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將我關進了大腦的牢籠,我是如何從抑鬱的痛苦中掙脫出來的?

2020-12-23 簡客心理GAKER

作者|簡客GAKER

當我越是抗拒抑鬱情緒,越是抗拒產生抑鬱情緒的那些事件,越是執著於過去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抑鬱痛苦反而越發的強烈和持久。

而當我接納自己的情緒,接納真實的自己,不再執著於過去的失敗,不再執著於對自己的不堪,不再執著於對未來的恐懼和憂慮時,抑鬱情緒反而在慢慢遠離我!

當我達到了不抗拒,不執著的內在狀態後,我從抑鬱中走了出來!

01 抑鬱將我關進了大腦的牢籠

我在抗擊抑鬱症期間,有這樣一個深刻的感受。

就是很多之前發生過的不好的事情,不受控制的在大腦中湧現。

與之相伴的就極度的壓抑、焦慮、恐懼、失望、自責、自罪這些不好的情緒感受,這些感受讓我覺痛苦不堪。

那種感覺就像是我被關在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並且沒有門的籠子裡,這個籠子就是我的大腦,危險的來源是我對自己的否定,對過去的失望以及對未來的絕望。

起初我對這些不好的情緒是非常抗拒的,我嘗試著強迫自己不要去想這些不好的事情。

但是我發現我越是強迫自己不去想的時候,大腦中湧現出來的負面情緒和不好的記憶就越多,我就越容易陷入到痛苦當中。

後來我嘗試著慢慢放下了抗拒,任憑這些不好的事情和不好的情緒在大腦中湧現。

往事和記憶夾雜,就像是電影片段一樣,在我的大腦中快速更迭,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與之相伴的壓抑、焦慮、恐懼、失望、自責、自罪這些感受上,不再抗拒它們的出現。

我發現,當我放下我的抗拒,嘗試著去接受那些已經發生過的帶來的不好感受,嘗試著接受我自己的時候,我感受到的痛苦就越少。

為什麼是這樣的?

當我在大腦的牢籠之中掙扎的時候,抗拒的本能反應讓我不斷和自己的情緒、感受以及意識對抗,通過對抗來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然而,在這樣的抗拒活動中誕生的否定意識讓我更加痛苦,讓我給了自己更多的否定,讓我陷入了更深的抑鬱當中。

當我結束抗拒,嘗試著去接納的時候,就不會再有更多的否定意識誕生,我也就從抑鬱的痛苦中抽離出來了。

因此我意識我之所以如此痛苦,關鍵並不在於之前發生了那些事情,關鍵在於我為什麼要抗拒!

02 我為什麼要抗拒

我之所以抗拒,是因為我不想承認我自己,我害怕接受真實的自己。

因為在我們經歷過很多事情之後,事情本身帶給我的不良刺激持續的時間其實是短暫的。

真正持久的不良刺激是我們在經歷事件的時候形成的情緒記憶。

這些情緒記憶就儲存在我們的大腦當中,會因為某種相似經歷和感覺被反觸發,讓我們反反覆覆遭受同樣的情緒攻擊。

與負面情緒相伴的往往就是某種負面的評價,我們的大腦會告訴我們,這些負面評價反映的就是真實的自己。

我不想承認那就是真實自己,我也害怕接受這樣真實的自己,但是我卻很清楚那就是真實自己,那些負面評價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難以接受,不敢面對的時候,我能做的就是抗拒。

抗拒一切與這些負面評價相關的情緒,抗拒一切與這些情緒相關的事件。

越是抗拒,就越容易執著於那些情緒和記憶,越是把自己的缺點放大,我的注意力就越多的放在對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擔憂當中,感受到的抑鬱痛苦就越多。

當我明白這一切的時候,我突然就明白了以前從來都不明白的一句話,叫做活在當下,專注於當下。

只有把我們的注意力從對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擔憂中解放出來,去接納抑鬱情緒,接受已經發生的事件,專注於當下的選擇,才能把自己從抑鬱的痛苦中抽離出來。

03 專注於當下,從抑鬱的痛苦中抽離

怎麼才能活在當下,專注當下,把自己從抑鬱的痛苦中抽離出來呢?

