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藝術,國畫筆墨技法運用,常見筆鋒的正確用法

2021-01-07 揮雲集

在國畫筆墨技法的傳承過程中,經過無數先賢繪畫者不斷的探索與專研,日漸成熟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複雜而有序的體系。作為初學者,我們應該通過臨摹國畫了解和掌握傳統的筆墨表達,通過自身領悟及實踐運用所習得的技法藝術。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進行總結,當然,老師們也會在恰到好處的時候進行指教。本文今天略談一下在國畫筆墨技法練習中,常見筆鋒的正確用法。

所謂「筆鋒的用法」是指在國畫繪畫過程中運用毛筆筆鋒不同部位、使轉、順逆方向的各種運動。用法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即使你使用其他方式描繪的一模一樣,其韻味也是大相逕庭。

鋒的正確用法:

1.中鋒又稱正鋒

執筆較端正,筆鋒平鋪紙上,保持在線條的中間,畫出的線條圓渾、勻整、厚重、含蓄而具有彈性,這是書畫中最重要的筆法。

常用中鋒勾花卉輪廓、葉脈、勾禽鳥的眼、嘴、腿、爪等結構嚴謹、勁健、豐實的形象。

2.側鋒

執筆略傾斜,筆鋒在線條一側運行。

所畫線條變化豐富,顯得生活活潑,在寫意畫中具有重要作用,適於表現大型禽鳥的尾羽、點花瓣、葉子和石頭等。

3.順鋒

就筆鋒運動的方向而言,筆桿傾斜與行筆的方向一致。運筆時指腕放鬆,既有按又有拖的動作。

順鋒的線條光潤、流暢,適於畫竹竿、柳條、荷梗、蝦須等。

4.逆鋒又稱戳筆

筆鋒在前,筆桿在後,筆桿傾斜方向與運行方向相反,逆向前進。由於筆鋒受阻較大,時聚時散,產生一種蒼老、粗糙的效果,常用於畫石頭、枝幹、粗藤等。

5.裹鋒

將筆鋒裹束在一起,分兩種方式:一種是捻動筆桿裹鋒,一種是腕轉筆裹鋒。

裹鋒是運行中的瞬間狀態,所畫的線線有纏捻的感覺,使墨色濃淡也交替變化,適於畫藤蔓等。

6.散鋒又稱破筆

將筆鋒破散開作畫,散鋒線條鬆散、輕飄、零碎,適合表現羽毛、蘆花、細草、破碎的葉子等。

7.滾鋒

筆鋒翻滾運行,筆鋒平臥,筆身幾乎平躺,筆桿帶動筆鋒向一個方向滾動,使筆頭的披毫與紙面接觸,充分利用筆頭上的墨色。

滾鋒常用於畫花瓣、石頭紋理、粗樹幹等。

筆的正確用法:

1.掠筆

筆身傾斜,筆鋒輕觸紙面,漸按至筆腹,然後側鋒迅速挑起,這些動作要連貫,速度較快,一掠而過。

多用於處理較虛或飄動的形象,如畫被風吹拂的樹葉,小塊剝落的石紋等。

2.揉筆

筆腹著紙,向筆根處用力,力量可大可小,或順時針,或逆時針,以筆端為圓心,旋轉運行。

這種筆法能產生柔和、潤光的效果,多表現圓的形象,如葡萄、荔枝、枇杷果、圓形葉子、小雞、花瓣等。

3.戰筆又稱顫筆

筆鋒或正或仿,以筆鋒至筆腹之間觸紙,自然顫動運行,使便條忽實忽虛,或連或斷,形成蒼老毛澀的效果。

一般表現硬質粗糙、厚重乾枯的形象。如枯木、堅硬的石頭。利用小筆鋒顫動,畫草本花,也能出現一種特殊的效果。

4.點筆

用筆鋒觸紙,筆桿垂直下按,或者略為傾斜一些,力量一般不很大,觸紙後立即抬起。

用新筆點成尖點、用禿筆點成圓點。常用於點苔點、禽鳥身上的斑點等。

5.厾筆

用筆鋒、筆腹同時觸紙,著力於筆腹,按的力量比較大一些。

厾筆是大點,可尖可圓,有時也和揉筆結合使用,常用這種筆法點大苔點、點葉子、花瓣和禽鳥羽毛。

6.皴筆

筆桿略傾斜,筆鋒、筆腹觸紙,以線或面的各種筆法的組合,稱之為皴。

寫意花鳥畫不像山水畫有那麼多具體皴法,皴筆大體可分為:拖筆線皴、豎畫橫皴、側鋒面皴、掠筆面皴、橫筆點皴、散筆線皴等。

一般用來表現樹幹、石頭的陰陽、凹凸、紋理,以突出物象的立體感、重量感和質感。

7.擦筆

筆桿傾斜,側鋒枯筆平躺於紙上,指腕放鬆,腕子輕輕擺,觸紙輕輕摩擦,向筆身兩側運動,力量比較均勻,在紙上不留明顯的筆痕。

擦筆常與皴筆結合使用,以加強中間色調、立體感、粗糙感、模糊感,是皴法的輔助用筆。

8.頓筆

筆身用力下按,根據需要按到不同的部位,下按輕者稱為駐筆。

頓筆使線條加粗成節狀,或通過頓筆改變運行方向。

這種筆法適用於畫竹節、藤節、鶴、鷺鷥的骨節、樹疤等。

由於時間緊湊,就介紹以上七鋒八筆正確使用方法。希望能夠幫助繪畫愛好者正確用筆、使筆。

相關焦點

  • 【國畫技法】中國繪畫的基本技法圖文教程
    「指法」的要領:指實而掌虛,各手指按不同的分工落在實處,靈活運用,要點在「靈」字上。從生理上講,肌肉要放鬆,掌心要空虛,似乎能放入一個雞蛋。手在筆的位置應根據字的大小有所不同,一般在筆頭的3-4cm的上面。運筆時,筆桿要保持與紙面垂直。初學者要注意,一開始就要掌握正確的姿勢與方法,以期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免日後積習難改。
  • 國畫-雞的繪畫技法
    在傳統中國國畫中,雞是喜聞樂見的優質題材。那麼,雞的繪畫技法有哪些呢?通過以下7步,我們就可以快速掌握雞的繪畫技法。
  • 國畫六法,中國古代品評繪畫的基本原則
    中國畫,和中國書法一樣,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是全中國人應該了解的藝術。對於要欣賞中國畫,那麼掌握了解中國古代品評繪畫的基本原則—「國畫六法」是很有必要的。 「六法」是南北朝時期生活在南齊的著名人物畫家和美術理論家謝赫提出來的。謝赫擅長肖像畫和仕女畫,據載他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厚的默寫功夫。
  • 國畫如何正確入門?先弄清三大技法,你已習得幾種?
    國畫如何正確入門?先弄清三大技法,你已習得幾種?文/文涓國畫作為一種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在學習時需要以章法為要,技法為基,在刻苦鑽研當中提升自身能力,這才更容易感悟到國畫的獨特魅力,在國畫的入門學習中,其實尤為重要的便是相關的知識,加以積累用於實踐,能更好地磨礪筆墨功夫。國畫如何正確入門?
  • 國畫藝術之文人畫鑑賞
    國畫,也被稱為「中國畫」,是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中國的國粹之一。國畫的繪畫工具有毛筆、墨、顏料、宣紙等;題材廣泛,有山水、人物、花鳥等;技法包括工筆、寫意等。國畫在我國古代沒有固定的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捲軸畫。近代以來為區分於西洋畫,而稱之為中國畫,故簡稱「國畫」。
  • 中國畫山水畫入門——筆墨技法篇
    筆墨是中國畫的特徵和精化所在,沒有筆墨不能稱其為中國畫。筆墨一詞從廣義上講,指利用筆墨所達到的畫面氣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諸方面的繪畫語言,狹義的筆墨專指用筆用墨的技巧。在中國畫「用筆」、「用墨」的技法中,筆法是由點、線、面構成,其中主要是線條的運用,其次是墨法,既利用水作用於宣紙上所的產生濃、淡、幹、溼、深、淺的變化。墨法中還包含色彩技法。
  • 國畫紫葡萄的國畫技法
    國畫學習紫葡萄技法的是在宣紙上將整串紫葡萄可以分為若干小組,一般分為三、五組,每組六、七枚紫葡萄。每一枚紫葡萄的國畫技法,是將大白雲筆在筆洗中蘸溼,筆中的水擠幹,然後用筆尖蘸紫色在色盤中調至毛筆中部,此時毛筆上的紫色為筆尖深、筆根淺,再用筆尖蘸汁綠色少許,在色盤中調至汁綠與紫有過渡,此時毛筆上的顏色變化應為:綠——綠紫——紫——淡紫。
  • 國畫虎的基本繪畫技法
    中國國畫之虎的繪畫技法 (圖1)中國國畫之虎的繪畫技法 (圖3)中國國畫之虎的繪畫技法 (圖4)二、腿、爪、尾的畫法1.腿部畫法:虎的前腿強壯有力,後腿稍長而細削。後腿斑紋較前腿多,後側呈「人」字形的斑紋。
