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胃炎到胃癌,僅僅只有4步!醫生:牢記這5點,能讓胃病好一半

2020-12-13 醫說健康

很多人都認為「癌」就是老年病,年齡越大的人患癌機率越高。但實際上就近幾年的數據統計來看,青中年人群患癌率也有了明顯增高,我國19~35歲的人群胃癌病發率對比30年前翻了一倍,這和長期患有慢性胃病之間有必然的聯繫!

曾有醫學數據統計表明,中國腸胃疾病患者有將近1.2億人,每年新增的胃癌患者有將近40萬,這佔據了世界胃癌發病人數的42%!胃癌的出現並非是突然就從健康細胞發展為了癌細胞,這是一個長期和慢性的過程,而慢性胃炎恰恰就是推手之一

臨床認為,從慢性胃炎發展成胃癌,僅僅需要四步:

1、慢性淺表性胃炎:這是最為輕微的胃炎表現,幾乎每個人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都能發現淺表性胃炎,其主要指胃黏膜表面出現了炎症細胞浸潤和水腫。之所以淺表性胃炎診斷率如此之高,是因為胃鏡報告上指的淺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或非潰瘍消化不良不是黏膜真的出現了炎症。這階段距離胃癌還有很長的距離,不需要過度擔心。

2、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還有一個名稱「癌前病變」,通常是中老年人群容易出現,特別是長期患有淺表性胃炎,同時存在幽門螺桿菌慢性感染的人群,受疾病影響逐漸發展成了慢性萎縮性胃炎。該疾病發展為胃上皮原位癌的機率較高,經過多階段和多基因變異之後,最終就會誘發胃癌。

3、腸化生:反覆出現的胃炎會對胃黏膜反覆進行損害,胃黏膜不斷在修復和受損過程徘徊,就可導致本應該在腸道內的細胞出現在了胃黏膜上,從而引發「胃上皮化生」。如若放任其發展,接下來等待自己的就可能是癌變。

4、胃癌:經過以上三階段的逐步積累,終於刺激胃內細胞發生了癌變。而早期胃癌往往缺乏特異性表現,臨床上患者在發現時,基本都到了中晚期階段,預後較差。

所以,無論是出現了淺表性胃炎或萎縮性胃炎,為了阻止疾病進一步發展,都需積極進行治療和調整。除了配合醫生用藥外,以下五件事也不能忽視:

1、戒酒:大家應該都知道酒精傷害主要是集中在了肝臟上,畢竟肝臟才是體內代謝酒精的器官。但實際上,酒精對胃的傷害也不小,因為酒精隨著口腔進入人體時,首先到達的部位就是胃。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不僅可造成胃炎出現,甚至還會誘發胃潰瘍、穿孔等嚴重問題。

2、細嚼慢咽:胃並不是初步消化食物的器官,其實食物的初步消化工作是在口腔內完成的,通過牙齒咀嚼能充分將食物打碎,和唾液中的消化酶攪拌在一起。而如若經常飲暴食、吃東西過快,胃部承受的消化負擔也會增加,同時某些堅硬的食物可造成胃黏膜損傷,所以應學會細嚼慢咽、每餐七分飽

3、含致癌物的食物要避免:醃製食物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在胃酸作用下又會轉化為致癌物亞硝胺、油炸和燒烤類食物也含有丙烯醯胺、多環芳烴類致癌物質。這些食物不僅不利於消化,同時還會增加致癌的可能性。

4、學會運動:運動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減肥,同時運動還能增強機體血液循環和免疫能力,讓免疫系統處於活躍狀態,對體內變異的細胞能更好殺滅。且運動還增強了腸胃蠕動能力,讓食物更好地被身體消化。

5、保持情緒:長期保持不良的情緒和精神狀態,比如壓力大、煩躁不安、悲傷等就會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導致腸胃神經功能紊亂,刺激胃分泌更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讓胃黏膜保護層受損,加重胃病症狀,所以心情舒暢也是養胃的一大方式。

對於已經發展為慢性胃炎的人來說,應積極進行幽門螺桿菌篩查,將該致病菌清除。然後再針對胃病進行治療,同時也應定期進行胃病複查,而胃鏡就是最佳的檢測方式。不過大家也無須擔心,現在已經推出了無痛胃鏡檢查方式,可供患者選擇。

