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入門的具體操作方法

2021-02-23 圓缺心理筆記

上次我們聊了為什麼要冥想,今天我們來聊聊具體怎麼做。

這裡主要介紹吐氣法,一方面是我最近更多地接觸的是吐氣法,另一方面是吐氣法更方便傳播,尤其是入門階段。

當然,要精深的話,還是要找專門的禪修老師或冥想老師,會有更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

所以,今天說的都是一些基礎操作,操作方式比較簡單,非常容易上手,堅持下去也有很大效果。

一.姿勢

從廣義來講,並沒有嚴格的體式。

因為禪修最終是為了服務生活,為了在生活中能夠更多地保有「靜」的境界,所以禪修可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進行。

在佛學中,把生活歸為行、住、坐、臥四種姿態,稱為「四威儀」。也就是說,坐著,躺著,走路都可以練習禪修。

在這方面正念會涉及得更多一點,比如正念飲食,正念伸展,正念溝通等,接下來會具體闡述。

但是,在這裡還是更多強調坐姿,尤其是跏趺坐,因為這種坐法會更有利於心緒穩定,也更容易拓展到對人生和宇宙的智慧,有利於冥想的深入學習。下面是具體闡述:

①最好是採用雙盤的姿勢,其次是單盤,實在不行還可以散盤,尤其是初學者,不用一定要求自己雙盤,我們的目的是修心不是修腿。


兩手結三昧印(把右手掌仰放在左手掌上,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抵住)。注意輕輕抵住,不能用力。


當坐著時,保持身體不動,全身放鬆,同時保持脊柱自然直立,不要彎腰曲背,也不要刻意挺直(身體不健康的人,最初不能直立,不妨聽其自然,練習日久後,就會不知不覺自然地直立了)。


兩肩保持平穩(不可歪斜,也不要故意用壓力)。


舌抵上顎。上顎是指上門牙後面牙齒和肉相接的那個部分。自然放置,切忌用力,如果你覺得舌頭有點累了,則說明用力過猛。


把頭放正,面帶微笑。微笑時面部的神經鬆弛,慈容可掬,心情自然也放鬆了。


閉上眼睛,且保持眼珠正,眼睛也可以 半開半閉,但是現代人用眼太多,初學者乾脆把眼睛完全閉上,注意不要昏睡。

下面再補充一些注意事項:

①儘量穿寬鬆的衣服,打坐時也取下一切修飾物,包括眼鏡,手錶,項鍊等。

注意防寒。在冥想時,寧願過熱,也不能過冷,尤其不能直接對著冷風吹。冥想時注意保護好後頸的大椎穴和左右膝蓋處,這些地方在冥想時很容易受寒,一旦寒溼入體,很難排出。在冥想時,可以穿有領子的衣服,並在腿上蓋一條被子/披肩。

③下座時,用兩手揉搓面部及兩腳,使氣血活動,然後再離座,並且應當作適度的運動。

二.吐氣法操作

1.用鼻子吸氣吐氣,不要憋氣。

首先是所有的呼吸全部用鼻子,嘴巴要閉起來。

其次,我們呼吸分為呼和吸,吸氣的時候是自然地吸氣,但是呼(吐)氣要繼續吐、繼續吐,把這氣給吐乾淨,吐到覺得這一口氣已經實在沒有了,再像平時呼吸一樣自然吸氣。

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力地吐氣,像深呼吸一樣,這種方法不建議太長時間,通常幾分鐘即可,不然某些部位可能不太舒服;

另一種是輕柔的方式吐氣,是一種很自然很放鬆的狀態,後者也是我們更提倡的方式,可以在人群中也練習吐氣法而不影響他人。

2.自然止息。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是指吐氣和吸氣中間的間隙保持一種不呼不吸的狀態。

這裡需要區分止息和憋氣。

憋氣:是吸氣和吐氣的那個間隙,就好像遊泳時深吸一口氣,沉入水底,然後憋住。

止息:吐氣和吸氣中間的那個間隙,保持一種不呼不吸的狀態。

止息也不是刻意為之,而是第三步吐氣的狀態做好了,自然而然就會有這個止息的過程。

敲重點:不加意念,自然為之,當全身放鬆了自然就會達到止息的狀態。


3.在止息的過程中,去覺察身體狀態的變化

關於覺察身體狀態的變化,就是感受自己的身體和之前有哪些不同,比如之前有位小夥伴練習了一分鐘,就感覺自己有一股氣竄上來,身體發熱,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感受。

