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商隱、杜牧相比較,溫庭筠才是真正的風流才子,不容於權貴

2021-01-21 吃吃吃美食

溫庭筠(812~約870年),本名岐,字飛卿,太原人。溫庭筠自然也是一位大才子,但他和李商隱、杜牧可不一樣。杜牧雖然風流倜儻,但能憂國憂民,三分風流,三分兼濟,還有三分深沉。李商隱是儒生本色,固然才高八鬥,不失儒學本意。好比巨石下面的青藤,任憑磨萬折,只要委曲求全。溫庭筠才是真正風流才子。不但風流才子,而且有三分無賴氣。先前也曾有心上進,只是管不住自己,後來乾脆順流而下,管他什麼修、齊、治、平,天、地、君、親、師,老子不言天下第一,老子何妨天下第一!甚至連第一第二也不管他,能縱情樂去只管縱情樂去。溫庭筠出身高貴,他是初唐宰相溫彥博的裔孫。溫彥博是唐初名相。他出身世家,看天下事便有幾分貴族公子氣。這一點和杜牧相近,和李商隱相異。但他家道中落,到他這裡已成破落戶子弟。偏他才高氣盛,才高使他有過人本領,氣盛又使他不容於權貴。

溫庭筠

他的藝術才能也是非常全面的,他能詩、能文、能樂、能詞。自我評價說:「有弦就能彈,有孔就能吹。用不著什麼名貴的琴,也不要名貴的笛。」他的文名與李商隱、段成式相埒。因為他們在本家族中均排行十二,人們稱他們的文章為三十六體。他的詞極有名,不但有名,而且在有唐一代,足稱大家。大約只有韋莊、韓偓可以與他一比優長。他的詩才敏捷自如,人考場,賦官韻,只消八次叉手,就可以完成試帖詩,人稱「溫八吟」又叫「溫八叉」。他才思敏捷,又自由放蕩,不把官場規矩放在眼裡,也不把儒家傳統放在眼裡,他似乎認為儒、道、佛都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是不曾言之,也不屑言之。他自己屢考進士不中,卻能為旁人作弊,結果自己不中,別人能中,這點頗受前人諷刺。但實事求是地講,該諷刺的不該是溫庭筠,而應該是那些埋沒了溫氏才能的考官與考制。

溫庭筠放浪形骸,常出入於裡肆妓院之中他的各類朋友均多,唯獨對權不。一次還因為酒後撒瘋,被巡邏的士卒打斷了牙齒。但看他以後風流如故,似乎掉幾顆牙也不放在心上。他當初受宰相令狐綯賞識,但他自由如閒雲野鶴,放蕩如花花公子,散漫如山野村夫,荒唐如王公貴胄,令狐綯對其日益反感,以至屢屢壓抑他仕途發展。他一生不曾中進士,只做過諸如京城縣尉、國子助教一類的小官。晚年更其潦倒,致使後人無法確知他故世的時間。

溫庭筠的詩歌多香濃意韻,善脂粉風流。過去史家對他這個缺點,十分反感。舊時代道學先生當行,反對這點,以為不合「溫柔敦厚」之古意;現代人也反對,認為不合反映人民疾苦的現實主義精神。其實濃歌豔詩,未可一概否定,即使現代人類,一樣既需要航空母艦,也需要時裝模特;更何況溫庭筠的豔詩,還頗能反映當時破落子弟的生活方式,一味反對,似乎不智。他的這類豔詩,雖有濃麗縝密風格,並不十分難懂。後人責之沒有深刻內容,正確,但沒有深刻內容的生活也是一種生活。他的一些樂府詩歌最具這類特點。如他的《春愁曲》《春曉曲》,描寫舊時女子生活,雖似齊梁舊體,卻是晚唐聲音。其《春曉曲》全詩如下:

家臨長信往來道,乳燕雙雙拂菸草。油壁車輕金犢肥,流蘇曉帳春雞早。籠中嬌鳥暖猶睡,簾外落花閒不掃。衰桃一樹近前池,似惜紅顏鏡中老。

溫庭筠還是寫景高手,他的《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最為後人稱道。鄭板橋因之而得名,歐陽修稱讚這詩的妙處在於寫道路辛苦見於言外。他有一首《燒歌》,頗得今人稱許,說它有現實主義之風。其實這詩的價值不僅因為它反對官府肆意徵稅,反映百姓困苦不堪生活,還因為他寫了唐時燒山種田的種種習俗。

他的詠古詩聲譽很好,七律《經五丈原》,不但繼承傳統諷喻之風,而且寫得氣度非凡,頗得大家風範,與杜甫的《蜀相》相比,亦未遑多讓,且另成一段風流。末句詩眼,尤其為識家激賞。溫庭筠風流才子,各類詩體,無所不能。但因為他沒有杜牧那樣情系家國式的深沉,也沒有李商隱那樣的曲意求成式的束縛,他的詠古,不再如杜牧般的向著唐王朝大聲疾呼,也不似李商隱式的為著這王朝的不滅而委委屈屈進一言。他只管目有所見,口有所言,題材儘管嚴肅,終不失才子身份。

