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鄭州「一環十橫十縱」改造完工的桐柏路試驗段 二次過街慢下來...

2020-12-23 中國網新聞中心

  帶有「西郊記憶」的綠色遊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帥文圖

  今年3月18日,大河報曾以《鄭州嵩山路、未來路為啥都在施工?》為題,報導了鄭州市「一環十橫十縱」道路綜合改造開工後的進展情況。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記者之前探訪的「一環十橫十縱」中的「一縱」——嵩山路試驗段從由南往北方向挖溝變成了由北往南方向挖溝,而其旁邊不遠的另「一縱」——桐柏路試驗段綜合改造已經完工。

  那麼,桐柏路試驗段綜合改造完工後,其究竟有哪些變化?6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探訪:「慢節奏」的中央分隔帶,出現在桐柏路

  據了解,桐柏路試驗段(中原路—建設路)長度為1.2公裡。該段改造工程在保持雙向6車道不變情況下,在全線增加中央分隔帶和側分帶,實現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離。同時,該段改造還將市中心醫院段路東側人行道缺失部分進行貫通,並將道路斷面、車行道、人行道、易澇點等常規要素進行了改造。

  6月6日上午,記者在鄭州市建設路與桐柏路交叉口看到。在該交叉口南北兩側的桐柏路道路中間,是一排栽種著各種綠植的中央分隔帶,遠遠向南北道路兩邊緩緩延伸;連接道路東西兩端的斑馬線從道路中央分隔帶經過,將原本寬敞的需要「急行軍」的路口變成了「慢節奏」的二次過街。在該交叉口西南角,一個帶有「西郊記憶」的綠色遊園,為繁鬧的城市街道「點綴」了絲絲清爽與休閒之意。

  隨後,記者由北向南,跨上桐柏路西側的人行道。雖然路西側分帶內剛剛栽種的綠植,還不足以為人行道上的行人遮擋夏日的烈陽,但乾淨整潔的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讓人在炎熱的夏日不禁感到一絲舒暢。尤其是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帶有「桐柏」兩字的隔離石,更是為桐柏路打上了自身獨特的標識。

  此外,桐柏路試驗段上寬敞整潔的機動車道,可供乘客遮陽休息的智慧公交站,可提供臨時休息、避雨等多種服務的路長驛站……都在凸顯桐柏路改造後的變化。

  創新:SMA瀝青路面、多杆合一融入道路改造

  探訪中,據桐柏路試驗段綜合改造項目施工方杭州路橋集團相關負責人章經理告訴記者,在桐柏路試驗段的改造中,他們不僅在機動車道採用了SMA瀝青路面,還在非機動車道鋪設彩色陶瓷顆粒,並融入了智慧公交站臺、二次過街、多杆合一等建設理念。其中,SMA瀝青路面材料,他們採用的是由鄭州本地生產,且生產工藝、標準、產量「三達標」的鄭州城基市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產品,材料生產標準也與杭州一樣。另外,多杆合一也為鄭州智慧交通發展提供了「完美銜接」的基礎。

  「SMA瀝青路面的特點有抗高溫、低溫穩定性,良好的水穩定性,良好的耐久性和降噪等表面功能。」據鄭州城基市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SMA瀝青是一種由瀝青、纖維穩定劑、礦粉和少量的細集料組成的瀝青混合材料。因其耐久性好,故而養護工作少,使用壽命長,綜合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好。「一環十橫十縱」道路綜合改造採用SMA瀝青材料,也是鄭州首次最大規模採用,他們也相信未來的鄭州道路提升將會應用更多的SMA瀝青材料。

  此外,據章經理介紹,多杆合一不僅可以是將整條道路上配電箱進行統一,減少其數量,讓道路更加整潔;還可以同時安裝監控、信號燈、5G信號等設備,並為鄭州智慧交通發展提供了「完美銜接」的基礎。

  瑕疵:路口環境提升了,管理卻未跟上

  當然,在桐柏路試驗段的探訪中,記者也不是只看到好的一面,一些不好的情況,也是深入眼帘。

  觀察中,記者在桐柏路與市場街交叉口看到,寬敞整潔的路口四周,有不少騎電動車市民和行人無視紅綠燈隨意穿行,甚至還有行人直接從路口中間穿過,交通秩序顯得較為混亂。

  同時,在鄭州市中心醫院門前的桐柏路機動車道上,有十多輛私家車隨意停放,路邊的非機動車道也被進出醫院的行人和車輛堵塞,以致該段桐柏路機動車道出現機非混行,還不時發生交通擁堵。其中,還有不少隨意停放的車主,從車內往機動車道上亂扔菸蒂,部分菸蒂還有嫋嫋青煙升起,整潔的路面頓時不復。

