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活血散瘀】單面針

2021-03-04 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

攀援木質藤本。具皮刺,刺長2-4mm,刺下彎或稍呈水平直出。奇數羽狀複葉(有時為偶數),堅紙質至革質;葉軸被下彎的刺及短毛;小葉柄長1-3mm,被短毛;小葉片5-9,稀為3或11,長圓形、卵狀長圓形或為長橢圓形,長6-13cm,寬2.5-5cm,先端短漸尖或為長橢圓形,長6-13cm,寬2.5-5cm,先端短漸尖或為尾狀漸尖,鈍頭或圓而微凹,基部圓而鈍斜或為寬楔形,全緣,中脈被極短的疏柔毛,下面中脈常具彎曲的皮刺。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花軸長5-8cm,被短柔毛;雄花的萼片4,卵形,長不及1mm,先端尖或鈍;花瓣4,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mm,先端鈍或尖;雄蕊4,較花瓣長,退化心皮無毛,花柱尖長,先端短的二叉裂;雌花的萼片和花瓣與雄花相同,但無退化雄蕊,心皮4,花柱甚短,柱頭頭狀,均無毛。成熟的心皮1-4,通常2-3數,灰色;分果爿圓珠形,表面著生堅硬、伸長、有時為分叉的針刺,針刺通常長4-7mm,最長可達1cm。種子圓球形,直徑約6mm,黑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9-10月。

藥材基源:本品為芸香科植物刺殼花椒的根、根皮和莖、葉。

採集加工:全年均可採收,根、根皮、莖皮切片曬乾;葉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布:生於海拔400-1000m山坡灌叢中。分布於西南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歸經:甘、辛、溫;有小毒。歸肝、脾、胃經。

功能主治:消食助運,行氣止痛。用於脾運不健,厭食腹脹,脘腹氣滯作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1-1.5g。

(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會員招募,請聯繫協會專職工作人員

132 8620 2223(羅)