參考資料

《春曉曲》

相關焦點

  • 唐史:李商隱英年早逝,「溫李」只剩下了一半,溫庭筠陷入了悲痛
    「溫」是溫庭筠,「李」是李商隱。大中十二年(858),李商隱英年早逝,年僅四十七歲;溫庭筠與李商隱並稱「溫李」,在文學上齊名,個人交往也多,彼此兄弟相稱,感情很是深厚;李商隱英年早逝,溫庭筠失去了兄弟,同時也失去了文友,「溫李」只剩下了一半,溫庭筠陷入巨大的悲痛。溫庭筠與李商隱並稱「溫李」,先來說這個並稱。
  • 科學網—最懂李商隱和溫庭筠的書
    他是海內外學界公認的李商隱研究權威、溫庭筠研究專家,也是唐詩鑑賞大家。 本次出版的《劉學鍇文集》,分為《李商隱詩歌集解》《李商隱文編年校注》《李商隱資料彙編》《李商隱詩選》《李商隱傳論》《李商隱詩歌接受史》《溫庭筠全集校注》《溫庭筠傳論詩詞選》《唐詩選注評鑑》《古典文學名篇鑑賞及其他》等10卷,收錄了他近70年研治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唐詩的主要成果。
  • 太原堂溫氏古代人物溫庭筠及子孫
    一、溫庭筠(801—866),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人、太原堂溫氏後裔。溫庭筠的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他是唐代詩人、詞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時有「溫八叉」之稱。他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故屢舉進士不第,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他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 李商隱的初戀為何戛然而止?只因為溫庭筠的一個玩笑舉動
    李商隱站在春試榜單前一遍遍地搜尋著自己的名字,他的心被滿滿的失望和怨憤填滿。一個貧寒的舉子,只希望憑藉自己的才華,獲得英雄用武之地,然而朝廷的黨爭無處不在,自己作為令狐楚的門客,似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年輕的李商隱踟躕於洛陽街頭,他感到孤單而寒冷。最好的療傷良藥是酒還有詩。李商隱醉眼迷離之中吟詠出了這首《燕臺四首.春》。和他一樣失意的還有八釵叉才子溫庭筠。
  • 唐史:李商隱是傳統的集大成者,而溫庭筠是一代詞風的開創者
    百家原創作者:梅花翠雲今天小編跟大家來聊聊晚唐時期著名的「溫李」——溫庭筠和李商隱的並稱。李商隱寫詩寄贈溫庭筠,《聞著明兇問哭寄飛卿》:昔嘆讒銷骨,今傷淚滿膺。空餘雙玉劍,無復一壺冰。江勢翻銀礫,天文露玉繩。
  • 「溫八叉」溫庭筠的詞裡瀟湘
    遺憾的是,我在書中關於溫庭筠的生平事跡考略章節裡,沒找到他何時到過湖南、具體寓居湖南何地的詳細記載。對於溫庭筠的湖湘之遊已是不容置疑之事實,但是他羈旅湖湘的時間和他到過湖湘何處一直存爭議。 溫庭筠因當朝無功名,位卑人輕,其花間詞又遭人詬病,其生平事跡正史記載寥寥數言,對其生卒年月均無明文可考,何況是其顛沛的行蹤了,比如劉學鍇的《溫庭筠傳論》等,大多只能從其留下的詩詞的字裡行間去推敲和捕捉了。 《舊唐書.溫庭筠傳》只在「文苑」裡對溫庭筠有簡短而不太「光彩」的記載:「大中初,應進士。苦心硯席,尤長於詩賦。初至京師,人士翕然推重。
  • 李商隱三任女友非富即貴,杜牧大叔專門撩蘿莉,誰才是情場高手?
    我國詩歌史上有兩個合稱「李杜」的詩人組合,一個是李白和杜甫,一個李商隱和杜牧。為了有所區別,李商隱和杜牧又被稱為「小李杜」。如果我們熟讀四人的詩集,就會有一種感覺,大李杜憂國憂民沒愛情,小李杜個個都是情場高手。首先說李商隱。
  • 溫庭筠:悲劇人生下的詩歌美學
    溫庭筠前後的文人,比如韓愈、李商隱、歐陽修、範仲淹,都是幼年失怙,他們早年幾乎都有共同的經歷:胸懷大志,埋頭苦學,立志出人頭地。而溫庭筠則「朱弦偶自娛。」「亡羊猶博塞,牧馬倦呼盧。」好像不識憂患。或者說,他的性格是樂觀的,少年的生命力又是蓬勃旺盛的,所以他很快就被生活中五光十色的事情吸引住了。不過,母親和姐姐很快就可以放心了。
  • 唐史:李商隱英年早逝,溫庭筠失去了兄弟,同時也失去了文友
    柔卿朝陪伴溫庭筠,溫庭筠沉浸在溫柔中,他眼中所見心中所想,全都是柔卿,溫庭筠填詞,柔卿入詞中,好詞汩汩來,生活滋養藝術,藝術鬱鬱蔥蔥。溫庭筠愜意地生活在徐商幕府,但人生不可能總是愜意,總會有些不如意,正因為有此不如意,愜意才更顯得珍貴。大中十二年(858),李商隱英年早逝,年僅四十七歲。溫庭筠與其並稱「溫李」,在文學上齊名,個人交往也多,彼此兄弟相稱,感情很是深厚。
  • 情聖李商隱的初戀,竟然被溫庭筠的惡作劇攪黃了?
    唐代詩人中,李商隱的愛情詩寫得最好,可謂是愛情聖手。他的愛情詩意象朦朧,格調悽美。他寫愛情詩,有的時候還不好意思,不說是給誰寫的,乾脆就說是無題。比如他的這首: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 溫庭筠丨出身名門,才華橫溢,卻終身與科舉無緣
    他,就是溫庭筠。01溫庭筠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之後,同時他本人也是當時有名的才子,傳說叉八次手即可完成文章,江湖人稱溫八叉。按照正常的發展,像這樣子既出身名門又才高八鬥的人,前途應該十分光明,隨隨便便就能走上人生的巔峰。
