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需要嗎?紙質稿,雜誌,paper?

2021-01-20 Mer Bleue 藍色大海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閱讀方式也被電子閱讀慢慢取代。其似乎給以紙質為基礎的雜誌帶來巨大的打擊,特別是全球有些著名時尚雜誌的先後「閉刊」。而面停刊、休刊的困境,會給人們帶來這樣的思考:紙媒的發展是否到頭了?


   紙質時尚刊物的存在是否沒有存在的必要性?電子閱讀泛濫的當代,我們還需要雜誌嗎?

    記得小編的第一本雜誌還是在初二的時候買的,是一本瑞麗服飾美容,當時單本價格為20元,對於當時的小編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花費^_^。但是很喜歡雜誌所傳遞的信息,當時能想到的方法便是——買「過期」的雜誌,因為過期雜誌的價格可以打5折,10塊錢就可以買下一大本厚厚的雜誌,覺得自己賺到了。

     如今8年過去了,抽屜裡還有厚厚的時尚雜誌,成了我的收藏品,時尚雜誌可以帶給我很多很多的新鮮感與收穫感。針對上方問題我的回答是:雜誌是我的必需品,我需要它!

    今天介紹所給大夥安利幾本時尚刊物,風格有些復古,有些前衛,有些簡約。但其皆給人帶來實用的參考價值,可以說:四季穿搭,看這幾本雜誌就夠了!

    

     FUDGE來自日本,模特幾乎都是歐美模特,但是歐美模特穿上簡約的日式風格,給人帶來一種獨特的新鮮感其風格偏復古英倫,低飽和度的溫柔色系很適合日常穿搭。

       

    拍攝地點一般選擇在街頭,簡單日常的搭配,既時髦又復古。


Onkul風格偏向文藝範的酷女孩

在復古英倫的基礎上加上酷酷的搭配

讓你變成一個酷帥的文藝女孩



   Baila給我的感覺就像一個溫柔的小姐姐,雜誌的風格偏輕熟風,在簡約的基礎上通過小飾品的搭配有增添了一絲溫柔氣息。小編本人很中意^_^。

        

     

Popeye是Magazine House 旗下的潮流刊物,由長木滑良久在1976 年創刊,至今已有 42 年的歷史,是一本歷史較長的時尚刊物。

      Popeye是一本很有個性的雜誌,其給人們帶來屬於日本的獨特文化,其不追求所謂的時尚,而是堅持自己的風格。


    



    CLUEL和FUDGE是親戚,因為兩者皆來自自同一家雜誌社,在風格上有些類似,但是其側重點不同。

    FUDGE偏好英倫復古,而CLUEL則側重於休閒法式。拍攝地點一般也是在街頭,模特或坐或立,慵懶感十足。




     Precious被讀者稱為「貴婦雜誌」。

     雜誌內容的讀者針對有閱歷的成熟女性,雜誌風格也偏向優雅成熟風,模特一顰一笑皆是優雅風情。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兒啦!

