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是真正的富有?
《富爸爸窮爸爸》裡看到了一句話,「財富就是支撐一個人生存多久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
你可以用這條標準檢驗一下自己,你可以活多久呢?一個月,一年?還是一天也活不了。
要想讓自己達到這樣的狀態,我們需要做什麼呢?
1.增加自己的儲蓄能力
儲蓄能力是收入減去支出,它由兩項因素決定。
如何增加收入?首先從思想上來說,要讓自己有一個「商人」的思維,明白掙錢的思路是什麼。其次,我們要做有發展潛力的職業,和時代發展的大趨勢相迎合。即使,目前的工作與此無關,也要多關注新領域的信息。還有,要懂得把一份工作進行多次「出售」。比方說,寫書。
如何減少支出?首先,要了解自己目前的支出情況。每個月的平均支出是多少,然後給自己定一個月消費上限。然後,對於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下單之前多問自己幾次,這個真的有用嗎?還有,在支出的時候,也要買那些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多收入的東西,比方說,買書。
2.增加產生複利的資產
如果我們不工作了,那什麼還可以養活我們呢?
《富爸爸窮爸爸》裡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思路,比方說:股票、債券、房租、借據、版稅等等。大體來說,這些東西可以被分成兩大類:金融的複利投資、工作的複利「投資」。
金融的複利投資,是有一定風險性的。這就需要我們學習一定的理財知識,讓其更科學地錢生錢;工作的複利「投資」,就迫使我們多思考,如何讓一份工作帶來更多的「睡後收益」。
書中說:「當你的資產項能產生足夠的收入來填補你的支出時,你就是富有的,即使你還沒有什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