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從胃炎到胃癌只有4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別當耳旁

2020-12-21 39健康網

小李(化名)看到自己的化驗結果,大吃一驚。今年才26歲的他,竟然患上了胃癌!還是中晚期!

小李平日工作節奏非常快,生活的壓力讓他每天神經繃得緊緊得。一日三餐不規律早已成為常態,市場10點多吃個早飯,直到晚上10點後才有時間點個外賣。

今年年初開始,小李時常感到胃部不適、食物吃兩口就吃不下了,還常常打飽嗝,由於吃得少,消耗得多,小李整個人突然消瘦。

剛開始他沒在意,以為是老毛病——胃炎犯了,就自己買了點胃藥吃。但是持續吃了一段時間胃藥後沒有效果。最終,在家人的勸說下,小李來到海口市人民醫院進行了無痛胃鏡檢查,哪知結果令小李和家人都大吃一驚!

中國醫師協會 外科醫師分會 彭勃主任稱,消化道腫瘤是常見的腫瘤疾病,由於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年輕化正逐年增長。

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有了它的存在,攝入的食物才能轉化成人體所需要的營養。胃不好,會讓整個人都精神不振,渾身難受。很多人感覺胃部不舒服,都是吃點胃藥緩解,或者咬咬牙挺過去。當你感到胃部不適時,危險才剛剛開始……

從胃炎到胃癌只需5步

胃炎發展成胃癌,看似很遙遠,但每走一步,風險就翻了一番。

1.     淺表性胃炎

較為常見的一種胃炎,即胃的黏膜發生了炎症,它未涉及到癌變風險,但也需要積極治療,否則會進一步惡化成萎縮性胃炎。

2.     萎縮性胃炎

到了這一步,就是胃癌的癌前病變了。此時胃黏膜變薄、萎縮,必須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更要隨訪檢查。

3.     腸上皮化生

腸上皮化生簡稱腸化,是指正常的胃黏膜上皮被腸型上皮所取代了。這就表示原本的胃黏膜細胞已經受到嚴重的損傷,上皮結構發生異形變化。一般腸上皮化生發生癌變的概率低於3-5%,需要密切進行胃鏡監測。

4.     異型增生

一般可分為低級別和高級別2種。低級別異型增生,癌變概率為 0~23%,高級別則為 60%~85%。低級別患者仍需胃鏡檢測,高級別患者則需要進行預防性胃鏡下治療。

5.胃癌

上面4步都大意忽略,那麼你的胃部終將抵不住惡性細胞的侵蝕,黑化成肺癌。

許多腸胃科專家表示,大多患者都缺乏科學養胃的概念,對胃鏡的認知也停留在「痛」這個概念,遇到胃部不適,都是忍忍就算。直到疼痛難耐,才去往醫院求助,然而那時胃部早已惡化嚴重……

4個習慣,胃癌風險降47%

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近日發表了一項採集於10萬中國人的胃癌風險研究,研究發現,生活方式的健康對胃癌的發生有正相關的影響。不吸菸、不喝酒、較少吃醃製食品、及經常吃新鮮水果和蔬菜的人群,發生胃癌的風險大大下降了接近5成的概率。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預防腸胃疾病的關鍵。同時,定期檢查也是趁早發現胃病的有效措施,尤其容易發生胃癌的高危人群。

胃癌高危人群,需要及時做體檢篩查

根據我國的《胃癌規範化診療指南(試行)》明確指出,這6類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1. 男性:男性的患癌率為女性的 1.5 倍;

2. 年齡:胃癌發病年齡集中在中青年人群,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

3. 飲食:喜歡吃醃製蔬菜或煙燻肉、魚類的人群;

4. 吸菸: 香菸中的致癌物可直接誘發胃癌發生,吸菸男性死於胃癌的人數是不吸菸男性的 2 倍 ;

5. 治療:曾接受過胃部手術,有癌前疾病的患者 ;

6. 家族腫瘤疾病史: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有胃癌史,遺傳性非息肉性腸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遺傳性疾病等 。

傷胃的行為,我們要及時更正改,若時常感到發生胃部不適,不要隨意用止痛藥解決。勿把小病拖成大病,到時,可不是跑一兩次醫院就能康復的事情了

參考資料:

[1] 《26歲小夥長期飲食不規律患胃癌 自行當胃炎吃藥治》.海南特區報.2013-07-19

[2] 《從胃炎到胃癌僅5步?查出胃炎怎麼根治?》. 悅讀中醫.2020-11-18

[3] 《一項涉及10萬中國人的研究發現,這些習慣可以讓胃癌風險降一半!》.中山六院.2020-11-3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
    殊不知,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而這常常被忽視了。早在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萎縮性胃炎確定為胃癌的癌前期病變。由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且只有極少數一部分可能發展為胃癌(約為1%)。中重度萎縮性胃炎且伴有中重度腸化生或異型增生者,發生胃癌的風險大大增加。
  • 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
    殊不知,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而這常常被忽視了。從胃炎到胃癌,一般分5步一般來說,大多數胃癌的發展遵循如下規律: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早在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萎縮性胃炎確定為胃癌的癌前期病變。由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且只有極少數一部分可能發展為胃癌(約為1%)。中重度萎縮性胃炎且伴有中重度腸化生或異型增生者,發生胃癌的風險大大增加。
  • 從胃炎到胃癌,僅僅只有4步!醫生:牢記這5點,能讓胃病好一半
    臨床認為,從慢性胃炎發展成胃癌,僅僅需要四步:1、慢性淺表性胃炎:這是最為輕微的胃炎表現,幾乎每個人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都能發現淺表性胃炎,其主要指胃黏膜表面出現了炎症細胞浸潤和水腫。之所以淺表性胃炎診斷率如此之高,是因為胃鏡報告上指的淺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或非潰瘍消化不良,並不是黏膜真的出現了炎症。這階段距離胃癌還有很長的距離,不需要過度擔心。
  • 40歲女工人確診胃癌,半年後離世,醫生直言:中年夫妻睡前這事要克制!
    據了解,黃姐在一家工地上班,6年前檢查患有慢性胃炎,這些年來一直有吃藥控制,也因為吃藥控制減輕了不適症狀,讓黃女士胃炎加重而不自知,發展成了慢性萎縮性胃炎。 黃姐就是由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異型增生,導致胃裡長了腫瘤,發生胃癌變。
  • 不喝酒不抽菸,卻染上胃癌?醫生:3個壞習慣比喝酒抽菸更傷胃
    很多人都知道抽菸喝酒會傷肝傷胃,但是這並不代表如果平時不抽菸、不飲酒,就沒有機率感染胃病了。上海的周先生,就是這樣一位不碰菸酒的中年男性,今年52歲,因為一次嚴重胃痛而入院檢查,結果卻被診斷為胃癌晚期。
  • 胃癌是吃出來的?傷胃厲害的食物,早該忌口,很多人卻還是忍不住
    胃潰瘍、胃炎等胃病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小問題,殊不知,小病不重視,拖久了就會變成大病。雖然這些胃病跟胃癌之間沒有直接關係,但長時間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胃功能下降,黏膜持續受損,可能會增加癌變風險。而胃不好跟吃的關係太大了,長期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再強壯的胃也撐不住摧殘的,還是一些傷胃厲害的食物,早該忌口,但很多人卻還是忍不住,此文跟大家具體說一下,若中招,趁早改正。飲食不規律,一天三頓飯,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這個不好的飲食習慣可能是很多人的通病。但胃有它的運轉規律,經常飢一頓飽一頓,會降低胃功能,影響消化,長此以往容易誘發胃病。
  • 淺表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淺表性胃炎長久不治成胃癌!
    大多數淺表性胃炎患者缺乏臨床症狀,部分淺表性胃炎會引起噯氣、腹脹、腹痛、腹瀉等諸多不適症,對患者的生活構成不良影響,所以很多患者想知道淺性胃炎的病因,以便及時治療。那麼淺表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 「我28歲,入職體檢,查出了胃癌」
    「老胃病」 許多年輕人的胃可能本身就有慢性病,其中胃炎最為常見。 從胃炎到胃癌,只需要4步,大概需要5-10年,甚至更短。 和胃炎傻傻分不清楚 早期胃癌症狀隱匿,容易跟普通胃炎混淆。 有些患者甚至沒有很明顯的不適症狀,所以,很多患者在被診斷為胃癌時,一上來就是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高的中晚期胃癌。 2.
  • 26歲小林超愛吃自助餐,沒想到胃癌晚期,這些東西你也別吃了
