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總是3分鐘熱度?家長可巧用4個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2020-12-22 大白奶爸plus

文丨大白奶爸plus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導語:

人們常說:「花花世界迷人眼」,這個世界總是日新月異,以快速的變化發展著,它是五彩繽紛,多姿多彩的。在各種信息各種媒介的影響下,孩子們總因為年紀尚小,對周遭事物好奇心比較重,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形成做事3分鐘熱度,專注力不足的現象。

也就是說,由於眾多的媒介或信息,孩子可能會出現沒法專注於一件事情,做了一會兒就放棄,轉身投入其他事情中的情況。對於家長來說,孩子專注力不夠,是一個令家長頭疼的問題。

拋開孩子不談,就連家長本身也可能出現一件事未完成,因為受到其他影響,轉身做其他事情的情況。所以家長們在發現孩子專注力不夠的時候,不用太過緊張,只要採取正確的措施,正確的教育方式,或許就能改善孩子專注力不足的情況。

案例分析:

朋友工作比較忙碌,陪孩子的時間比較少,所以總會讓孩子同時做幾件事情,藉此節省時間。殊不知,同時讓孩子做幾件事情不僅會大大降低孩子做事的效率,還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喝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吃點水果喝杯牛奶,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先完成其他課程的任務……朋友總是肆無忌憚的影響著孩子,不斷打斷孩子的學習進度。

久而久之,就導致朋友的孩子沒法專心做一件事,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中會不斷發散自己的注意力,學習效率極其低下。還讓孩子形成做事拖拉,做事馬虎的不良習慣。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方式方法尤為重要,孩子專注力不夠往往會有不好的影響:

1,做事效率低下:

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做事自然而然就會延長時間,效率也會低下。還可能會因為分心,出現馬虎粗心的情況,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生活或者學習。時間久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下降,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打擊孩子做事的積極性。

2,做事3分鐘熱度:

孩子專注力不夠,很容易讓孩子在面對稍微困難的問題時就選擇妥協放棄,在遇到挫折時,會本能的逃避,不敢擔當,沒有責任心。不僅如此,還會讓孩子做事情不夠認真,3分鐘熱度,一會對這個事情感興趣,過了幾分鐘又對另一個事情感興趣,結果最後導致什麼東西都沒學到,什麼事情都沒完成,還浪費了大把的時間。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專注力不足壞處是巨大的,這也就要求家長們需要注意平時與孩子的相處,注意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也就是說,孩子專注力不夠,家長可以這麼做:

1,給孩子空間:

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注意給孩子空間,尤其是在孩子寫作業,認真專注地做一件事情時,家長要儘量避免打擾孩子,中斷孩子手頭上的事。儘量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後,再讓他做其他的事情。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分心,家長不要去給孩子提意見,送牛奶等等,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適度的空間,是孩子擁有專注力的保障。

2,以身作則:

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在孩子學習或者做事情時,家長不要在旁邊玩手機或者做其他影響力很大的事情。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很大的,通常家長的性格,做事的方法,脾氣秉性都會直接的影響孩子的學習。

家長只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才會讓孩子更好的學習。

3,良好的家庭氛圍:

除了家長的以身作則,家庭氛圍也很重要,一個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專注力的保證。家長之間要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吵,儘量做到有矛盾「關起門來解決」。家長在孩子面前吵架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孩子的專注力。

良好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在做事前或者學習時更有動力,更有信心,也會有更高的積極性。所以家庭氛圍應該保證和諧良好,規避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

4,減少責備,適時幫助:

孩子在專注力不足時,家長儘量減少責備,多鼓勵孩子,提升孩子的積極性。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不要急於幫助孩子,先讓孩子自己解決,孩子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家長再誘導孩子,給孩子提供解決思路。

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專注力有科學的認知,每個階段的孩子專注力的持續時間也不一樣,所以家長們不能強求孩子超過專注力的時間外還能保持較高的專注力。家長們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慢慢的延長專注力,讓孩子既能愉快的玩耍,又能輕鬆地學習。

總結:

對於孩子的專注力,家長要懂得以平常心看待,要有正確的了解以及認知,要運用合適的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專注於一件事時,家長儘量不要打擾孩子。

