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是晚唐詩人代表,與李清照齊名,欣賞他這10首辭藻華麗的詩

2020-12-22 騰訊網

溫庭筠,晚唐詩人,也是晚唐第一個大力寫詞的詞人。在詩方面,溫庭筠與李商隱並稱「溫李」;在詞方面,與韋莊並稱「溫韋」,是「花間詞派」創始人。溫庭筠的詩,辭藻華麗,有聲調色彩之美,在藝術上有獨到之處。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溫庭筠備受推崇的10首詩,感受他清婉精麗的文字魅力。

溫庭筠出生在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祖上的溫彥博是唐初宰相。溫庭筠幼年就展現出文字天賦,不過由於恃才不羈,又喜歡用文字嘲諷權貴,因此得罪權貴,使得他一生坎坷,懷才不遇,終身貧困潦倒。

溫庭筠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合稱「三十六體」。他的詩現存三百多首,擅長樂府詩和近體律絕,在唐代樂府詩作者中,溫庭筠堪稱重鎮,甚至有人將溫庭筠與李白、杜甫、白居易並列為唐代樂府四大家。

溫庭筠的詩歌題材側重三個方面,其一,抒寫自己積極的情懷和懷才不遇的感慨;其二,對羈旅行役和旅途景物的描寫;其三,對友情和愛情的吟詠。詩的藝術表現手法靈活多樣,既有辭藻講究、不厭其煩的描寫,也不乏格調高峻、語言清新的警句,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推崇。

從溫庭筠三百多首詩裡靜心挑選出這10首最為經典的,與大家分享,一起來感受這位晚唐著名詩人的文字魅力。

商山早行

溫庭筠[唐]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贈蜀府將

溫庭筠[唐]

十年分散劍關秋,萬事皆隨錦水流。

志氣已曾明漢節,功名猶自滯吳鉤。

雕邊認箭寒雲重,馬上聽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悵,灌嬰韓信盡封侯。

春日野行

溫庭筠[唐]

騎馬踏煙莎,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盡,鴉背夕陽多。

柳豔欺芳帶,山愁縈翠蛾。

別情無處說,方寸是星河。

寄山中友人

溫庭筠[唐]

惟昔有歸趣,今茲固願言。

嘯歌成往事,風雨坐涼軒。

時物信佳節,歲華非故園。

固知春草色,何意為王孫。

蘇武廟

溫庭筠[唐]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春洲曲

溫庭筠[唐]

韶光染色如蛾翠,綠溼紅鮮水容媚。

蘇小慵多蘭渚閒,融融浦日 寐。

紫騮蹀躞金銜嘶,岸上揚鞭菸草迷。

門外平橋連柳堤,歸來晚樹黃鶯啼。

回中作

溫庭筠[唐]

蒼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

吳姬怨思吹雙管,燕客悲歌別五侯。

千裡關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雲秋。

夜來霜重西風起,隴水無聲凍不流。

題李處士幽居

溫庭筠[唐]

水玉簪頭白角巾,瑤琴寂歷拂輕塵。

濃陰似帳紅薇晚,細雨如煙碧草春。

隔竹見籠疑有鶴,捲簾看畫靜無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稱鄭子真。

經西塢偶題

溫庭筠[唐]

搖搖弱柳黃鸝啼,芳草無情人自迷。

日影明滅金色鯉,杏花唼喋青頭雞。

微紅奈蒂惹峰粉,潔白芹芽穿燕泥。

借問含嚬向何事,昔年曾到武陵溪。

織錦詞

溫庭筠[唐]

