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一人一說】—— CDS成員分享平臺
讓更多人看到、認識、了解設計師,一起交流、分享,
說說一路如何走來,不論是雄心壯志,歡樂頌
亦或是柴米油鹽,
不論是緬懷過去,亦或是展望未來,
你說,我聽。
個人簡介
馬哲
用戶體驗設計師、品牌設計師
CDS中國設計師沙龍 會員
站酷 推薦設計師
魅族主題設計大賽三等獎
華為主題設計大賽優秀獎
OPPO手機主題設計大賽二等獎
墨跡天氣插件設計大賽三等獎
樂視TV電視界面設計大賽優秀獎
FIFA2007女足世界盃海報設計大賽獲得優秀獎
一個以驚喜+拓展+動力自居的設計師,設計是對美好體驗的追求,追求細節之美,精於圖形化和界面設計,了解目標群體美學,深入體驗流程,喜歡站在品牌理念的角度上詮釋視覺互動設計。在設計工作中,培養了獨特的設計意識,注重產品的用戶體驗。
- cleanmaster -
- Geak Watch -
關於設計
·和我們聊聊您的經歷吧,不論是求學,工作,您是如何進入視覺設計這個行業的呢?
從小學開始學習國畫到高中為考中國美術學院殺到杭州學畫,興高採烈的通過美院考試,最後高考英語被卡,至今還有美院的夢想。設計之路從我進入一個普通類本科的藝術學院開始了,我學的視覺傳達,學生時代腦子裡就經常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我經常嘗試著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出來,當時會參加一些比較學術的設計比賽,有幸拿到07年女足世界盃海報設計大賽的優秀獎。
從那時起,設計對我來說已經不單純是專業,更是一份熱愛,一種興趣,畢業到現在,涉獵的領域從品牌設計到繪本編輯再到GUI設計,無論做哪種設計都是熱愛與興趣的升華,而這些不同的經歷也是我不斷成長的過程。
2012年我從品牌設計師轉型到UI設計師。我覺得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需要對行業最新的趨勢保持敏銳度。當時的轉型,是看到了網際網路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希望自己能不斷地探索新的領域。
- 朝夕 -
- 華為EMUI -
·當時您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和契機,選擇在北京發展呢?
專業上來說,大城市往往匯聚最新的趨勢,不論是設計上的還是技術上的,有利於設計師開拓思維,與時俱進,同時北京是一個充滿機會、激發人進步的城市。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也會激勵自己變成更好的人。生活上來說,畢業後一直留在北京,這裡有自己愛的人,愛的生活。
- 魅族 Enchanted -
·作為一位處在網際網路藍海裡的設計師,對於「大數據」這一詞語,您是如何看待的呢,在設計過程中,又是如何運用它呢?
我認為數據是把設計師的感性思維與用戶的理性需求連結起來的有效方式。
通過數據,來為設計提供依據,提供驗證。優秀的設計不應該只是美的,也應該是實用的。而往往實用性可以在大數據中獲得啟發,找到線索。例如:在一個產品中,同一個場景往往會出現難以抉擇的兩種體驗方式,這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小流量測試」的方式獲取具有代表性實驗結論,通過對核心數據的對比和反思,選擇一種體驗設計,並將實驗結論推廣到全部流量。
- Heart_diary -
- OPPO -
- 墨跡天氣 widget -
·對於「用戶體驗」,您是如何理解的呢,對於如何較為準確把握它,您有什麼心得體會呢?
良好的用戶體驗是指一個簡單的、好看的、易用的產品為用戶帶來的便捷。用戶體驗也是建立在滿足用戶需求,解決痛點的基礎上的。
設計產品時需要考慮產品的特性、受眾群體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是否可達到預期結果?反覆考慮這些問題,設定清晰的目標,對每一個階段的結果進行反思,通過不斷的驗證,才能確保正確的方向,達到良好的體驗。
掌握好用戶體驗設計,也同時需要了解和學習心理學,洞察使用者的行為和心理,運用心理學知識,總結和發現用戶的特徵和變化。
- 喜瓜 -
·部分甲方會要求設計師跟隨「設計潮流」,例如「扁平化」等,您是如何看待「設計潮流」呢?有遇到這樣的客戶嗎,是怎樣應對的?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段, 會引發人們不同的審美,從而形成當下的潮流。但就像時尚是輪迴的,設計的潮流也是流動的,我相信現在的『扁平化』設計也會有過時的一天,而擬物化設計某天也會成為『復古』新時尚。 對於有所要求的客戶,在尊重客戶需求的同時,也會嘗試說服客戶,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CMUX STUDIO -
- QISIKE -
·網際網路行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在您看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能力呢?