  進展:嵩山路試驗段改造換個方向繼續挖溝

  在6月6日的探訪中,記者還再次探訪了嵩山路和未來路試驗段的進展情況。其中,嵩山路試驗段從由南往北方向挖溝變成了由北往南方向挖溝,未來路改造已基本「成型」。

  在嵩山路與棉紡路交叉口,記者看到,原先圈在嵩山路西側由南向北方向機動車道上的圍擋,已換成了嵩山路東側由北向南方向的機動車道上,圍擋內有不少施工工人和機械正在加緊施工。

  在完成改造的嵩山路道路西側,原先封閉的機動車道和只留下小路的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已完成變成另一番模樣。整潔的機動車道旁是與機動車道同等寬度的非機動車道,側分帶內栽種各種綠植,人行道上也布置著各種花卉和休閒椅,再加上路邊煥然一新的建築外觀,給人綠意不斷的清新感受。

  另外,在未來路試驗段,從未來路金水路至商城路段,道路中央分隔帶已完全建成,並栽種了綠植,道路兩邊側分帶、人行道及沿街建築立面也全部改造完成,整段未來路試驗段就如同換了一件「新裝」。據相關知情人介紹,未來路試驗段已基本完工。

相關焦點

  • 鄭州東風路、中原路等部分路段的中央防護欄拆了?交警部門回應
    5月13日,河南商報記者看到,東風路(文化路—中州大道)道路中央的隔離護欄已經拆掉河南商報記者左冬辰/攝近日,一些鄭州市民發現,市內不少道路中央的隔離護欄被拆除了,同時又有一些馬路中間設了「神秘」的圍擋。又有拆、又有擋,這是要做什麼?
  • 民聲回音壁|一環路南二段已完工,門牌多久安?五根松站外能安排...
    一環路南二段改造現已完工,門牌號能不能先裝上?……第37期「民聲回音壁」聚焦的這些問題,回復來了!AQ# 城市建設 #@市民楊先生:我是一環路南二段的商戶,現在一環路改造工程已經完工,但周邊的門牌號一直還沒有安裝。沒有門牌號,找地址非常不方便。
  • 鄭州西三環又現施工圍擋「圍而不建」 市民呼籲:早日還路於民
    建設單位:圍擋系「一環十縱十橫」二期工程,預計明年1月完工隨後,記者將王先生的問題反映給了該處施工項目建設單位:中原區城市道路綜合改造工程指揮部。建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施工是鄭州市「一環十縱十橫」二期工程的改造項目,而中原區的施工範圍為白莊路至金水河橋,市民所反映的圍擋位置就在此範圍之內。
  • 5年後,合肥將形成 「一環十射」地鐵網
    5年後,合肥將形成 「一環十射」地鐵網 2021-01-07 14:23:20   來源:市場星報
  • 「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十縱是哪支野戰軍的?東野還是華野
    ,劉鄧南下大別山,中野十縱是負責後勤運輸的,後來十縱去桐柏山區開闢新區了,十縱就地方化了。那就是梁大牙梁興初,梁大牙帶領十縱在黑山阻擊戰一戰成名,阻擊廖耀湘兵團三天三夜,為主力部隊的到來贏得了時間。期間,廖耀湘兵團對黑山前線傾瀉了無數的炮彈,發動了無數次衝鋒,仍然無法撕破我軍防線。從這個角度講,「排炮不動,必是十縱」似乎說的是東野十縱,別急,往下看
  • 東莞濱海灣大道沙角段,擬升級改造通往深圳
    近日,虎門鎮方面傳來新消息,濱海灣大道沙角段(即沿江高速立交至信義路路口段)將實施提升改造工程,擬建成主線雙向8車道、輔道雙向4車道的快速幹線道路。這一段路,將途經沙角、路東、宴崗等多個社區,東莞濱海灣新區沙角半島的發展輻射圈在此範圍,未來也將助推濱海灣新區「三橫 六縱」城市幹道路網系統的形成。
  • 二七區新建成50公裡綠道 成鄭州市民近郊遊首選地
    二七區近日分別召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調研推進會、改進城市管理和道路綜合改造工作推進會,要求全區上下將「雙改」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辦好老舊小區改造這項民生工程,高標準完成「一環十縱十橫
  • 鄭州二七廣場迎來「世紀大手術」,超千米地下隧道已開工
    二七商圈是鄭州近百年發展歷史的縮影,承載著鄭州人的精神記憶。近年來,有些「過氣」的二七商圈一次次被賦予高定位、大意義。其實多年來這裡的「小手術」從未間斷,但改頭換面的大破局已多年未見。2002年4月,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改造二七廣場,市規劃局向國內外徵集改造方案。當時,市民任俊傑向規劃局遞交了自己的方案,其中提到了下穿隧道的方案。可最終,二七廣場採用了上海袁採堂都市景觀藝術有限公司的U字形天橋方案。
