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代謝率、BMI、體脂率、肌肉量、體水分率,這些都是什麼?

2021-01-18 杞少年有機農品

天天念叨著減肥的是你嗎?減肥成功的有你嗎?杞少年告訴你減肥成功需要了解哪些知識~

1.減肥的定義

減肥的真正含義是減脂。減少水分會使體重暫時變小,體型暫時變瘦,但都不是真正的減肥。通過鍛鍊緊實肌肉,使得體重未必減小而圍度減小(注意這一點),這叫塑形;通過運動增粗肌肉,那叫健美。

對於大多數的胖子來說,體內脂肪過多,肌肉過少,需要進行兩個步驟:1.減脂 2.塑形。

2. 減肥的目的

變美,身材好,身體健康。所以體重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圍度才是!塑形和減脂都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別再糾結體重了!買皮尺量吧!

現在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好,我們可以通過小小的智能電子稱,知道自己的體脂率,以及身體的其他各項指標,你還不知道?

你還在關注著稱上的體重數據,你早就落伍了,也難怪你天天喊著減肥卻減不下來了……

3.人體各項指標數據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顧名思義,是身體「基礎代謝(basal metabolism,BM)」的速率,那基礎代謝是啥?基礎代謝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進行一天所需的最低能量。

基礎代謝較精準的測定方式一般為「間接測熱法」,受測者一般被要求禁食一夜(12小時左右),然後於次日臥床休息時測量,受測者必須處於舒適的狀態並排除應激、藥物或任何可能增加代謝活動的的其他刺激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指數),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體脂肪率(Body Fat),體脂肪率是指你身體內所有脂肪組織的質量與體重的比值(主要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體脂率較之BMI來說能更好的說明一個人的「胖瘦」情況。

體脂肪率的測量方法有很多,常見的大概有這麼幾種:「水中稱重法」,「生物電阻抗法」,「皮褶厚度法」。其中公認的較精確的身體成分測量方法為水中稱重法,水中稱重法,全稱為「水中密度測量法」,可用於推斷計算身體的相對脂肪含量,該方法的原理基於「阿基米德原理」。

肌肉量,人體體重的成分可分為非脂肪物質與脂肪物質二大部分,肌肉含量是非脂肪物質中去除掉約佔體重4%~6%的無機質。肌肉是好東西,肌肉量越大,自己基礎代謝就越高,越不容易胖。

