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一緊張就心悸、甚至感到胸部悶痛嗎?那麼有可能是二尖瓣脫垂在「搗蛋」。隨著天氣變冷,室內冷熱不一,再加上很多人臨近年底工作壓力大,更有可能出現問題。眾所周知,女性外型高挑、纖瘦,一般都是模特兒最愛的人選;但是在心臟疾病裡卻不然,長得瘦高的女性,加上容易多愁善感,往往是二尖瓣脫垂的候選人。尤其天冷會出現胸悶、心悸、冒冷汗、頭暈等不適症狀。據統計,在20~50歲女性中,每10人就有2人有二尖瓣脫垂的問題,發生率是男性的2倍之多,連大S、張韶涵、林依晨、安以軒一些明星都曾中招。
超過90%的二尖瓣脫垂屬於輕度,嚴重者如何不手術治療?
慶幸的是,超過90%的二尖瓣脫垂屬於輕度,平時無異狀,或是非常輕微,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這疾病。但隨著年紀越大,可能會出現胸悶、胸痛,有些患者例行健康檢查時,被發現有心雜音、心跳過速、胸口不適等問題,才診斷出二尖瓣脫垂。還有少數患者二尖瓣脫垂嚴重,導致二尖瓣膜嚴重返流,走路喘、伴隨心臟肥大等問題,被醫院建議手術治療,據反饋雖然能延緩生命,卻沒有什麼生活質量,而且生物瓣膜壽命短和機械瓣膜終身需要服用抗凝藥,而且風險大,讓患者抉擇很難,這時中醫保守治療讓很多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二尖瓣脫垂與人體內心氣不足、心血不足有關,中醫整體觀調整平衡
二尖瓣脫垂屬於中醫學「胸痺」、「心動悸」等論治範圍,中醫看病四診合參,避免以偏概全,「從外知內」「視其外應,測知其內」「有諸內者,必形諸外」。臟腑受邪發生病理變化必然會表現在外。二尖瓣脫垂的發生和發展,是—定的、相應的外在病形,即表現於外的症狀、體徵、舌象和脈象。通過脈診和舌診發現,二尖瓣脫垂與人體內心氣不足、心血不足有關,氣的調節出了問題,氣不足推動力差,而血液運載的營養物質能供養全身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個全身都得到營養,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就會令人產生心悸、喘悶、倦怠等現象。
如果說氣是生命的根本,那麼,血就是這個根本的依託。氣屬陽,血屬陰,氣與血就像一對恩愛的夫妻,他們彼此不同,卻又相互依賴;共同生活在身體這個大家庭裡。一個好的家庭,夫妻和睦是根本,一個好的身體,氣血平衡是前提。如果二尖瓣脫垂了,夫妻不和睦了,兩者同床異夢了,那麼整個家庭就會麻煩不斷;如果氣血不平衡了,氣虛或者是血虛,那麼各種疾病就會隨之而來,《黃帝內經》說:「氣血失和,百病乃變化而生。」一個人只有陰陽平衡了,氣血才能通暢,所以陰陽一調百病消,二尖瓣脫垂自然能逐漸好轉。
中醫治療心臟問題,絕對不只是從心臟入手,關鍵在於中醫是整體觀,藉由整體的平衡去調節心臟的功能與機能。不僅陰陽平衡,其他臟腑也要調整才能平衡,心臟如同國家首都,通往心臟的冠狀動脈是一條連接各主要大城(臟腑器官)的高速公路,若是沿線出問題,造成交通阻塞,必然影響首都運作;譬如中醫的脾統管血液,是氣血源頭。而腸胃消化功能不佳,血液會供給不足引起心臟不適,而中醫的肝主疏洩,主情志,影響內分泌的調節,當壓力超過了人的耐受範圍,天天吃不好、睡不飽,持續壓抑的心情就會使血液的有形成分發生改變,導致氣滯血瘀,從而誘使二尖瓣脫垂更加嚴重。
二尖瓣脫垂心悸、胸悶影響正常生活,難道二尖瓣脫垂只能等著手術嗎?
正所謂五十知天命,50歲的王女士積極治療二尖瓣脫垂,始終與命運抗爭著,兩年前的冬天查出二尖瓣脫垂,醫生說是輕度的,一直吃藥治療,今年年初朋友聚會喝了幾杯酒,就出現了強烈的胸悶、胸痛、不能平躺,嚴重影響到了睡眠質量,她趕緊去複查心臟彩超,結果顯示:二尖瓣前葉脫垂、二尖瓣中量返流。她詢問醫生怎麼樣徹底治療,醫生說等到一定程度手術換瓣,目前只能先等著。治病心切的王女士網上查了很多,最後瞄上了中醫,與其任由疾病繼續惡化,不如試試中醫的方式先治療著。
武漢廣慈中醫專家看了王女士的彩超報告,了解了病情經歷後給她號了脈、看了舌苔,之後給她開了6個月的中醫系列古方丸劑和膏劑。回家後王女士遵醫囑服藥,在服藥30多天的時候,胸痛的症狀減輕了,服藥50多天的時候就能平躺睡覺了,此時也不憋氣了,胸悶的症狀消失了,這使得王女士非常欣喜。西醫不能手術,通過中醫的方式一樣能很好的減輕病情,隨著病情一天天的好轉,王女士更加堅定了通過中醫治療的信心。在堅持服用了三個療程後,王女士去複查,報告顯示並沒有提示二尖瓣脫垂,二尖瓣中度返流也變為輕度返流,繼續鞏固一個療程後,王女士又能正常去上班了。
對於二尖瓣脫垂的治療,中醫藥通過服用科學配伍的中藥方劑,積極利用人體自愈力,通過調節人體自身,消除體內的致病因素,並在局部修復受損的二尖瓣瓣膜,從而使二尖瓣疾病患者重新回歸健康。無影響肝、腎、胃等副作用,療效穩定,取得令人稱奇的治療效果,很多患者治療前後的檢查報告都能很好的印證。但要及早診斷,因為及早用藥治療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