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朋友諮詢小編一些問題,其中,抑鬱是一個高頻詞。回答了N次之後,小編將大家問到的主要內容整理成一篇文章,有需自取。
文章的信息包括:抑鬱狀態和抑鬱症的區別,抑鬱症的診斷標準、治療建議、醫院推薦,陪伴指南,自助書籍。
1. 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抑鬱狀態,但只有一部分人得抑鬱症
幾乎每個人在某段時間都體會過這類感受:「心陰陰沉沉的」 「最近茶飯不思」 「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整個人蔫蔫的」……
這類感受就是「抑鬱」,打個比方,如果我們平常體會到的情緒都有顏色的話,抑鬱就像把所有顏色混合在了一起,是一種混沌的、灰色的心境,說不清道不明內心在感受著什麼,會吞噬掉我們所有的歡愉,鈍化我們的感知能力。
放幾張抑鬱狀態下的人畫的塗鴉,大家有更直觀的感覺:
一般來說,通過見朋友、做運動、寫日記、打坐冥想等各種方式,抑鬱狀態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走出來。
2. 抑鬱症,一個「症」字,表明了它的性質:需要診斷和針對性的醫治。
DSM-I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即《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中抑鬱症的診斷標準為(也可以跳過,直接看簡而言之版):
A. 在連續兩周內有5(或更多)項下述症狀,並且是原有功能的改變,其中至少有1項症狀是(1)心境抑鬱或(2)對活動失去興趣或者愉快感。
註:不包括雖然由軀體情況所致的症狀,或與心境不協調的妄想或者幻覺。
1.幾乎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心境抑鬱
主觀體驗(例如,感到悲傷或空虛),或他人觀察到(例如,流淚)
注意:兒童和青少年可以是易激惹。
2.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對所有的或幾乎所有活動的興趣或者愉快感顯著減低
(主觀體驗或他人觀察到)
3.沒有節食時體重明顯下降,或體重明顯增加(例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或幾乎每天都有食慾減退或者增加。
註:兒童要考慮體重沒有得到預期增加。
4.幾乎每天都有失眠或者睡眠過多。
5.幾乎每天都有精神運動性激越或者遲滯
(不僅主觀感到坐立不安或者遲滯,而且別人也能觀察到)
6.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倦或者缺乏精力。
7.幾乎每天都感到自己無用,或者有不恰當的過分的內疚
(可以達到罪惡妄想的程度:不僅是為患病而自責或者內疚)
8.幾乎每天都有思維能力或注意集中能力減退,或者猶豫不決
(主觀體驗或者他人觀察到。)
9.反覆出現死的想法(不只是怕死),反覆出現自殺的意念但無特定的計劃,或有自殺未遂,或有特定的自殺計劃。
B.症狀不符合混合發作標準。
C.症狀引起具有臨床意義的苦惱或者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損害。
D.症狀不是由於物質(如成癮藥物、處方藥物)或者軀體情況(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直接生理效應所致。
E.症狀不能用喪撼反應(即失去親人的反應)來解釋,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或者症狀的特徵為顯著的功能損害、病態地沉浸於自己的無用感、自殺意念、精神病性症狀或精神運動性遲滯。
簡而言之版:持續兩周以上,心境持續抑鬱,喪失興趣,影響社會功能,睡眠飲食出現問題,甚至有自殺想法。
抑鬱症必須去正規醫院做診斷,不能自測或由心理諮詢師判斷:
診斷一般包括量表、生理指標檢測、訪談這幾大類方式。
醫院一般會給出:抑鬱狀態、輕度抑鬱、中度抑鬱症、中度抑鬱症等不同等級的診斷結果。
如果得了抑鬱症,先找到的是心理諮詢師,那心理諮詢師會建議去醫院做診斷,並告知推薦的醫院信息。
這裡,補充兩個額外的信息點:
1)雙相情感障礙(或稱躁鬱症),是抑鬱和躁狂兩種狀態交替出現的一種心理障礙。需要服用和抑鬱症不同的藥,去醫院診斷的時候會有排查。
詳見:http://www.baike.com/wiki/躁鬱症
2)心境惡劣:可以簡單理解為持續的嚴重抑鬱狀態,但又未到抑鬱症的程度,也需要診斷和服藥的。
詳見:http://www.baike.com/wiki/心境惡劣&prd=so_1_doc
3. 抑鬱症治療的核心原則:遵醫囑、遵醫囑、遵醫囑!
這是小編的個人觀點:目前抑鬱症的藥物治療算比較成熟了,所以找到靠譜的醫院和醫生後,遵醫囑服藥很重要!!!