體水分率,身體水分佔體重的百分比,此數據和肌肉量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因為肌肉中含大量水分(大概70%),這項指標能夠反應減重的方式是否正確,如果體水分率下降,不但有損健康,更會令體脂肪率上升。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基礎代謝率、BMI、體脂肪率、肌肉量、體水分率
    一)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率,顧名思義,是身體「基礎代謝的速率,那基礎代謝是啥
  • 基礎代謝率、BMI、體脂肪率、肌肉量、體水分率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顧名思義,是身體「基礎代謝(basal metabolism,BM)」的速率,
  • 教練常說的基礎代謝率、BMI、體脂肪率、肌肉量、體水分率
    基礎代謝率BMR,顧名思義,是身體「基礎代謝(basal metabolism,BM)」的速率,那基礎代謝是啥?主要用於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但BMI也有不全面的地方,一是適合群體為普通大眾,對某些項目的運動員或健身愛好者來說不適用,經常健身的人群,肌肉量較普通人來說較大,BMI會偏高。二是不能反映出具體的身體健康情況。
  • 教練口中得——基礎代謝率、BMI、體脂肪率、肌肉量、體水分率
    基礎代謝率就是基礎代謝活動的速度快慢,它的單位一般為:能量/單位表面積/單位時間(比如:KJ/m2/hour)或 能量/時間(比如:Kcal/day),kcal/day的應用範圍更廣些。但BMI也有不全面的地方,一是適合群體為普通大眾,對某些項目的運動員或健身愛好者來說不適用,經常健身的人群,肌肉量較普通人來說較大,BMI會偏高。二是不能反映出具體的身體健康情況。體脂肪率體脂肪率是指你身體內所有脂肪組織的質量與體重的比值(主要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體脂率較之BMI來說能更好的說明一個人的「胖瘦」情況。
  • 與體重密切相關的四項指標:體脂率、肌肉率、水分率、骨量
    帶著這些問題,本期我們學習與體重密切相關的幾個指標:①體脂率;②水分率;③肌肉率;④骨骼含量。一、關於體脂率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
  • bmi和體脂率的區別有哪些 bmi和體脂率一樣嗎
    核心提示:  對於正在積極健身或者減肥的朋友來說,bmi和體脂率都是經常都能夠聽到的名詞,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時常會將兩者混為一談,但實際上bmi和體脂率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對於正在積極健身或者減肥的朋友來說,bmi和體脂率都是經常都能夠聽到的名詞,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時常會將兩者混為一談,但實際上bmi和體脂率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那bmi和體脂率的區別有哪些?bmi和體脂率一樣嗎?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 BMI是什麼意思?和體脂率有什麼關係?
    定義不同bmi: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體脂率: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
  • 體脂秤上的數字準確嗎?它們都代表了什麼意思?如何改善它們?
    今天我們就以體脂秤上最主要的幾項數據來講解一下它們的意思,以及我對體脂稱上數字準確性的看法,以及如何改善這些數據。基本上來說體脂秤上最主要的就是:體脂率,肌肉含量,身體質量指數(BMI),體水分率,骨量,基礎代謝率(BMR),蛋白質這幾項數據。
  • 身體基本指數全面看:體脂率、BMI、基礎代謝率
    而未滿18歲、運動員、進行重量訓練者、懷孕或者哺乳中的婦女、身體虛弱或者久坐不動的老人不適合用BMI值來衡量健康標準,例如:健身者的體重中有高比例的肌肉,他的BMI可能會超過30。一般而言成年男性體脂肪率超過25%,成年女性超過30%就是肥胖;而男性體脂率介於15~25%,女性體脂率介在20%~30%則為正常值,確切的數據會因為年齡有所差別,年齡愈大體脂率通常會越高。有些人的體重在標準範圍內,但還有微胖感,就是體脂肪過高。此外,有些人不了解血脂肪值和體脂肪率的差異,血脂肪值是指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含量,要透過抽血檢驗才能得到報告。
  • 體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計算 如何降低體脂率?
    一、怎麼算體脂率一般健身房一般都有體脂率測試儀,想要更精確可以去醫院做個測試
  • 那得知道這些!基礎代謝率(BMR)、體重指數(BMI)、體脂肪率、肌肉量
  • 體脂肪率的含義與健康意義
    另外,體脂率低不能代表你的身體狀況良好,它只能證明你是個「瘦子」。女性較正常的體脂率範圍一般在20%~24%之間,男性則為15%~18%。體脂過低或者過高都不利於健康。過低:會影響正常生活,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維生素A、D、E、K)。2、影響女性的正常生理周期,有研究表明女性的體脂率若低於13%會造成閉經,長期使卵巢萎縮,甚至造成不孕。
  • 體脂率多少才算標準?4個方法教你降低體脂率,變成健康瘦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正常成年人的體脂率分別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所以,肥胖主要看體脂率,我們減肥也是要減掉脂肪,降低體脂率。
  • 體脂率居高不下瘦不了 兩招幫你降低體脂率
    相反的,體脂率控制得好的女性,多半也是因為她們有在注意飲食與運動,所以往往到了4、50歲,都還是看不出真實年齡的美魔女。  老化藏在細節裡!揪出隱藏性脂肪  根據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公布的理想體脂率,30歲以下女性的理想體脂率是17%至24%;30歲以上女性則是20%至27%。
  • 降低體脂率才是減肥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同等重量的肌肉與脂肪的大小卻是大相逕庭!脂肪體積是肌肉的3~4倍大,在這情況下,自然也就造成明明是體重、身高相近的兩個人,體脂率相對較高者,看起來比較胖的情況。體脂肪的高低不只會對外觀帶來影響,肌肉與體脂肪的比率,與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更是密切相關。因此,想要成功打造「易瘦體質」,如何降低體脂肪的形成,使肌肉比大於脂肪比,更是提升基礎代謝率,讓人正常飲食也不易發胖的重要關鍵!
  • 體脂率降不下來怎麼辦?降低體脂率就3招
    一個健康的身材並不是越瘦越好,但體脂率應在一定範圍內,如果體脂率過高也代表肥胖,需要有效降低體脂率,本文將了解如何有效降低體脂率?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減少體脂肪。1。運動可以減少體脂為了通過運動降低體脂率,我們需要知道體脂率不是一個人的體重。當一個人的身體脂肪率下降,體重可能不會改變,但很明顯,身體的形狀提醒我們,在變化的過程中,肉開始收緊,脂肪開始消失並停留。肌肉是最重要的。
  • 什麼是體脂率 體脂率怎麼計算
    核心提示:  對於正在積極減肥的朋友來說,減肥實際上就是減肉、減體重,當我們站在體重秤上稱重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體重雖然僅僅是一個數字,但是實際上這個數字當中包含有骨骼、肌肉、體液以及脂肪組織等,如果想要更好地知道減肥的成效,我們就需要學會測量體脂率。
  • 【運動】女明星們的體脂率大揭秘!體脂和身材究竟有什麼關係?
    不久前,《這就是灌籃》第三季開播啦~在節目中,郭艾倫隨口一問就輕鬆套出了金子涵的體脂率。不愧是擁有優越身材比的大長腿金子,一米七三的身高卻只有16%的體脂率,又是作為女愛豆身材管理在線的一天了。而前段時間,程瀟在《哎呀好身材》中同樣公開了自己的身體數據,沒想到胸圍85cm、腰圍66cm、臀圍86cm,三圍一級優越的好身材瀟瀟子,體脂率竟然有28%!
  • 減肥期間,為什麼要降低體脂率,提升肌肉量?
    減肥的目的是降低體脂率,而不是減少體重。脂肪跟肌肉都是身體的組成成分,體重也包括了肌肉、脂肪、水分、骨骼等物質。體重下降可能是肌肉流失、水分流失的表現,不一定是體脂率下降。而減肥達人告訴你:健身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體脂率,提高肌肉量,從而提高身體代謝水平,還能強化身材曲線, 塑造迷人的翹臀、倒三角身材。肌肉是身體的能量消耗大軍,熱量消耗值會比脂肪高得多。
  • 「運動」女明星們的體脂率大揭秘!體脂和身材究竟有什麼關係?
    所以對於好身材的追求來說,體脂好像也不都是越低越好,那麼體脂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體脂率達到多少才算正常?體脂率反映的是你的脂肪含量,也就是胖瘦的關鍵因素。一般來說,女性體脂率在18%-25%以內為標準,男性體脂率在15%-18%為標準,隨著年紀漸長,體脂率會稍微偏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