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從四德」具體指什麼?

2021-02-07 學國學網


「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對女性的道德要求,開始時是作為貴族婦女的日常儀德而制定的,後來經過儒家的提倡,成為全社會所遵奉的「婦道」。


那麼,三從四德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出自《儀禮·喪服·子夏傳》:「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三從」與後來習稱的「三從四德」之中的含義並不一致。


「三從」原本指的是貴族婦女為親屬服喪的儀制,「從」的意思是在儀制上的依從,而不是權力關係上的服從。



後來,「三從」引申為作為女兒、妻婦和母親的婦女應對男性服從。


三從與漢代所提倡的「三綱五常」中的三綱是相互對應的,「從」字含義廣泛,在這裡有著聽從、跟從、順從的意思。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在女子三從這裡實際上就是從父、從夫。



出自《周禮·天官》:「九嬪掌婦學之法,以九教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據鄭玄的注釋,「婦德」指貞順,「婦言」指辭令,「婦容」指修飾,「婦功」指紡織,這是王妃所應當學習的四種「婦道」。


東漢才女班昭作《女誡》,將其稱為「女人之大德」,這也就是「四德」所蘊含的具體內容:


清閒貞靜,守節整齊,行已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

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

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

專心紡績,不好嬉笑,潔齋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



「三從」是古代男尊女卑社會背景下的產物,其要求女子無條件地服從男子;而「四德」也是古代社會女子無權涉足公領域而形成的一種狹隘的道德要求。


「三從四德」對婦女所做的要求體現出明顯的男權色彩,是與當時社會相匹配的一種主流價值觀,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尤其是「三從」,抹殺女性獨立人格,剝奪女性自尊,與現代法治社會不兼容。


2019年教育部印發《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其中規定不得以「國學」為名,傳授「三從四德」等封建糟粕。


