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懇請大家幫個忙!
第一,把「正念冥想plus」公眾號標星;
第二,大家多多點擊「在看」和「留言」評論。
感謝大家的一直以來的支持,動動手,讓我們不要失聯!
正文:
在《瑜伽經》中,帕坦加利對如何冥想進行了闡述,並描述了構成冥想練習的因素。第一章的第二節經文指出,瑜伽(或聯合)是在頭腦變得安靜時發生的。這種精神上的靜止狀態是通過使身體,思想和感覺達到平衡而產生的,從而使神經系統放鬆。Patanjali繼續解釋說,當我們發現永遠無法滿足對事物的追求以及對娛樂的渴望時,冥想就開始了。當我們最終意識到這一點時,我們的外在追求就向內轉,我們已經進入了冥想的境界。
信或不信,每天進行冥想將大大有助於你內心的平靜。每天20分鐘的冥想練習能有效促進我們的身心健康。不管你平時是否堅持,有規律的冥想能使我們從忙碌的生活中理出頭緒。這篇文章將介紹如何冥想,以及如何建立你個人日常冥想習慣的問題。
自我覺醒團體的創始人Paramahansa Yogananda(1893-1952)在一書《內心平和》中寫到:「平靜是我們應具有的迎接一切生命體驗的理想狀態。」Yougananda 被譽為貫穿東西方最偉大的靈魂導師之一。他曾寫道,通過冥想能使人內心平靜,緩解內心壓力和緊張。
做冥想時,一個人必須暫時脫離現實世界。關掉你的手機和尋呼機,中斷你的傳真機,關閉電腦,打開自動答錄機……在這段特殊的時間裡,不要允許任何幹擾。
冥想是對抗科技對我們生活不斷幹擾的一貼完美解毒劑。事實上,近期研究表明一天兩次約20分鐘的冥想能減少我們血管阻塞的機率,有效降低因心率衰竭和心絞痛引起的猝死風險。
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你入門的小貼士:
應該在哪裡冥想?你可能希望設定房間的一個特殊角落,一個平靜安詳寧和的地方,作為你的私人淨地。你可以在這個角落裡布置上一些對你含有精神意指的東西或徽記,形成一個小聖壇或神龕。使用那些容易使你進入沉思狀態的物品。你還可以從大自然母親那裡獲得幫助:呆在海邊,傾聽海浪撞擊巖石的聲音;穿過茂密的森林小徑,仰望如教堂穹頂一般廣闊的樹蔭;站在小溪邊,傾聽瀑布、泉水和巖石之間的嬉戲;又或者凝望月亮升起,鳥兒從頭頂飛過。
冥想應該使用什麼坐姿?雖然傳統的姿勢是盤腿而坐,雙手自然垂膝,但關鍵是找到一種讓自己坐得舒服的姿勢。牢記,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你都可以冥想,甚至開車時(這個比較不建議)。
冥想時應該睜眼還是閉眼?如果可能的話保持眼睛睜開,使所有感官都處於開放的狀態。冥想的目的不是睡著,而是為你自己找到一種「放鬆的靈敏狀態」,這既不是昏昏欲睡,也不是無比清醒的狀態。保持眼神「溫柔平和」,就是說,不要特別專注於什麼東西,並保持嘴巴微微張開。
每次冥想持續多久?很多文章推薦20分鐘,一天兩次。但是問題的關鍵不是你冥想了多久,而是通過冥想,「它有沒有把你帶入到一種自我存在的狀態,在那裡你放下自己,和自己的內心交流」,Sogyal Rinpoche 在書《生死西藏》中寫道。
剛開始時,你可以嘗試四五分鐘冥想一下,然後休息一分鐘的簡短時段。Rinpoche 寫道:「常常我們休息時冥想才真正開始」。無論是禱告還是冥想,將這一習慣安排在每日的固定時間也是有好處的。聖本篤會的修士兼作家David Steindl-Rast推薦比平常早起15分鐘,給每天創造一個「沉思時刻」。如果沒有這些寶貴的時刻,如他所說,「你的一整天將陷入一種盲目的追趕,」一旦擁有它們,你的一整天便會賦予意義和喜悅。
以下我們將介紹練習冥想的4種辦法:
跟隨你的呼吸這是所有冥想技能裡最普遍的一種。首先,用力呼氣,將肺底裡的二氧化碳給吐出來。通過練習「深度呼吸方法」(又稱腹式呼吸法)裡的技巧是很有幫助的:想像一下你的腹部有一朵正在開放的蓮花,當吸氣使腹部充滿空氣時,花朵的花瓣舒展開來;當你呼氣時,花瓣則合攏起來。
盯著一幅畫或者某樣東西讓你的思維輕輕地停留在上面。假如你是天主教徒,你可以選擇基督、聖母瑪利亞或是聖靈的畫像。假如你為東方精神文化傳統所啟示,你可以選擇佛祖的畫像或徽記來進。你也可以用花,水晶或者其他東西代替,只要它們對你來說是有意義的。慢慢地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那兒,安靜平和地集中於它。
咒語的文義解釋是「心靈的守護者」。因此輕念咒語可以以精神之力保護你。還有說法說當你念咒的時候,咒語的能量會提升你的呼吸和能量。同樣的,選擇來自於你的精神文化傳統中對你有意義的東西:如玫瑰經。藏傳佛教通過輕念真言(如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來獲得內心的平和、康復、轉化和療愈。Rinpoche寫道:「輕念咒語,注意力高度集中,讓你的呼吸、咒語,和你的注意力逐漸合而為一。」
引導式冥想引導式冥想與引導式想像一脈相承,是一種強有力的專注於,並指導自我想像有意識地轉向為一個清晰目標的方法(想像一個跳水選手在起跳前,在腦中想像他的「完美跳水」所有動作)。Thich Nhat Hanh,一位越南的禪宗僧侶,同時也是一個學者、詩人、和平倡導者和作家,他建議嘗試這種非常簡單卻有效的,可以自學的引導式冥想(本文末尾將介紹方法)。
這些是真的冥想麼?以上介紹的方法只是冥想練習而非冥想本身。冥想通常被經驗豐富的實踐者描述為「一種存在的狀態——一種接受一切而無期待的,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所有的方法最終都是為了達到這樣一種狀態。