  • 佛山一環西拓北環段明年上半年前完成舊路改造提升
    而除了東西二線段受廣佛肇高速建設影響,雲東海跨線橋—三水二橋正在進行舊路改造提升工程,導致行車緩慢,佛山一環西拓北環段的其餘路段行車暢順。其中,前4個項目在2019年12月25日建成通車;2020年6月30日,白坭隧道開通,宣告金港路至桂丹路公路工程建成通車,標誌著佛山一環西拓工程北環段全部完工。「佛山一環西拓北環段全線通車後,我們還針對部分舊路實施改造提升工程。」
  • 一環西拓南環段部分主路將開放 高明「四縱四橫」交通路網初成
    佛山日報訊 記者黎翠怡報導:力爭2020年春節前完成一環西拓南環段部分主路建設並開放通行、茶山公路春節前基本完工……近日,高明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政府關於全區路網建設推進情況的報告》,透露多項交通工程進度。目前,全區公路通車裡程716.194公裡(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96.6公裡)。
  • 徐州賈汪「七橫七縱」城市框架公布!S1號線走向也定了
    主幹路網:七橫七縱何為「321」工程?即實現賈汪全區30分鐘融入徐州主城、賈汪城區20分鐘通達所有鄉鎮、全區10分鐘上高速的發展目標。接下來展示了一張賈汪「七橫七縱」主幹路網規劃圖,信息量非常大!(點擊放大看)哪「七橫七縱」?橫1:426省道京臺高速連接線,即徐州外環公路東南環的北端起點。
  • 《人民日報》頭版點讚鄭州老舊小區改造
    昨日,《人民日報》頭版將筆觸聚焦鄭州老舊小區改造,報導了鄭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群眾需求,重點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使之成為改善市民人居環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的民心工程。本報今日予以轉發。「以前老想搬走,卻又捨不得老鄰居,現在不用糾結了。」
  • 鄭州最早的「一環」可...
    跟隨記者的講解,來一場時空逆行穿梭之旅,從歷史深處尋找鄭州最早的「一環」。  鄭州現代「一環」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  環路最初的叫法是環城路、繞城路。這條路往往最能反映城市框架的變化,環路的增加是在一次次突破城市邊界,向外生長而形成的。
  • 毛宏芳調研市區「一環四路」等項目
    毛宏芳調研市區「一環四路」等項目時要求厚植民生情懷 精心打磨高質量推進「一環四路」等項目工程建設今天,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宏芳調研市區「一環四路」等項目開展情況。「一環四路」是嘉興老城的核心中山路、禾興路、勤儉路、建國路,兩縱兩橫間交織著嘉興人老底子的生活點滴;一條環城河與一條環城路,共同環抱起這座城市的悠悠歷史和文化根脈。毛宏芳來到市區環城路先行段,邊走邊看環城河畔,綠草茵茵,沿街老房,修葺一新,步道騎道上,不少市民在這裡散步、鍛鍊。
  • 高質量推進「一環四路」 等項目工程建設
    昨天,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宏芳調研市區「一環四路」等項目開展情況。毛宏芳要求,要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厚植民生情懷,精心打磨,高質量推進「一環四路」等項目工程建設,整體提升嘉興城市人居環境和品質。副市長沈曉紅參加。
  • 鄭州那麼多大型公交站為啥不設休息座椅……
    而在花園路路東該公交站臺探訪時的短短10分鐘內,記者看到,先後有老人、孩子和年輕人共5名候車乘客在此候車時或蹲或直接坐在臺階上。其中一對正推著嬰兒車的老夫婦受訪時認為,如果增添座椅,真的就很方便大家了,「關鍵得有人來操心這事,得有人裝啊。」。而坐在臺階上的一年輕男子說,他腿不好,站一會就難受,只能坐在臺階上。
  • 鄭州9條公交車線路將調整!兩個路段通行有變化!
    鄭州公交定於9月9日起 對B67路、Y18路、108路、Y19路、 S152路、279路進行優化調整; 同時,為配合「一環十縱十橫」道路改造工程, 定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