丁東細漏侵瓊瑟,影轉高梧月初出。

簇簌金梭萬縷紅,鴛鴦豔錦初成匹。

錦中百結皆同心,蕊亂雲盤相間深。

此意欲傳傳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

為君裁破合歡被,星鬥迢迢共千裡。

象尺燻爐未覺秋,碧池已有新蓮子。

相關焦點

  • 唐代溫庭筠《送人東遊》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詩,所送何人不詳(或為魚玄機,魚有《送別》相和)。看詩中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知這是溫庭筠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貶隋縣尉之後、唐懿宗鹹通三年(862年)離江陵東下之前(應為鹹通二年秋)的作品,很可能作於江陵,詩人時年五十左右。 溫庭筠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
  • 唐代溫庭筠《夜宴謠》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溫庭筠生活的晚唐時期,社會非常動蕩。但根據考古工作者發現的晚唐時期墓葬狀況,可以說明當時的陪葬品相當講究,反映了當時社會儘管混亂,但皇室貴族生活還是十分奢侈。《夜宴謠》就是反映這種社會現實的作品。 溫庭筠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
  • 溫庭筠的一首詞,蘇軾和李清照都化用過,誰的水平更高一些?
    梧桐細雨當梧桐和細雨相遇時,愁苦思緒往往更甚,善於用這兩個意象的詩人詞人不少,唐代的溫庭筠,就是其中用得最好的文人之一。他筆下的梧桐細雨,引起一波又一波學習模仿熱潮,就連豪放派代表詞人蘇軾,以及婉約派代表詞人李清照,也都模仿化用過。比如在其詞作《更漏子·玉爐香》中,就很好地使用了梧桐和細雨兩個景物。01思婦離愁「更漏子」
  • 與李商隱齊名晚唐詩人,片言隻語寫出蓮花品格,還有「洛神」的美
    謳歌了蓮花的君子品格,也代表了作者本身對君子品格的追求。用花朵來代表人格的追求,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見的現象。陶淵明愛菊花,陸遊愛梅花,都是如此這般的表現。在周敦頤之前,也有些人已經寫到了蓮花極致的美感。而且詩人鼎鼎大名,和晚唐的李商隱齊名。綠塘搖灩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 晚唐詩人溫庭筠是愛情詩的經典之作,每句話都直指人心
    唐代詩人有著獨特的氣質,尤其是他們對愛情的態度,充滿了深沉的愛和無比的情懷,一些經典的愛情詩可能只有幾個字,但他們最能打動我們。說到唐朝的愛情詩,有一個人的作品值得一讀,詩人溫庭筠與李商隱合稱為「溫李」,同時,他也是華建派的領袖,他的作品對後世影響深遠。
  • 大詩人溫庭筠寫下「豔詩」,被知名歌女嫌棄,如今成網紅名句!
    生活在晚唐時期的他,能詩善詞,詩詞兼工。在詩歌方面,溫庭鈞與李商隱齊名,後世專家們甚至將其和李杜、白居易,並列為唐樂府四大家。而在詞文方面,溫庭筠更是有著極高的成就和影響。他不僅被尊為「花間派」鼻祖,其詞對後世大家的詞,產生了深遠影響。
  • 唐史:李商隱是傳統的集大成者,而溫庭筠是一代詞風的開創者
    溫庭筠大中年間參加進士考試,盧獻卿也是大中年間參加進士考試,而且都是累舉不第;溫庭筠有綽號「溫八吟」,盧獻卿有名篇《愍徵賦》同樣的才華橫溢,同樣的懷才不遇。大概諸多的共同點,使他們成為好友,彼此欣賞,惺惺相惜,有說不完的話。李商隱開成二年(837)進士及第,在三人中最幸運,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彼此欣賞,才華不會因落第而泯滅。三人在大唐的長安,頻頻落第,頻頻大醉,又頻頻大哭,淚飛長安城。
  • 中國古典詩詞/溫庭筠:菩薩蠻
    菩薩蠻唐·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詞人簡介: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有 《花間集》遺存。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採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 溫庭筠的這首詞,看似輕描淡寫,實則生動地刻畫了女子的離別之苦
    溫庭筠,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詞人。他才思敏捷,每每填詞的時候,經常八叉手,也被後人稱為「溫八叉」。他填的詞軟語香濃,頗為精緻華麗,也被人稱為「花間派」的鼻祖。溫庭筠曾經寫過一首詞,名為《更漏子·玉爐香》,今天我們便賞析這首詞。
  • 唐史:李商隱英年早逝,「溫李」只剩下了一半,溫庭筠陷入了悲痛
    晚唐裴庭裕《東觀奏記》卷下記載:「(溫庭筠)詞賦詩篇冠絕一時,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裴庭裕的意思似乎是說:溫庭筠的詞第一,賦第二,詩第三,但樣樣獨步當時;只說與李商隱齊名,沒說具體指哪方面,但肯定不外乎詞賦詩;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時人並稱「溫李」。唐人並稱的有很多,從初唐、盛唐,到中唐、晚唐,各個階段都有,可謂層出不窮。唐代文壇群星璀璨,熠熠生輝,彼此照耀。
  • 溫庭筠為什麼為花間詞派之祖,花間派、婉約派、豪放派之間關係?
