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榨槭是優良的觀賞樹種,入藥還能祛風除溼、散瘀止痛

2021-02-22 粵凰生態科技

青榨槭是一種無患子科的落葉喬木,它廣布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各省,在南嶺也有分布,常生於500-1500m的疏林中。

這種植物樹皮暗褐色或灰褐色,常縱裂成蛇皮狀,非常有特色。葉卵形或長卵形,邊緣具不整齊的鋸齒,嫩時沿葉脈有褐色短柔毛,後變無毛。總狀花序頂生,下垂,花綠黃色。翅果黃褐色,張開成鈍角或近水平。

青榨槭的樹形優美,是良好的園林綠化樹種,春天可以觀花,秋天可觀果、葉。而且秋季葉片變紅勝似紅花,後轉為橙黃色,最後至紫色,非常美麗,除此之外它的樹皮也極具觀賞性。

Tony Hisgett/wikimedia

青榨槭的木材也具有重要用途,它的木材因細緻和色澤美觀悅目而極宜作室內裝飾、裝飾品、膠合板面板和其他各種裝飾用材。

木材因強度性質適宜,宜作各種家具、門窗、地板,多種農具、細木工和一般器皿用材。木材還因旋切效果良好,而宜作多種旋製品。

青榨槭的樹皮和根可以入藥,根據《中華本草》的記載,它味甘、苦,性平,有祛風除溼、散瘀止痛、消食健脾的作用。主治風溼痺痛、肢體麻木、關節不利、跌打淤痛、痢疾、小兒消化不良等問題。

《新華本草鋼要》記載:「廣西民間用花煎水洗治結膜炎,內服治小兒消化不良。」

方例

1.治風溼麻木,手足不能活動,臥床不起:根研末,每用6g,用白酒少許和開水送服。

2.風溼腰痛:青榨槭根皮或樹皮9-15g,大伸筋、右南藤、木瓜、牛膝各9g,水煎或浸酒服。

本公眾號所有內容僅供了解

不能作為診斷依據

有關醫藥的信息請諮詢醫生

切勿擅自使用

參考資料:《中國植物志》、《中華本草 5》、《河南野生觀賞植物》、《西北木材材性指標 1》、《中華藥海 下 第1冊 全新修訂經典版》等。

粵凰位於天井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內,依託優良的森林生態環境資源,已建成集森林度假、科學研究、科普研學、林下種養、電子商務等多位一體的現代化生態農/林業科技園。