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作為古代婦女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三從四德」指的都是什麼
    「三從四德」是古人根據「內外有別」的原則,以儒家禮教對婦女在道德、行為、修養方面的規範要求,具有極為濃厚的古代禮教特點。作為中國古代婦女最為重要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很多人認為「三從四德」本質上就是對女性壓迫的一種象徵,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算全面。
  • 三從四德、琴藝女紅、讀書學習,古代日本女性的「賢妻」標準
    日本女性古代日本的文化形成深受中國古典文化的影響,儒家思想則成為日本文化的主流方面。在對於日本女性的教養方面,日本社會形成了與中國古代同中有異的社會風貌。古代的日本女子被要求遵從三從四德,服從社會禮法的規範,成為男權社會之下的順從者。
  • 古代女子為何要學禮法「三從四德」,裡面都是些什麼內容?
    「三從四德」是為適應父權制家庭穩定、維護父權—夫權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據「內外有別」、「男尊女卑」的原則,由儒家禮教對婦女在一生在道德、行為
  • 看一看古代刑法中的誅九族,具體是指哪幾族?
    古代誅九族九族之一:犯人自己所在的家族解釋一下,犯人自己所在的家族不僅指犯人的父親、母親、兄弟和子侄,還包括犯人所有未出五服的家族成員。當然這裡的姑姑是指犯人的嫡親姑姑,也就是犯人父親的血親姐妹,犯人叔伯的姐妹就不在這個範圍內。另外姑姑的丈夫也不在誅殺範圍內,可以躲過一劫。九族之三:犯人出嫁的姊妹及甥女、甥男具體是指犯人已經出嫁的姐妹和其所生的子女。這裡的姐妹是指犯人的嫡親姐妹,也就是犯人父親所生的女兒,犯人叔伯所生的女兒(犯人的堂姐妹)不在這個範圍。
  • 常說三從、四德、五倫、六禮、具體是什麼?
    三從四德,一直以來為大家所詬病,是封建社會對女性沉重的精神枷鎖。
  • 胡適的「新三從四德」
    他還提出了「新三從四德」: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了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胡適被定義為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以胡適的學識,糊弄一個不識字的鄉下婦人真是小菜一碟。表面上的三從四德,是私下裡與六個女人的你情我愛。
  • 三從四德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三從四德,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指封建禮教為壓迫、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出自: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不學些三從四德,俺一家兒簇捧著為甚麼來。」近義詞有:逆來順受、百依百順,反義詞有:倒行逆施、大逆不道,三從四德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 三從四德重又來
    更奇葩的是,打了人,搶走了孩子的婆婆居然宣稱,女人嫁人之後,要三從四德。三從四德這個概念,想必現在許多年輕人知道倒是可能知道,但內容已經所知不詳了。在這裡,有必要重提一下,所謂三從,即女子未嫁從父兄,即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即為德言工貌。一個字,女子就是男人的從屬品,確切地說,就是奴僕。只有義務,沒有半點權利。
  • 新三從四德的好男人面相,不把握別後悔就行
    三從四德在以前,是用來形容女生的,但在新時代,人們也用三從四德來表現男生的出眾,而這所謂的男性標準,指的就是要寵你愛你,並且什麼都依你。
  • 古代「五刑」具體指什麼?有多殘忍?宮刑只能排第四
    談到刑法,大家都知道是犯罪的人才會受到的懲罰,從古代社會到現代社會,人類在不斷地摸索和進步,而刑法也在不斷更新,以此來適應這個社會。可以說,刑法的產生對社會治安起著積極的作用,社會有一定的秩序,才有空間和時間讓人類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 古代表達愛慕的情詩中,區區幾句意思翻譯過來:約不
    在我國古代封建的君主制度下,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套框框條條,不單壓制人民的反抗意識,就連思想都有一套儒家禮儀約束著,說起話來期期艾艾,幾乎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一般都是七彎八拐含蓄保守,其中尤其以女子為最,因為古代有一套三從四德的道德準則,用來約束婦女們的一生行為。
  • 是三從四德?還是並肩而行?
    朋友推崇金山老師說女子還是要三從四德。不知道朋友的轉述是否有斷章取義之嫌,遺憾的是我自己沒有翻看到金山老師關於這個話題的原稿,不知道金山老師口中的三從四德是古義的還是今義的?或是另有其自己的含義?所以,筆者這篇文僅代表個人,在聽到如今這個社會還要我們女子講究三從四德時,那種好笑又絕不肯認同的心理。
  • 香港女追新三從四德 八成港男抗拒女強人
    事件回顧:香港女性追求新「三從四德」據香港中通社報導,志在撐起香港「半邊天」的女性打算用新「三從四德」取代在中國實行了幾千年的舊「三從四德」。21日,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的黃冰芬介紹說,新的三從是指從世界、從愛、從己;新的四德是指,文德武德、言嫻淑德、品學兼德、修身立德。擁有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義務助理、香港童軍總會沙田東區副主席等多個頭銜的黃冰芬解釋說,從世界:應從宏觀角度看整個局勢的發展。全球化下,各國競爭更加激烈。中國崛起,在國際上的地位舉足輕重。香港雖為國際城市,與中國的關係不可分離。
  • 【慧律法師經典開示】三從四德
    【慧律法師經典開示】三從四德「為說三從四德,」三從四德要解釋一下,三從,很多人大概都背得出來,四德就沒辦法了。
  • 「三從四德」是如何死灰復燃的?
    「三從四德沒有禁錮女人,都是教女人怎麼才能做一個好女人,你怎麼樣做才能保證家庭和睦。」「希望女人和丈夫發生矛盾時,不要動輒出手,要低下頭,想想為什麼會這樣,一切都有因果報應。」 面對質疑,丁璇女士並不承認自己是反對男女平等,號召女性退回到封建時代。
  • 32歲大齡剩男:「要彩禮就得三從四德,不想三從四德就別要彩禮」
    年輕、自信有朝氣,對什麼事都有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人在小說裡一定是主角,或者說每個人在這個年齡段都是主角,之後後來選擇了放棄。 那時候在一場聚餐裡談及婚姻和愛情,已婚男人互訴衷腸,未婚男人大談未來。 張強自信滿滿的說:「將來我要麼娶妻要麼結婚。」
  • 古代通房丫頭是什麼?老爺夫人洞房時,她還得在一旁做「指導」
    引言中國古代是封建社會,女人的地位比較低下,而男人卻可以妻妾成群。女人嫁過來更是要遵守三從四德。但不是每一個嫁人的女人都有妻妾的身份,其中就有通房丫頭。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一特殊群體,看看她們在古代是什麼樣的地位,又具體需要做什麼工作。
  • 不要為「三從四德」招魂丨光明網評論員
    這些講座目標受眾直指女性,而且內容基本都與女性獨立、解放相違。女權主義者一定不喜歡丁璇。為女性解放奔走呼籲多年卻不受主流輿論待見,反而堂而皇之走進校園,三從四德,婦道禮數,信手拈來。恍惚間,讓人有置身舊社會的錯覺。其實反感之情不獨女權主義者,圍繞丁璇的輿論風向,呈整體傾倒之態。這說明在公共話語層面,三從四德那一套已經被掃入故紙堆,至少,它失去了被公開述說的「正當性」。
  • 古代把女子懷孕稱為「身懷六甲」,「六甲」究竟指的是什麼
    在很多古裝影視劇啊,我們經常會看到古代的女人懷孕都會說「身懷六甲」,為什麼這麼說呢?看「六甲」指的是什麼?在我國古代,實行幹支紀年法,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而得六十甲子,其中「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分別領起一豎行,遂被稱為「六甲」。
  • 古代「揚州瘦馬」指什麼?有錢人的癖好,心理極其扭曲!
    古代「揚州瘦馬」指什麼?有錢人的癖好,心理極其扭曲!前段時間,小編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動態,是一名女孩在騎馬,並配文:「我願做揚州瘦馬,與你浪跡天涯!」看似十分文藝,殊不知卻在暴露自己的沒文化。因為能把自己比作「揚州瘦馬」,這姑娘著實讓小編大開眼界,原來無知還可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