最簡單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觀察自己的呼吸,感受當下生命的氣息,生命就在這一呼一吸之間。

這個方法叫做觀息法,觀息法是專注於當下的開始。

我在抗擊抑鬱的那段時間,就是通過這樣的方法慢慢把自己從抑鬱的痛苦中抽離出來,減輕了抑鬱症帶來的痛苦與折磨。

我現在依然在堅持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專注於觀察自己的呼吸,感受當下生命的氣息,把自己從對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擔憂中抽離出來。

專注於當下,不再因為已經發生的事情指責和批評自己,被自己的情緒攻擊而痛苦;也不因為對未來的擔憂而感覺到焦慮和恐懼。

專注於當下,還要求我們接納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當下感受,接納真實的自己。

如何做到接納?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不去批判,不去指責。

在我們的意識當中,批判和指責往往代表否定,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不接受被否定的事物的,哪怕是對於我們自己。

當我放下了指責,放下了批判,誠心接納情緒,接納已經發生的事情,接納真實的自己之後,我便不再受困於對過去的否定性解讀,不再受困於對自己的否定性批判,不再受困於對當下的否定性抗拒,也不再受困於對未來的否定性絕望。

我就是通過練習觀察呼吸,把自己從負面情緒中抽離出來,慢慢放下了指責和批判,接納了情緒,也接納了真實的自己。

最後達到了不執著,不抗拒的這樣一個內在的狀態,從抑鬱的痛苦當中走了出來。

我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現在是一名抗擊抑鬱症的戰士。如果你也被抑鬱症問題困擾,你可以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加油,幫助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走出抑鬱,戰勝抑鬱!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的反思:抗拒抑鬱情緒就是聚焦抑鬱痛苦,越抗拒越痛苦
    當我們執著於失敗的體驗和記憶的時候,我們很難從失敗中解脫出來,反而是給予情緒記憶更多的能量,讓這些情緒和記憶帶給我們更多的傷害!抑鬱症也是如此,我們越是抗拒抑鬱,越是執著其中,就會承受越多的痛苦,越容易陷入其中,也就越難走出來!
  • 我是如何走出抑鬱的?
    ,今天發在這裡給需要的朋友看看吧,現在已經基本好轉了,情緒什麼都比較正常了,就是睡眠還比較困難,現在在看失眠科,為什麼主號裡面龔大小姐系列更得比較慢,就是這個原因,不想壓力那麼大,還請大家諒解呀~今年上半年,5月份的時候吧,我感覺到我抑鬱了。
  • 抑鬱症的科學:抗抑鬱藥物如何對大腦起作用?
    想要形成正向循環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服用抗抑鬱藥物,因為它們會對大腦帶來非常廣泛的影響。抗抑鬱藥物如何起作用?因為我們大腦中特定神經化學物質的精確組成是未知的,所以在最終找到對自己有最好效果而且不會產生太多副作用的那種藥物之前,一般都需要嘗試好幾種藥物。抗抑鬱藥對大腦的影響。除了迅速阻斷神經遞質轉運體的功能以外,抗抑鬱藥物還會在大腦中引起長時程的改變。
  • 走出抑鬱,慢跑是非常管用的方法,我就是這樣走出的
    文/老K 如果有個方法能夠不吃藥又可以很快對抑鬱有非常大的幫助,我想這個方法非跑步莫屬了。 村上春樹在《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說: 「正因為刻意經歷這痛苦,我才從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活著的感覺。」
  • 抑鬱了,該如何自救?