我們對待這個感受是一種如其所是的態度,也就是該怎樣就是怎樣的感受,不去刻意追求。有人感受到熱,有人感受到冷,甚至有其他感受,或者沒有感受,都很正常,這種感受與個人的身心情況有關,具有很強的個體差異的。


關於這個覺察,我想多說一點。

心理學很多時候都會去強調這個覺察,會說覺察是改變的一個開始,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會被情緒牽著走,就是因為缺少這個覺察。

比如有時候我們情緒激動時會說出一些傷人的話,可以說當時就是完全被情緒給控制了大腦,而如果能夠覺察到這種情緒的話,就應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說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話。

所以,有句話說「覺察是改變的開始」,其實,說「覺察就意味著改變的一半」都不為過。

而在吐氣法中,吐氣和下一次吸氣之間的這個覺察可以說相當於一個覺察的練習,只有在吐氣中的覺察練好了,在真正的關鍵時刻才能夠發揮覺察的威力。



三.關於冥想的其他問題

1.藉助音樂進入狀態,特別是冥想入門的時候。

音樂推薦:巫娜的古琴曲,我一般聽的是《心經》的歌曲,也就是本文的配樂。


2.每次練習時間遵循由少到多,循序漸進的規律

最初習坐時,堅持每天冥想5分鐘,並逐步增加次數,採取每次時間少,但次數加多的方式。

如果勉強久坐下去,則會心生厭煩,不如每次時間短一日多坐幾次才好。之後慢慢增加到10分鐘,15分鐘,30分鐘,40分鐘,1個小時等。

3.什麼時候練習冥想?任意時刻都可以。

只是如果想要堅持下去的話,比較推薦早上早起,每天固定時間練習固定的時長,比如每天早上6點練習10分鐘,這樣身體和心理上都更容易形成穩定感,也更容易進入狀態。

在其他時候練習冥想也都可以,我平時工作疲憊時,會冥想5~10分鐘,會立馬感覺refresh,精力得到快速恢復,有些人中午會用冥想來代替午睡,因為冥想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精力恢復方式。

3.練習冥想的場地要求

如果使用坐姿,無論初習或久習,坐處必須使臀部墊高二、三寸,初習打坐的人,兩腿生硬,可以墊高四、五寸,日久可以漸漸減低(如臀部不墊高,身體重心必定後仰,使氣脈阻塞,勞而無功)。

除了買專業的禪修墊外,最通常的做法坐在床上,拿個枕頭翻過來墊在屁股下就可以墊高了。注意不要坐在沙發上,因為太過於柔軟,使得身體很難直立。

如果地點不太方便,也可以直接坐在椅子上練習,雙腳踏實地踩在地面上,身體坐直。

若擔心財物丟失可以睜開眼睛,溫柔地注視前方地面即可,我在地鐵上有位置做時就會用這種方式練習冥想。

在光線方面,保持環境的光線適中,光線太強不容易安靜下來,光線太弱容易睡著,也容易讓膽小的人心生恐懼。

4.冥想後的身體反應

有些人在冥想時會有一系列身體反應,常見的有發熱出汗,口水增多,身體某部分(尤其是腿部)酸麻脹癢等,甚至有人發燒,感冒,拉肚子,都這屬於正常現象,是身體在自我修復的表現,在正常範圍內則不用過於擔心。

以上就是關於冥想的操作方式,總之,冥想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但是,說了那麼多,最重要的還是堅持

練習冥想就是投資心性,也許一兩天、一兩周不一定有明顯的進步,但是堅持下去,慢慢就會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人際關係得到改善,生活的幸福感得到增強。