這裡是研學旅行、同學聚會、公司團建、親子活動、生態攝影、戶外踏青的好地方,還可體驗原生態森林民宿和瑤族傳統藥浴。

相關焦點

  • 商機|一種祛風除溼藥,可在林下種植,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好
    商機|一種祛風除溼藥,可在林下種植,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好「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當前,我國中醫藥事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形勢一片大好,尤其是在此次疫情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和歡迎,隨之價格也是一路上漲
  • 瑤藥中龍鬚藤屬風打相兼藥,有舒筋活絡,祛風止痛,健脾胃的作用
    能祛風除溼,活血止痛,健脾理氣。用於風溼關節炎,腰腿痛,跌打損傷,胃痛,痢疾,月經不調,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老人病後虛弱,小兒疳積。舒筋活絡,活血散瘀,祛風止痛,健脾胃。用於胃脘痛,心胃氣痛,十二指腸潰瘍,月經不調,吐血,毒蛇咬傷,風溼骨痛、類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等。
  • 極具觀賞價值的祛風除溼藥,根葉可作止癢藥,庭院種一棵紅紅火火
    極具觀賞價值的祛風除溼藥,根葉可作止癢藥,庭院種一棵,紅紅火火炎熱的夏日,漫步綠蔭下的鄉間小路,道路旁幾株紅色的花朵開得正歡,在一片綠叢中顯得格外耀眼,寬大的深綠色葉片像豬八戒那肥厚的耳朵,對生在莖稈上,呈可愛的心形,質地如紙張。
  • 農村這種野草,名叫防風,原來有解毒止痛和祛風除溼的功效
    對於部分的農民來說,真的非常討厭它,但是對於一些懂藥材的人來說,這可以一個寶,防風草是一種可以全身入藥的野草,可以用來解毒止痛,若是被毒蛇咬傷了,可以採摘新鮮的防風草用來外敷,可以達到止痛的效果。當我們身體要是出現什麼小毛病,就比如是感冒發熱、嘔吐、腹痛亦或者是筋骨疼痛的花,都可以用防風草來治療,防風草可以達到祛風除溼的功效。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祛風除溼、行氣止痛】豺皮樟
    藥材基源:本品為樟科黃肉楠屬(六駁屬)植物豺皮黃肉楠,以根入藥。採集加工:全年可採,洗淨陰乾。生境分布:生於低山灌木叢、疏林或丘陵地帶。分布於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臺灣、浙江(平陽)。性味歸經:辛,溫。歸肝、胃、大腸經。功能主治:祛風除溼,行氣止痛,活血通經。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痛,跌打損傷,痛經,胃痛,腹瀉,水腫。
  • 祛風三寒除溼酒
    【藥材功效解析】五加皮:性溫而味辛苦,可祛風勝溼,強筋骨。當歸:甘辛而微溫,可補血,活血,止痛,潤腸。牛膝:味苦、酸性平,可強肝腎,壯筋骨,利尿通淋,活血散瘀。此酒主散法溼,和血養血,主強肝腎,益腰膝,主治風溼麻痺,四肢拘攣,腰腿軟而無力,或膝痛不可屈伸。
  • 祛風散寒除溼酒大全
    【藥材功效解析】制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溼止痛。防風:祛風勝溼。澤瀉、茯苓:利溼健脾。枳實、陳皮:理氣化溼。大豆:活血,利水,祛風,解毒。此酒有祛風利溼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溼痛,遍身脹滿。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觀察效果,再酌加至治療量。
  • 說藥 | 防風草:祛風、除溼、解毒、止痛
    【植物形態】一至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2米。【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溼、解毒、止痛。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溫解表藥。【臨床應用】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適量,煎洗或搗敷。用治感冒身熱、嘔吐、腹痛、筋骨疼痛、瘡瘍、溼疹。
  • 祛風除溼,活血散瘀.主治風溼骨痛,腰肌勞損
    祛風除溼,活血散瘀。主治風溼骨痛,跌打扭傷,腰肌勞損。《中華本草》味微辛;苦;性平。祛風除溼;散瘀止痛。主感冒發熱;咳嗽;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脘腹痛;跌打腫痛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胡蜂酒的功效:祛風除溼
    胡蜂成蟲、幼蟲、蛹及蜂巢均可入藥,可內服、外敷、治療各種毒蟲蜇咬傷及各種疔毒腫瘡和婦科等症。蜂毒主要成分是組胺、5-羥色胺、乙醯膽鹼、胡蜂激酞、磷脂酶A、磷脂酶B、透明脂酸酶等,適量蜂毒具有增強免疫、抗腫瘤、鎮痛抗炎、改善外周血管循環等作用。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胡蜂酒的功效:祛風除溼。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祛風除溼、散瘀定痛】羊躑躅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散瘀定痛。用於風溼痺痛,跌打損傷,皮膚頑癬。用法用量:0.6 ~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及孕婦禁用。1、瘧疾:本品1g,嫩松樹梢15g,水煎服。2、瘌痢頭:鮮品擦患處,或曬乾研粉調麻油塗患處。(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 這種野草很常見,具有祛風除溼,舒筋活血作用,是預防痛風的良藥
    一、活血化瘀蜈蚣草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活血的功效,它對人類的骨折和跌打損傷,以及關節腫痛,乳癰和產後乳腫,以及淋巴腺結核等常見外科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二、祛風除溼蜈蚣草藥性辛溫可以祛風勝溼,舒筋活絡,能夠治療筋骨一切風溼疼痛攣縮,常用來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筋骨疼痛等病證。
  • 鶴頂穴:祛風除溼,通利關節
    【按摩鶴頂穴位的功效】按摩鶴頂穴具有祛風除溼,通利關節的功效【按摩鶴頂穴的手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3~5分鐘,長期按摩,可以緩解治療膝痛,腿痛、腳氣等。痺症:配梁丘穴、足三裡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針灸學簡編》)【鶴頂穴的相關】祛風除溼穴凡具有祛風除溼、活絡止痛、強壯腰膝等作用,可用於治療因感受風寒溼或風溼熱邪氣閉阻於四肢,表現為關節冷痛麻木、腰痛膝腫、四肢拘攣等症狀的一類腧穴,稱為祛風除溼穴。
  • 常用中藥材_祛風溼強筋骨的中藥材_自渡子
    ,入經(肝、心),功效(祛風除溼、通絡活血、消腫解毒、消炎止痛、殺蟲)。,入經(肝、腎),功效(祛風、除溼、通絡、止痛)。,入經(肝),功效(祛風、除溼、散瘀、止痛、解毒、消腫)。>,入經(肝),功效(祛風、除溼、散瘀、定痛)。
  • 中藥基礎——獨活祛風勝溼止痛
    春初苗剛發芽或秋末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烘至半乾,堆置2~3天,發軟後再烘至全乾即可入藥。其性平偏溫,味辛苦,入腎、膀胱經。據測定,含有當歸醇、當歸素、佛手柑內酯、傘形花內酯、東莨菪素、當歸酸、巴豆酸、植物甾醇和少量揮髮油等成分,用於治療被風寒所傷而致的溼痺、腰膝酸痛、手腳攣痛等症。《神農本草經》載:獨活「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賁豚,癇痓,女子疝瘕。」
  • 被人忽略的一味良藥,聞之能「安神益氣」,服之可「祛風除溼」
    古人在介紹松針的藥用價值之時曾說,此物聞之芳香,有「安神益氣」之效,服之散寒,有「祛風除溼」之功,可以說松針的養生價值還是非常值得人們去學習並應用的。中醫藥書籍有關松針的藥用價值介紹《名醫別錄》:松針祛風邪,除溼痺,生毛髮,安五臟,延年不飢。《本草蒙筌》:松針搗爛外敷祛風療瘡,懸掛闢瘟除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