你最中意哪家搭配呢,記得留言和我一起探討哦~

相關焦點

  • 我們還需要純文學雜誌嗎?
    [摘要]我們會長久地需要純文學雜誌,哪怕有一天,純文學不再主要以紙質的形式傳播。平臺與渠道的變化與更改不重要,只要文學精神不死,純文學就會在漫長的時光裡依然發光。《收穫》雜誌創刊於1957年,到了2017年,剛好是進入「花甲之年」。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一本紙質日曆?
    有時會往後翻十幾頁,煞有其事的說再過幾天就可以種豆了年幼的我覺得好神奇,雖然看不懂上面的字但充滿了好奇,上學後才知道,原來父親在查看二十四節氣在移動網際網路如發達的今天,每個手機就是一部電子日曆那麼我們是否還需要一本紙質日曆
  • 真沒想到 Toiletpaper 是這種雜誌
    「不只《壁紙》(Wallpaper),如今我們還有了《廁紙》(Toiletpaper)。」
  • 美國老牌雜誌《新聞周刊》停紙質版 改為電子版
    從2013年起,全世界的讀者再也看不到印刷的紙質美國老牌雜誌《新聞周刊》了。這家擁有80年歷史的權威雜誌在今年12月31日推出紙質版的最後一期。從2013年開始,《新聞周刊》將只發行網絡版,改名為《世界新聞周刊》,提供網上付費閱讀。定位讀者群為「渴望深入了解世界新聞的高度電子化的意見領袖」。
  • 為什麼新聞聯播的主播不需要低頭看稿?他們都把詞背下來了嗎?
    為什麼新聞聯播的主播不需要低頭看稿?他們都把詞背下來了嗎?從播出至今,新聞聯播這個收視最高的新聞節目已經陪伴了我們42年時間。主持人已經換了一波又一波,但是播報的嚴肅性和官方性質卻從來沒有改變。看多新聞聯播的人應該都知道,播音員在進行新聞播音的時候長時間低頭看稿的情況其實並不是很多見,加上他們都是端坐在鏡頭前平靜地目視前方。很多人就比較好奇,難道他們每天都要背下來這麼多稿件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其實在每天播新聞之前,絕大多數的新聞都已經按照順序採編完畢。需要播報的內容,在後臺小小的休息室之中就有一臺電腦可以提前看見。
  • 《新聞周刊》發布最後一期紙質雜誌封面
    在12月31日,著名的《新聞周刊》雜誌將結束它的實物紙質出版生涯,將其內容完全數位化在網上出版。《新聞周刊》今天已經在推特上公布其最後一期紙質發行的封面,即《新聞周刊》在紐約辦公大樓的空拍照片,封面下方有「最後一期印刷」幾個醒目大字,顯然在經濟不景氣情況下,《新聞周刊》也無法抵擋網絡發行大潮和其帶來的好處。
  • 美國80歲《新聞周刊》發布最後一本紙質雜誌(圖)
    從此,電子版取而代之美國著名時事刊物《新聞周刊》昨發布了創刊80年的最後一本紙質雜誌,封面採用前《新聞周刊》在紐約大廈的黑白老照片,並用醒目大字告訴讀者,那是其「最後一期紙質發行」其實早在10月,《新聞周刊》就已宣布告別紙質版本轉向全數字發行。這也是美國老牌刊物中較早完成全數位化的一家。「我們正在改造《新聞周刊》,而非和它告別,」其主編網站上發表聲明說,「此決定與該品牌或新聞業無關,它仍像以往那樣強大。這和紙質出版及發行所面臨的經濟挑戰有關。」
  • 「廁紙」的惡趣味,在雜誌圈裡颳起了一陣怪誕的風
    「一本雜誌可以輕而易舉地成為誘使人們閱讀廣告的工具,遞給某個人一本《toilet paper》卻能讓他一整天都充實起來,教會一個人創作自己的《toilet paper》更可以讓他受用一生。在《toilet paper》這本全新意義的雜誌裡,哪怕一條死魚也有可能登上封面。」
  • 風水輪流轉 | 在歐美,為什麼紙質時尚雜誌又復活了?
    網際網路扼殺了傳統的紙質時尚媒體——這種說法幾年前就開始出現,在美國,包括《Details》和《Look》等擁有幾十年歷史的老牌雜誌,以及許多售賣它們的報刊亭和書店都受到了衝擊。然而,現在小眾時尚雜誌的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飽和——概念高端的雙年刊和季刊作為昂貴的印刷品,被寄給特定的訂閱用戶,或者在專賣店裡出售。
  • 《PAPER》雜誌宣布停刊,Lady Gaga成最後一期人物
    今日《PAPER》雜誌官方發布了聲明,宣布該雜誌將無限期停止推出紙質版刊物。而最後一刊就是近來邀請Lady Gaga演繹仿生學的一刊,這一刊封面還算是得到了很多好評,沒想到卻成了這本雜誌的最後一刊,從此這時間就再也沒有《PAPER》這本雜誌了。《PAPER》這本雜誌的總部設立於紐約市,而他不隸屬於任何大集團是一本獨立雜誌,而這本雜誌主要關注時尚,流行文化,音樂,明星。
  • 《穀物》信息爆炸時代,一本「性冷淡」風的紙質雜誌,如何存活?
