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通訊員 李永鋒 楊樂樂 永州報導
她,恍若一縷陽光,迎面而來的是柔和、細膩、貼心,眉宇間釋放著無與倫比的光芒;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是三藍大地學子眼裡的「最美教師」;她萬般榮譽加身令人嘆服,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省人大代表……她似星月,遠望是一盞指路的燈,近瞧是一簇燃燒的火;她若芙蓉,盛開是一朵嬌豔的花,合攏是一枚含笑的果。教書育人32載,美心美育,美行美智,她甘為三藍大地萬千學子求學路上的「護夢人」。她,就是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楠市鎮楠市中心小學副校長盤曉紅。
盤曉紅帶領學生參觀學農基地。
美心教育,俯身聆聽花開聲
聯繫到盤曉紅的時候,她正帶領著學生們在學農基地參觀學習和體驗勞動,接受勞動教育。她想通過培養孩子對養殖農作物的興趣,讓孩子們明白在家鄉種田種地也能發家致富,種出品牌,種出規模,減少農民外出打工的現狀,也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
2018年,「美心教育」被評為全國德育先進典型後,盤曉紅得到的榮譽越來越多,接受採訪的次數卻越來越少,她總說,一切都在摸索階段,還沒看到什麼成績,不應該把美心教育拿來當做炫耀的資本。這幾年,她在老師、學生和家長中來回奔波,聆聽每一位孩子的成長煩惱、每一位老師的職業困擾、每一位家長的育孩困惑,帶孩子們下農田基地,給家長們開教育講座,為老師們排憂解難,一路探索與實踐,又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美心教育」初現成果,囊括了家庭美德、生活技能、生態環保等八大板塊,60餘個美心課件在藍山縣45所中小學進行推廣。
盤曉紅開展的「美心教育」家長講座。
「社會上出現很多問題,比如食品安全、社會治安、青少年犯罪等,根源還是人的思想道德偏離了正確的軌道,只有從源頭上下功夫,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才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避免孩子們未來的人生道路走歪走錯。」談到開設美心課的初衷,盤曉紅這樣說,「從2004年下期成為學校主抓德育的副校長起,我一直在思考、學習、探索和實踐中尋求德育的有效途徑。到2010年上期終於有了落實,通過開設一門校本德育課——美心課來教育引導學生。」
2010年秋季開學,盤曉紅在她楠市中心小學二十多個班都開設了校本德育課——美心課。課程內容包括視頻、圖片、社會典型案例等,結合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觸動學生心靈為目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盤曉紅帶領學生到唐永副先生的農場參觀學習。
在此基礎上,盤曉紅結合農村學校的特點,開發了美心教育實踐體驗課程,把教育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我到葛根基地、葡萄園、鄉村敬老院去收集整理教學資源,然後製作課件給學生上《種植葛根》《香甜的葡萄從哪裡來》《愛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心課,並把學生帶到葛根基地學習種植葛根,帶到葡萄園參觀學習如何管理葡萄園。」對於美心課的收穫,盤曉紅如數家珍。
「盤老師把課堂搬到了敬老院,讓我們和孤寡老人進行愛心互動活動。我喜歡美心課,它教會我照顧妹妹、幫爺爺奶奶分擔家務,還讓爸爸媽媽又走到了一起……」2019年5月8日,楠市中小的梁振江在「美心教育」課堂上分享他的美心故事。
全校的孩子因為美心課的情感滋潤和智慧啟迪而變得陽光開朗,充滿自信,也逐步建立起了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盤曉紅還不滿足,她想著要從根源上改變孩子們的家庭現狀,還需要對家長們進行美心薰陶。
