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灌木。幼枝被柔毛和剛毛。葉紙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2釐米,先端鈍,有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有睫毛,幼時上面被微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柔毛,有時僅葉脈有毛:葉柄長2-6毫米,被柔毛和疏生剛毛。總狀傘形花序頂生,有9-13花,先花後葉或同放。花梗長1-2.5釐米,被柔毛和剛毛;花萼被柔毛、睫毛和疏生剛毛;花冠漏鬥狀,長4.5釐米,金黃色,內面有深紅色斑點,外面被絨毛,5裂;雄蕊5,花絲中下部被柔毛;子房圓錐狀,被柔毛和剛毛,花柱無毛。蒴果圓柱狀,長2.5-3.5釐米,被柔毛和剛毛。花期3-5月,果期7-8月。
藥材基源: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的乾燥花。
採集加工:四、五月花初開時採收,陰乾或曬乾。
生境分布:生於丘陵地帶的灌叢或山脊雜木林下。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歸經:辛,溫;有大毒。歸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散瘀定痛。用於風溼痺痛,跌打損傷,皮膚頑癬。
用法用量:0.6 ~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及孕婦禁用。
1、瘧疾:本品1g,嫩松樹梢15g,水煎服。
2、瘌痢頭:鮮品擦患處,或曬乾研粉調麻油塗患處。
(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會員招募,請聯繫協會專職工作人員
132 8620 2223(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