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口令,能讓你很快學會講瑜伽體式,這個方法對於剛入門的教練還是比較容易的。
但是,一旦你習慣了背口令教學,可能會限制和束縛你其它方面的能力。
背口令會限制什麼?
01、限制了語言表達能力
在背口令的過程中,你看到的文字記憶和儲存在大腦裡。而後大腦經過分類和總結,把零散的語言整合加工成連貫的語句,在你講解體式的時候,這些語言會脫口而出。
如果你的語言總結能力,表達能力比較強還好,能夠讓語言生動簡潔。
可是很多人的語言總結和表達能力比較欠缺,在接觸一些新體式和新課程後,卻因為語言表達匱乏,很難駕馭和引領一節新穎獨特的課程。
這也是很多教練頭痛的事情,特別想分享一節不同以往的新課程,卻總因為引導表達能力有限,而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一次次重複說生澀無味的話。
教練們認為,表達能力差是自己的硬傷,可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表達能力差呢?
其原因就是思維的固化和賴以習慣的做法,束縛了我們自然的表達能力。記得小時候,老師和家長經常讓我們不停地背這背那,一有背錯,得到的就是一通訓斥和指責。我們經常聽到的話是:你怎麼背的?這麼簡單都背不過來,怎麼考出好成績?
於是我們為了考試,為了大人不生氣而不停地背啊背,一個字都不敢出錯。在學習瑜伽體式時,你依然認為「背對了,就能講出體式了」。你生怕一句話講不好,一個體式表達不清楚,就成了一種辜負和遺憾。
02、限制了對身體的觀察信任
在你通過背出來的口令講體式的時候,你是在記憶中搜索自己熟悉的、並且認為正確的語句,去想體式的講解方法。
記憶的知識都來自於過去你看到的,老師教給你的,以及你自己判斷的。這些語句不是從你當下的體驗中和感覺中生發流動出來的。
你的記憶和思考判斷限制了你對當下的真實體驗。
體驗:身體中正在出現的感覺,而感覺是流動和變化的,在你一次次覺察的時候,每一次都會出現不同的狀態。這是身體的真實反應。
你一定要記住:瑜伽體式練習不只是肢體的動作。而是通過身體的動作,動作中流動的感覺,訓練自我觀察的能力,以及在身體重新打開的時候,去感受每一次的極限和潛力。
身體每一次接觸瑜伽體式,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在瑜伽課堂上,老師的引導力非常關鍵。
引導力不是你記憶中的詞彙的堆積,而是當下和自己身體感覺聯結,以及你觀察到會員身體和呼吸反應的時候,你的心切入課堂,從心裡煥發出來的一種託舉引領的力量。
這樣的力量是來源於自信的,自信是對自己的信任,信任就在當下。
如果你不能多次地,反覆地和身體以新的狀態進行溝通,你自己的身體都會局限在你自認為的界限之中,而無法讓更豐富更新的內容流動起來。
所以,你需要放下背口令的方法,而是用心更近地和身體的流動的感覺走在一起,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去大膽而委婉地表達分享。並且慢下來,讓身體的流動靜止在你看到的瞬間。那一刻,你就是瑜伽體式的見證者。
在見證中表達,你的語言會如果綻放的花朵一樣,帶著不同的香氣,進入不同的心裡,成為自然生動的引領。
03、限制了你自我學習的能力
習慣背口令教學,讓你無法相信自己領悟到的靈感。我們的靈感不在記憶中,如果你想通過記憶搜索功能,幫你找靈感,那就是白費功夫。
在你記憶的寶庫,你覺得能夠幫助你的都會視若珍寶一樣珍惜,並且在遇到問題時,會拿出來重複使用。於是也會害怕遇到不同以往的問題,也懶於面對新的困難。
所以,你不敢以及不自信接受新知識的能力,甚至在遇到新知識時,還是善於用習慣的方法去運用和掌握。即便你學到了很多知識,但是運用和講解能力卻很局限。
想讓自己獲得真正的成長,是要在思維上去訓練,進而改變學習和行為方法。
該如何引導體式
01、用心地體會你正在做的體式
