦就有46人。
  • 假「忠孝仁義」之名,行「不仁不義」之事,判了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鍾某夥同王某、姜某、馬某於1月31日至2月7日間,利用疫情防控期間物資緊缺之機,用「忠孝仁義」等多個微信名,在微信平臺上發布虛假信息售賣口罩,誘使他人通過微信支付貨款,並承諾收款後發貨。但收到貨款後將對方拉黑,先後五次騙取五名被害人22980元,所得贓款全部被四人揮霍。
  • 一文告訴你「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是什麼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這是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不敗於世的根本。儒家學說,儒字,就是人需,符合人性需要的學問。儒家創始人首先認為,「恥,乃人禽之別也」,在如此認識的前提下,又提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治國之道。民若「無恥」,政與刑再多、再重,也難以抑制犯罪率的攀升。
  • 動漫:《俠肝義膽沈劍心》是喜劇,還是悲劇?
    《俠肝義膽沈劍心》是西山居根據遊戲《劍網三》改編的一部動漫,是這個遊戲IP的衍生品。關於《劍網三》上期我們已經簡單地介紹了,這裡就不做過多的闡述。今天,我們就來介紹這部動漫。目前該動漫已經播放了兩季,主角還是那個主角,而劇情卻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