相關焦點

  • 醫生提醒:從胃炎到胃癌只有4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別當耳旁
    很多人感覺胃部不舒服,都是吃點胃藥緩解,或者咬咬牙挺過去。當你感到胃部不適時,危險才剛剛開始……從胃炎到胃癌只需5步胃炎發展成胃癌,看似很遙遠,但每走一步,風險就翻了一番。1.     淺表性胃炎較為常見的一種胃炎,即胃的黏膜發生了炎症,它未涉及到癌變風險,但也需要積極治療,否則會進一步惡化成萎縮性胃炎。
  • 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
    許多人都有胃病,一旦胃不舒服,很多時候都選擇忍一忍。殊不知,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而這常常被忽視了。從胃炎到胃癌,一般分5步一般來說,大多數胃癌的發展遵循如下規律: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 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
    許多人都有胃病,一旦胃不舒服,很多時候都選擇忍一忍。殊不知,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而這常常被忽視了。從胃炎到胃癌,一般分5步一般來說,大多數胃癌的發展遵循如下規律: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 「胃潰瘍」到胃癌的過程,4種胃病易發展成癌,醫生:發現儘早治療
    導語:大家都知道胃癌是胃部最大的疾病,如果在生活中不注意,時間長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胃癌,其中,胃癌是比較兇險的一種癌症,往往一發現,就已經到了中後期胃癌,這時選擇治療胃癌,往往所能達到的效果比較差,時間長了嚴重影響生活的質量和工作,所以對於早發現胃癌是很有必要預防的,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會更好
  • 多少人把胃癌當做小胃病!醫生總結:4個胃部異常,是癌細胞來了
    多年飲食習慣不改,最終患上胃癌葉叔,56歲,廣西欽州人。和許多老一輩一樣,年輕時日子苦,為了能在冬天讓家人照樣吃上青菜,他就開始自己在家醃製各種青菜。即便現在條件改善了,他還一直保留醃菜的習慣,每餐總要吃點,已經這麼吃了40年。
  • 胃癌是拖出來的?這4種小病,不能一拖再拖,避免發生胃部病變
    不但如此,就連胃癌的病發率也在逐年上漲,就我國癌症現狀而言,胃癌是消化道惡性腫瘤中,最為高發的一類!胃癌的病因較為複雜,這牽涉到了多個方面,包括上文中提到的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基因等。
  • 從胃炎到胃癌僅四步,中醫推薦3大食療方,老胃病「扔掉」藥罐子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好了,胡吃海喝是很多人的日常,腸胃長期遭受負擔,從而發生病變。研究發現,中國約佔全球胃癌患者的一半,每5分鐘就有3人死於胃癌。中國已成為真正的胃癌"大國"。如果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在進餐點進食,以前分泌的胃酸就不能及時被食物中和,對胃黏膜造成損傷。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人,如計程車司機,在不規律的時間吃飯容易有胃問題。咀嚼是消化食物的第一步,充分咀嚼可以減輕胃的消化負擔。進食過快食物沒有完全被咀嚼,不利於消化和吸收。
  • 胃病開始就痛,而胃癌晚期才有感覺,一樣都是胃病,為何截然不同
    俗話說「十人九胃病」,胃病在我們身邊出現的頻率極高,想必很多朋友都有過胃痛的經歷,特別是患有胃炎的朋友; 飲食稍不注意就會引發胃痛,有時甚至疼的坐立不安,在使用藥物後症狀才會緩解。
  • 胃癌不痛不癢,一旦發現就是晚期,醫生:3件事情勸你少做
    近年來,我國的胃癌發病率持續上升,越來越多的人出現腸胃部不適,胃炎、胃潰瘍、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等等疾病非常多見,也正是因為胃病人群眾多,因此大家都沒有提起重視,往往嚴重的時候就已經是胃出血或者胃部病變的時候。
  • 胃癌來臨時,身體會傳遞出5個求救信號!及時抓住能救命
    4、快速消瘦幾乎所有的癌症都會致使患者快速大基數消瘦的可能,但是最為常見的要數消化道癌症。醫生提醒:倘若你沒有進行刻意的減肥減脂,到卻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基數且原因不明的消瘦,一定要尤為警惕是否具有胃癌。5、黑便、吐血對於胃癌晚期患者來說,吐血、排黑便的症狀尤為常見。吐血是由於消化道黏膜破損引起,黑便也是由於消化管道出現血塊造成,若是這兩種症狀同時伴隨,那麼罹患胃癌的機率很大。
