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住建局立足部門職責,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動員全局黨員幹部職工上下聯動、背水一戰全面保持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時狀態」,高標準、高質量做好小區物業、公園、城區綠化等各項工作,堅定不移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精緻城市建設,推動全縣新型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有助於改善人居環境、優化城市功能,更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事關居民福祉。莒縣住建局從完善老樓設施、改善居住環境、棚改提升生活品質等方面入手,切實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桃園南區居民唐明德:這個小區是老小區,以前這個路是沙子路,坑坑窪窪,下雨排水也沒有排水的地方,車過來水譁的就過去了,從今年小區改造以後,硬化了路面,廣場也硬化了,也按上了燈,我們這些群眾都覺得很好,晚上都做操,都做一個半小時,早上晚上做操,都感覺很好,沒有說孬的。
四年改造87個老舊小區,面積10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1萬戶。在老舊小區整治提升攻堅戰中,莒縣實施了以改善人居環境為主的「裡子工程」,提升整治小區容貌,加強小區規範有序管理,讓「創城」創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莒縣住建局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科科長錢曉峰:今年我們計劃對全縣66個小區,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涉及居民6459戶,211座樓,改造資金大約9530萬,今年主要改造的內容主要是樓頂防水、單元門、弱電線路規整、供電設備和線路的改造,還有宣傳欄、快遞櫃、增建黨建物業用房、增配環衛設施等。
打通斷頭路,改善微循環是一項緩解交通擁堵、方便群眾出行、提升城市品味的重要民生工程,更是衡量城市精細化的重要標準,今年來,莒縣住建局持續攻堅城市微循環,逐步消除城區交通「梗阻」,讓城市建設向著「秀美便捷有序、宜居宜業宜遊」再進一步。
莒縣住建局抗震服務中心主任王若飛:截至目前已完成金湖路、臥龍路、郭家園小巷、公心街等9條斷點道路和銀杏大道改造提升,改造道路全長約7500餘米,同時對銀杏大道、山東路等道路交通信號設施進行改造,共涉及20個路口的信號燈智能化改造。
每一條路的背後,都是群眾方便、快捷、安全出行的期盼,莒縣住建部門持續加壓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建立工作周報制度,及時收集匯總工程推進情況;正排工序,倒排工期,把工期細化到周、到天,爭分奪秒搶工期、加班加點趕進度,發起道路項目建設攻堅戰。
莒縣住建局抗震服務中心主任王若飛:下一步對列入城建計劃的北壇路、嶽石路等9條斷點道路,和昌盛路等4條道路進行擴通改造,全長約9300餘米,目前北壇路已完成財政評審,正在進行附著物拆遷,同時進行淤泥河橋梁施工,嶽石路、廣場路、廣場西路等斷點道路已完成預算編制,將根據資金到位情況實施開工。
沭東新城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省級地下綜合管廊試點、海綿城市試點、綠色生態示範區等7大試點於一身,先後規劃實施34個重點項目,涵蓋了教育、醫療等多個公共服務領域,完成投資83.2億元。縣人民醫院沭東院區、全民健身中心等34個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相繼建成,實現「井噴式」發展。
莒縣二中新校區項目經理孫元明:莒縣二中新校區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總投資5.7億元,於去年12月份完成土建施工,今年主要是配套施工和教學設備安裝,這學校我們堅持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為莒縣教育事業打好堅實基礎。
把生態作為最大的特色來打造,沭東新城依託自然生態本底,高標準建成店子河溼地公園、屋樓花海景區,西部建成近1333公頃的沭河溼地公園,中部實施佔地213餘公頃的森林綠地項目,形成「東依山、西傍河、中嵌綠」的生態空間格局。
莒縣住建局抗震服務中心主任王若飛:我們通過一系列項目,對沭東新城進行全方位高層次的綠化,屆時,沭東新城的綠地率將達到55%以上,極大的提高莒縣的城市綠化覆蓋率,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
近年來,莒縣住建局按照「老城做文化、新城現代化、鄉鎮特色化」總體發展思路,堅持「全域城鎮化」理念,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先後聘請中規院、同濟大學等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規劃設計團隊編制了《沭東新城空間風貌體系規劃》《莒國古城文化旅遊區規劃》《城市綠道慢行系統規劃》等13個專項規劃,完成8個鄉鎮總體規劃修編,城鄉規劃體系不斷健全,四年城鎮化率增長9.53個百分點。
莒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陳維國:作為城市建設管理的主要職能部門,縣住建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新型城鎮化戰略為統領,加快精緻城市建設,老城區加快莒國古城、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年內打通12條斷頭路,沭東新城加快17個重點項目建設,高標準建成3200畝森林綠地,實現產城融合、綠色發展,鄉鎮下足繡花功夫,落實精緻城市管理,紮實開展環衛一體化、廁所改造、生活汙水治理等工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打造一強三名、建設富強美麗幸福新莒縣,貢獻住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