家家有本育兒經

相關焦點

  • 睿智燈塔教育-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孩子們開學已經是半個多月,由於放假時間過長,導致孩子往往上學後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上課坐不住、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等,很多家長也是很頭疼。那麼,家長如何培養的專注力?其實,孩子坐不住和專注力不集中是有著密切的關係。有數據顯示,孩子學習好不好,與專注力有很大的關係。
  • 孩子做事馬虎,如何提高專注力?這2個方法,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
    但一到做作業的時候,總是馬馬虎虎完成,無論家長軟硬兼施,孩子都表現得無動於衷,有時就連家長自己都會產生懷疑:「到底自己生的孩子,是不是智商低了點……為什麼答應的話,孩子總是沒有做到,反覆失守諾言呢?」2、制止電子產品特別是現在的電子產品,很容易讓孩子著迷的,有的家長為了方便,都樂意多備一臺手機給孩子用,現在網路遊戲的多用化和網絡平臺的短視頻,是最能讓孩子沉迷的,如果家長不嚴格監督,孩子精神就更難集中了。
  • 4個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式,每天堅持十分鐘,親測有效
    孩子上課坐不住凳子,總是走神,一直都是家長們非常擔心的問題,而孩子會出現這些狀況的根本原因就是專注力差。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4個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式,我是每天堅持十分鐘,一周就能看到效果,一個月孩子專注力問題就有了明顯的改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方式一:不去主動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家長首先不能去破壞,否則再怎麼努力培養,都不會有效果。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通過這4個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其實,很多的家長都有相似的困擾,中國的相關專家早就做過調查,結果顯示:在600多的城市中,有60%的孩子都出現了專注力差的問題。家長都是擔心孩子三分鐘熱度、做事不專心,希望能提高專注力,殊不知,專注力並不是天生的,我們是可以通過後天來培養的,接下來,小編教你3個小方法,可以快速的提高孩子專注力。
  • 專注力好的都是潛在「學霸」,這4個訓練專注力方法,孩子應知道
    就算專注力再好的人,不重視後天的培養,慢慢也會變成一個普通人。所以你現在對你家孩子有一個重視感了嗎?在此青青總結了4個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家長可以給孩子試一試。所以家長要做到少批評孩子,多鼓勵孩子。3、讓孩子玩舒爾特表格第3個方法就是讓孩子玩舒爾特表格,相信有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舒爾特的表格是什麼,這是一款現在全國特別火的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一款遊戲,只要讓孩子每天堅持了10分鐘,對孩子就是一種提升。
  • 總結10種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簡單有效,家長們可以嘗試一下
    於是,同事開始觀察小朋友在家裡的表現,果然做事情三分鐘熱度,玩一會積木就跑去看動畫片,吃飯的時候也不老實,東張西望,更別提帶他看書,算算術的時候,專注力根本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專注力引發的家庭大戰專注力失蹤,是很多小朋友身上的通病。
  •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一天一提升
    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首先是孩子自身原因,1~4歲的寶寶,不專心是很正常的,他們不能夠專注,所以需要不斷地探索世界,這個時候的寶寶家長不需要太嚴格的要求。事實上只要掌握好方法,每天在家只需10分鐘,就能訓練孩子的專注!怎樣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
  • 成績差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三個方法提升孩子專注力
    有些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在生活中顧頭不顧尾,做什麼都逃不過三分鐘熱度。而家長卻不以為然,甚至會把這些事情當作笑話說出去。如果不及時糾正,你家孩子就會出現不認真聽課、回家不寫作業的情況。以下4個方面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專注力狀態:(1)事物本事對我們的吸引程度;(2)自身與他人在互動中的連接能力;(3)自身身體狀態以及情緒狀態;(4)自身的意志表現。
  • 專注力強的孩子才是學習的料!兩個小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基礎,是影響成績與效率的重要因素。專注力差,學習效率自然就變低了。家長群裡,家長們總是抱怨孩子的各種不聽話:孩子寫作業,如坐針氈,坐不住,一點都不安心。孩子做事情,精力不集中,總是做小動作,轉筆、摸牆,各種作妖。
  • 《德國專注力培養繪本》:在遊戲中培養孩子優秀的專注力和觀察力
    「能不能寫完作業在玩,為什麼總是坐不住呢?你在那看什麼?」相信很多的父母對孩子都說過這樣的話,有的時候孩子就像是有多動症一樣,總是坐不住,當你家的孩子出現類似的狀態,很有可能是專注力差的表現,也就是做事情三心二意,從來都不會認真。