  • 國畫竹子的繪畫技法,詳細實用!
    本文國畫作品選自郭東海個人簡歷郭東海1978年出生於陝西韓城,2000年就讀於西安美術學院,2004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其擅長工筆山水、花鳥等創作,作品風格繼承了古人四王、唐寅等人及宋畫繪畫技法,郭東海老師尤其擅長創作山、水、船、橋
  • 《花木草蟲繪:吉祥小品國畫技法》在武漢首發
    圖為《花木草蟲繪:吉祥小品國畫技法》封面 湖北美術出版社供圖中新網武漢12月13日電 (武一力 成文露)國畫技法書《花木草蟲繪:吉祥小品國畫技法》13日在武漢群星城西西弗書店首發。該書由青年書畫家康峰所著,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1982年出生於山西運城的康峰,曾獲「中國青年美術家百傑」稱號。
  • 國畫技法:焦墨畫的筆法和墨法
    它是一種古老而又有一定難度的繪畫技法,是用單一的焦墨來實現畫面的虛實、聚散、疏密、濃淡、陰陽等層次變化,用皴法代替渲染,筆鋒含量的多少和下筆的輕重徐疾是掌握焦墨技法的要點所在,焦墨技法的難點在於不摻任何水分,卻要使畫面顯得蒼潤的效果和豐富的層次,是歷代畫家視為畫道上的「險絕之境」,正如現代著名畫家黃賓虹所說:「畫有焦墨法最為古樸,須筆力健舉,含深秀為宜」,潘天壽先生則認為:用渴筆須注意渴而能潤,所謂
  • 嚴謹秀雅的傳統繪畫與造型藝術功力,獨具一格的國畫原創作品
    張論主攻山水、人物、花鳥畫作等,在山水畫作和人物畫作中,經過多年的創新技法和實踐,形成獨具特色筆墨繪畫語言和構圖風格;通過展出,也讓人們感受到畫家張論先生釋放的中國水墨畫透徹的格調和豐富的情趣,另一方面刻畫了畫家張論內心真正逍遙快樂的藝術境界,更難得的是張論美術館讓人們欣賞到張論先生用傳統筆墨的形式來表現人物山水,其作品有一種古典雅趣和筆墨之美。
  • 論中國畫新材料與特殊技法:豆漿、肥皂水、茶水、撒鹽、水洗應用
    摘 要:中國畫作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在今天逐漸被更多的人重視。藝術家們在發揚國畫傳統技法的同時,也與時俱進,嘗試了一些特殊的繪畫技法,並在繪畫過程中使用了新的繪畫材料。這一時期,畫家們追求繪畫的立體感,進而嘗試使用新的繪畫材料,將膠、繩子、石膏等工具當做繪畫材料運用在創作中,以此抒發自己的情感。隨著時間的發展,西方畫家開創的這種新的繪畫方式逐漸將影響蔓延到世界範圍,中國畫的技法創新和特殊材料運用,與這種影響是分不開的。
  • 邱永聚藝術繪畫作品欣賞
    邱永聚先生作為中國當代知名度人物花鳥畫畫家,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當代的藝術家,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在古人和今人之間要創造出自己的藝術風格,這不但要有勇氣,更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一條正確實現自己藝術思想的道路。
  • 國畫技法 | 牛的畫法
    中國國畫-花鳥技法-國畫牛的畫法(圖2)三、 中國國畫中牛的頭部繪畫技法①大筆浸水,吸至半乾後筆尖蘸濃墨,略調,中鋒畫額,順勢帶出鼻梁。往右勾出上眼帘,再畫側眼。國畫牛的畫法(圖3四、 中國國畫中牛軀體的繪畫技法1.牛的軀幹畫法調中墨筆尖調濃墨,先畫肩、胸腹,再蘸水略調濃墨,畫尾、臀,另起筆從腰至骨盆畫至後腿前側,用剩餘墨補臀部另一側和腹背部
  • 【繪畫技巧】國畫零基礎:毛筆用筆方法和調色技法
    國畫用毛筆作畫,毛筆的執筆和繪畫方式與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硬筆不同。
  • 心會神融·逸情秀骨——侯濤龍繪畫藝術賞析
    作品多次發表《齊魯晚報》《大慶日報》《都市生活報》《河南經濟新聞周刊》《中國外交部-世界知識畫報》《人民日報新聞戰線》《人民文藝家》《中國文聯藝術名家》《國畫經典》雜誌等。2002年作品《火鍋與葡萄》參加陝西省美協舉辦「新世紀杯」獲特金獎。2013年8月作品《英風千秋》入選第六屆全國當代著名花鳥展。
  • 安民村兒童畫院的國畫課
    國畫精神 薪火相傳:2020年秋期安民村兒童畫院的國畫課國畫筆墨經過了千錘百鍊,已達到精湛絕倫的境界。中國畫非常講究「神」「能」「妙」「逸」四品。神者得其意;能者得其狀;妙者得其趣;逸者得其氣。畫面上要有它的靈魂和意境。
  • 中國繪畫史書籍推薦
    這方面我推薦,大家最好買一些國畫材料,畫一些國畫,帶著一點體感再來看國畫,感覺會不一樣。技法類入門的書在淘寶上有很多,我就不做什麼推薦了。2-他從一開始就把書畫同源的理論給排除了,主觀剔除了中國書法對中國繪畫的影響。這麼一個重大的因素被排除以後,中國繪畫的魅力其實是降了至少一半。
  • 國畫大家之大大在筆墨,筆墨之氣,貴在文氣——陳葆棣花鳥賞析
    著名花鳥國畫大師——陳葆棣,以固守文化精神為前提,在他的畫作中,堅持以詩、書、畫、印的綜合整一性去創作,以各方面的精到去實現一種精緻與典雅。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既具有直觀性,又具有隱喻性,還具有美感的豐富性和意韻的多樣綜合性。它屬於當代花鳥畫中不多見的學養之作,大家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