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來到,美食圈最近的熱門話題是「貼秋膘」,大家分享了很多秋季進補的食譜。做飯不是我強項,平時沒什麼機會做飯的我至今還在為做出一鍋完全不糊的紅燒肉而努力,那麼就做我最喜歡的,用很適合秋季食用的桂圓和核桃來做一款麵包。
桂圓是特別適合做麵包主角的原料之一,不僅是軟歐,同樣的搭配我也做過硬歐,口感自然會有差別,有了桂圓在怎麼都不會不好吃。
桂圓乾用來養天然酵母也不錯,活力較強,同樣的溫度條件下,比常用來養酵母的葡萄乾要繁殖得快。
今天這款麵包也是我在巡迴活動中分享過的,當時條件有限,沒辦法用太複雜的方法,也不方便準備平時不常用的一些原料,所以給的是直接法的配方,使用了一部分全麥粉。
1原料(2個)
液種:麵包粉60克,酵母少許,水60克
麵團:麵包粉90克,低筋麵粉34克,小麥胚芽16克,即發乾酵母2克,紅糖16克,鹽3克,水80克,黃油12克,桂圓乾50克,核桃40克
表面裝飾:黑麥粉
2做法將桂圓乾提前一晚使用紅酒進行浸泡,核桃用150℃烤10分鐘左右掰成小粒備用。
將液種中的酵母在水中化開後,加入麵包粉,使用刮刀拌勻,室溫發至2倍大後,放入冰箱冷藏16小時以上後使用。
將除黃油、果乾以外的原料放在一起,揉至擴展階段。
加入黃油揉勻後,加入果乾揉勻,將麵團放在溫暖處進行基礎發酵。
基礎發酵結束,將麵團平均分成2份,自上下各1/3處向內折,收口朝下(圖1),鬆弛15分鐘。
鬆弛後的麵團輕拍成長方形(圖2),四角向內折成菱形(圖3)。
將麵團折起來,其中一角要短於另一角,兩角不是齊平的(圖4)。
短的一角在下,輕壓邊緣收好口(圖5)。
將麵團排在烤盤上,蓋保鮮膜,在溫暖處進行最後發酵。
最後發酵至約2倍大,在麵團表面篩黑麥粉,割口(圖6)。
入預熱200℃的烤箱,中下層,上下火,20分鐘。
出爐後立即移至烤網上晾涼。
1)我浸泡桂圓使用了紅葡萄酒,如果不願增加成本,使用水也是可以的。感覺紅酒泡過的味道更濃鬱一點。如果做不到提前一晚浸泡,最起碼在使用之前半小時進行浸泡。
2)生核桃吃起來口感會比較澀,我做麵包一般使用現剝的核桃仁,使用150℃烤10分鐘左右,聞起來很香,放涼後掰成6小塊使用。
3)我使用的是臺灣黑糖,麵團顏色較淺,使用國產紅糖麵團顏色會更深一點。
4)液種中少許酵母是多少呢?我用精確到1克的電子秤稱不出來,就是手指捏一小撮。
5)如果嫌製作液種麻煩的話,可使用直接法,把液種中的酵母忽略不計,麵粉和水分別算到總的麵粉量和水量中即可。
6)三角形的整法還可以象包糖三角一樣,事實上我第一次做這款麵包時就使用的是糖三角的整形方法,不過那種做法容易把麵包做得很扁。
7)如果你家烤箱只有3層,則前5-10分鐘放下層,然後挪到中層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