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這些手機APP「套路」多,你可能被自動扣費了

2022-01-29 新華網

  

本想只開通一個月會員,卻在第二個月被自動扣費;想解除自動續費,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取消……

時下,手機應用付費市場火爆,不少用戶吐槽一些手機APP的會員充值服務玩起了「貓膩」,用戶購買的包月服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悄然自動扣費,讓本來的自願選擇,變成了「被動續費」

  

 APP「主動」幫用戶選擇自動續費 

  

「就開了一個月會員,結果下個月被扣了錢,打電話諮詢客服才知道是自動續費。」濟南市民孫祺告訴記者,雖然一個月會員也就10幾元錢,但她對何時同意開通自動續費完全沒有印象。

  

「本來想體驗一把會員待遇,點擊付費後才想起來,好像不起眼的地方有個自動續費選項被默認勾選了,回頭一看果然『中招』了。」威海市民郭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在某款視頻APP上開通會員時,選擇了系統默認的選項,結果發現自己購買的是自動續費套餐。「想取消自動續費,程序比開通時繁瑣多了。」

  

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手機APP提供的付費服務中,用戶在開通會員時,系統會「默認」幫用戶勾選自動續費,並用較小的字號標記出來,如果不仔細看,根本就渾然不覺。

很多用戶即使後期發現,但由於退訂程序複雜、扣費金額不高等原因,不一定馬上取消,很多手機APP通過這種方式謀利。

  

記者對多款APP進行了測試。在大多數常用軟體中,付費頁面均有選擇自動續費連續包月選項和單獨包月選項,兩個選項並列。但在愛奇藝、餓了麼等應用的會員充值界面,系統默認選擇的是連續包月套餐,在套餐下方,寫著一行字號較小、字體顏色偏淡的話:「首月到期後,則會自動續費。」如果不仔細看,很難注意到。

  

 自動續費「套路」多 

  

記者發現,不少消費者都曾遇到自動續費問題,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掉進了消費陷阱。在有關自動續費的問題上,一些APP的「套路」是這樣「玩」的。

  

套路一:「免費試用」不免費。蘋果應用商店中一款拍照APP,在首頁打著「解鎖更高級功能——點擊免費試用」的幌子,用戶點擊進去卻被要求開通包月服務。原來,所謂的「免費試用」是先購買每月的包月服務,然後才能獲得贈送的「7天免費」會員服務。

  

套路二:充值優惠「代價」不小。在一些APP的頁面頂部,常出現「一分錢體驗7天會員」「5塊錢充值一個月會員」等誘人標語。但消費者充值後,卻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連續遭遇扣費。對於此類活動,部分APP往往在誘導性標語和圖案上,使用誇張的字號,但在活動宣傳頁的某個「角落」,「悄悄」標註「1分錢體驗會員將尊享連續包月會員特權,自動加入連續包月計劃」等協議,用戶只要付費就相當於同意了協議條款。

  

套路三:「自動續費」成了唯一選項。記者用蘋果手機充值某微博會員時,充值界面只有4個套餐,分別是「連續包年」「連續包半年」「連續包季」「連續包月」,在套餐下方的小字自動續費聲明中,寫著「如需取消續訂,請在當前訂閱周期到期前24小時,手動在相關設置管理中關閉自動續費功能。」用戶在充值界面沒有單獨包月或包年選項,一旦選擇充值,只能選擇自動續費。

 加強監管讓自動續費成為「顯規則」 

  

隨著用戶對優質內容需求的提升,部分視頻、音樂類應用均採用免費+付費搭配的服務模式,其中付費用戶數量呈現年年攀升態勢。2017年,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主要視頻網站付費會員數量均超過2000萬,我國視頻付費用戶已經超過1億。

相關專家認為,面對龐大的付費市場,不應讓原本公開透明的「顯規則」變成了「藏頭露尾」的「潛規則」。

  

「一些APP以不明顯的方式提示消費者同意自動續費的服務條款,侵犯了消費者的權利。」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左勝高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了消費者知情權,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否則是對消費者充分知情權的一種侵害。」

  

左勝高建議,

網際網路企業在付費問題上,尤其是涉及商品或服務的費用、履行期限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內容,應當使用與其他文字顏色、大小相同的字體,並放置於顯著位置。

此外,相關協議不應「默認」被勾選,而是設置程序讓消費者完整閱讀,獨立做出選擇。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惠民說,

手機APP在付費充值中「玩套路」,其實是在利用消費者的信息弱勢地位,達到誤導消費目的。

工商、網信等部門要承擔起監管的主體責任,加大檢查頻率和懲處力度,同時建立起「黑名單」制度,將多次違規、整改不力的企業列入「黑名單」,定期向社會公布。

  

同時,消費者在開通會員時也要看清條款內容。一旦遇到自動續費陷阱,要多收集證據,及時與服務提供方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向工商、消協等部門投訴,也可以通過法律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來源:新華視點

記者:邵魯文 楊文

監製:劉洪 張立紅

編輯:梁甜甜

校對:劉怡然

要注意!

