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察信息化教學行為與趨勢
《中國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行為洞察——希沃數據篇》信息化教學丨研究報告核心摘要:宏觀背景:隨著國家教育信息化戰略的推進,我國中小學信息化教學環境得到顯著改善,逐漸從傳統的粉筆黑板課堂向交互式多媒體課堂轉變。在政策與技術的驅動下,教師成為全面落實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關鍵角色。
-
從雄安新區智慧教育五年行動計劃,看學校信息化計劃怎麼做
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要求各學校要撰寫學校信息化規劃,很多學校不知道從何下手,正好大陳近日看到了2020年12月雄安新區發布的《雄安新區智慧教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無論從框架到細節,都非常值得各位借鑑。
-
2020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大關鍵詞-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育部啟動「停課不停學」工作,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通過電視空中課堂保障沒有網絡或網速較慢地區學生的居家學習;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名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會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彈性教學手冊——中國「停課不停學」的經驗》,為世界各國在線教學提供了中國方案。這次疫情,以信息化有效支撐了近3億師生的在線教學,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
「一網通辦」推動效能提升,復旦大學信息化建設致力打造智慧校園
「一網通辦」是上海探索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一項重大改革,在全市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創新理念深入人心,框架體系基本建成,階段性成效初步顯現,群眾和企業的使用率、好評度不斷提升。復旦大學網上辦事服務大廳(以下簡稱eHall)於2015年9月上線,是「一網通辦」理念在高校信息化服務中的實際落地與充分顯現。
-
方大特鋼:搭建智能物流體系 推進信息化高度融合
日前獲悉,方大特鋼通過信息化建設,搭建「智能物流」平臺,打通企業各項生產經營壁壘,將供應商、企業、客戶整合到一個統一的、無縫化程度較高的功能網絡鏈條中,實現企業內外資源協同、提質增效、堵塞漏洞,為企業創造可觀社會和經濟效益。
-
株洲蘆淞區:教育信息化為非遺傳承插上美麗的翅膀
自1993年將「百井剪紙」引入教學體系,金輪僑心學校根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剪紙為核心,構建「百井文雕」課程體系(涵蓋了剪紙、詩教、經典誦讀、書法、繪畫等課程),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環境文化為薰陶,以養成教育為途徑,引導少年兒童從小學習民間剪紙藝術。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四)| 濰坊錦程初級中學
新任務新要求賦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服務於教育治理、學教改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是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抓手。現遴選部分經驗典型進行推介,供全市中小學參考借鑑。通過促建設、強應用、重推廣的工作策略,打造濰坊教育信息化新高地。
-
專家手把手教推進策略,這所農村學校擁抱教育信息化2.0
農村學校要擁抱教育信息化2.0,首先要轉變思維,再基於課堂需要選擇技術的支撐,實現教與學方式的改變。」富池中心小學校長焦裕斌說,作為陽新縣首批湖北省「國培計劃」(2020)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整體推進試點項目試點校,學校老師們聽完課後躍躍欲試。
-
貴州教育信息化排名進入全國前十 670.7萬學生在疫情期接受線上教育
8月20日,記者從中國(貴州)智慧廣電綜合試驗區建設聯席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獲悉,《2019年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顯示,貴州教育信息化應用排名從2018年的第21名躍升到第10名。近年來,貴州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寬帶網絡校校通」中全省中小學寬帶網絡接入率為97.77%,網絡寬帶達到100M以上的學校達到89.08%。「優質資源班班通」終端設施建設完成率超過90%。「網絡空間人人通」已開通111.7萬人。
-
曲阜師大發揮信息化新動能 助力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以來,曲阜師大以服務全局、融合創新、深化應用、完善機制為基本原則,以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為發展目標,堅持守正、開拓、創新,穩步推進學校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更好的服務於立德樹人,在提升學校治理能力,支撐和引領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表現出強有力的動力、能力和創新力。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應對與挑戰並存全面提升師資隊伍信息化教育素養在教育大咖雲集的論壇中,專家們普遍認同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後,全國中小學已經全面複課復學,但是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習將成為常態。相比傳統教學,線上教學有短板,同樣也有著明顯的優勢。