    隨著各大雜誌紛紛宣布停刊,街頭巷尾的報刊亭落幕,傳統媒體的土崩瓦解已經成為大眾接受的事實。  然而就在2016年,中信出版社橫空出世策劃出版英國在售雜誌《Cereal》的中文版《穀物》。這看起來不可思議,作為領出版業領頭羊在紙媒接近崩潰的階段,發行季刊雜誌會不會是標誌紙媒的復甦呢?
  • 《當代》雜誌徵稿啟事
    zheng徵gao稿文學記錄中國,是《當代》的現實主義堅守。創刊以來的中國,背負著過去中國的屈辱和苦難及其蒙昧,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啟蒙和無比艱辛的探索,開始了舉世矚目的歷史變革和民族振興。雜誌的辦刊方針是:注重作品的當代性、社會性、文學性;兼容百家,尤重現實主義。而於題材、風格和表現手法等諸方面,則更為注重對多樣化的追求。20多年來,《當代》雜誌刊發一大批對中國文壇產生了很大影響的文學作品。其中著名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有近三分之一出自《當代》。《當代》接受自然來稿,發表新人作品。
  • 「溼巾」不是「wet paper」?答應我,別再什麼紙都用「paper」了!
    但皮卡丘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想向歪果仁借紙巾,說:Could I have a paper,please?你拿到的可不是上面那些紙製品,百分百是張白紙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paper和各種紙製品的英文表達吧!我們先來看看paper這個詞,paper一般指的是用於書寫、包裝的紙張、硬紙,是不可數名詞。
  • 日博西山的紙質刊物
    作為一位資深雜誌迷,我喜歡看雜誌,也喜歡買來自己喜歡的雜誌好好收藏。讀雜誌不同於讀厚厚的工具書、長篇小說。過去,我會在瑣碎的時間裡隨意拿一本雜誌翻看,就像時光杯裡的填充物除了大石子,還可以是小碎石甚至流沙。
  • 好論文同樣會被拒稿
    絕大多數科學家都有被雜誌拒稿的經歷,因此我們不要因為拒稿而難過。拒稿的原因可能是研究水平和稿件問題,也有可能是雜誌和審稿專兼的水平和不認真造成。不過不少科學家的非常優秀的論文也可能被雜誌武斷地拒稿,這種故事也不少見。
  • 紙質閱讀和電子閱讀有什麼區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世界的學校都由面對面教學改為遠程線上授課,很多學生也都用線上資源代替了傳統的紙質筆記本和教科書。從電子書的廣泛普及到現在也有十年左右的時間了,但是我們能用它很好的吸收知識嗎?其實,紙質印刷比電子文章更容易理解。
  • 紙質印刷品的泛濫,是一種災難
    事到如今,我意識到:這些紙質印刷品,已經成了垃圾——很多雜誌印刷糟糕、內容浮泛,那些粗製濫造的文字作品,號稱文學的、號稱作家的……它們還可能汙染環境——印刷油墨具有強汙染性,郵遞包裹本身也攜帶著各種可能的汙染源,過於嘈雜的信息也汙染我們的信息空間……▼▼造紙術和印刷術作為最偉大的發明,曾經是我們民族古老的文明標誌,也是我們引以自豪的過往歷史輝煌
  • Raz買紙質書還是App學習好?需要全部買嗎?自己列印繪本合算嗎?
    不過這些功能都只在美國版本中才可以支持,且還需要老師的參與。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這部分功能是缺失的。紙質閱讀方便護眼睛很多家長也選擇了紙質實物書,國內有無所不能的某寶,可以找到很多祖國版的Raz紙質書,還分出什麼能者版,蝴蝶版眾多品類,也是把家長的需求做到了極致,真心強大!
  • 裝幀設計精緻化之惑:紙質書籍將變成收藏品嗎?
    年輕的平面設計師也很願意選擇書籍裝幀設計作為行業,原因除了書業本身的文藝氣質以外,還因為作品的曝光率高。當書籍被擺上書架,就意味著一個設計作品在實體空間中被展示、觀賞,而且可以不斷累積,這令不少年輕設計師嚮往。但早期臺灣的圖書市場也不是這樣的。
  • 還認得出來嗎?楊冪歐陽娜娜化身漫畫人物,時尚雜誌艱難求生路
    不僅有可愛的企鵝圍繞在她的身邊,而且還畫出了片片飄雪的美感。在大雪中,閉著眼睛的大冪冪氣質與白色的聖潔感不謀而合。中國風淡彩也是頗為高大上。概念是不錯,但服裝卻是一大敗筆。雖然繪畫師稱這套秋冬時裝的概念是"走自己的路",但就實際效果來看,就連模特都沒有穿出彩,在封面上也沒有表現出獨特感,反而泯然眾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