相關焦點

  • 《最美證件照》自動扣費取消方法
    18183首頁 最美證件照 《最美證件照》自動扣費取消方法 《最美證件照》自動扣費取消方法 來源:網絡
  • 手機APP自動安裝強制扣費 惡意應用會"組團作惡"
    東方網8月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最近一周,滬上白領茅銳(化名)的智慧型手機通知欄總會被大量垃圾簡訊、廣告推送填滿。她百思不得其解,不知為什麼?   7月29日,一份二季度《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安全檢測與分析報告》,似乎給出了答案,被點名的10大惡意應用,主要隱患是:「損害系統」、「隱私洩露」、「資費消耗」等。
  • 聚投訴網友投訴蘋果公司、完美證件照專業版:完美證件照app自動扣費
    範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很早之前通過蘋果商城下載完美證件照app專業版,使用之後發現效果不理想就沒有再使用過。今天學校要求上傳證件照,就再次打開了該app,該app提示可以進行三天免費試用,我便同意了訂閱,未曾想該app直接幫我訂閱了半年的會員,價格是173元,我根本沒有考慮付費訂閱,而該app自動幫我付費訂閱,完全違背了我的初衷,我認為該app存在欺詐消費者現象,要求該app退款。」
  • 你被APP自動扣費沒?我們發現這4款默認勾選自動續費
    同時,個人認為平臺應在購買界面新增取消自動續費項服務的選項,免去沒有必要的步驟,並在下一次扣款前盡到告知義務。」3月15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蒙慧欣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你被自動扣費了嗎?若要取消訂閱,需要繁瑣的步驟,如使用IOS系統支付的用戶取消自動續費步驟為打開手機【設置】→【iTunes Store 與 App Store】→【Apple ID】→【查看Apple ID】→【訂閱】→選擇扣費APP→點擊【取消訂閱】;微信付費用戶取消自動續費步驟為【微信】→【我】→【支付】→選擇右上角三個小點→【自動扣費】→選擇扣費APP→點擊【關閉服務】;支付寶付費用戶取消自動付費步驟為【支付寶
  • 【曝光】這些手機軟體千萬不要點,惡意扣費!防不勝防...
    羅先生在湖南移動公司的官網查詢了近半年的話費詳單,發現從2015年11月起,增值業務裡多出了一筆15元包月的彩信費用,每個月1號自動扣費,進一步查詢,羅先生發現,這15元的增值業務費用竟然是遊戲平臺信息費。  羅先生:我沒有定製過,這根本就不需要,我本人不需要這個遊戲平臺,我不會玩遊戲,沒玩過。
  • APP購買會員後默認「自動續費」,你怎麼看?
    現在各類app,都有會員服務,有不少消費者為了方便會顯示開通。然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這些會員服務常常是連續自動扣費的,等發現,已經被扣除了好幾個月了。浙江經視浙樣紅APP買會員默認自動續費 你有沒有被「套路」過? #浙樣紅TV#視頻號杭州一位盛先生向媒體反映,他在9月的時候,花費9元購買了一個月的知乎會員。
  • 手機APP自動續費 自動續費字號較小、字體顏色偏淡
    原標題:手機APP自動續費「套路」多據新華社濟南9月13日電 本想只開通一個月會員,卻在第二個月被自動扣費;想解除自動續費,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取消……時下,手機應用付費市場火爆,不少用戶吐槽一些手機APP的會員充值服務玩起了「貓兒膩」,用戶購買的包月服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悄然自動扣費
  • 快訊|掃描全能王、美圖秀秀等app被曝偷偷自動扣費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發現,不少手機App改變了之前的付費方式,採用「三天免費試用」「首月價格優惠」的方式,「套路」消費者。報導稱,北京市消費者王力(化名)告訴記者,他之前下載使用過一款「掃描全能王」的手機App,並沒有選擇自動續費。
  • 教程:apple music莫名扣費,apple music自動扣費怎麼取消
    有不少朋友在使用蘋果iphone,ipad之後會被apple music莫名扣費。原因是因為大家在使用Apple Music時,大都會嘗試apple music免費3個月的體驗,在體驗期過後蘋果會每個月會自動從關注的支付方式中扣除相應費用。
  • 部分手機「手電筒」APP 被植木馬偷扣話費
    原標題:部分手機「手電筒」APP 被植木馬偷扣話費  新華社天津2月3日專電 (記者 周潤健)把手機變成手電筒,著實方便了不少,手機只要安裝一款小小的APP就可以輕鬆實現這個功能。不過360手機安全中心最新監測發現,部分手電筒APP被植入了暗吸費的手機木馬,不管手電筒APP亮不亮,都會在後臺偷扣話費。
  • 聚投訴網友投訴蘋果公司、Simply Piano:simplypiano惡意扣費並且...
