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烏裡單刀
顧名思義,所謂應然,就是「應該是怎麼樣」的意思,而實然則是指「事物實際上是這樣」。
吉恩·卡拉漢在《真實的人的經濟學》第一部第一章中說道:
「英國哲學家麥可·奧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以類似的語調將人的行為描繪為行為人用「應然」(whatought to be)代替「實然」(what is)的努力。」
「人的行為的來源是不滿,或者說如果你看見杯子裡只有半杯水,「不滿」就是生活可能會比現狀要好的想法。「實然」在這種情況下被認為是不完善的。如果我們對當下的境況完全滿意,我們就不會有動機去採取行動----任何行動可能只會把情況搞的更加糟糕。」
但是,光是不滿意並不足以讓人採取行動。為了從「實然」轉變到「應然」,行動人必須能夠支配足夠的手段。這個手段並不一定真的能夠達到目的,行動人只需要相信他所支配的手段能夠達到目的就會採取行動。就是說,為了採取行動,觀念正確並非必要。比如有人相信關公保佑人們發財,送子觀音可保佑人們生兒子等等。用卡爾·門格爾的話來說,這些錯誤的因果關係的手段是「虛擬財貨」。不過,無論觀念正確與否,它都指引著人的行動。
具體來說,如何區別應然與實然呢?打個比方,我之前買的房子太小了,住的不夠舒適,這個當前的令我不滿意的境況就是實然。我覺得我應該換個更大一些的房子,那樣會讓我住的更舒適,讓我更滿足更幸福,這是應然。假如我有足夠的錢可以買下更大的房子,我就能把應然變成實然。但是,天(天是隻手遮天的天,手是「看得見的手」)有不測風雲,限購了,首付款翻倍,現在買不起了,這也是實然。
再舉個例子,張三遭受李四的暴力侵犯,這是實然。張三的人身財產受到損害,理所當然的處於不滿意的境地,除非他是SM。為了解除這個不滿意的困境,張三應該制止李四的暴力侵犯,作出自衛反擊,這是應然。不過,光是不滿意並不足以讓人採取行動。為了從「實然」轉變到「應然」,行動人必須能夠支配足夠的手段。張三是否自衛反擊,取決於其有無足夠的手段擊敗李四。假設張三沒有足夠的手段擊敗李四(貿然行動失敗的話還會遭到更大的傷害),他就不會自衛反擊,制止李四的侵犯,這也是實然。
上面說過,人的行動(原文用「行為」)是人用「應然」代替「實然」的努力。正是因為我們對實然不滿,所以要去改變實然,以應然去代替實然。實然不能否定、證偽應然,否則將陷入套套邏輯(此套套非彼套套,是指以結論為前提去證明結論的循環論證)。我們時常看見某些經濟學愛好者以實然去證明實然,並以此否定應然,不自覺的陷入了套套邏輯謬誤之中。為了反駁應然,他們常常指出「現實如此」,所以「現實理應如此」。
實然不能否定、證偽應然,那麼是不是沒有辦法反駁應然了?不是。應然是人運用其心智邏輯推理得出的結論,要反駁應然同樣只能夠從邏輯上指出應然的不可能。具體來說就是指出錯誤的因果關係,證明手段不能達到實現應然之目的。比如對社會主義的批判,米塞斯從邏輯上論證了社會主義的不可行。但是現實中仍然有不少(絕大多數)國家實行著各種幹預政策,朝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這是因為人們錯誤的認識了因果關係,這些錯誤的認識指引著他們的行動。
同理,要反駁「政府非必要」以及「無政資」等應然性概念也必須從邏輯上指出其何以不可能。一些經濟學愛好者乃至著名經濟學家指責奧派經濟學閉門造車,沉浸於應然而不可自拔,太過理想主義,甚至斷言無政資是烏託邦,實在是無的放矢。
奧派經濟學愛好者還常常面臨這樣的責難:既然反對公立教育就不要讓自己的孩子上公立學校;既然反對公立醫療就不要去公立醫院看病;既然反對有政府社會那就搬到沒有政府統治的荒島去生活……否則就是言行不一,精神分裂。既然你們沒有付出行動去實現應然,那就說明你們認為實然是令人滿意的,至少也是「認同」實然的。成天講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嘮嘮叨叨,喋喋不休,牢騷滿腹,實在令人厭煩。
這些批評者中有一些人常常運用約束條件這一概念分析人的行動,不過在批評應然時反而視而不見約束條件。人的行動是人用「應然」代替「實然」的努力,為了把「實然」轉變到「應然」,除了有對因果關係的正確認識,還必須支配一定的手段。缺乏必要的手段,僅僅有正確的觀念並不能使人付諸行動。因為大多數人持有錯誤的觀念才支撐著現實的社會制度,我們並非受到暴力的而是受到大多數的錯誤觀念的統治。正是認識到這一最大的約束條件限制了實現應然的手段,奧派經濟學家及其業餘愛好者才孜孜不倦的普及經濟科學,苦口婆心的推廣正確的觀念。而普及、推廣正確的經濟學正是以「應然」代替「實然」的努力,也是實現應然的手段。
科學尚未普及。推廣正確的經濟學,任重而道遠。
—————
上一篇:智慧財產權與財產權辨析
作者簡介:烏裡單刀,一課經濟學學員,奧派經濟學特約撰稿人。
題圖:The Voyage of Life: Youth, by Thomas Cole
關注微信公眾號「奧派經濟學」,關注後加小奧君微信(zyw201027),即有機會領取鄧新華老師籤名版新書《柴米油鹽經濟學》。
徵稿啟事:歡迎原創文章,稿件要求簡潔明了,傳遞正確的經濟學知識。一經錄用,即付稿酬。投稿信箱:zhang_shizhi@icloud.com
掃碼識別或點擊閱讀原文,一起精讀經濟學經典
點好看支持,和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