  • 醫生:年過30,身體出現這4種跡象,要警惕或是胃癌在「敲門」
    醫生:年過30,身體出現這4種跡象,要警惕或是胃癌在"敲門"跡象一:上腹部不適早期多為隱痛或不適感,但也有些患者疼痛類似潰瘍病,但發作的疼痛無規律性,使用抗酸劑可緩解,但有時服藥後無濟於事,反而加重。跡象四:大便發黑如果平時如廁時,發現自己大便顏色發黑,一方面可能給某些含鐵量高的食物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則可能是胃癌所引發的。這是由於患者體內發生的病變破壞了小血管所致,所以與正常的大便情況會在顏色上有明顯不同。
  • 胃病反覆總不好?「罪魁禍首」終於找到!謹記1招,胃病慢慢遠離
    有很多人胃病反反覆覆總不好,到底怎麼回事? 俗話說「十人九胃病」,生活中胃病非常常見,很多胃病患者四處求醫,用了各種各樣的藥,胃病依舊沒有被治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女子胃病到胃癌只用半年,醫生:3種食物當飯吃,胃好才怪呢
    心憂之下趕緊來到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胃癌的表現。震驚的同時,何女士更多的是疑惑。其實早在半年前她就被查出有胃病的情況,但從那以後就改掉了自己酗酒的壞毛病,怎麼胃病程度反而愈來愈重了呢?經過和醫生溝通之後,何女士才得知,原來除了飲酒之外,還有一些食物平時若是吃太多,同樣會損傷胃健康。
  • 北京哪個醫院胃腸科看胃病好
    核心提示:北京哪個醫院胃腸科辣看胃病好?慢性胃炎中萎縮性胃炎佔25.8%,隨著年齡的增大,萎縮性胃炎比例更高,70-80歲人群高達60-70%。由於本病發病率高,且臨床上常反覆發作,不易治好   北京哪個醫院胃腸科辣看胃病好?
  • 醫生:胃病有多嚴重?看看大便就知道,牢記2點,養胃護胃
    數據顯示,中國13億人口中,腸胃病患者就有1.2億,消化性潰瘍發病率10%,慢性胃炎發病率30%,中國是全世界當之無愧的「胃病大國」。同時,我國也是胃癌的高發區,每年新發現40萬胃癌患者,佔世界胃癌發病人數的42%。近年來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中年患者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
  • 會變成胃癌嗎?醫生提醒:有一種很有可能
    說起慢性胃炎,可能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上了點年紀、吃個火鍋、飢餓過度等,時不時的都會給你來個「肚子疼」,一到醫院檢查,大多都說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嚴重一點的慢性淺表糜爛性胃炎。但是如果不管不顧,發展到慢性萎縮性胃炎就要高度重視了,因為它很可能變成胃癌。
  • 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是不是胃癌信號?需要警惕是這個
    胃癌是我國居民高發的癌症,而且對生活質量的打擊很大,由於飲食習慣和營養結構的不合理,還有發病年齡年輕化的趨勢。好在,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關注自己的胃部健康,選擇定期到醫院體檢。體檢多了,胃病的檢出率也隨之升高。通常,我們聽到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就會覺得是癌前病變的代名詞,事實真的如此嗎?
  • 醫生坦露:胃癌最「青睞」這3類人,若中2個以上,那你得注意了
    醫生坦露: 胃癌最「青睞」這3類人,若中2個以上,那你得注意了喜歡吃燙食者: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工作或應酬的原因,飯還沒有涼透就急匆匆地吃上了,這樣不僅對胃不好,反而還會造成對胃黏膜的傷害, 因為消化道黏膜是相對比較脆弱的,僅僅只能承受50~60攝氏度的食物,溫度過高的話,很容易造成胃黏膜損傷,長時間下去容易引發口腔黏膜和胃癌的發生
  • 胃病有哪些類型,5種食物常吃,或能養胃,記住了
    胃病是個很常見的病,造成胃病的原因也很多,飲食無規律、作息時間錯亂,經常的菸酒、辛辣食物刺激或壓力過大都易造成胃病。胃病發展到胃癌有一個過程,胃癌的死亡率較高。所以,一旦有胃病,要及時治療,防止久病拖成重病。
  • 胃炎、息肉、胃潰瘍……千萬要當心了!胃癌前的狀態主要包括這7點...
    作者: 朱志(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大量研究發現,通常,胃癌並非直接從正常胃黏膜上皮發展而成,而是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期逐漸演變而來。 在發展到有明顯臨床症狀前的這段時期,稱為癌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