因此,冥想練習並不是冥想本身。一個人可能需要幾年的練習才能達到真正的冥想狀態。一個經驗豐富的冥想者可能在一個小時裡也只有那麼少數幾個時刻真正達到冥想狀態。
冥想的好處是潛移默化的雖然在進行冥想練習時,你可能不會感覺到豁然開朗的靈光閃動,它的影響卻會在一段時間之後顯現出來。你可能會注意到自己面對危機時不可名狀的沉著冷靜,或是在通常會讓你困擾的情況下處亂不驚。相信這個過程,讓自己放開想要達到某種「成果」的期待(畢竟冥想並不是一場競賽),你會收穫果實的。
冥想的真正神秘之處,Rinpoche說道:是它不僅對你的心志和情緒產生影響,還會對你的身體產生影響。而且這種轉化是療愈性的。「甚至連你的細胞都更加愉悅。」
Breathing in, I know I am breathing in. (In) Breathing out, I know I am breathing out. (Out)
吸氣,我知道我正在吸入空氣(吸氣)。呼氣,我知道我正在呼出空氣(呼氣)。
Breathing in, my breath grows deep. (Deep) Breathing out, my breath goes slowly. (Slow)
吸氣,我的呼吸逐漸深入(深吸)。呼氣,我的呼吸漸漸放緩(放緩)。
Aware of my body, I breathe in. (Aware of body) Relaxing my body, I breathe out. (Relaxing body)
感知我的身體,我吸入空氣(感知身體)。放鬆我的身體,我呼出空氣(放鬆身體)。
Calming my body, I breathe in. (Calming body) Caring for my body, I breathe out. (Caring for body)
鎮靜我的身體,我吸入空氣(鎮靜身體)。關照我的身體,我呼出氣體(關照身體)。
Smiling to my body, I breathe in. (Smiling to my body) Easing my body, I breathe out. (Easing body)
向我的身體微笑,我吸入空氣(向我的身體微笑)。鬆弛我的身體,我呼出空氣(鬆弛身體)。
Smiling to my body, I breathe in. (Smiling to body) Releasing the tensions in my body, I breathe out. (Releasing tensions)
向我的身體微笑,我吸入空氣(向我的身體微笑)。釋放我身體的緊張,我呼出空氣(釋放緊張)。
Feeling joy (to be alive), I breathe in. (Feeling joy) Feeling happy, I breathe out. (Feeling happy)
感受愉悅(為存在),我吸入空氣(感受愉悅)。感受快樂,我呼出空氣(感受快樂)。
Dwelling in the present moment, I breathe in. (Being present) Enjoying the present moment, I breathe out. (Enjoying)
活在當下,我吸入空氣(活在當下)。享受當下,我呼出空氣(享受)。
Aware of my stable posture, I breathe in. (Stable posture) Enjoying the stability, I breathe out. (Enjoying)
感知我穩定的體態,我吸入空氣(保持姿勢)。享受這種穩定感,我呼出空氣(享受)。
如何開始自己的冥想練習建議每天進行冥想。也可以在體式練習的末尾,或留出另一段時間。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
何時何地練習
為了建立一致性,每天都應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進行冥想。選擇一個安靜,讓您不受幹擾的地方。
傳統上瑜伽習練者可以在體式練習結束時添加5或10分鐘的冥想。
姿勢
選擇一個適合您的姿勢。保持脊柱直立,身體放鬆。手舒適地放在大腿上,手掌向上或向下。如果您選擇站立,保持良好的姿勢也很關鍵,手臂自由地垂在身體兩側。仰臥時,將自己置於對稱且舒適的姿勢下,頭部和膝蓋下最好有適當的支撐。
方法
確定您的練習重點。如果聲音吸引您,請創建自己的冥想語音,以無聲或可聽到的方式重複讓您感到平靜的詞或短語,例如「和平」,「愛」或「快樂」。
如果選擇凝視,凝視擺在您面前的物體:點燃的蠟燭,花朵或您最喜歡的神靈的照片。
觀察呼吸的一種方法是對呼吸進行計數:呼吸三到七次,然後呼吸相同的時間。然後轉移到僅觀察呼吸,注意其自身的自然節律及其在軀幹中的運動。
無論您選擇哪種姿勢和方法,在冥想期間都應堅持。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常期地保持這種方法,在練習中,當您意識到自己的注意力分散時,只需回到所選的焦點即可。
如何知道冥想是否有效?開始時,您可能會感到不舒服,坐20分鐘可能會導致雙腿不適或抽筋,而仰臥姿勢可能只會使您入睡。如果是這樣,請減少練習時間或更改姿勢。如果不起作用,請返回到您的體式練習,然後在練習中融入幾分鐘的冥想,而不是堅持進行正式練習。幾天後,再嘗試返回到常規冥想。
點擊「閱讀原文」,開始改變一生的冥想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