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曾說:"忠孝仁義",缺一不可。現在的人卻在違背這句名言,為什麼現在的人都要爭著做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呢?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現在社會的倫理學, 筆者嘗試從忠孝仁義四個角度去解析當下的四個問題,好協助有關的社會學家設計一些讓社會更加和諧的制度。
忠:積極救助並施以援手卻不懂得感激,屬於狼心狗肺的範疇嗎?
臺當局的一架F16失蹤了,中國的漁民發現了墜機的成員,並救起了這一名飛行員。當前,這名飛行員正在好吃好喝地被招待著。中國人都希望他不是吃裡扒外的傢伙,是懂得感恩的人,回家後好好做人,不要老整些有的沒的。
身為一國的臣子,臣子就應該忠心耿耿。可是,沒想到臺當局不僅不領情, 反而在那之前想要指責無辜者。臺當局的態度真的非常令人失望,他們似乎有些狼心狗肺,他們的社會的確有些是非不分。
目前,臺當局的這架F16的坐標和定位已經被確定。由於機體的殘骸在1000米以下,且該區域風高浪急,所以打撈這架戰機的殘骸有著非常高的難度。由於缺少先進的設備,臺當局沒了辦法,這也真是活該,這大概就是臺當局不忠的報應了,他們在危難的時候得不到任何的幫助。
臺當局的林毅夫是非常忠心的人,始終忠於祖國,是臺青年人學習的對象,青年人不要惹是生非,要明白愛國才是正道。
孝:因母受辱而殺人,是孝的定義嗎?
於歡辱母殺人案一案已經經過宣判並被判刑。在這一樁案件中,於歡在獄中表現良好,積極接受改造,目前,他已經被釋放了,洗頭換面重新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於歡辱母殺人案中,於歡做得的確沒有錯,在道德層面上講,孝一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一種理念,沒有孝道就容易弄亂了三綱五常;在法律層面上,殺人的確不是一種正派的行為,擅自剝奪人的生命是不正確的,身為人類,沒有誰的死是可以被嘲笑的,只不過,那名黑道的死的確是令人大快人心的。
在這一次案件中,於歡在母親受辱之後殺人其實也是一種不孝,就是把自己給帶到監獄裡去了,讓自己為了一條不值一提的狗而喪失了一段時間的自由。可是,這總比母親受辱之後什麼也不做是更好的,哪怕再給於歡一次機會,他可能還是做出一樣的選擇的。
可是,於歡承認他是改了錯的,那麼他就一定不會做出衝動的行為了。他會保持自己的道義,堅守自己的正義,追求自己的理想,進而到達自己的理想的彼岸的,祝福他以後的人生。
仁:人性的喪失還是道德的淪喪?
清華最近出了一件事,一名學姐倚老賣老,不知廉恥,竟因一次意外書包的"摸臀"事件而想要學弟"社會性死亡"。這不禁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眾人的目光。
隨後,輿論陣地開始向這名學姐進行攻擊。經過攝像頭的調查,真相是男生的書包碰到了學姐的"臀部",搞了半天,原來犯人竟然是一隻書包!這真的令人啼笑皆非,也讓為被誣陷者感到心疼。
這名學姐竟然因學弟的無心之失,就痛下"殺手",不由分說用"社死"的言語來要挾一個手無寸鐵的學弟,在當時真的沒有一點的理智做派,絲毫沒有表現出一個仁人的風範。
清華大學的藝術學院的這名學姐竟然有心刁難學弟,她的用心實在是令人噁心。我們從中可以得知,果然,高智商、高審美、高成就,真的完全就不等同於道德高尚。
這一次,清華大學某學姐刁難學弟威脅"社死",我們真不知道,姣好的人皮之下隱藏著怎樣的一顆心靈?這一次的事件一定給無辜的學弟造成了強烈的心靈陰影,他可能需要心理諮詢師去輔導一下,
所幸,在事件被調查清楚之後,社會的輿論還是站在無辜者的身邊的,社會真的不會去冤枉任何一個人,社會會給予最公平公正的審判。
在這一次事件中,我們同時感受到,高智商不等於高道德。當一個人的道德的淪喪到了這種地步,也真的令人感到可悲至極。
在這一次事件後,但願這些心胸狹隘的人能夠多一些包容,也能夠在別人的面前手下留情。堂堂清華大學是中國的眾所學校的表率,可不能因一個人的一失足就成了千古恨。
事後,這名學姐敷衍了事的行為更讓人喪失了對善良二字的見解,難道高智商就能夠為所欲為嗎?難道人心不都是肉長的嗎?誰不是打娘胎裡出來的呢?
社會人都希望這名學姐能夠積極改過,能夠大方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好好做人,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從中的確反映出了社會不和諧的一面,我們都希望這名學姐能夠主動破除和諧,能讓社會更美好。我們也希望男生不會因這一次的事件而變得抑鬱,能夠積極地笑對生活。藝術的本身就是追求美好,搞藝術的人本身就出了問題,這怎麼能行?
義:「浸豬籠」是舊時風俗,現在的對象成了男性,這是社會的進步嗎?
近日,廣東電白縣一男子疑似因情感糾紛出軌,喪失了應有的夫妻的義氣,被多名男子"浸豬籠"。
當時,這名男子被周圍的人用麻繩綁進竹籠內,扔進水裡,被捆男子當場痛哭求饒,最終痛不欲生,只可惜,他在快樂的時候卻不曾想過自己做的都是些什麼事情,最終造成了這一次的嚴重的後果。要不是民警及時趕到, 恐怕他就連自己的小命也都不保了。
浸豬籠作為舊時的一種刑罰,就是把犯人放進豬籠,在開口處捆以繩索,吊起來,放到江河裡淹浸,輕罪者讓其頭部露出水面,浸若干時候;重罪者可使之沒頂,淹浸至死,通常是處刑偷情(通姦)的人。
在清朝和民國時,有不少不守婦道的婦女都是被浸豬籠給淹死的,而罪不責男性,是因為當時男性是一個家庭的養家的主力,所以婦女受到的傷害是最深的。
現在,隨著婦女地位的提高,在極少數地區,"浸豬籠"的對象轉為了男性,成為了一種根據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留下來的奇葩的風俗。
這雖然不能說是一種進步,但是也說明了女性的地位的確是在提高的,男性真的是死不足惜,一點價值都沒有。
從這些事件中,我們了解到,雖然忠孝仁義是千年以前的儒家之道,在很多人的眼中看來都是古老的東西,但是,儒家之道的一些精華仍然是能夠被繼承下去的。這些最基本的倫理道德還是應該遵守的,遵守這些規則的目的不是讓生活變得不自在, 而是為了讓生活更加和諧, 更加美好,創造一個誰也不會受到傷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