相關焦點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祛風散瘀、解毒消腫】馬甲子根
    功能主治:具有祛風散瘀,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風溼痺痛,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癰疽。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收斂止血、散瘀消腫】山黃麻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散瘀消腫。用於跌打瘀腫,外傷出血。用法用量:外用:葉:鮮葉搗爛外敷,或用葉研粉敷患處;根:適量,鮮品搗敷。(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祛風除溼、散瘀定痛】羊躑躅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散瘀定痛。用於風溼痺痛,跌打損傷,皮膚頑癬。用法用量:0.6 ~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及孕婦禁用。1、瘧疾:本品1g,嫩松樹梢15g,水煎服。2、瘌痢頭:鮮品擦患處,或曬乾研粉調麻油塗患處。(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山小橘
    功能主治:祛風解表;化痰止咳;理氣消積;散瘀消腫。主感冒咳嗽;食滯納呆;食積腹痛;疝氣痛;跌打腫痛食。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葉搗敷。用藥禁忌:孕婦忌服。1、治黃疸型肝炎:(山小橘)根12g。水煎服。(《廣西民族藥簡編》)2、治跌打腫痛:用(山小橘)鮮葉搗爛,酒調外敷。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赬桐
    功能主治:根:祛風利溼,散瘀消腫。用於風溼骨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肺結核咳嗽,咯血。葉:解毒排膿。外用治疔瘡癤腫。用法用量:根0.3~1兩;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1、偏頭痛:本品葉60g、花椒15g,用酒炒熱,撒於紗布上,外敷痛處。2、風溼骨痛、腰肌勞損:本品鮮根30~60g,水煎服,並用其葉500g,水煎外洗。
  • 每天學習一直中草藥--【活血化瘀】南丹參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主胸痺絞痛;心煩;心悸;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崩漏;肚脾腫大;關節痛;疝氣痛;瘡腫。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毛麝香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散瘀消腫,解毒止癢。用於小兒麻痺初期,受涼腹痛,風溼骨痛。外用跌打損傷,腫痛,癰癤腫毒,黃蜂螫傷,溼疹,蕁麻疹。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① 治哮喘:毛麝香淨葉切絲,配洋金花捲菸吸。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崗梅根
    功能主治:清熱;生津;散瘀;解毒。主感冒;頭痛;眩暈;熱病煩渴;痧氣;熱瀉;肺癰;百日咳;咽喉腫痛;痔血;淋病;疔瘡腫毒;跌打損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用藥禁忌:脾胃虛寒者慎用;孕婦慎用。①治肺癰:崗梅根半斤至一斤。水煎,連服數次。②治痔瘡出血:崗梅根八兩。去皮切碎,煮豬肉食。
  • 能活血散瘀,強筋骨
    來源產地《全國中草藥彙編》苦、辛,溫。活血散瘀,強筋骨,調經,消疳。筋骨疼痛,腰腿痛:根1兩.泡酒服或煎服。月經不調,白帶,胃納不佳,脾腎虛浮腫,虛咳:根2兩.燉肉服。【原形態】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或被疏毛。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五月茶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活血,解毒。治咳嗽口渴,跌打損傷,瘡毒。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1、治瘡毒:五月茶葉適量,煎水洗。(《450種中草藥野外識別手冊 4》)2、治咳嗽、口渴:五月茶根30g,煎服。(《450種中草藥野外識別手冊 4》)①《生草藥性備要》:"止咳,止渴。洗瘡亦可。"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爵床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溼消滯,活血止痛。治感冒發熱,咳嗽,喉痛,瘧疾,痢疾,黃疸,腎炎浮腫,筋骨疼痛,小兒疳積,癰疽疔瘡,跌打損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1.5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①治感冒發熱,咳嗽,喉痛:爵床五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②治瘧疾:爵床一兩。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排錢樹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活血祛瘀,軟堅散結。用於感冒發熱,瘧疾,肝炎,肝硬化腹水,血吸蟲病肝脾腫大,風溼疼痛,跌打損傷。用法用量:枝、葉3~6錢;根0.5~1兩。用藥禁忌:孕婦忌服。①治感冒、發熱:排錢草幹葉三至六錢,水煎服。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②治關節炎:排錢草二至四兩,黃酒二兩。加水適量煎服。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鶴頂蘭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活血止血。主咳嗽痰多;咳血;乳腺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1、乳腺炎:本品鮮球莖搗爛,調醋外敷。2、跌打腫痛:本品鮮球莖搗爛,酒炒,外敷。(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 潮汕百草之鬼針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
    鬼針草,別名:鬼釵草、鬼黃花、山東老鴉草、婆婆針、鬼骨針、盲腸草、跳蝨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線包、針包草、一把針、刺兒鬼、鬼蒺藜、烏藤菜、清胃草、跟人走、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石慄
    功能主治:活血;潤腸。主閉經;腸燥便秘。止血。主治刀傷出血。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燒灰存性。外用:適量,搗敷。用藥禁忌:生吃能令人嘔,孕婦禁服。1、白濁:用果5~10枚,打碎,陳皮少許,豬瘦肉適量,清水煎服。2、經閉:用果5~10枚,打碎,豬瘦肉或豬橫俐一條,清水煎服。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龍骨風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活血通絡;止咳平喘;清熱解毒;殺蟲。主風溼痺痛;腎虛腰痛;跌打損傷;小腸氣痛;風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癬;蛔蟲病;蟯蟲病及預防流感。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燉肉。外用:適量,煎水洗,或取鮮汁塗搽。1、 治哮喘咳嗽:飛天蠄蟧、陳皮、豬肉煎湯服。2、 治內傷吐血:飛天蠄蟧、豬精肉煎湯服。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祛風除溼】買麻藤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散瘀性血;化痰止咳。主風溼痺痛;腰痛;鶴膝風;跌打損傷;潰瘍病出血;慢性氣管炎。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鮮者0.5~1兩)。外用:搗敷或搗爛酒炒敷。(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艾納香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溫中止瀉;活血解毒。主風寒感冒;頭風頭痛;風溼痺痛;寒溼瀉痢;寸白蟲病;毒蛇咬傷;跌打傷痛;癬瘡。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陰虛血熱者慎服。1、腫脹、風溼性關節炎:本品全草、蓖麻葉、石菖蒲,煮水洗。2、跌打損傷、瘡癤癰腫、皮膚瘙癢:本品鮮葉搗爛外敷或煎水洗患處。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龍鬚藤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活血止痛,健脾理氣。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疼,跌打損傷,胃痛,小二疳積。用法用量:0.5~1兩。①風溼關節痛、腰腿痛:鮮龍鬚藤60~90g,酒500g浸,每次服1杯,每日2次,或幹根30g水煎服,或加豬腳節1隻水燉服。或者龍鬚藤、骨碎補、南大竹各30g,酌加酒水煎服。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薜荔
    功能主治:祛風,利溼,活血,解毒。治鳳溼痺痛,瀉痢,淋病,跌打損傷,癰腫瘡癤。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品2~3兩);搗汁、浸酒或研末。外用;搗汁塗或煎水燻洗。①治風溼痛,手腳關節不利:薜荔藤三至五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②治腰痛、關節痛:薜荔藤二兩。灑水各半同煎,紅糖調服,每日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