良好的審美和創造力是成為優秀設計師的基礎。而應對不斷的發展變化,學習、適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社會的發展往往包括行業的整合和科技的進步。夯實設計基本功,並保持學習,保持好奇,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立於不敗。 Stay Foolish and Stay Hungry!
- 華鼎 -
關於團隊
·對於如何更好的協調和管理團隊,提高工作效率,您有什麼心得體會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呢?
和所有人統一價值觀與目標,關注高價值工作任務;
風險管理、成本預期、新技術融合的評估;
設計方法的學習和分享,提高團隊的協作能力;
關注項目節點的總結和反思,項目目標與結果的對比。
- arrow -
- 6renyou -
- chameleon -
·在與其它部門溝通時,若意見相左,存在分歧,您是如何應對的呢?
設計師需要訓練自己結構化思維模式,分析問題的邏輯、原因,對症下藥,自然可以找到大家都能同意的方案。
確保自己與其他人的目標一致的情況下,解讀對方建議,融合各方需求,提出更兼容的解決辦法。
- cm cafe -
- firegirl -
- KANGLAIDE -
·據您的接觸和觀察,現在客戶對於設計的認知是處於什麼狀態呢?
相比前幾年的客戶,感覺現在的客戶更懂得自己想要什麼,更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好惡,也更懂得欣賞設計。合作起來,自然也更加順暢。
- L1 -
- launcher_icon -
- lock logo -
·站在您的角度,您覺得「設計師」與「客戶」二者應該處於何種相處方式,才是有利於共同進步的呢?
互相尊重,理解各自的需求和專長。客戶信任設計師的審美及設計水平,同時設計師能充分理解待設計的產品和客戶的預期,這樣雙方才能在互信的基礎上,碰撞出火花。
- Panda -
- windmills -
- zhaoxi -
關於生活
·閒暇時分,您喜歡做些什麼事情放鬆自己呢?
平時的愛好還是很多的。練習書法,彈琴,旅遊,遊戲,電影都是我釋放壓力、享受生活的方式。 從中,能獲得快樂,也能獲得靈感。
由於我對設計的喜愛,有閒暇時間我都會用設計的形式表達我生活中的感觸。最近在連載我旅行的日記,這不僅是一種修行,也是我對這個世界不同角度的看法。
- 遊記 -
昨日重現—捕捉旅行中的每個瞬間
每次旅行都要變成最美好的回憶,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繪旅行 繪玩樂,捕捉旅行中的每個瞬間。
參考文獻《五體字類》、《日本的配色(Traditional Japanese Color Palette)》
一蘭拉麵
『一蘭拉麵』幾乎出現在每個必去日式拉麵館的榜單裡。遊人友好的自助點菜機,無需與服務員溝通的菜單,仿佛旁若無人的小隔間,處處體現著『一個人也可以吃拉麵』的建店初衷。「この一滴が最高の喜びです(這一滴是最高的喜悅)」喝下最後一口湯,便能看到碗底的這句話。吃完一碗麵,是對味蕾最好的享受,也是對廚師最大的敬意。
伏見稻荷大社
伏見稻荷大社是遍布日本全國3萬餘座稻荷神社的總社本宮,入口矗立著由豐臣秀吉捐贈的大鳥居。然而這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色,莫過於主殿後千本鳥居構成的山間小路。朱紅色的千本鳥居綿延向上,仿佛是一條沒有盡頭的隧道。陽光撒下,遊人置身於一片紅色的微光中,感受這古老的神社,寧靜安好。
清水寺