    韓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軟體剛開始用的時候提示的是免費試用7天,七天後需訂閱再用,並沒有任何強調七天後自動扣費,自動扣費之後去app store申請退款app store也不管並拒絕退款」 投訴詳情:simplypiano惡意扣費並且不能退款相關集體投訴專題: 多家蘋果授權店涉嫌非法「洗白」被盜手機 未成年人蘋果手機充值王者榮耀
  • 米粉卡再現亂扣費現象!揭開定向流量的套路,不容姑息!
    那這種套餐實際情況如何,有網友反映,自己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明明已經關閉了數據開關,但米粉卡每天仍會扣除1毛錢的數據流量費用,雖然錢不多,但這個事並沒有在合同中體現,一個用戶1個月就是3塊錢,那100萬用戶可想而知這筆錢也不是小數目。原本以為上班用wifi,下班用流量並不會花多少錢,很多人看小米月租便宜才買的這個套餐,沒想到竟然中招。
  • 聚投訴網友投訴蘋果公司:EnlightPixaloop系統自動扣費
    王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Enlight Pixaloop APP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從微信錢包扣費168元,下載時顯示免費試用三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默認開通了168元一年期的會員。」
  • 消費者報告|付費會員套路滿滿,輕顏相機試用7天會員後自動扣費
    然而,在為用戶提供便利編輯的同時,很多消費者也表示輕顏相機存在誘導用戶訂閱付費會員的情況,利用「自動續費」秘密綁定消費者的問題也時有發生。大約一周前,鄭州的苗女士偶然看到支付寶的帳單提醒,有一筆18元的付款記錄,顯示為深圳市臉萌科技有限公司對其帳戶開啟了預授權自動續費功能,並已經在6月下旬支付三個月會員費,共計18元。
  • 「自動續費」套路深,有的一續79年?《人民日報》也發評論了……
    可就很讓人惱火了01男子開通包月影視會員竟被「自動續費」79年「自動扣費」相關投訴近3萬條今年5月,有網友反映有些平臺上的條款比較隱蔽稍不注意就會被「自動扣費」9月2日,《中國消費者報》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關鍵詞「自動扣費」,有近3萬條投訴。
  • 有人統計了466款不良APP,這些你也在用...
    文中提到的這些,你可能也在用…(轉載已獲微信公眾號隱私護衛隊授權 ID:shenduxinwen)這個被命名為「DowginCw」的病毒,通過插件形式藏身於「明星公主換裝小遊戲」、「瘋狂小寶石」等多款熱門遊戲應用中,已偷偷控制了國內至少上數十萬手機設備。目前,它仍「存活」在多個應用商店中,日均感染量近萬臺。不慎感染,可能會讓你的手機變成「殭屍機」。
  • 不管微信錢多錢少,這個功能最好定期檢查,不然可能會自動扣錢!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隨著手機應用場景不斷地擴大,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如今通過手機和網絡,我們實現了線上支付、點外賣和社交等等,十分的便利,也正因為如此,微信、支付寶就成為了我們手機中的必備軟體,但需要切記的是,如果你的微信綁定了銀行卡,或者是說裡面有錢,那麼這個功能一定要儘早關閉
  • 交友app裡面有很多套路。你不得不知道!
    小編曾經在某交友app上遇到過同樣的事情,剛註冊app就有人搭訕,然後小編就那個激動,趕緊回話,但是顯示衝會員才能顯示對話內容,小編趕緊衝會員,後來與對方聊了幾句後,APP卻又彈出一個彈窗提示,稱要想和對方進一步溝通,需付出50元購買「通訊服務」。張昊按照系統提示,通過付出寶轉去50元。但張昊很快發現,之前還熱心自動的「小甜甜」,此刻卻突然噤聲。
  • 600萬部老年機被植入木馬自動扣費
    犯罪團夥成立科技公司勾結不良手機生產商,將木馬植入手機主板,後為了獲取更大利益,又自己成立手機生產公司,將植入木馬的功能機推向市場,銷售給老年人。在攀枝花「3·12」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案中,受害人遍及全國31個省市區、涉及受害手機600餘萬部,涉案金額達4億元。
  • 手機信號欄顯示的HD、E等符號,可能是「扣費服務」,千萬別大意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智慧型手機和網絡已經成為了大家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時因為用戶對於網絡和通話需求不斷增加,所以三大通信運營商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的機會,都賺得是「盆滿缽滿」。但是對於手機服務大家都真的了解嗎?手機信號欄經常彈出的「E」、「HD」等符號,你們都知道是啥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