    精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整個大腦的迴路就如同被堵塞住了一樣,那塊瘋狂生長的大石也壓得我有一半的時間只能趴在桌上。」像這樣的後臺留言,每天都能翻到很多。抑鬱,其實離我們很近。而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抑鬱情緒也正在我們當中蔓延,讓快樂轉瞬即逝,生活也被蒙上一層灰色:● 不開心,總也高興不起來,即使有時候好了一些,卻又突然被拉回去● 負能量爆棚,在無人的時候會崩潰大哭,或者壓抑到根本哭不出來● 害怕被別人知道我的真實心情,迴避社交,時刻偽裝出一副很快樂的樣子● 常常感到胸悶,有壓迫感,容易疲勞,沒胃口,睡不好覺●
  • 這個世界怎麼了,真抑鬱安慰假抑鬱,真痛苦保護假痛苦
    你說,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真抑鬱的人要笑著去安慰假抑鬱的人,真痛苦的人要強裝冷靜去保護假痛苦的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就已經夠卑微和透明的了,可是命運不肯放過我們。我們這一步步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即使血染大地,也無法停留休息片刻。
  • 「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無論何時幾乎都有佔總人口近百分之十的人受到抑鬱的困擾,而且有超過百分之十的人患有一種以上的焦慮障礙,另外還有許多人患有某些心理障礙或存在個人困擾。許多人一直默默不願意公開並獨自承受著多種心理困擾,雖然他們試圖尋找合適的幫助,但這種幫助很難及時出現,有時他們對把自己的問題公開暴露給他人感到難堪或內疚。
  • 「我抑鬱9級了,你呢?」|抑鬱症|測試|情緒|風險|程度|-健康界
    這首歌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它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抱著沙發、睡眼昏花、凌亂頭髮、卻渴望像電影主角一樣瀟灑;夕陽西下、翻著電話、無人撥打、是習慣孤獨的我該得到的吧;……被壓抑的情緒不知如何表達「很多平日裡開朗大方、積極工作的人,在評論區告訴陌生人他的悲傷;而你身邊那個最愛笑的人,或許也在深夜聽著歌,一個人偷偷流淚……
  • 如何分辨自己是否產後抑鬱?
    大家好,在這之前給大家分享了一些有關產後抑鬱的相關知識,產婦自己如何調整,包括家人如何陪伴,今天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就醫須知,也就是說在什麼狀態下你就必須去正規的醫院去問診了 , 產後抑鬱的評估,如果以下症狀出現三個或者三個以上,而且時間維度在兩周以上,那就建議您去正規的醫院去就醫
  • 戰勝抑鬱後我明白了,家人要幫助我抗擊抑鬱症,必須做好這4件事
    對於很多的抑鬱症患者而言,正是自己最親的人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了抑鬱的深淵!01 助推者的家庭悲劇2017年5月,我在抗擊抑鬱的戰鬥中處於黎明前最後的黑暗。2017年5月份的某一天,我的家人親眼見證了一場抑鬱症患者的悲劇。
  • 敢直接喊話美國總統的巨石強森,早年是如何從虛弱的抑鬱走出
    甚至一度在23歲時患上嚴重的抑鬱症,在自己的訪談中描述了抑鬱帶給他的痛苦。巨石強森與抑鬱症自卑的強森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橄欖球隊,可現實卻是殘酷的,不僅沒有進入球隊,自己的女友也拋棄了他。後來絕望的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什麼也不想吃,什麼也不想做,在一個節目採訪中,他提到了自己過去的經歷,他表示在抑鬱中:「我的內心時常有痛苦和掙扎的感覺。我有一段時間甚至什麼都不想做,整天以淚洗面。」他曾把自己關在一個小公寓裡面,躲藏、封閉在裡面,就好像他內心墜入的黑暗通道一樣。
  • 如何用認知行為療法治療抑鬱
    在中國成年人群體中,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 3.4%(Huang et al., 2019),也就是說,有超過 3500 萬中國成年人在一生中至少會得一次抑鬱症。有明顯抑鬱症狀的人數則更為龐大,比如,中學生群體中四分之一的人有明顯的抑鬱情緒(Tang et al., 2019)。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 Lily 和 Sam 有明顯的抑鬱情緒。