不要認為吃藥丟人,不要私自減少藥量,更不要私自停藥。
服藥不可能兩三天就有效果,至少2-3周,有的人會更長一些。
不同的藥會有一些不同的副作用,在拿藥的時候,可以跟醫生詢問清楚,有個心理預期。
如果出現比較嚴重或者意外的副作用、服用一段時間後沒有效果、覺得治癒了需要逐步停藥,建議直接與醫生溝通,醫生需要在藥物類型、用量上面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進行調整。
和醫生溝通的信息包括:病情、服藥史(具體的藥物類型),服用方式(時間、頻率),副作用,自己的期待和擔心等。
詢問醫生是否需要同步做心理諮詢。
如果是重度抑鬱發作期間,可能需要住院。
4. 身邊人得了抑鬱症,我可以做點什麼?
核心點:理解和陪伴最重要,不要鼓勵TA振作起來
具體可以做的:
1)了解抑鬱症的基礎知識:知道抑鬱症不是懶惰、不是不求上進、更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是還挺嚴重的心理疾病。經歷抑鬱症的人,內心非常痛苦,在一個黑暗的世界掙扎,很不容易的。類比到身體,就像一條腿嚴重骨折一樣。
附上一個小視頻《我有一條黑狗,它叫抑鬱》
2)一些不要說和可以說的話:
想想我們會對一個骨折的人做什麼,類比過來,也是我們可以為抑鬱症親友做的事情。
我們不會跟一個骨折的人說,你快振作起來,去跑步去鍛鍊。那我們也不要跟抑鬱症的人說,你想開點,你去做點事情讓自己積極起來。
你可以說:雖然我無法真的感受到你有多痛苦,但我願意傾聽,也願意這樣靜靜地陪著你。
你可以做:尋找充分的信息,照顧好飲食起居但不強迫進食和睡覺,詢問TA是不是想做一些小事(散步、說會話、接觸一下大自然、做點手工等),鼓勵TA堅持服藥和治療,給TA一個接納溫和的環境可以休養。
如果TA有自殺想法/舉動,不要迴避。要和醫生詢問具體情況,跟TA直接表達擔心,做好具體的約定:如果有自殺想法,需要第一時間聯繫並溝通,不要在未告知的時候私自行動,表達對TA的看重。同時,要額外留意,保障TA的安全。
5. 一些自助書籍
1)《走出抑鬱》
作者: [美] Richard O'Connor
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副標題: 讓藥物和心理治療更有效
原作名: UNDOING DEPRESSION: What therapy doesn't teach you and medication can't give you
譯者: 張榮華
這本適合抑鬱症的。
2)《走出抑鬱》
作者: [英] 吉爾伯特
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副標題: 走出抑鬱
原作名: Overcoming Depression
譯者: 宮宇軒 / 施承孫
這本適合抑鬱狀態的,可以了解抑鬱情緒產生的背後的機制。
3)小編之前寫過一篇體驗式心理成長資源推薦的文章,可按需自取。
6. 抑鬱自測量表
1)一共有20條題目,每一個題目有ABCD四個選項,含義如下,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A:沒有或很少時間(過去一周內,出現這類情況的日子不超過一天)
B:小部分時間(過去一周內,有1-2天有過這類情況)
C:相當多時間(過去一周內,3-4天有過這類情況)
D: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過去一周內,有5-7天有過這類情況)
1. 我覺得悶悶不樂,情緒低沉
2. 我覺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 我一陣陣地哭出來或是想哭
4. 我晚上睡眠不好
5. 我吃的和平時一樣多
6. 我與異性接觸時和以往一樣感到愉快
7. 我發覺我的體重在下降
8. 我有便秘的苦惱
9. 我心跳比平時快
10.我無緣無故感到疲乏
11.我的頭腦和平時一樣清楚
12.我覺得經常做的事情並沒有困難
13.我覺得不安而平靜不下來
14.我對將來抱有希望
15.我比平常容易激動
16.我覺得做出決定是容易的
17.我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
18.我的生活過得很有意思
19.我認為如果我死了別人會生活的更好些
20.平常感興趣的事我仍然照樣感興趣
2)計分方式:
正向計分題A、B、C、D按1、2、3、4分計;反向計分題按4、3、2、1計分。
反向計分題號:2、5、6、11、12、14、16、17、18、20。
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粗分。
粗分乘以1.25,四捨五入取整數,即得到標準分。
標準分低於53分,說明心理狀況正常,超過53分說明有抑鬱症狀,分值越高,說明抑鬱症狀越嚴重。
自測量表的結果僅供參考,僅供參考,僅供參考!
先簡單寫這些基礎的信息,如有進一步想要了解的,歡迎後臺留言。
說點題外話:小編前兩周入駐簡單心理平臺了,點閱讀原文,就可以查看小編的信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