大家如果還有什麼想看的,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

相關焦點

  • 純小白如何學習冥想?這本「傻瓜」入門書請查收
    為了幫助更多人從冥想和正念中獲益,作者在2004年還俗,回到倫敦創建了頭腦空間項目。作者在這本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什麼是冥想,怎麼樣進行冥想。它就像一把鑰匙,為我們開啟了冥想這扇大門。比爾·蓋茨曾把這本書稱為「冥想入門書」。
  • 自助冥想緩解抑鬱症:冥想的簡單操作方法
    冥想已被證明有助於緩解抑鬱症。正念冥想對減輕抑鬱症症狀具有強烈的作用,例如消極思考、反思和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症狀。雖然冥想可以有效緩解包括難治性抑鬱症在內抑鬱症症狀,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只是治療抑鬱症手段的一部分,應採用多管齊下的方法治療抑鬱症。冥想應與治療和其他傳統方法結合使用。下面介紹下自助冥想的一些方法。
  • 冥想入門的7種方法(新手必看)
    選擇一種方法並對此進行一至兩周的嘗試,然後再試另一種方法。當有任何顧慮或懷疑時,你可以暫停下來並將所出現的負面反應只視作應該放任自流的思想模式。然後,如果你願意的話,就嘗試另一種方法吧。最終,你將很有可能希望選定當中的一種方法並全心投入其中。許多人對冥想興趣頓失是由於他們剛開始時使用了難度過高或不適合他們性情的冥想練習。
  • 冥想可以解憂,但如何入門?
    冥想可以解憂,但如何入門?實際上,近來研究顯示每天冥想兩次大約20分鐘能減緩人的血管堵塞程度,極大程度減少因心臟病或中風引起的猝死的風險。關於冥想的竅門以下是一些入門小貼士我應該從哪兒開始冥想?你可以在房間裡空出一個角落,作為自己的私人空間:一個讓你沉靜下來,安靜又平和的地方。
  • 觀呼吸的具體方法
    觀呼吸的練習方法很簡單,只是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一直被我們忽略的呼吸上。在印度,觀呼吸梵文叫安那般那,佛陀教給他的親生兒子羅侯羅證果用的就這個方法。據《阿含經》記載,佛陀本人以及佛陀的弟子們,靠這個法門,短則7天,慢則7年,就能證得宇宙真相!在修行過程中獲得神通的弟子們更是不計其數。
  • 冥想入門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冥想這個詞的真實含義:冥想一詞,極易誤導並誤解,因為中文裡有一個成語叫苦思冥想,所以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冥想修行者都錯以為冥想就一定是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在靜思或靜悟些什麼,其實冥想的真實含義並非如此,這個詞義的解釋,以我個人的心得和體會覺得應該這麼解,即「冥想」如同「命運」一樣實際上是由不同的二個字所構成的,「命運」指的是先天之命+後天之運之總和
  • 初學者冥想打坐入門:打坐什麼姿勢最好,冥想又是在想什麼?
    今天有人問我初學者沒有任何基礎,想要冥想打坐怎麼辦?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入門,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現在對冥想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前幾年泰國的幾個小朋友被困在了巖洞裡面出不來,當找到他們的時候,據他們自己說在巖洞裡通過冥想和打坐來調節情緒,減少消耗,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其實現在的狀況也非常適合用冥想,打坐來調節自已,安撫自己浮躁不安的情緒,讓自己心安、穩定,能夠安下心來穩住就是勝利。
  • 後悔沒有早點發現,冥想入門原來這麼簡單
    而冥想能很好的帶來放鬆、減壓的效果,幫助我們休息大腦,提升注意力。01 小白必備:正念冥想我冥想的過程是從零入門,沒有什麼複雜的方法。對於一般人來說,開始冥想就從一個簡單的方法:正念冥想入手。什麼是正念冥想呢?簡單來說,就是不加判斷的觀察當下的自己。最簡單的是從觀呼吸開始。
  • 冥想入門第一版
    冥想是什麼?這個解釋的人很多,我認為是鍛鍊你大腦的方法,大腦伏地挺身。普通人除了用大腦之外幾乎沒有人鍛鍊過大腦,大家只會鍛鍊身體,既然身體通過鍛鍊可以變的強壯那麼大腦為什麼不可以呢?當然了冥想不只是鍛鍊你的大腦,還能讓你的身體恢復健康,這個是很多冥想書沒有太多提到的,大家都是用各種科學數據來證明冥想對於情緒對於精神對於大腦有好處。
  • 冥想 | 靜心冥想方法——數息法