「從2010年下期開始,盤老師在學校舉辦家庭美心教育講座,教我們家庭美德、社會公德、正確的家教理念和方法等,那時我一場講座都沒落下,現在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有了好工作,我特別感謝盤老師給我們的指導。」家庭美心教育講座很受家長歡迎,楠市村民們有口皆碑。
現在,楠市中心小學的家庭美心教育講座已成功舉辦了140多期,參加培訓的家長超過6000人次。廣大家長對盤曉紅不辭辛苦給他們上課非常感謝,很多家長在言行舉止方面都在力求做孩子的榜樣。
愛心調研,五個孤兒帶回家
盤曉紅的愛心事跡要從2004年說起,那一年對於她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004年上期,盤曉紅髮現班上一名女同學未來上學,一經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家庭困難又遇變故,「她最終還是失學了,我能教她知識卻沒能力改變她的家庭,如果是換作現在,我是絕對不會讓她失學的。」盤曉紅篤定地說,語氣中的堅定給人一股無形中的力量。
那年暑假,盤曉紅下定決心,要儘自己所能為孩子們提供幫助。「我還記得是04年那個暑假,盤老師一個人來到我們這,那會太陽灼人,家裡又沒有風扇,我都還記得她站在我家門口那往下一直流的汗。」匯源村民李奶奶聊到。
整個暑假,整整58天。盤曉紅走訪了藍山縣十五個鄉鎮的三十八個村,深入了解六十五名孤兒和特困孩子的家庭困難情況。她寫出了十多萬字的調查記錄和《農村孤兒和特困學生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把孩子們的資料整理成厚厚的幾大本,然後又去找有關部門,聯繫社會愛心人士來資助他們。盤曉紅的愛心行動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對農村孤兒和特困孩子的關注。她走訪過的六十五名孩子中有不少孩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資助。
2004年10月,盤媽媽陸續把五個孤兒帶回了家。「她和雷爸爸教我們讀書、唱歌,陪我們鍛鍊、做家務。我現在在當幼師,每年我們都會去看他們,跟他們說說話,我就覺得踏實,他倆是我們的再生父母……」被盤曉紅帶大的小娟說到盤媽媽,滿滿淚光。
「我的孩子們都很有出息,大女兒在廣州,三女兒在讀中醫學碩士,四女兒在縣城當幼師,小女兒在株洲,大兒子在新疆,小兒子在臨縣一所學校當廚師......」時隔多年,每當有人問起盤曉紅孩子們的去處,她臉上都會溢出自豪而祥和的笑容,如數家珍般把孩子們長大成人成才的現狀一一敘述出來。
博愛美行,花卉滿園盡朝暉
盤曉紅認為,教育絕不僅僅是站在講臺上傳道授業,而是要身體力行,給學生給社會大眾做出好的榜樣。她在美心課上倡導做人要有一顆善良心和責任心,在生活實際中,她經常利用業餘時間走訪、關愛特困家庭的孩子,並把了解到的情況寫成日誌和說說,在孩子和家長同意的情況下,利用網絡平臺,給急需關愛和幫助的孩子尋求愛心資助。盤曉紅通過這樣的方式,已經有藍山的楠市、匯源、犁頭、所城、新圩等鄉鎮的五十多名特困孩子得到了來自北京、上海、長沙等地愛心人士的結對資助,每個受助學生每月可以得到200元生活費。盤曉紅還會定期到受助孩子家中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表現情況和心理健康狀況,鼓勵他們戰勝困難,對他們進行心靈關懷。
盤曉紅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值得擁有如向日葵般燦爛的人生。作為一個教育人,我們不能退縮,要當好那個『護夢人』,這樣藍山的孩子才能點亮璀璨未來的那盞燈。」盤曉紅把教育事業視為人生一條必走的路,每日多行一步,日久年深,不斷挑戰生命的高度,在行路中走近光亮,也守護每一朵花蕾燦爛綻放。每每揮灑講臺上知識的甘霖,每每看到孩子們花樣的笑臉,每每聽聞校園裡琅琅的讀書聲,每每採擷又一份豐碩的教育果實,她都會發自內心覺得快樂。是的,又一天,盤曉紅站在美心教育的道路上,守護著三藍學子們出發、追夢、奮鬥、綻放!