  • 10個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腦神經終身教授助你,造就孩子專注力
    因此,只有能夠總是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才有望最終成為真正意義上強大的人,而不會出現不穩定的發揮。三、3歲、7歲、10歲,三個不同年齡段的專注力培養重點專注力的培養不會晚,但是在最初的三個階段的效果最好。人類大腦在十歲之前存在三個階段的發育:第一個階段是0-3歲,腦神經細胞不斷增多;第二個階段是4-7歲,是腦神經細胞發生「間拔」現象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8-10歲,主要是信息傳遞迴路的發展期。三個階段大腦發育的功能不同,所以需要相應給與對應的關注,才能有最好的有效的培養。
  • 專注力培養,從孩子3歲就該開始了!這些訓練方法,建議收藏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三大訓練方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之前,家長要知道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後天的家庭環境、教育方法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培養3歲孩子的專注力,首先要尋找符合這個階段的孩子發展規律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不能操之過急。
  • 孩子總是專注力不集中?學會這4個方法,注意力提升立竿見影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家長,因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焦慮,苦惱感到很無助,我家孩子就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一節課45分鐘,有30分鐘都在溜號中,放學問他在學校裡學什麼,完全記不清楚,對此我也感到無力。正因如此,前段時間我一直在找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法,經過了解我發現,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研究,把注意力作為一種力進行量化測定,發現小學生只有15個單位的注意力,這點注意力僅夠支撐孩子聚精會神聽20分鐘課、抄寫15分鐘生字、背8分鐘單詞。
  • 孩子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怎麼辦?教你4個小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倒不是作業留得很多,而是孩子寫一會作業就看一會兒電視,要不然就出去吃個水果,要不然就去上個廁所,反正只要不讓我一直寫作業,我幹啥都行! 家長不禁頭疼:為什麼別人家孩子寫作業就不用家長操心呢,為啥我家孩子總是溜號呢? 孩子溜號的時候,大腦在做什麼?
  • 孩子做事三心二意怎麼辦?提高專注力,要學會進入「心流狀態」
    孩子的專注度非常重要,因為這事關他們在學習上的表現,或者說如何處理一件事情。只不過有些家長卻非常擔心,因為孩子做事總是三心二意,完全無法聚精會神投入到眼前的事情上。
  • 孩子老走神、不專注、愛分心?4個小方法教你培養孩子注意力
    因此,家長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老走神、不專注、愛分心?4個小方法教你培養孩子注意力!1、關注孩子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總是更積極主動地參與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尤其是孩子。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通過這4個方法,可以提高專注力
    因為我平時工作忙,孩子都是他爸看管,孩子成績就下降,我家大寶身邊同學就有這幾個情況,平時他們不怎麼學習,但是一考試比我家大寶考得分都多,孩子他爸就說那就是人孩子記憶力好唄,然後我就反駁他,咱自己家孩子天生就比人家笨?因為我有這方面的知識經驗,我就跟孩子他爸說,咱孩子學得不好是因為沒有找到學習的方法,孩子不懂的知識,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培養孩子專注力,3個轉折點很重要
    日本大學榮譽教授,世界著名腦神經外科專家林成之教授表示:孩子的大腦在10歲之前處於成長期,把握好成長期,能更好地培養專注力。林成之教授把孩子10歲前的專注力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0-3歲,4-7歲,8-10歲,而3歲、7歲和10歲就是三個重要的轉折點。
  • 孩子容易走神怎麼辦?4個小妙招,逐漸幫娃提升專注力
    在一次和閨蜜們的聚會中,一個話題引發了大家的激烈討論:大家都在吐槽孩子坐不住板凳,做事三分鐘熱度。大一點的孩子上課總是東張西望,不認真聽講。孩子專注力的問題成了我們共同的困擾。3、孩子沒有目標現在多數孩子生活比較優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沒有恆心去堅持做一件事,在做一些事時覺得差不多就行,所以做事也不會太專注。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怎麼樣才能讓孩子一心一意寫作業呢?有位寶媽想了個好辦法——用雞蛋將孩子來回亂動的腳圍了起來!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日本腦神經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腦神經外科終身教授林成之經過多年的研究,在他的書《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中提出: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