    出現於晚唐五代時期,產生於西蜀,得名於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奉溫庭筠為鼻祖而進行詞的創作的一個文人詞派。01、鼻祖溫庭筠: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花間詞人」溫庭筠,滿腹經綸卻自願給人當槍手?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溫庭筠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
  • 他是晚唐著名的詞人,風格類似溫庭筠,並貢獻了成語「天衣無縫」
    在唐朝後期,詞就已經開始流傳起來了,很多文人開始詩詞並作,比如溫庭筠、韋莊就是花間詞的開創者,但詞這種文學題材在唐代屬於拿不上檯面的作品,再加上很多人對於中晚唐的歷史並不感興趣,所以很多當時很有名的詩人,如今已經沒幾個人知道了,牛嶠就是其中一個。
  • 晚唐「花間詞派」鼻祖溫庭筠是著名的「槍手」,他叉手八次,寫成...
    (溫庭筠)溫庭筠是晚唐時期詩人、詞人,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溫庭筠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溫庭筠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溫庭筠)溫庭筠是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為放浪。溫庭筠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
  • 唐代詩人中,誰的顏值高,誰的顏值低?
    唐代詩人當中,顏值高的要數王維,他能高中狀元,或許與此不無關係。按照唐傳奇小說集《集異集》的說法:「王維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維妙年潔白,風姿鬱美,立於前行。」可見,年輕時的王維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是個大帥哥,公主一見便為之傾心。
  • 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溫庭筠10首詞,相思斷腸誰得知
    將一段文字清香成念,將一彎心語纏綿成詩,寫不完相思柔情,譜不完繾綣心曲。溫庭筠,本名岐,字飛卿,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為放浪。早年苦心學文,年輕時即以詞賦兼工,才思敏捷知名。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亦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合稱溫李。
  • 「溫八叉」溫庭筠的詞裡瀟湘
    ——溫庭筠《南湖》 文丨奉榮梅 晚唐著名詩人的溫庭筠(812?~866年?),年輕時苦心學文,才思敏捷,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亦稱為「溫八叉」「溫八吟」。他與李商隱並稱「溫李」,同時他還是晚唐傑出的詞人,「花間詞派」的鼻祖,駢文、小說等創作也有一定成就,可謂晚唐時期各類文體兼擅的「全能作家」。
  • 太原堂溫氏古代人物溫庭筠及子孫
    一、溫庭筠(801—866),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人、太原堂溫氏後裔。溫庭筠的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他是唐代詩人、詞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時有「溫八叉」之稱。他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故屢舉進士不第,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他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 詞話古妝:讀溫庭筠《菩薩蠻》詞,看看晚唐女子的化妝、造型
    溫庭筠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詞人。他精通音律,他的詩詞注重文採,他也被尊為「花間派」的鼻祖。他所寫的詩詞優美婉轉,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看到晚唐時美女的裝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依然是溫庭筠的幾首《菩薩蠻》詞。「菩薩蠻」本是唐代教坊曲名,後來變成了詞牌名。
  • 晚唐詩人許渾:他心中的雨,他眼中的水,他的「千首溼」
    晚唐有一位詩人叫許渾,他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後人把他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許渾,字用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許渾的家境並不貧寒,祖上曾經出過宰相,他本人也是個青年才俊,但是他的仕途卻不是很順利,接近四十歲才進士及第,進入官場後又兩次因病乞歸,任職過部員外郎,轉睦、郢二州刺史,最後晚年閒居在一個小小的村落。他的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而且他本人非常喜歡描寫水、雨之景,他的詩多寫「水」,甚至得了個「許渾千首」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