    胃癌是我國的高發病,很多人才四五十歲,就被胃癌奪去了生命。胃癌的發病原因,目前並不明確,而且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有的人僅僅表現為上腹部的輕度不適,嚴重的也只是出現腹脹、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很容易誤診成消化不良、胃炎和胃潰瘍。往往最後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時,就是胃癌已經到晚期了。
  • 胃炎、胃癌分不清?提醒:飯後出現3個異常,或許是癌細胞甦醒了
    不少人出現異常現象時,都不是很在意,畢竟「十人九胃」,胃有點毛病很正常,最多就是胃炎罷了。不少患者就是因為抱著這樣的思想,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等到發現時,往往已經到了胃癌晚期。飯後出現3個異常,或是胃癌到來,別總以為是胃炎01吃完飯總是有想吐的感覺
  • 胃癌一發現就是晚期,身體曾3次「提醒」,可惜都被忽視了
    胃癌是目前發生率極高的腸胃疾病,往往都是臨到晚期才被檢查出來。可惜此時的胃已經是「千瘡百孔」了,唯有把握最後的機會,爭取將傷害降到最低。其實胃癌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而是在不斷的胃病演化中,走向這樣的結局。
  • 從胃炎到胃癌需要多長時間?胃鏡應該多久查一次?今天來了解一下
    從胃炎到胃癌需要多長時間?胃鏡應該多久查一次?今天來了解一下導語:大家都知道癌症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如果一個人被診斷患有癌症,那就意味著她的生命已經看到了終點,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癌症,根據最新的醫學統計,在癌症的患者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胃癌患者,但是胃癌的康復率是非常渺小的,大多數人患上胃癌,基本上在檢查出來的時候已經到了終末期,大家都知道人體的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每天都在不停的消化和吸收食物,給人體提供源源不斷的養料
  • 小夥胃潰瘍到胃癌只用半年,醫生:3種食物當飯吃,胃怎麼好的了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都講求「養生」,但是很多人都會走進健康誤區,不但對身體造成了很大傷害,還浪費了大量的資金,就拿胃病來說,所有吃入人體的食物,都要經過胃來消化分解,如果胃功能變差,就會引發胃炎、胃潰瘍,誘發胃癌。
  • 27歲女子胃癌晚期,如實交代生活習慣,醫生:這1件事害人不淺!
    今年年初的時候,27歲的盈盈剛剛結婚不久,她和丈夫尋思著趁放假的時候趕緊去旅遊一趟,本來打算好了出去玩一個星期,結果就在玩到第三天的時候,盈盈突然身體不適,丈夫趕緊帶她去醫院做了一個檢查,這一檢查不要緊,竟然是胃癌,並且已經晚期了,這個結果讓兩個人相擁而泣,本該甜蜜的生活還沒開始就要結束了。
  • 為什麼胃癌患者迅速增多?提醒:這3種食物很傷胃,勸你別再吃
    一、為什麼胃癌患者迅速增多?提醒:這3種食物很傷胃,勸你別再吃1、麻辣燙麻辣燙這款小吃一直風靡,雖說這種食物會讓我們食慾大增,刺激人們的味蕾,給我們帶來美味,但是其辛辣的口味和不衛生的製作方式,使得我們的胃部黏膜極易受到傷害,如果多度食用麻辣燙會使我們的胃部受到嚴重損傷,所以生活中要儘量不吃它。
  • 會變成胃癌嗎?醫生提醒:有一種很有可能
    說起慢性胃炎,可能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上了點年紀、吃個火鍋、飢餓過度等,時不時的都會給你來個「肚子疼」,一到醫院檢查,大多都說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嚴重一點的慢性淺表糜爛性胃炎。但是如果不管不顧,發展到慢性萎縮性胃炎就要高度重視了,因為它很可能變成胃癌。
  • 吃藥傷胃?醫生:服用這2種常見的藥,一定小心胃部受傷
    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腸胃問題,輕是胃腸不適、胃脹氣、重則出現胃炎、胃潰瘍、胃出血,甚至是胃癌,而造成胃部不適與胃部疾病的原因很多,有關不當飲食、過度飲酒、長期熬夜等都是主要原因,然後,很多人卻忽略了,其實服用某些藥物也會造成胃部不適或傷害,特別是我們平常非常熟悉的3種藥物。
  • 擔心增加患胃癌風險,全家出動查幽門螺桿菌?醫生建議這樣預防
    關於Hp,這些事你要知道 無須過度擔憂腸型胃癌(佔胃癌絕大多數)發生模式為:正常胃黏膜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Hp感染者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Hp在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根除Hp可降低胃癌發生風險,有效預防胃癌。但Hp不等於胃癌,無須談之色變,寢食難安。
  • 「天冷傷胃」科學嗎?其實,這5個習慣更可怕!
    單純天冷受寒導致的急性胃炎對胃的傷害一般並不嚴重,在做好保暖、注意休息後能夠恢復如初。真正傷胃的習慣,卻藏在生活的這些「不注意」裡。1. 飲食不規律外科醫生是胃炎的高發人群之一,為什麼出現「醫者不能自醫」的這種情況呢?因為外科醫生往往因為手術時間不確定,無法按時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