-
【幸福黨建】提升核心素養 打造智慧校園
提升核心素養打造智慧校園隨著科學的飛速發展,信息化的觸角伸向每個角落,而信息化的腳步與教育教學的行程不期而遇。為提高學校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將信息技術更好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康巴什區第一中學進行了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案例「易課堂助力教學,構建分層有效課堂」網絡展播活動暨卓越教師研究室——劉超名師工作室啟動活動,此次活動為學校老師提供一次現場學習機會,使信息技術更好地助力學科教學。本次活動由內蒙古自治區信息化專家、鄂爾多斯市首批教育信息化專家劉超老師主講。
-
開放合作中臺 騰訊教育構建智慧高校信息化生態圈
發揮技術優勢 保證安全運營及精細運維高校信息化的最佳實踐,是業務與科技的融合。李峪指出,當前智慧高校建設有三點需求亟待實現:首先,信息化需要支撐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其次,需要轉換思路,從「面向管理」向「面向服務」進行轉移,以用戶為中心;第三,信息化需要支撐更加高效的協同,疫情期間,師生的信息化素養大大提升,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遠程交流、辦公、教學,對協同效率提升的巨大優勢充分體現。
-
景德鎮建設市級信息化平臺,聚焦學情分析和走班排課
2016年,景德鎮市被江西省教育廳確立為教育信息化試點城市,成立了由市教育局局長、書記為組長的教育信息化試點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信息化頂層設計與統籌管理全面展開。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教育資源積累,從教育管理公共服務水平提高到教師信息素養提升,信息技術在景德鎮市教育管理和教學中的應用逐步展開,智慧教育呈現出全局性發展和協同推進的良好局面。這也為市級新高考數據及學情分析平臺的建設提供了強大支持和有力保障。
-
昌樂丹河小學: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
新任務新要求賦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服務於教育治理、學教改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是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抓手。現遴選部分經驗典型進行推介,供全市中小學參考借鑑。通過促建設、強應用、重推廣的工作策略,打造濰坊教育信息化新高地。
-
A.I.D.E | 共探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區域治理與學校治理論壇圓滿舉行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聶小林致辭「因材施教」是新時代教育體系構建的一大特徵,以人工智慧驅動的因材施教較之傳統教育,可以提升學習質量、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區域治理,對於區域教育能力提升,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價值明顯。」
-
A.I.D.E丨共探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區域治理與學校治理論壇圓滿舉行
科大訊飛副總裁周佳峰在主題為《 因材施教,助力區域教育創新發展 》的演講報告中提到 ,提高區域教學效率,要探索新型教學模式以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提高區域學習質量,要藉助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以推動個性化、探索式學習;提升區域教育治理,要形成教育大數據構建的良性管理機制,促進區域教育治理全面升級。
-
我校首屆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圓滿結束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首屆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圓滿結束,生命科學學院的於佳、數學與統計學院的楊志善獲得一等獎,化學化工學院的朱倩倩、公共外語教育學院的張恬(團隊)、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的施春英(團隊)、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隋毅獲得二等獎,機電工程學院的蔣榮超等8位教師獲得三等獎。
-
四大融合,助力高校優教育人的新基建建設
其中技術能力發展與教學模式轉型形成雙驅動發展引擎,校園信息環境與教師信息素養形成雙提升發展要素,全面促進了教育現代化發展。面對教育信息化新時代轉型發展的檔口,通過新技術的應用、新能力的打造、新平臺的建設,構建現代化教育信息基礎環境、智慧化校園管理能力平臺、多樣化教育教學服務模式、人才培養機制產業化融通,全面成為高校領域的信息環境新基建。
-
推動電力工業從信息化邁向數位化
> 2020年全國電力行業兩化融合推進會暨電力企業信息化大會召開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 鄧恢平 近日,2020年全國電力行業兩化融合推進會暨電力企業信息化大會在福州召開。會議以「融合融建,攜手數字電力『十四五』」為主題,搭建了電力行業從信息化到數位化轉型平臺,凝聚了企業數位化轉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