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閱讀時間:10分鐘
自我介紹,我叫馮明楊,一名博主、up主、作家、文化傳播者,涉及 語言,心理,邏輯、兼 經濟,歷史,哲學,及 高考應試,影評,當代青年。大家共同參與,整合已有線上、線下的信息,促進學科發展。個人能力有限,講得不夠全面,希望大家積極參與,也希望 大家從中受益。
補充第一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a,物質與非物質.
在此,簡單科普一下,大家理解理解,
蘋果、石頭 是物質,此外,物理學上,看不見摸不著的重力場、磁場也是物質。
但看不見 摸不著的 公式,方程式、定理、規律 就不是 物質 了。邏輯思維、數學、哲學 也不是物質。
如,定理——在平面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就不是物質了。
b, 熵,簡單理解為 混亂程度,我以後會深入 講講 入門的熵,今天簡單提一下。
熵用S表示,△S>0,即 熵的改變量大於零,稱為熵增。 反之,熵減。
S>0,即 熵為正,稱為 正熵。 反之,為負熵。
我們考慮事物 一般是從變化的角度 考慮的,所以正熵,負熵,不常用。
舉個熵增的例子,
如,杯子碎了不能復原,城堡坍塌不能復原;
但某種程度,理論上,人為的幹預 是 可以復原杯子,城堡的。
再如,一杯水加入紅墨水、白墨水,最終一定會變渾濁,這朝著 無序 混亂的趨勢發展的,對吧?!
但,某些事物熵減 也是不爭的事實。
如,語言學上,萬有引力的「吸引」 與 無序、混亂相 對立,對吧?!
F=GMm/R。
再如 ,高中生物遺傳學,鹼基對 A G C T U的配對,與 無序、混亂 相 對立,對吧?!
無論是社會發展、生物進化、高中生物學的演化,都是 越來越 系統、高級。
雖然,在語言上,系統、高級 與 混亂 無序 不是明顯的相對,給大家留個疑問,我埋個「坑」。如果有小夥伴知道了,希望能積極發言哦。
我再點一下,{a},生物有過度繁衍的傾向,在基因層面考慮,基因有維持熵減的傾向。
{b},我傳播知識,讓別人接受我的思想,可以理解為 我「同化」ta人,也屬於熵減行為。
{c},but,難理解的是,噬菌體通過侵入細菌,噬菌體的基因熵減,讓 被感染的大腸桿菌 死亡,進而導致 大腸桿菌的基因無法遺傳 去 維持 熵減 ,要牽扯到博弈思想了。
{d},簡單講講,基因回報率。生物一些行為,如 成年動物 保護 幼崽 ;螞蟻過河、螞蟻撲火行為——螞蟻成團,舍小利 保大利。 這些行為 提高基因回報率也是熵減行為。
基因回報率不難理解,對吧?!提高基因回報率,簡單理解為,遺傳物質能更長久、持續的保持。
再如,病毒的演化有 從不宜傳染、讓感染者有高死亡風險 向 易傳染、讓感染者有低死亡風險的 趨勢。
第一講就到此結束吧。
第二講,博弈思想,
與博弈思想 同樣重要的是 相對思想、系統思想。
在此點簡單點一下——相對思想。
a.偏哲學,品品,如 道可道;一生二,二生三;百生千,千生萬;
b.品品,你可以說我是自以為是,我也可以說你說我是自以為是 是 自以為是,你也可以說我說 你說 我說 你說我是自以為是 是 自以為是 是 自以為是。 那陷入循環,就博弈吧。
c.偏哲學,品品,1, 0.1, 0.01,1元錢=0.1個十元錢=0.01個一百元錢。
從方便角度來講,平常把1當成單位「1」,但把0.1當成單位「1」 也無妨。
系統思想,在此先不提。
先說 「博弈」這個詞語,大家或多或少 有所了解, 不了解也無傷大雅。
如,接觸過 概念/定義——納什均衡;零和博弈;非合作博弈;愛情博弈
如,了解過 經典模型——海盜分贓;囚徒困境
如,讀過 書籍——《博弈論》《博弈論的詭計》。亦 或者 看過 電影《美麗心靈》。
好了,先點到這裡,我抽時間會講一些經典的模型,如,海盜分贓;囚徒困境;運動員拒絕檢查博弈;
在此,推薦一些視頻,
再推薦一個up主
他講了很多博弈模型,
希望大家多學學,對「博弈」有更深的認識哦。
或許,大家認為這個詞 在腦海中是 對立,對抗的意思。 但,我運用「博弈」這個詞,它的理解就很耐人尋味。
在此,我想把 博弈「形而上」,「哲學化」,大家簡單理解為,語言上理解為,博弈有合作,互利,對抗,融洽,取捨,兼得 的意思。
如,我再舉個例子,大家品品,
高中生物,生物之間 相互博弈,不僅 讓 群落間 有競爭、捕捉、寄生的關係,而且 還有 互利共生的關係;不僅 有種間鬥爭,而且 還有 合作。
你「GET」到「博弈」這個詞了嗎?
我感覺大家 看完並理解了 本講推薦的視頻的內容,就OK了。且我感到 如果大家 不 品品「博弈」,我說再多,深入講 ,大家就聽不懂。
我相信,有了「博弈思想」,大家感到「博弈」普遍存在,並且希望大家能建立博弈模型,並從中收益。
希望大家能在主動積極去學習。
先結個尾,這一講,帶大家認識了「博弈」。
希望大家對我有自信——我從知識點講起,到中後期,我暢筆寫作;大家暢所品讀(想到 暢所欲言編的詞)。
本講的遺留的「坑」有 講經典博弈模型
我會單獨開一檔欄目《知識小課堂》,專門填「坑」。
我還安排了一檔 心理類 雜談的欄目。
下一講,「人一律」,人性學第一定律。
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