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賽博朋克 2077》發布了新預告片《差事》,對不同地區安排了不同的配音。預告片結尾重要 NPC 強尼·銀手出現,口吐芬芳一句,隨後就有人專門整理出多語言合集。
這句芬芳在英語版裡是「法克」,在俄語版裡是「蘇卡不列」,聽著還行。日語版卻變成一句表達驚訝的「麻吉卡喲」(真的嗎),實在奇怪。
過後聽中文版,是發音飽滿、餘韻悠長的一個「艹!」感覺……超對味啊!這句接地氣的「艹」,顯然比端著架的「麻吉卡喲」更能體現強尼的老社會人身份,同時蘊含情感之強烈,還不輸於「法克」之流的角色母語優雅詞彙,令人敬佩!
總之我想說的是,在海外 3A 單機遊戲裡,遇上這樣一句普通話特色「文明用語」,演出水準還與國際接軌,真是難得。畢竟在幾年前,海外單機遊戲搞中文配音這事吧,還被普遍視作「吃力不討好」。在知乎有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世界一流遊戲不請專業中文配音?
最早一批回答來自 2015 年,談的都是「投入回報小」、「沒有代理沒有資源請專業配音」、「官方想當然選配音演員」等問題。確實,那幾年歐美、日本 3A 遊戲裡鮮有普通話配音,即使有,也因種種原因變得有些怪。
比如《真·三國無雙 8》就因合作問題,出現了高頻率的「寸步不讓」,《古墓麗影 崛起》受譯配製作周期制約,遺留了一些翻譯瑕疵。
此外還有些遊戲中文配音來自港臺。雖說港配臺配歷史悠長,但奈何質量不甚穩定,《泰坦天降2》裡有「協議三:保護鐵馭」等名句,《地球防衛軍5》裡卻出了沙雕度拉滿的「我們是勇↑敢的步↓兵隊」。
所以那些年大多數玩家被逼轉職為「原聲字幕黨」,能有個非機翻簡中漢化就很不錯了。那些年單機配音如此不成熟也是歷史使然,海外單機引進曾停滯多年,文本翻譯都可能得靠民間漢化用愛發電,更別說製作專業化中文配音了。
遊戲中文配音早就往專業化的道路上摸索過,偶爾還能與世界同步,只是還沒跑大步就被攔下了。
因此諸如《主題醫院》的「病人請不要死在走廊上」,老《帝國時代》的「伐伐伐木工」,《半條命2》活用引擎特性對口型的普通話對白,《光環戰爭》那神秘的中配 Demo,雖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卻沒在當年引發深刻反響。
你可能會想,遊戲沒中配就中配,看番劇看電影聽原聲都那麼多年了,咱也沒啥不適應的呀?有一說一,遊戲跟動畫、電影等娛樂形式是真的存在區別。假設一個不怎麼懂外語的中國玩家打 FPS,身處槍炮轟鳴的戰場中央,肯定是盯緊準星無暇旁顧。
此時,AI 隊友喊一句含混不清的「花線敵軍莊稼切」,肯定比說看字幕才能懂的「Enemy Vehicle Spotted」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