  • 溫庭筠是晚唐詩人代表,與李清照齊名,欣賞他這10首辭藻華麗的詩
    溫庭筠,晚唐詩人,也是晚唐第一個大力寫詞的詞人。在詩方面,溫庭筠與李商隱並稱「溫李」;在詞方面,與韋莊並稱「溫韋」,是「花間詞派」創始人。溫庭筠的詩,辭藻華麗,有聲調色彩之美,在藝術上有獨到之處。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溫庭筠備受推崇的10首詩,感受他清婉精麗的文字魅力。
  •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溫庭筠的柔情繾綣《菩薩蠻》
    ——溫庭筠《菩薩蠻》還記得《甄嬛傳》中這首曲子嗎?優美深情,出自才子溫庭筠之手。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他少時聰明,自幼便在父親的薰陶下飽讀詩書。溫庭筠祖上顯貴,但到了父親這一輩已經家道中落。父親因病早逝後,他的生前好友段文昌將溫庭筠接到身邊,和自己的孩子們一塊讀書。漸漸長大的溫庭筠相貌奇特,人稱他「溫鍾馗」,鐵面虯髯,和我們心目中風流才子的形象相差甚遠。在這樣粗獷的外表下,溫庭筠卻有著一顆多情細膩的心,文採風流。在段府待了九年之後,已經21歲的的溫庭筠決心出去闖蕩一番,來到了繁華的長安。
  • 溫庭筠的詠「淚」詞,全文無一淚字,卻堪比李商隱的名作
    不折垂楊,只倩愁隨去。南唐後主李煜曾經過著車如流水馬如龍的奢華生活,忽然一日卻成為階下囚,其心中悲怨都化作一句句感人的詩句,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抒寫了多少的感慨與憂傷。下面介紹溫庭筠的詠「淚」詞,全文無一淚字,卻堪比李商隱的名作。菩薩蠻唐代:溫庭筠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溼鉛華薄。春露浥朝華,秋波浸晚霞。
  •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晚唐才女魚玄機與花間派鼻祖溫庭筠的師生戀
    她的大名驚動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當時名滿京城的文壇泰鬥、大詩人溫庭筠。溫庭筠是當時花間詞派的重要成員之一。他精通音律,詞風濃綺豔麗,語言工煉,格調清俊,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有「溫李」之稱。他與李商隱、段成式三人的文筆,號稱「三十六體」。極受那個時代人的推崇。(就是現在,他的詞作也備受文人青睞。)當他聽說了魚幼薇這個名字後,就想前去一看究竟。當然,這時,魚幼薇的父親已經不在了。
  • 兩度入蜀溫庭筠的花間成都
    晚唐文壇,溫庭筠堪稱奇才。作詩,與李商隱齊名,號稱「溫李」;填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他精通音律,工詩擅詞,作賦才思敏捷,「善鼓琴吹笛『有弦即彈,有孔即吹』」,能詩、能文、能樂、能詞,樣樣精通。隨長江東去,第一次蜀遊記載的是溫庭筠初次展望人生的美好憧憬。再入蜀懷才不遇空跑路830年至831年,溫庭筠第二次入蜀。第一次入蜀初出茅廬,血氣方盛,詩歌基調暢快、豪健;而第二次入蜀,是溫庭筠從軍出塞之後,為求引薦,到成都拜訪舊友,創作的詩歌流露出對身世之嘆,飄零之感。
  • 潮劇《李商隱》中的令狐綯原來也偷過詩,詩主就與李商隱齊名而同樣...
    劉希夷死活不同意。宋之問就讓僕人用土袋把劉希夷壓著,誰知道劉希夷竟然被活活壓死。還有另一偷詩事件,就是潮劇《李商隱》中李商隱的義兄令狐綯了。他偷的是與李商隱合稱「溫李」的溫庭筠的詩。溫庭筠本是當時宰相令狐綯家的常客,令狐綯待他甚是優渥。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其實即便是在唐代,已有很多文人不斷模仿他們的作品,其中不乏才華卓著的大詩人,比如李商隱。李商隱,生卒年介於約公元813年至約公元858年,比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小了約100歲。李商隱生於晚唐,此時詩歌的大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他仍然抓住了唐詩風神的尾巴,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李商隱的詩想像奇特瑰麗,風格穠麗,刻意追求詩美。
  • 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詩中耐人尋味的句子,不只是愛情
    說到無題詩,可能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李商隱,這位晚唐詩人在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才情不輸於唐朝的每一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並稱「溫李」,詩歌風格沉婉。其中他的《無題》詩更是意蘊深刻,被後世作為愛情詩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