  • 隱疾|抑鬱
    後來,我看到美國作家安德魯·所羅門在《憂鬱》一書中,描寫自己的病況,感同身受。他是這樣寫的:人類文字中對於崩潰階段的憂鬱症描述並不多,處於那個階段的病人幾乎全無理智,但他們卻又需要尊嚴,一般人往往缺乏對他人痛苦的尊重。無論怎樣,那都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當你陷入憂鬱的時候。
  • 微笑型抑鬱症——痛苦的笑著還是笑著的痛苦?
    「享受」著個人的時間和空間,偶爾還會想起如何去面對明天的自己,如何去偽裝。他們又會想起解脫,想著一了百了等等。他們有著很強的防衛,生性變得很敏感,最怕被別人揭穿,在這無窮無盡的循環中,一步一步走向了深淵。微笑型抑鬱症判斷這裡微笑型抑鬱症主要指的是抑鬱症的判斷情況,微笑型抑鬱症只是一種抑鬱症的一種表現形式。
  • 3年的抑鬱、強迫我終於走出來了,除了不放棄,更重要的是方法
    3年的抑鬱、強迫我終於走出來了,除了不放棄,更重要的是方法能走出抑鬱、強迫症真是一種人生的蛻變,感恩我的痛苦,讓我變得成熟,讓我真正懂得了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就像李宏夫老師在《戰勝強迫症》書中講到的:一切的心靈痛苦都是幫助我修煉自己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關於抑鬱,他們問過我這些內容
    一般來說,通過見朋友、做運動、寫日記、打坐冥想等各種方式,抑鬱狀態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走出來。經歷抑鬱症的人,內心非常痛苦,在一個黑暗的世界掙扎,很不容易的。類比到身體,就像一條腿嚴重骨折一樣。附上一個小視頻《我有一條黑狗,它叫抑鬱》2)一些不要說和可以說的話:想想我們會對一個骨折的人做什麼,類比過來,也是我們可以為抑鬱症親友做的事情。我們不會跟一個骨折的人說,你快振作起來,去跑步去鍛鍊。
  • 抑鬱多次復發,如何重建信心?
    隨心所云/文 張進/圖 得過抑鬱症的人都知道,抑鬱發作時是極其痛苦的,所以很多人病情緩解後都不願意再回憶那些黑色的日子堅持上班對我而言成了一件十分困難和痛苦的事情。 這些或許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內心深處出現了一種嚴重的恐懼感!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以前每次犯病,我都會主動與黑狗博鬥,從不懼怕它,堅持吃藥,堅持吃飯,堅持上班,堅持鍛鍊。病情嚴重時,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提醒和鼓勵著我:這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致5400萬抑鬱症患者:曾計劃用6個月自殺的我,是如何走出來的?
    作為一個已經從抑鬱狀態走出來的人,回過頭看的時候我發現,那種「沉浸」的狀態更多時候是一種逃避,是讓自己沉浸在那樣的狀態裡不願意出來。之前有一句喪文化裡惡搞的句子:「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躺下睡一覺」。是的,跌倒之後躺下才是最舒服的。
  • 走出抑鬱,感受快樂!抗擊抑鬱我堅持做這4件事,每一件都很給力
    作者|簡客GAKER很多人私信問我,抑鬱症期間感受不到任何快樂,感覺特別壓抑,特別痛苦,有沒有好地方法能夠提升快感呢?我就來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在抑鬱症期間讓自己快樂起來的,這個過程是我先有了很多次的失敗,然後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 曾經以為抑鬱症離我很遠,現在都抑鬱9級了,你呢?
    數據表明,全世界大概1/3到1/2人會在一生的某個時刻遭遇抑鬱的襲擊,有的人慢慢走出來了,有的人卻在精疲力盡地掙扎後,放棄了生命……但是,因為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大眾對抑鬱症的不了解,對抑鬱情緒的不接納,都會對當事人的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