    靜心冥想方法,舉其大者,主要兩種系統: 一是調身,經由身的柔軟、平順、調和,進而達到心的平靜、專注、統一。 一是修心,經由心的平靜、專注、統一,進而達到身的柔軟、平順、調和。 數息法,主要屬於後者,也就是修心。
  • 冥想入門必備書單,這裡一次說全了!
    最近不少人問我,能不能通俗易懂地講講什麼是冥想?冥想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冥想在西方那麼受歡迎?冥想要怎麼開始?一整套練習流程是什麼?其實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真的無法回答。冥想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如果只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那冥想的好處,可能也就只是說說而已。
  • 什麼是冥想?初學者如何開始?這份冥想入門指南請收下
    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你入門的小貼士:應該在哪裡冥想?你可能希望設定房間的一個特殊角落,一個平靜安詳寧和的地方,作為你的私人淨地。你可以在這個角落裡布置上一些對你含有精神意指的東西或徽記,形成一個小聖壇或神龕。使用那些容易使你進入沉思狀態的物品。
  • 冥想的意義、方法和作用
    一些研究者也已經提出,有規律地進行冥想可使心理超越西方心理學所認為的局限--甚至導致在可測量的智力和認知操作上的增進。冥想實踐中一流的佛教教師漢(Nhat Hanh)(1991)建議,對呼吸的知覺,以及只是欣賞你周圍的事物都可以成為通向心理平衡的途徑。
  • 分享 | 靜心冥想入門法——數息法
    在佛醫禪觀課中講過很多關於靜心冥想方法,舉其大者,主要兩種系統: 一是調身,經由身的柔軟、平順、調和,進而達到心的平靜、專注、統一。 一是修心,經由心的平靜、專注、統一,進而達到身的柔軟、平順、調和。 數息法,主要屬於後者,也就是修心,數息法,也是入門之途。
  • 靈性 | 靜心冥想入門法——數息法
    在佛醫禪觀課中講過很多關於靜心冥想方法,舉其大者,主要兩種系統: 一是調身,經由身的柔軟、平順、調和,進而達到心的平靜、專注、統一。 一是修心,經由心的平靜、專注、統一,進而達到身的柔軟、平順、調和。 數息法,主要屬於後者,也就是修心,數息法,也是入門之途。
  • 冥想如何快速入門?
    冥想冥想,英文名叫「meditation」,來自拉丁文 meditare,意思為「醫治」「心靈培育」,跟我們熟悉的 medicine(藥)源自同樣的詞根。在西方人看來,冥想是一種身心治療的方法。網絡上有很多介紹如何冥想的,比如聽音樂,想像自己在雲端或者海邊。也有朋友拿這些來問我,一般來說不置可否,我只會建議他們回到方法即可。冥想的方法,如果展開講,可能會非常細緻。
  • 《只要會呼吸,就能做冥想》冥想的入門階段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只要會呼吸,就能做冥想》,本書中文版共計13萬字,我會用4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2期。上一期,我們對冥想進行了簡單的了解,知道冥想可以讓內心寧靜下來,緩解壓力,延緩衰老。
  • 冥想如何快速入門 ?
    冥想,英文名叫「meditation」,來自拉丁文 meditare,意思為「醫治」「心靈培育」,跟我們熟悉的 medicine(藥)源自同樣的詞根。在西方人看來,冥想是一種身心治療的方法。;訓練大腦元認知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覺察自己,成為自己的觀察者(西方第一人稱「I」的含義);一種尋找自己的最佳路徑;讓我們專注而放鬆地活在當下,體會和領悟生命的真諦;像一條小船,帶我們從此岸到彼岸,從不自在的現實到自在的心靈世界;……如果要再列舉,估計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畢竟「There
  • 好消息,冥想入門的七種方法竅門正念呼吸|影響情緒
    冥想入門的七種方法竅門正念呼吸|影響情緒5。脫掉你的眼鏡讓你可以完全放鬆6。您可以盤腿而坐或7。坐在硬背或無背的椅子上(坐在椅子前?的地方而且不靠在椅背上)8。舒適的把你的手朝上或朝下放在大腿上9。無論盤坐或坐著椅子上,都要確保你的背部和頸部是直而放鬆的狀態10。按「播放」按鈕開始播放錄音,開始練習然後,你將有你的第一個正念練習體驗...
  • 發現適合自己的冥想方法:冥想有哪些種類?
    如今,我們繁忙的日程和日漸苛刻的生活,迫切需要減輕壓力,而冥想正是一種好方法。 儘管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冥想方式,但找到符合您需求並適合您個性的冥想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