在你做任何一個體式的時候,請放下背口令的方法,不要用你背過的口令限制身體的空間。而是你做出任何一個姿勢時,從腳底開始去感覺,慢慢地隨著身體的移動、意識的移動,帶著好奇心,在新的感覺中探索,了解這種感覺,用你直覺的語言去描述身體的動作。身體的感覺會相繼出現,你的語言契合在每一種新的發現裡,講解內容也會豐富很多。
這些感覺包括:身體五種感官、呼吸流動、心臟搏動、骨骼和肌肉之間的變動、皮膚的伸展、身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變動、情緒情感變動等等。
去信任種種感覺,去描述每一刻最強烈的感覺,讓感覺成為有聲的傳遞,和大家共享流動的能量。
02、放慢速度,覺中有知,知中有行
在瑜伽課程中,不要急於表達你自己的觀點和語言,你想表達的觀點多數是有備而來,即:你想好的詞彙和語句。
在你只顧表達自己時,會忽略了在當下中的真實感受,並且缺乏應變能力。
我們通常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面對突然的變化時,很容易恐慌和緊張。這樣會阻礙你的覺察,你會想辦法在記憶中找答案,或者用習以為常的方法面對新的狀況,這都會影響你的表達能力。
你經常發現,自己在上課之前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可是一走上課堂總會出現卡頓和停滯,讓你大腦一片空白,甚至頭皮發麻,心慌口渴。
既然經常這樣,就要讓心跟著身體一起慢下來,在覺察中出現新的洞見,自然會找到新的引導方法。
當然這也來自於你不壓其煩地反覆練習,讓慢下來的練習成為習慣,但在每次練習中保持內心的開放。
03、心裡裝著你服務的對象
在體式講解中,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服務於體式。
你引導的每一個體式,都服務於練習者!
以人為本,你課堂上的會員就是當時你當時服務的對象。你服務的方法是堅定地信任自己的課程,並且把課程中的每一個體式成為彼此聯結的方式,你通過每一句語言和在場的每個人進行溝通,在溝通中,語言就是穿越彼此心靈,帶動大家行動的光芒。
所以瑜伽老師是課程的駕馭者,你要堅信你的方向,信任你的感覺,引領大家一起練習。當大家通過身體做出體式時,可能有時會不自信,有時會緊張,有時又會亢奮。這時瑜伽老師就要用靈活的語言和靈巧的心思去調節課堂氛圍,有時需要鼓勵去帶動大家的積極性;有時需要耐心講解,讓大家清楚自己出現的體式錯誤;有時還需要搞點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
當你內心中裝著會員,並且時刻和會員保持聯結一致,你的心裡就會出現不同的念力,這樣的念力會給你帶來新的視角和動力。那麼語言就會隨著動力發出不一樣的聲音,不再枯燥無味,不再生澀呆滯,也不會一潭死水了!
04、語言是可以訓練的,信任自己
很多人對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是不信任的,覺得自己語言功底不如別人,覺得自己表達能力差。沒有人是天生語言表達差的,語言本來就是我們獨有的溝通力。
你自認為自己不行,是自我設限和催眠了。你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時候,你即便能想出再美麗的詞語,咳嗽流動出來的時候,也是沒有味道的乾巴巴的語句;如果你能信任自己,欣賞自己,帶著樂於分享的心,你哪怕一個眼神,一句很簡單的語句,都會具有穿透力和吸引力,成為打開人們心靈的力量。
所以,生動的語言不是你的詞語有多豐富,而是你的心有多誠懇和真實。你要堅定不移地練習這顆心,讓心裡原本就有的力量流動出來,敞開自己,保持心裡的喜悅和輕鬆,打開限制自己的障礙,你的聲音將獨具風格!
(文中圖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