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世紀晚期,就有人發現心臟在收縮中期有喀喇音,當時被認為是由心包或心臟外病因所致。而收縮晚期雜音在無任何病史的正常人也可出現,因此,也被認為是心外源性的。直到1961年,Reid提出收縮中期喀喇音和收縮晚期雜音是由二尖瓣反流所致。1963年,Barlow等人用左心室造影證實了這個設想,後來,心腔內心音圖證實了收縮中期喀喇音和收縮晚期雜音都來自二尖瓣。
在過去的40年中,來自病理的研究、超聲心動圖、心室造影的大量新數據已證明,這種常見的症候群,是與左心室收縮時二尖瓣的一個或兩個瓣葉脫垂密切相關。因此,二尖瓣脫垂這種疾病,也成為最早「被人們監聽到的心臟疾病」。
二尖瓣裝置是由二尖瓣環、瓣葉、腱索、乳頭肌和支持它們的左心室、左心房、主動脈壁組成的複雜結構物,以上任何一個或多個組成部分的疾病,都可能導致二尖瓣裝置功能失常,使瓣葉在收縮期左心室壓高於左心房壓時脫垂入左心房。
但是,因為二尖瓣脫垂臨床表現變化極大,同時,內科醫師因為過度的依賴非侵入性診斷試驗替代物理學檢查,而使其聽診技術越來越退步,於是,在某些病人中,二尖瓣脫垂是不可解釋的胸痛及難治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因;又因為二尖瓣裝置的異常部分,通常是心內膜炎易侵入的部位,所以一些病人(尤其是60~70歲的男性),可由於腱索斷裂而引起嚴重的二尖瓣反流(MR)。
二尖瓣脫垂病人的治療,在西醫上,需要進行瓣膜外科手術,其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腱索斷裂或過長形成連枷樣二尖瓣葉時,二尖瓣葉大多可通過有經驗的外科醫師修補成功,尤其是病變主要累及後葉時,術後的預後效果較好。
二尖瓣脫垂和二尖瓣反流的病人的手術指徵與其他非缺血性重度二尖瓣反流相同,包括Ⅱ一Ⅳ級症狀、左心室射血分數<60%,和(或)左心室舒張末期、收縮末期容量明顯增加。
嚴重二尖瓣反流伴輕度症狀或房顫者也可考慮手術。
由於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多半伴有冠心病、心肌病、先心病(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末閉等)及預激症候群等病,因此,影響二尖瓣脫垂修補術成功與否的因素有很多,如心力衰竭的症狀、二尖瓣反流的嚴重程度、是否有房顫、左心室收縮功能、左心室舒張末期和收縮末期容量、肺動脈壓(靜息和活動時)等等,這些都會對手術的預後效果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稍有不慎,就會對病人身體加重負擔。
我們身體裡龐大的自愈系統是與循環系統、應激系統、免疫系統、骨髓造血幹細胞機能等等相關聯的,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大多數人已經習慣於在西醫那裡尋求抵禦疾病的方法,往往忽視了人體自身的力量。其實,二尖瓣脫垂的中醫治療,就是通過服用科學配伍的中藥方劑,積極利用人體自愈力,通過調節人體自身,消除體內的致病因素,並在局部修復受損的二尖瓣瓣膜,從而使二尖瓣疾病患者重新回歸健康。這種方法被稱為中醫的「自愈修補術」。
首先,中藥裡也有許多具有「抗凝」作用的藥物和處方,比如丹參、川芎、赤芍、生地等等,它們的活血補血作用是相當強的;還有一些著名的方劑,能夠從不同角度對心臟瓣膜病的症狀和機體反應進行修復和改善,比如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調節心臟血管的通暢度,血府逐瘀湯調節心胸部位的瘀阻,炙甘草湯解決心律失常。
其次,中醫講究辨證辨體施治,對於二尖瓣的脫垂,我們要辨明患者的體質類型,不同的體質,不同的證型,用藥用方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辨證辨體的前提下,同樣是二尖瓣脫垂病變,但病人所用的處方往往是不同的。根據這一點,天津心悅門診採用的一人一方療法,在患者當中有很好的口碑。
最後,天津心悅門診所採用的中藥劑型,也是很有講究的,非常適用於心臟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吸收,能激活病人的心肌細胞活力,激發心臟的自我療能,也就是人體的自愈能力,在藥物滲透式的作用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調治效果!這種情況往往能從一定療程後的心臟彩超對比結果上明顯看出來。
邢家富,中醫主治醫師。生於五世中醫世家,30餘年從事中醫疑難雜症的一線臨床實踐,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曾在全國醫學期刊發表過數十篇醫學論文,編寫過中醫學著作。榮獲2010年度全國疑難雜症研究十大名醫稱號,在哈爾濱、大慶、唐山、天津等地多家大醫院擔任中醫科主任數十年。自2007年起,邢主任將研究和治療的重點轉到心臟瓣膜病、心臟增大、心力衰竭、風心病、擴心病、冠心病、早搏房顫、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心臟系統大病難病的中醫調理和治療上,成績顯著。
心臟瓣膜病康復紀實
◎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知識,不作為處方,如有需要,請諮詢專業中醫師;
◎ 投稿郵箱:706516839@qq.com (歡迎原創投稿)
◎ 「心臟瓣膜病」諮詢溝通可加微信號:158223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