春時的清水寺是極美的。四周綠樹環抱,櫻花爛漫。本堂間懸空的清水舞臺,未使用一釘,卻承載了千年的歷史。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順著奧院的石階而下便是音羽瀑布,清泉一分為三,分別代表長壽,健康,智慧,相傳喝上一口便可保佑安康。
金閣寺
金閣寺因全殿外壁的金箔裝飾而得名。參觀金閣寺的最佳位置是隔湖而望。湖面如鏡,倒映出金色的寺,和鬱鬱蔥蔥的樹。寺中的樹木似乎都經過工匠修剪,有的剛勁,有的婀娜,凸顯著日式庭院中對構景的處理,和蘊含的禪韻思想。金閣寺不大,約莫半小時便可逛完,隨遊人帶走的,有美麗庭院的記憶,和精心設計成符印的門票 —— 這是來自金閣寺的祝福。
黑門市場
600米長的黑門市場中有170餘家店鋪。170多年來,作為『大阪的廚房』,提供種類多樣的生鮮食品。現在的黑門市場,更象是遊客的廚房,貼著中文的價碼牌,專門印製的店鋪推薦小冊子,能說一兩句中文的店家,熱情地叫賣著自己的海鮮。這裡有烤海鮮,有魚生,有瓜果,或許本地人已不再常來採買,但黑門市場仍不失為遊人品嘗大阪美食的佳地。
T-site
去過代官山的蔦屋書店的人不應錯過坐落於枚方市的T-site. 這是由運營蔦屋書店的公司在日本開立的最大的生活提案型百貨店。除了一層的蔦屋書店外,百貨店還精心挑選了富有情調和設計感的生活類居家類商品。你可以在這裡呆上一整天,讀書,購物,喝咖啡,選唱片,體驗精緻設計帶給你的充實愉悅。
三十三間堂
公元1164年建造的三十三間堂,南北長125米,以柱相隔,為世界最長木造建築之一。古樸的殿堂之內,供奉著1001座觀音。堂正中供有一尊巨大的木造11面千手千眼觀音坐像,左右兩側各有500尊的金色觀音立像。從殿堂右側進殿觀賞,1000座觀音合掌站立,擺放整齊,給人莊嚴神聖之感,也令人不禁讚嘆雕刻家精湛的技藝和傾注的心血。
祗園
作為現代日本最著名的藝伎的「花街」。白天遊逛在祗園,街道兩旁是古樸的日式建築,餐館茶館居多。多數沒有營業,或只是開著門,不見店家招徠顧客。街上熙熙攘攘的多半是遊人,東張西望地尋找藝妓的身影。偶爾有真正的藝妓路過,卻也行色匆匆。據說,在最繁華的十九世紀初,祇園的藝伎多達三千多人。現在祇園只有藝伎、舞伎約120人。或許現在只能趕在盛大的節日,才能一睹祗園昔日的繁盛了吧。
·習慣通過哪些渠道汲取知識,為自己充電呢?
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也會不斷了解自己的短板。看書是我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我會每天早上為自己留下閱讀的時間,從閱讀中體會設計大師的精神,學習新的設計方法,不斷為自己保鮮。
- Font in love -
·最近有在關心行業之外的什麼事情麼?
除了設計界,對整體網際網路的發展,共享經濟的興起,以及國外的動蕩政治經濟局勢都有所關注。
尤其是人工智慧的領域,看著那些電影中的場景正在慢慢的接近我們的生活,我更多懷著好奇的心去探索這個領域的知識,學習和感受當下我們如何做好準備迎接新的時代。
- Mother day -
·有什麼建議可以給到設計行業的新人呢?
培養自己的設計意識,嗅探行業的變化,每天都要學習新的東西,不斷練習。
Practice makes perfect.
- rose-deer -
·為我們推薦一些設計網站和書籍吧。
設計心理學、通用設計法則、日本的配色(Traditional Japanese Color Palette)、商業模式新生代。
- truly madly deeply -
個人網站
https://www.behance.net/seevis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