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催眠」,很多人會有一種衝動——既然催眠這麼神奇,那它應該能刪除我那些痛苦的記憶吧?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在這之前,我們先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記憶對我們人生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和意義?
從人生的發展心理學來講,過去的所有記憶(無論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記憶),它們都是我們今後(以及當下)怎樣去很好生活的一個重要的資源。過去那些痛苦的記憶可以讓我們在未來(包括當下)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過去那些快樂的記憶,同樣給我們提供一個「今後怎麼讓自己同樣快樂或者更快樂」的一個支持和保障。所以,所有的記憶,其實對於我們而言都是有用的。但是很多人,包括部分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子),希望將過去的那段痛苦的記憶遺忘掉,於是就要尋找催眠的幹預。那麼,催眠,是否能夠刪除我們過去痛苦的記憶?
催眠從技術上是可以做到隱藏記憶,就好比你在電腦上刪除了文件,那些計算機高手還是可以幫你恢復的,表面上的刪除,屬於隱藏技術,不是徹底的刪除。對於普通人來講,也能起到刪除的效果。也就是說,這種隱藏處理方式,你會在某個時間或者某事件的刺激下,還會被激活一些記憶。所以,做催眠不是讓你忘記一段記憶,而是把這段記憶放入到更深的思維中,不經過特殊的辦法是沒法回憶起來的。從效果上來講,可以達到你說的讓人「完全」的忘記;從原理上講,還不是。
記憶的原理
通俗地來講,人的記憶其實是一種過濾器,用來過濾我們每天接觸的大量信息。因此只有那些被重複使用或者有意義的信息,才會有更大的可能性被大腦保存下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容易遺忘那些反覆學習的東西。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記憶,尤其是長期記憶,不是僅存儲在大腦的某一個部分中,而是以神經元組的形式存儲在整個大腦中,並且記憶的每個組成部分都存儲在啟動它的大腦區域中。比如,杏仁核中的神經元存儲相關的情感等。除此之外,記憶還會在皮質的各個部分進行了多次編碼,因此,雖然有時候可以抹掉一個字母,也就是記憶的一部分,但由於其他地方還會有重複、替代或相關聯的記憶,而通過這些途徑,還是會檢索到抹掉的記憶片段。因此刪除記憶從理論上來講是可操作的,但實際上操作起來很困難。
比如,當一件事情剛剛發生不久(時間過久以後會形成長期記憶,更難抹去),我們就可以人為地將記憶封鎖,不被存儲、不被調用,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暫時的刪除記憶的現象。但是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樣,由於記憶的存儲是散布在整個大腦皮層的,人為地刪除記憶可能會遺漏掉一些內存,也就是記憶痕跡,因此當別人對你的記憶進行深度喚醒時,比如別人給你講述整件事情發生的經過時,你那部分被抹除的記憶還是會被喚醒。
因此,越是你在乎的、越是深刻的記憶,你越是會不由自主的去調用這段記憶影像,從而又加深了記憶,最好的辦法是你不在乎這件事情,這段記憶自然就被封存了。要想做到不在乎,可以分兩步做到:
第一步通過催眠療法(anewator.cn),可以刪除附著在記憶上的負面情緒,你回想這件事已經不痛苦了,沒什麼感覺了,自然就會很少去回憶這件事,很快這件事就被你淡忘了;
第二步,要通過長期的學習,提高自己解決某方面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很多創傷性的記憶,都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做好某方面的事,卻又面臨著必須做好的局面,或者自己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比如性格敏感的人,特別想要提高自己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在大的場面中揮灑自如的能力、和不同性格的人靈活相處的能力。那麼,一旦讓自己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事情上。
如果只有催眠療法,沒有做第二步,那麼你本來消失的那些負面情緒,很有可能在面臨下一次受挫事件中再次被喚醒,很有可能會更加焦慮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